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父还说过,只有无能之辈才会用法礼用尊重前辈为借口打击他人。真正的读书人要敢于为真理发声。甘秀才,你的表现很像是……”冯易嘲讽道。
“你……哼哼,不要逞口舌之利。你最好能说出一个比算经上更好的算法,否则我甘元峰就是拼着这条命不要也要维护先贤的颜面。”甘元峰义正言辞的道。
说完他还偷偷的看了李纲、裴矩等人一眼,满以为自己这反话能引起大家的共鸣。然而他却发现大家对他更加的厌恶了。
但他非但没有反思,反而觉得这些人都是岳山的同党,在共同排挤他。心中那股愤恨就更加的汹涌澎湃。
“我的解法被师父命名为一元一次方程。先设有a只鸡……呃,你们不懂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和a……那这样……”冯易从地上捡起一根树枝说道:
“假设鸡的数量是这么多,用总数量减去这根树枝就是兔子的数量,现在鸡兔的数量都有了。用它们的数量乘以各自的脚数,相加就是总脚数。然后就能算出这根树枝是多少。”
冯易的表达能力还是有点问题,说的有些不是很清楚,以至于在场的部分名家没有听懂。但那些对数学有研究的人稍微思考一下还是能理解的。这其中就包括甘元峰。
甘元峰彻底慌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蹲在地上写写画画起来。可不管怎么计算,得出的结果都和算经的数据相同。
“怎么样?甘秀才对这个解法可有意见?”冯易见难住了对手整个人就雀跃起来。要不是对手还没有认输,他整个人都能跳起来。
甘元峰嘴硬道:“就算你的解法是对的。可你说这种解法比算经上的还要高超,我就是不服。”
冯易一副早有预料的模样,说道:“所以师父又出了一道类似的题,一百饼子一百人,成人一人三个,稚童三人一个,刚好够分。请问大人几丁,稚童几丁?”
“甘秀才,只要你能解出这道题就算我输。”冯易毕竟小孩心性,见把对手逼到这份上忍不住就飘了起来。
然而岳山却眉头一皱心中不喜,嘲笑对手本就不是君子所为,再加上还说出如此自大的话,简直就是给对手反杀的机会。
如果甘元峰脸皮厚一点就用刚才冯易说的那种解法,是可以解开这个问题的。虽然用对手的解法很无耻,但……
这孩子还要继续接受社会的毒打才行啊。
不过还好,甘元峰并没有他所想的那么不要脸。
听到这个问题之后顿时面如死灰,留下一句‘甘某甘拜下风’就踉踉跄跄的离开了。
不过并没有人同情他就是了,本来就是他无礼在先。再加上又败在了岳山的弟子的手里,更显得名不副实,自然没有人同情他。
反倒是对于冯易新生好感。这个孩子虽然后面表现的有点张狂,但架不住有才啊。
有才的张狂叫放荡不羁,无才的张狂就叫狂妄自大。双标是地球诞生生命那一天就存在的东西。
第203章 名利动人心
灰溜溜离开的甘元峰随即就被大家抛在了脑后,众人的目光重新回到了岳山和冯易这一对师徒上面。也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反正一片恭维之声。
岳山活了两辈子的老司机了,自然不会把这些场面话当真。冯易却没有这么高的定力,加上刚才战胜了挑衅者,那叫一个飘飘然。亢奋的脖子都红了。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岳山都想给他两脚了。不过先记在小本本上,回头算总账。
王绩也凑热闹一般的上前考问了冯易几句,不过他的问题全都是围绕论语来的。
先是随便说了两句问出自哪一篇,见冯易能回答上来由随便指了一篇让他背诵。等冯易背诵出来,又问了几句让他解释。
他的问题由浅入深,看上去是在一步步试探。然而岳山李纲等一起吃过早饭的人却能看得出来,王绩在故意捧他们师徒。
早上的时候岳山说他们只背诵了千字文和论语,王绩提问全围绕着论语来提问。只是他不知道冯易对论语的理解到底有多深,所以才先易后难的提问题。
如果简单的问题冯易都回答不上来,或者回答的不好,那他就不会提后面较难的问题了。可以说是费了一番心思。
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明对岳山的好感和支持。对此岳山心知肚明,朝他投以感激的目光。
还好的是冯易确实好学,基础也很扎实,几个问题回答的都很流畅。尤其是最后的解读也中规中矩没有出任何差错。
不要觉得这个评价低,以十岁的年纪解答论语的内涵,中规中矩已经是最好的成绩了。要是回答的多么新颖,大家反而不信。
这自然又为他们师徒两个博得了一阵赞赏。
