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乱世栋梁 (米糕羊)


  徐州军的组建、扩大是这样,州郡公廨的用人是这样,屯田都督府组织卫所屯田,同样如此。
  无数出身微寒的人,在徐州看到了希望,从文从武,都有实实在在的出路。
  像严超达这样本身就是小豪强出身的将领,加入徐州军,和子弟、族人一起,在李笠的指挥下,浴血奋战,不断打胜仗、立军功,凭借军功向上爬。
  又有许多两淮子弟,在徐州找到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大伙的前途一片光明,做起事来自然干劲十足。
  李笠能打胜仗,不停的打胜仗,接连击败齐军主力,甚至率军奇袭邺城得手,这让本就尚武的两淮豪杰纷纷投效。
  李笠极会经营产业,让两淮许多大户都在寒山找到自己的摇钱树。
  李笠又很会“铺摊子”,无论文武,官府铺开的摊子越来越大,需要设置的官署越来越多。
  那么多的文武官职空缺,对于寒族子弟而言,就是入仕、晋升的一个个绝佳台阶,又有了相对公平的机会,去踩这一级级台阶。
  严超达知道,徐州如今是寒族子弟向往的地方,所以,一旦有了任用的机会,谁会不尽心尽力做事?
  正说话间,他瞥见外面院子里,有几个少年候着,但却东张西望,仿佛对进进出出的军吏很好奇。
  这几个少年是跟着李笠过来的,但衣着寻常,不像是锦衣玉食的富贵郎君,严超达觉得奇怪:这几个什么来路?
  李笠见严超达注意到外面那几个小家伙,笑道:“我家大郎,跟着出来长见识,几个伴当跟着。”
  “原来是世子。”严超达说完,心中惊讶:衣着普通,不说还真看不出来世子也在里面。
  “这一路鞍马劳顿,必然十分辛苦,不如,末将为君侯及世子,安排一下。”
  “没那么多讲究,他是出来长见识的,又不是来游宴。”李笠摆摆手,“你事情多,我就不打扰了。”
  严超达送李笠出去,站在公廨门口,看着李笠父子骑马而去的身影,觉得疑惑。
  彭城世子好像七八岁年纪,骑马就有模有样了,其他几个伴当亦是如此。
  虽然这几个少年骑的是马驹,人小马也小,和正常的马走在一起,显得有些滑稽,但由此可知,平日里少不了练骑马。
  严超达见识过李笠惊人的武艺和力气,所以觉得李笠既然让儿子骑马,或许也少不了打熬力气、练习骑射。
  而据说在建康城里,骑马出行的官员,会引来非议甚至被弹劾,且士族们多以会骑马为耻,出行只坐牛车,绝不会骑马,更不会学骑马。
  风气如此,以至于许多开国勋臣子弟,纷纷弃武从文,讳谈自己能开强弓、骑马,转为文士做派,成日里抚琴谈玄,而不再策马骑射。
  手中拿的是笔、棋子、拂尘,不再是强弓、刀矛。
  看样子,彭城公根本就没打算让儿子学那士族子弟做派?
  严超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勋贵们及其子弟大多附庸风雅,忌讳别人说自家子弟是“将门之后”,独独彭城公不在乎。
  想想也是,那些高高在上的高门甲族,根本就看不起任何寒族子弟,更别说以武上进的武人。
  无论这些人如何的附庸风雅,都不可能得到士族们的认可,联姻更是不可能的。
  既然如此,何必低身下气的去讨好对方呢?
  想着想着,严超达忽然觉得心里有了些底:一个亲近寒人、尚武的武勋,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么?
  彭城公儿子多,世子从小就带在身边培养,看来后继有人呐!


