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天下九九)


  “是真的,合肥已经陷落了,你看,”赵熹说着将案上的一封信递给了周生丰,“这是邓奉劝降的手书。”
  赵熹把信给周生丰看的意思自然是显示自己的清白,去除周生丰的疑心,同时他也想看看对方的态度。
  周生丰听说合肥陷落,脸色微变,急急接过了信,看了看便放到一旁,说道:“邓奉因一已私怒而起兵,为祸南阳,是朝廷心腹大患,如今竟一跃而成为伪汉大将军。他说拿下合肥,阵斩刘宏,我看未必是实话,或许只是想乱我军心罢了。”
  “是真的,”赵熹又强调了一遍,“邓奉不会撒谎的。”
  “看来镇南将军与邓奉果然相交莫逆,互为知己。”周生丰看了赵熹一眼,问道:“那么镇南将军是怎么想的?”
  “我怎么想的?”赵熹也抬眼看着周生丰,用手拈起那封书信,两只手一错,将书信扯成两半,“赵某蒙陛下重用,受大司马重托,将江南半壁交到我手,赵某担了这副担子,心中只有国家,焉能为知己之情谊忘了陛下的厚恩?周公莫忧,赵某愿与周公共保江南,挽回乾坤。”
  周生丰道:“镇南将军之忠义,世人皆知,只是合肥失守,寿春孤立,整个江淮都不再为我所有,我二人保有江南数郡,却与朝廷关山阻隔,消息不能通达,如之奈何?”
  赵熹说了十六个字:“稳定江南,驱逐马援,挥兵北进,克服江淮。”
  周生丰离了下雉,坐船顺流而下,一路上一直在想着这件事,心里总是有些忽上忽下,觉得很不稳便。
  他的亲信,豫章郡功曹魏蒙道:“太守面有忧色,莫非是担心镇南将军所言不实?”
  周生丰沉默片刻,说道:“镇南将军为人忠义有信用,一定不会欺骗我。”
  魏蒙却冷笑道:“太守,您太厚道了!镇南将军若真的如此忠义,当初便该为更始皇帝尽忠,而不是投奔背叛更始皇帝的当今陛下!”
  他说话如此嚣张大胆,把周生丰吓了一跳,“你,你怎么能对陛下如此不敬?”
  这是直接指斥刘秀背主,不只是不敬,而是大不敬。
  魏蒙道:“太守,我等远离朝廷,以一郡之力坚守于此,对陛下够忠义了,可陛下呢?从未发一兵一卒来救,也未有片言只语的奖掖。当初镇南将军向合肥求救,刘宏根本不理,反而大骂赵熹,若没有朝廷和大司马的纵容,他焉敢如此?以我看,陛下早就不想要江南了,刘宏正是知道江南已成为弃地,所以才敢公然不救。如今合肥失陷,江淮易主,我等便是孤悬在外的忠臣孽子,可朝廷根本不把我们放在眼里,我们如此忠心又有何用呢?”
  他说得虽然过分,但却说到了周生丰的心里。周生丰其实一直在心里琢磨,是不是江南早已被朝廷抛弃?是不是根本就没有人会来解救他们?若是如此,他们的坚守便毫无意义,顶多是给北方的战局分担压力而已,而他们自己就是被刘秀利用来牵制敌军的弃子了。
  不得不说,这种被利用被抛弃的感觉让人非常的不舒服,即便利用抛弃他们的是他们的主上。
  周生丰上任只有一年时间,他是泰山郡南武阳人,在豫章的根基不深,但因为其人宽厚受民,很得豫章人爱戴,当地豪门和百姓都对他比较认可。
  但他依旧是个众筹的太守,要依赖本地豪强帮衬。比如这个功曹魏蒙就是当地大族子弟。这也合乎汉朝官场的规则,太守是朝廷直接任命,而他下面的属吏都是当地人。
  豫章比照中原可说是蛮荒之地,天高皇帝远,大家对于谁当皇帝其实并不在意,归谁管他们都是照样过日子,最好是不要打仗,谁强谁来接收。一般这种地方,只要中原的皇帝确定下来,根本不必来攻,一纸诏书搞定。
  只要没有野心家出现,这都是比较容易招降的地方。
  魏蒙的想法就是本地豪族的代表性想法,一听说合肥丢了,江淮没了,马上在心里打起了利益小算盘,几乎立刻得出结论,强中之强已经决出来了,再打下去没意义了,该换老板了。
  一个打工仔,谁当老板不是干呢?
  因为周生丰和豫章豪门的关系维持得不错,所以魏蒙才借着赵熹的事儿来探探周太守的口风,如果太守肯降,豪强们肯定是坚决拥护,如果太守不肯降,豪强们可能会将他抛弃,自行投降,要是碰上些功利心重的,或许就能联手做了他,拿着太守的脑袋去邀功。
  周生丰很有些纠结,因为他原本是刘秀身边的尚书,是近臣一系,很得皇帝器重,后来皇帝要抚边境,才派他来下放锻炼,干得好的话回朝可能会大用。谁承想他运气这么差,刚上任一年,居然就赶上豫章要脱离朝廷了。
  他虽然明白魏蒙说话的意思,但心里总有点过不去,便拿赵熹来做挡箭牌,“我曾与镇南将军共盟,要匡扶朝廷,誓言犹在耳边,安肯背主投敌?”