之后岳山就把众人迎进了书院,大家率先去参观了以后的工作环境。对庞大豪华的图书馆和办公大楼是异常的满意。
与此同时,书院的先生们也组织学生和抄书先生去图书馆前面的空地集合列队集合。
当整齐划一的号子声传进办公大楼的时候,所有的名家都好奇的望了过来。然后他们就看到了让人惊讶的一幕。
一百五十名学生排成五个整齐的方阵,在射御班长的带领踏着整齐的步伐来到广场前集合。期间只闻脚步声和号子声,没有其他任何的杂音。
然后就是立正、稍息、立正、报数……这一整套的动作做的干脆利落充满美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五十名抄书先生组成的队列,哪怕有书院的先生在一旁不停的指挥,队列也歪歪扭扭不成样子。
“这……好像是兵家练兵的法子吧?”刘子通惊讶的问道。
“子通先生说得对,这正是按照兵家的法子练出来的。我大唐危机四伏,突厥犹如一把利刃悬在我们头顶,亡族灭种之祸就在眼前。
我不想教出一群只知道之乎者也的酸腐书生,让他们了解一些兵势,也能以防万一。”岳山语气沉重的道。
岳山害怕在书院推行兵家的套路会引起反弹,所以特意多解释了几句。然而马上他就发现自己想多了。
“好,说的好。若我辈读书人皆有班仲升之志何愁突厥不灭。”刘子通大喊一声激动的道。
这一声太突兀,把岳山都吓了一跳。班仲升?他还是过了好一会儿才想起说的是班超。
然后大多数名家都纷纷赞扬班超乃读书人的楷模,恨不能早生数百年之类的。反而是岳山最担心的有人反对他搞军事化训练并没有发生。
此时岳山才真正意识到,唐朝的读书人和后世的读书人有着明显的区别。他的行为要是放到宋朝,绝对会被打入异端的行列。
同时他也想到,自己的那部《独尊儒术》有必要重新写了,或许可以写的更大胆更直白一些。
吉时到了之后,岳山邀请诸位名家来到广场前集体亮相。
这么多的名师大儒出现在自己面前,书院的学子们年龄小还好说,那些抄书先生震惊的都快昏厥过去了。
这些名家大儒平时只出现在传说之中,想见一面的机会都没有。哪想到今天一下子就见到这么多,居然还有机会在一起工作。
来书院抄书真的值了,哪怕一文钱的工钱都不给他们也愿意来啊。同时也把敬业心提高到了满值,一定要好好抄书,在名家面前好好的表现自己。
这也是岳山的目的之一。抄书是纯手工的工作,错一个字一整页都要作废,用心和不用心差别太大了。
用钱确实能提高这些人的积极性,但人的思想出现偏差,总会有懈怠的一天。
而这么多的名家大儒出现在眼前,只要还有点理想和抱负的读书人,都不会轻易犯错。抄书的效率自然也就提上去了。
岳山还特意邀请了李纲和裴矩作为代表上前讲了几句话,那效果就别提了,抄书先生个个和打了鸡血一样。
之后就是剪彩了。
岳山、李纲、裴矩三人用简单把大红花给减掉。然后让王绩和刘子通作为代表配合着把图书馆和办公大楼匾额上的红绸给撤掉。
本来这个工作也是李纲和裴矩的,但谁让王绩和刘子通都对岳山充满善意和好感呢,就临时换成了他们俩。
别小瞧这个扯红绸的工作,相当于是给了两人一个脱颖而出的机会。
毕竟现在的大字典工作小组只有两个管事儿的确定了,其他各职务都还没有确定下来,后面少不了一番竞争。有了扯红绸的事情,他们两个在气势上先天就占据了优势。
岳山很清楚,别看大字典项目是他发起的,工作地点也是他提供的。他的话语权还真没有多少。毕竟邀请的都是一方名家,谁会平白无故听他的指挥?
当然了,有裴矩在他的话语权就少不了,可想扩大话语权就必须要背后操作一番。
图书馆的名字很简单就叫藏书阁,有意思的是办公大楼的名字,岳山给它取名为尔雅楼。
尔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 解释字词意思的书籍,又被称为辞书之祖。用在这里简直再恰当不过。
最后就是把所有的书都搬进藏书阁分门别类摆好。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末匪事 (舟者) 起点VIP2021-06-16完结121.18万字 2743总推荐崇祯元年,陕西大旱;崇祯二年,陕西大旱;崇祯三年,陕西大旱;崇祯四年,陕...
-
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 (味道懵懵的) 起点VIP2021-02-04完结263.76字 3085总推荐穿越三国刘虞之子刘和,左边是黑山军,右边是公孙瓒,前面是袁绍后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