第二十八章 劈砍
  下午,获水畔,东归的队伍在野地里露营,兵卒们到附近树林樵采,将采集的木柴运回营地。
  又有人负责劈柴,李笠便趁着这个机会,教儿子如何劈柴。
  劈柴用的是斧,斧是很常见的生活工具,也是常见的战场兵器,有各种使用技法。
  用斧劈柴也有技巧,不懂技巧的人,用斧头劈柴会很累。
  现在,李昉劈了几下,就觉得手腕、手臂和腰背酸痛,其他几个伴当也是如此。
  他用的是长柄工具斧,重量二斤,这是很普通的重量,常见的单手刀、锤、锏等兵器,都是二到三斤的重量。
  虽然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少年来说,这斧不轻,但李笠看得出来,因为李昉没有掌握斧的使用技巧,所以抡了几下就不行了。
  而“当年”,七八岁的李笠,和梁森等小伙伴砍柴时,用的也是二斤左右的斧头,表现却强得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富家子不干农活,不会劈柴没什么奇怪的。
  李笠向儿子讲解:“你不会滑把,所以为了让斧头的劈砍威力最大,双手握的是斧柄末端。”
  “按照杠杆原理,这确实能实现最大的劈砍力量,可是你每抡一次,手臂和腰承受的作用力也最大。”
  “那么,正确的握法,是右手握着斧柄的前端。”
  李笠拿着长柄工具斧,给儿子做示范:左手握着长柄的末端,右手握着斧柄前端,虎口靠着斧头。
  李昉觉得奇怪:握着斧头附近,那可就使不上力,也“甩”不起来了。
  “看着,现在开始起手,也就是甩。”李笠慢慢将斧头举起,李昉瞪大眼睛,却见阿耶手中的斧头竟然在滑动。
  确切地说,是“甩”(举起)斧的过程中,右手虚握,当斧柄垂直地面时,握着斧柄末端的左手,“推着”斧柄向“上”动。
  当斧头“甩”过头顶时,阿耶握斧头的手势变了:左手依旧握着斧柄末端,右手却已“滑”到斧柄末端,几乎和左手靠在一起。
  然后用力劈下,将木块劈成两半。
  李昉见状若有所思:这么一来,起手时的“力矩”,和劈砍时的“力矩”有所不同……
  李笠讲解:“双手持斧,一般而言,右手在前,于是成了杠杆支点,左手在后,是杠杠发力端,斧的头部,自然就是杠杆的阻力端。”
  他双手握着长柄工具斧,向儿子讲解要领,几位伴当旁听。
  “起手时,右手握着斧头部的柄,这时杠杆的支点和阻力端最近,那么对于使用者而言,这杠杆就是力矩最大的省力杠杆。”
  “起手后,滑把,当斧头甩起来,过头的垂线后,变成了费力杠杆,但这时,因为斧子在人的上方,所以维持起来并不用额外费力。”
  “下劈时,不需要用手来撬动这个费力杠杆,直接让斧头的重量转过去,也就是下劈,自然就省力了。”
  说到这里,李笠将长柄工具斧交给儿子:“起手省力,下劈也省力,劈起柴来,自然就不容易累。”
  “而你刚才,起手时就就没省力,下劈时,恐怕是双手用力,而不是让斧头自然下劈,肯定费力,劈个几次,就累得手发酸。”
  “而且,这种握着末端的握法,很容易伤手腕,腰也吃不住。”
  李昉用力点头:“嗯!阿耶我知道了!”
  李笠又说:“但是,滑把攻击……劈砍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就是劈砍距离忽然增加,所以,你得把握好距离,适当缩手。”
  “不然劈下来,斧头劈不中木块,就是白费力气。”
  李昕用力点头,按照阿耶教的要领,比划了几下,再次劈柴,果然感觉不一样了。
  其他几个伴当,也陆续掌握了这一要领,李笠见儿子高兴,也很高兴:“记住,用长杆兵器时,滑把,是很有用的技巧。”
  “譬如用矛,无论是直刺还是横扫,用了滑把技巧,就能瞬间增加数尺的攻击距离,对方若是没有提防,很容易被击中。”
  “同理,你对付手持长兵的敌人时,也得提防对方使出这一招,而滑把是长杆兵器极其有效的攻击方式,一定要谨记在心。”
  李昉好奇起来:“阿耶,长柄战斧和长柄刀,也是如此用法么?”
  李笠点点头:“对,长杆兵器都是杠杆,灵活变距,即变换力矩,就是把这个杠杆用好的诀窍。”
  “但是,长柄战斧和长柄刀,和矛槊不同,他们的重心在前端,使用起来,更费力气,起势和收势不容易,这时候的动作迟缓,很容易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所以,军中所用长柄战斧,以及偃月刀,其全长也就一丈左右,重量大概五六斤,而一杆一丈二的矛,重量也就三、四斤。”
  “看起来长度差不多,但用法不一样,不过呢,长柄战斧、偃月刀的基本用法,就和劈柴差不多,要活用滑把,改变力矩。”
  “用这种长杆兵器作战,其招式必须尽可能省力,不然在战场上挥舞几下就会双臂发麻,那可就不妙了。”
  李昕又问:“那,用斧头当兵器,起手和收手很慢,别人不可能傻傻站着吧?”
  李笠见儿子开始动脑筋想问题,笑道:“当然不会,所以战斧、偃月刀主要用来对付重甲敌人,至于斧头一劈不中,己方出现破绽,确实很危险,不过……”
  “战斧当头一劈不中,还有一个技法,可以反制敌人。”
  ……
  左城,齐军来袭,兵马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