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最关键一点在于,他们从未遭遇过真正的战火……女真人止于淮河,东南军乱局限于江南,荆襄反叛从未越过大别山,甚至之前方腊造反都没打过长江……那么此间安乐富庶不必多提之余,士民百姓的心态也很难脱离旧日巢臼。
故此,眼见着孙近孙宪台不动如山,俨然是个傻的,本地的士大夫、乡老、富豪,乃至于僧道知名人物,却又纷纷有些着急起来。
每日都有人去寻孙近进言。
这个说,官家虽言中秋入扬州,可自磨盘口至此地足足两百七八十里,七日功夫哪里赶得及?不如早早迎驾,以免官家在城外过个中秋佳节连个宴席都无处摆。
那个说,官家来的太急,原本各行各业是想凑一凑,给官家在运河上整点花样的,现在根本来不及,不如请孙宪台路上去拦一下,也方便大家做准备。
还有人说,官家乃是北方人,这辈子最南也不过是在八公山停了下,过了淮南一路南下,会不会水土不服?恰好啊,我家中就有昔日东京来的厨娘,乃是蔡太师家里做包子馅的,当年太上道君皇帝逃到镇江时离散的,不如发遣过去给官家做汤。
接着又有人说,扬州士民虽说见过太后,也曾见过一次逃难的太上道君皇帝(靖康前曾逃难到镇江),却未尝见过正当家的皇帝,今日闻得官家要至扬州,很多年轻学生都想当着官家的面展示才艺,很多士大夫都想当面言事,如今秋高气爽,为什么不早早迎上去呢?
况且,旷野之中,也能激发大家的诗兴、禅意。
怕只怕等官家到了扬州,稍作停留,接见一下宿老,检查一下工作,然后直接走了,那就本地士民百姓岂不是白等了
总而言之,孙近呆在扬州城内,去做公事,下面的官员、幕僚便要劝他;回到家里,妻妾子女也要受人请托说这些话;弄得烦躁了,去大明寺吃个素斋,大明寺的和尚也要扭扭捏捏问一句,官家来了是住大明寺还是住太后的旧行宫啊?
大明寺虽然底子薄,但到底是六七百年的古刹,房子还是很够的。
然而,孙近到底是赵鼎看中的君子,居然硬是忍住了。
而且,这期间,万众瞩目之下,那三千多骑步的队列居然真就是沿途不进任何城市,不去滋扰任何地方,每日顺着运河旁的官道稳步南下,每晚在预定好的地方按时扎营,以一种每日四五十里的速度肃然且井然向前,一点乱数都无。
恍惚中,又有说法传来,说是行列之所以如此迅速,乃是因为官家根本不在其中——这位官家早早带着熟悉扬州的潘贵妃微服出行,私访地方利弊去了,行列中乃是那位杨统制装成了官家模样云云……虽说明白人都知道官家此次出行没带哪位贵妃,杨沂中也绝对没胆子装成赵官家,可依然还是引得各处手忙脚乱起来。
一时间,收秋税的都小心翼翼起来。
但不管如何了,八月十四,先有一支五六百骑的军队率先驰入扬州,接管了街道、行宫。接着八月十五当日,上午时分,秋老虎尚未消去,那支三千人的军队果然按时出现在扬州城北。
这下子,所有人都收起了乱七八糟的心思,士大夫们和州学学生们带着自己的文章,退休官员带着自己的进言奏疏,富商豪客们带着自己的宝物,和尚道士们带着自己的一张嘴,仕女百姓带着一双眼睛,一起随着老实君子孙宪台往城北而迎。
某种意义上来说,扬州士民几乎是倾城而出,都来看这个赵官家长什么样。
“来了吗?!”
“来了来了!龙纛已经看见了……”
“稍有常识之人都晓得,那不是寻常龙纛,乃是金吾纛旓……只是为何不见车架?《典章》上可不只是金吾纛旓……待我再翻翻书……”
“莫要翻了,已经到跟前了,孙宪台也上去了!”
