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大慧和尚当然能看出来其中很多都是无稽之谈,但偏偏大家这般辛苦,都有怨气,而且河对岸的局势也委实两眼一抹黑,他便是想解释安抚,也委实不知道该如何安抚……而这种个人的无能为力,使得这个大和尚本身也有些渐渐情绪低落。
不过,不管如何了,经历了二十来天的折磨,十月十七这日,大慧和尚和他的径山寺支前运输队终于抵达了邙山,并在这里遇到了御营骑军的部队,进入到了御营骑军所属的民夫大营,成功将军粮做了交接,将此事做了个了断。
而也就是这一日,已经准备折返东南的大和尚,在邙山大营这里,见到了韩世忠的露布报捷信使飞驰而入,以及随后张贴出来的相关文书。
“法师,这是啥意思啊?”
许多被征发的民夫纷纷聚拢到辕门旁的木榜下,虽有随军进士在那里张贴时趁势做了一番宣扬,民夫们却只晓得是韩郡王又打了个胜仗,具体是怎么回事依然不懂,又不敢问那些进士老爷的,便理所当然的等军吏离开后让大慧和尚来做讲解。
初冬时节,大慧和尚带了个破帽子,带着几个健壮和尚笼着袖子立在门侧榜下,大约读了两遍,却是彻底心花怒放……别人不知道,他这种文化水平的人物却如何不晓得,韩世忠此胜倒也罢了,关键是直接将金军逼退到了汾水两侧,轵关陉的金军也直接退了,宋军趁势压上……明明白白便是河中府已成大宋囊中之物。
换言之,这应该是便邸报中素来言语的战略性胜利之一了。
说破大天去,赵官家这番仓促启动的北伐都有了足够的回报。
不过,回过头来,大慧和尚想跟这些民夫解释,却又一时语塞,因为他真不知道该怎么跟这些人说地理,说战略。
你说韩世忠打赢了仗,有了多少斩获,他们或许懂,但如何能懂趁势烧山,逼迫金军后撤才是最关键的结果呢?
于是乎,想了半日,这和尚却是终究一咬牙,大手一挥,就在榜下用一段自己最擅长的顺口溜来给一众民夫做了‘解释’:
“神臂弓一发,透过于重甲,衲僧门下看,当甚臭皮袜!”
周围民夫依然不懂这意思,但他们却晓得啥是神臂弓,啥是重甲,啥是臭皮袜,然后不禁轰然大笑。
个个都说,还是大和尚讲的最明白,是韩郡王用神臂弓大胜了金人。
而就在众民夫难得放开心哄笑之际,忽然间,大营中鼓声叠叠,远处中军大营外的龙纛下号角齐鸣,更有一个热气球在渡口那边顺势升起。
也是将民夫营这里惊得不知所措。
但很快,就有自中军大营那边仓促过来的民夫头子遥遥大呼:
“渡河了!官家要过河东去了!相公们和太尉们进了言,官家要渡河了!”
话语未停,眼见着远处中军大营那边,无数的官吏、甲士自龙纛下涌出散开,然后不过片刻,便如打雷一般,四面八方都在喊——赵官家要渡河了!
看来,这官家真是要渡河了。
“你们回去吧!”
乱糟糟的一片中,大慧和尚先是怔怔盯着这片乱象,然后身体晃了几晃,便双手合十,扭头相对几名径山寺的壮力和尚。“我不回去了。”
径山寺的和尚们一时不解,也都本能惶恐……这出来一趟丢了本寺唯一一个紫袍法师,回去岂不是要被发配去舂米?
“不用多想,我自晓得,这是我的机缘到了。”大慧和尚身形摇晃,宛如喝醉了一般,却双手合十不动。“不管什么结果,佛祖这都是要我也要渡河过去,为这天下南北做个见证……这是我的机缘!躲不掉的!也不该躲!”
几名和尚面面相觑,只能双手合十朝大慧法师行礼,然后便回去收拾东西,准备折返径山寺。
不过,大概是这几名和尚长得格外结实,却是直接在路上撞上了也匆匆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启程的御营骑军军官夏侯远,然后被后者随手一指,抓了壮丁。
可见啊,这个佛祖的机缘一到,拦都拦不住的。
PS:感谢新盟主檬查查同学,这是本书第183萌。
顺便,大家继续元宵节快乐。
第五十一章 且行且观
赵官家一开始是不愿意这么早渡河的,实际上从抵达洛阳在北邙山建立大营后他表现的就有些奇怪,基本上维持了一种以往难得一见的保守姿态。
没有人知道具体是为什么?