  魏蒙道:“赵熹与邓奉是好友,邓奉得了江淮之地,却不南下来攻,想必已与赵熹说好了!太守若再迟疑,只怕不知什么时候就被赵熹卖了!”
  周生丰半信半疑,终是下不了决心,说道:“我二人相约共进退,赵熹必不负我。。。先等等再看吧!”
  魏蒙暗地里着急,只好联络当地豪门,自己寻找退身之阶。
  几天过后,忽然有个惊人的消息传来,汉军振武将军唐经率领山地兵穿越天岳山,突进到豫章郡内,趁人不备袭夺了艾县,之后顺修水东进,海昏、历陵等地望风而降。
  原来马援见水战不能破局,便又派出了他袭击蜀地的王牌山地兵,从陆路进发,携带山饼,走了一条艰险的穿山之路,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敌军后方。
  这一下子局势完全不同了,赵熹和周生丰十分被动,他们就要失去最可靠的后勤基地。
  唐经进攻犀利,将豫章郡搅得天翻地覆,各城纷纷投降,他进入豫章不过半个月,已占据了大半个郡。
  他广收豫章之舟船,入彭蠡泽北上,兵锋直逼柴桑,此时身在庐江的武卫将军诸葛稚也率军南下,从北岸逼近大江,看样子是要与唐经会攻柴桑。
  伏波大将军马援终于要破局了,这一招黑虎掏心让他见到了胜利的曙光!
  原本就蠢蠢欲动的豫章投降派开始加速活动了。
  这天夜里,魏蒙来拜见周生丰,劝道:“当时镇南将军和太守扼大江要道,塞豫章之口,马援兵不能寸进,太守若当时归降,是以完整的江南之地归顺朝廷,有献土之功,必得封侯。如今被马援打穿腹心,局势十分窘迫,已没有了当初的份量,不过总还保有重镇柴桑,依旧可以献土投诚。太守前次误了,这一次万不可再误。若再不降,恐怕兵败损身,将自己白白地搭进去!”
  周生丰知道局势不可挽回,说道:“如今兵微地促,归降恐不得重用,该当如何?”
  魏蒙道:“太守不如以柴桑被攻为由,请赵熹来援,然后待两军合兵之际,趁其不备将他斩了,以赵熹之首献与新主,必得陛下欢心。”
  周生丰垂首半晌,叹道:“背盟独降已是不义,怎可为了一已私利加害于人?”
  魏蒙道:“此事不须太守出手,自有下吏来安排,太守既未出手,何来背盟之事?”


第479章 死里逃生
  赵熹在邯郸朝廷一直不太得志,因为他与邓奉关系太好,邓奉起兵之后,赵熹受到皇帝的猜忌,一直不能担任要职,多亏吴汉欣赏赵熹的才干,才将他带在军中,授以机要。
  这个不起眼的举动获得了最大的回报,赵熹几乎以一已之力,迟滞了马援十万大军的行进,将其拖在长江一线,避免寿春军两面受敌,为江淮战场赢得时间,为吴汉一挑二的战略提供了可能。
  可是随着吴汉的战死,江淮战场一蹶不振,使赵熹的努力变得没有意义,此时,他更像是一个悲剧式的英雄,明知不可而为之地坚持着。
  可是当唐经在他的身后开辟第二战场的消息传来时,赵熹清楚地明白,他无法再坚持了,豫章郡失守,他便没有了后勤保障基地,没有了战略纵深,他所处的这座小城就成了绝地。
  赵熹面临了选择,是为本不看重他的刘秀尽忠,还是转投长安的刘钰,在另一个舞台上重新开始。
  这几乎是不用思考的选择,答案非常清楚地摆在眼前。
  他手下的将士们都在恳求:“将军,该做的您都做到了,天意如此,人岂能逆天而行?”
  无数声音中有一句话清楚地钻进了他的耳朵,“将军,给兄弟们一条活路吧!”
  是啊!即便他不畏死,还想做这种无益的坚持,这些追随他的将士,一起奋战的弟兄,他们有什么罪过,要浪费大好的生命,随着他一起陪葬?
  赵熹道:“我并没有什么恩义与诸位将士,却带着你们在此苦战数月,兄弟们多有死伤,许多人无法回到家乡,都是因为我的缘故,如今事已不可为,再战无益,我焉能再带着兄弟们送死?”
  将士们听了,欢声雷动,不像是要投降,倒像是打了大胜仗一般。赵熹心里松了口气,看来是应该降了,大家已经没有战心了,这仗根本没法打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