“……”
扬州城北门前,一群士人、商贾、僧道几乎是猝不及防,前一刻才看到那面龙纛迎风而来,下一刻龙纛就在骑兵的护卫下直接压到跟前并直接停在城北官道上了……距离他们只有七八十步。
而为首的孙近不敢怠慢,直接与扬州知州魏矼一起上前,连着昨日抵达的御前统制刘晏一起迎了上去。至于其余扬州上下官吏士民僧俗,包括渡江来迎的吕颐浩使节,此时都无资格上前,反而屏息凝神,准备看着大红袍子的官家出来,就行礼叩拜。
然而,随着孙近上前,非但没有所谓大红袍之人,反而只有一名金盔金甲的骑士直接从刚刚停下的队列中跃马排众而出,遥遥出声笑对:
“是孙卿与魏卿吗?孙卿南阳一别,已经五六年了吧?魏卿倒是一年前才从都省转出来。”
孙近、魏矼二人闻得此声,再不犹豫,匆匆向前,朝金甲之人行礼。
而这马上金甲之人见状却直接翻身下马,一手一个扶起二人再笑:“中秋佳节,君臣相逢,何必大礼相对?况且,朕沿途已有旨意,不必刻意迎奉参拜……今日随意便好。”
孙近是个老实人,当即起身,魏矼也是赵鼎心腹的那种,脾气也算恳切,立即也站起身来,二人就在赵官家身前微微拱手行礼,口称陛下。
这下子,所有人都知晓无误了——那金甲之人,便是赵官家,也是相隔数十步匆匆行礼,却又有的下跪,有的作揖,有的慌乱拱手,甚至有人一时怔住,只是呆呆垫脚去看,彻底杂乱无章起来。
而赵官家待二人行礼之后,愈发大笑,直接便要牵着二人一起入城。
不过,孙近被拽着转过身来,看着有些混乱的城门左近,犹豫了一下,还是老老实实转身相告:“官家,扬州士民久待于此,皆欲睹天颜,官家着盔甲而至,他们怕是看不清楚……”
赵玖恍然而笑,当即取下头盔,交予身旁立着的刘晏,然后再问:“如此可行吗?”
孙近本欲再言,但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颔首。
然而,赵玖再想了一想,居然回身从刘晏手中取回头盔,重新戴上,然后翻身上马,抚马笑对两个本地大臣:“古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可谓道尽淮左风流,而今日朕既来此名都,也不该失了士气……便领军三千,走马负甲入扬州吧!孙卿,你来领路!”
孙近到底是个老实人,犹豫了一下,再三颔首,却是由着这位官家披甲执锐,进入了这座淮左名都。
中午时分,赵官家打马而入扬州城内元佑太后旧居的行宫,随即便传出旨意,诏令扬州僧道一起来见。
这下子,刚刚回过神来的扬州士民再度议论纷纷,都想这官家莫非不问苍生问鬼神?
但很快,扬州官吏、士民、宿老皆被传入,所有人也随之恍然大悟——赵官家居然要在此遥祭岳台碑林,告慰靖康以来的死难军士、百姓,然后再与本地士民亲切交流。
这下子,大家再度措手不及起来——淮左之地,委实不见刀兵战祸许多年了。
第三十一章 江东
祭祀完毕,又安置好部队以后,赵官家参加了扬州士民为他准备的宴席,并如所有人期待的那样换成了一件大红袍,还戴了个幞头,只是为了用餐方便没加硬翅而已。
换言之,这位官家在玩完上马威后没有继续作什么幺蛾子,而是立即搞起了君民一家亲。
不过,赵官家固然是不搞幺蛾子了,却架不住扬州本地人搞幺蛾子——宴席的酒菜几乎全都被承包了出去,几乎每一盏酒、每一道菜都有人主动出来说明。
当然了,这也怪不得孙魏二人,因为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他赵玖。
大约一年多前,他赵官家在东京搞的类似事端,乃是将什么官务用度、皇室名称一股脑的全都包了出去……所谓非但白嫖,而且还要收费……当然,好处是立竿见影的,最起码赵玖去年中秋大祭就没穿太上道君皇帝的旧衣服,朝臣们也有了自己的祭服,甚至就连去年年底给秘阁大臣们的赐宴果品都丰盛了不少。
那么人家孙经略为了省钱,响应号召,又能怎么说呢?再说了,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也算是君主熟悉地方风俗,属于大家喜闻乐见的环节。
事实上,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介绍还算是很体面的……譬如说上一盏酒,奉上酒的人大约说下自家已经享正店之名多少多少年了,谁谁谁还为这酒写过什么诗;送上随酒的瓜果时蔬,也大约要讲一讲产地,说一说相关的典故……而且每一次,都会有在场的官吏、士人、僧道追溯一下相关的文化渊源。
另一边,赵官家也不是傻的,多少要微微抿上一口、称赞几句,倒也显得和谐而自然。
但忽然间,随着一道赵官家看起来就很熟悉的菜上来以后,画风却是陡然一变。
“好教官家知道,这道建炎御鸭与他处素来不同,首先便是用的正宗淮上野鸭,秋日鸭肥,正是猎鸭的好时节……
“其次,便是腌制时有两个秘诀,一则用盐须事先炒制,这样才能入味,入味才能收皮;另一个便是鸭肚内要塞满桂花,这样才能让鸭肉香醇……
相似小说推荐
-
崛起草原1632 (躁动的大叔) 起点VIP2021-05-25完结84.92万字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明末的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
-
铁血宋徽宗 完结+番外 (文绎) 2021-04-30完结8171 6206 石虎箭馆李广杯安慰奖八连冠·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内家拳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