但理由总是不缺的,比如担心身后动员引发的混乱,再比如忧虑陕州河道形成的洛阳-河东后勤输送栓塞,也有可能纯粹是这位官家过于信任了几位主帅的道德品质与能力,还有自己御营大军战斗力的缘故。
不过,在韩世忠三次发威,实际上夺取了河中盆地(运城盆地)后,吕颐浩吕相公与王彦王总统这随驾的两个最高阶文武臣属,同时表达了对河东战场的忧虑,然后同时建议赵官家亲自渡河,整顿局面,约束诸将。
按照吕颐浩的说法,眼下这个情势,虽然实际上夺取了河中盆地,但大而化之的来讲,无外乎就是趁着金国前线总帅三太子讹里朵的忽然去世,趁势突袭夺来的。
以有备击无备,本该有这种级别的战果,并不值得骄傲。
可在这个过程中,帅臣之间为了各自私心,或是争功冒进,或是以势压人,或是敷衍畏缩,而统制一层将官那里,更是冒出了郭震这样不杀不足以谢天下之辈……可见,三十万御营将士,固然因为朝廷的恩养渐渐有了战斗力,跟金军的对撞中也显示出了北伐的底气,但上上下下依然脱不开那些旧日做派。
而这就需要赵官家临阵向前,恩威并重了。
赵官家本人一旦渡河,不敢说能迅速怎么样,但按照这位官家平素对各位帅臣的拿捏,以及对统制一层军官的掌握,最起码对各路御营高层军官这里,还是会相当有震慑力的。
除此之外,便是从大局讲了。
依然还是吕颐浩总结说明的漂亮——当今局面,河东这里既然实际上夺取了河中,那么金国三太子身亡带来的利好便也就此打住了,往下便是硬仗与苦战了。
这个时候,双方如同倾国角力,无外乎我进你退而已。
当此之时,正该全力施为,后方是‘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前方当然也只是仿昭烈进汉中,‘发兵何疑’?
这番分析有理有据,原本也只是犹豫的赵玖当即被吕颐浩说服,便即刻召集文武,公开下达渡河的旨意。
这才有了和尚们被佛祖降下机缘那一幕。
不过,虽说已经决定渡河,但赵玖却不可能将热气球挂起来,看着河对岸安全无误,就直接一叶扁舟渡河的……因为他本人身为赵宋官家、当今天子,一旦北渡,其政治意义与军事意义都强大到无以复加。
这跟之前多少万部队都已经过河去了,是互不耽搁的。
所以,必须要做好万全准备,而且要趁势将政治宣传做足。
对此,无论如何,都得先凑一篇北伐檄文出来。
之所以说凑,是因为这玩意说简单简单,说难也难……简单在于它就是一篇文章,大宋朝绝不缺会写文章的人,实在不行让御营骑军那伙子人凑活一下也能写出来。到时候他赵玖再加几句什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什么的,说不得也能当成什么雄文被后人铭记。
但难处在于,檄文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正式宣战布告,还关系到真切的政治方略。
比如说,这檄文写好了,天下人来看。
给后方来看时,那就要在檄文中告诉后方,为什么一定要北伐?为了北伐可以付出什么代价?
给前线将士看,那就要在檄文中告诉前线将士,咱们有多少兵?战略目标是什么?要遵从什么军事纪律与原则?
给金国看,还要在檄文中表明,此次讨伐的敌人到底是谁?什么人坚决不能赦?什么人可以有限度接纳?下面的契丹、女真老百姓要不要认可?
何况,这些具体的问题,还要分成是务虚还是务实……又或者干脆说不说真话?
所以,赵官家必须要深思熟虑,一个个认真回答这些问题,才能让这份注定要出现在邸报上与各处军营辕门前木榜上的檄文变得名副其实起来。
“要告诉文武百官,把话说开了。”
这日下午,大营中的将领军士早已经去收拾行李了,而赵玖却依然端坐在中军大营内指导着范宗尹范学士来写这篇不知道是晚了还是早了的檄文。“靖康之耻如不能雪,两河如不能复,则国家根本没有自称天命的资格,就是区区一偏安局面,朝廷也只是小朝廷。届时,朕不足以称天子,他们也没资格称汉臣……北伐一事,事关国家正统,连两河、燕云都不能平复,有什么资格称汉唐继统?何况,便是从私人角度来说,朕既然对宗相公立过誓,便也不可能假装没有那些话的。”
刚刚提笔开了个头的范宗尹怔了一下。
说句良心话,若是写北伐的必要性,他三照学士能对着镜子写出来一万字不带喘气的,因为都是讨论烂的事情。
相似小说推荐
-
崛起草原1632 (躁动的大叔) 起点VIP2021-05-25完结84.92万字因为演习时意外穿越明末的大草原,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变局,作为一个军人,我能做些...
-
铁血宋徽宗 完结+番外 (文绎) 2021-04-30完结8171 6206 石虎箭馆李广杯安慰奖八连冠·中国武术协会会员·内家拳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