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分析到了这里,舒贺突然脸色一肃,郑重地开口道:“既然对方真有可能是大将军,我们就不能不管,老夫决定,一路尾随将军,看看能否在关键时刻,帮得上他一点小忙。”
说道这里,舒贺、王佥不由得望向了折嗣伦。
舒、王两位,不但是生死不弃的战友,更是秤不离砣的好基友,若是其中有一人,做出了决定,另一人,大多数的时候,都会无条件支持。
既然这个提议出自舒贺之口,王佥自然不用多问,现在就看折嗣伦的意见了,至于周然,此地四人,似乎根本没有人会在乎他的意见。
迎着二老的目光,折嗣伦立刻点了点头:“舒公决断,嗣伦莫有不从。”
四人一定下了尾随朱璃,就连忙一路急赶,向南追去。
过了黄河,就是渭南地界,这里已是关中了。
不到关中不知道,一到关中吓一跳。
一路上,无数百姓、士子、好汉,就好像组团似的,一路北上而逃。
这种情况,朱璃一路而来,已是数见不鲜了,他本来还以为,这是黄河水患造成的,一番打探之下,这才知道,原来造成这一切的,不仅仅是天灾。
自古以来,以河南省为核心,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原地区。
现在的中原地区,算是彻底乱了。
徐州东部。
当初节制青、淄二州的天平节度使朱瑄,自从被徐州大将杨师厚,击溃后,就带着弟弟朱瑾、朱裕、朱罕、以及天平残军,逃到了河北。
时逢魏博节度使韩简,被河阳节度使诸葛爽击杀,趁着魏博大乱之际,朱瑄、朱瑾兄弟,迅速攻占了德州和棣州,找到了一块苟延残喘的地盘。
一起被徐州军扫荡出境的,可不仅仅是朱氏兄弟,还有占据兖州的泰宁节度使齐克让。
魏博大乱,也让齐克让捡了个漏子,他几乎兵不血刃地就占领了贝州。
这两、三年来,韩雉犹如假寐的老虎一样,养精蓄锐,一心治理徐州,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大动作。
倒是让朱瑄、朱瑾兄弟,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面对财大气粗的韩雉,他们兄弟不敢轻捋虎须;比起韩雉,朱氏兄弟十分弱小,可天下,不是还有更弱小的藩镇吗,正好他们身边就有一个。
这个藩镇,就是原泰宁节度使齐克让了,仅有一州之地的齐克让,显然比朱氏兄弟更加弱小,乱世争霸,弱小就意味着会被吃掉。
朱氏兄弟,就将主意打到了势单力孤的齐克让身上,开始谋取了贝州。
说道齐克让,就得说下这边的形势。
自从韩简死后,乐彦祯成了新鲜出炉的魏博节度使,对于魏博原有的治地,他岂能甘心被别人窃据而去,因此,一直都对朱氏兄弟和齐克让,虎视眈眈的。
本着抱团取暖的原则,朱氏兄弟和齐克让,也一直相互支持,共同抵御乐彦祯的攻略。
去年,朱璃突袭河东,迫使河东军,全面收缩;这也导致李克用、和昭义节度使孟方立之间的争斗,停歇了下来。
可孟方立是个闲不住的人,马上就调转矛头,向邻居乐彦祯出手了。
现在的魏博节度使乐彦祯,不得不忙于应付孟方立;朱氏兄弟和齐克让,突然失去了共同的敌人,也就给朱氏兄弟,谋夺贝州,提供的契机。
第263章 中原战纷纷、百姓多离奔
朱瑄兄弟和齐克让,本来就是唇齿相依的关系,齐克让本来就对他们,没有什么戒心,这样一来,悲剧几乎注定。
朱瑄让弟弟朱瑾,假意向齐克让求亲,双方原本就是有实无名的盟友,朱瑾的求亲,看在齐克让的眼中,也是应有之理,因此,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迎亲当天,朱瑄、朱瑾暗地里,设下重重伏兵,趁着齐克让露面的一刹那,伏兵尽出,一举就攻下了贝州,大败之下的齐克让,慌忙带上妻女,狼狈而逃。
驻守博州的罗弘信,乃是乐彦祯宿将,突然收到朱氏兄弟和齐克让内讧的消息,当即就率部攻进了贝州。
设计了齐克让,朱氏兄弟都还没有来得及庆祝,就迎来了罗弘信的突袭;吃到嘴里的东西,再想让朱氏兄弟吐出来,显然很难,兄弟几人,二话不说,就和罗弘信战了起来,战火很快就波及到了魏、博、贝、德四州之地,造成无数将士战死沙场,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河阳、河南之间。
黄河的一场大水,葬送了无数生灵,河南作为重灾区,灾情更加严重。
朱全忠在击溃秦宗权后,就立刻在敬祥、李振的劝说下,全力组织军民,进行抗洪救灾。
有时候,做恶人容易,做好人真难。
朱全忠这样的流氓、地痞,好不容易从谏如流、体恤百姓,难得做一件好事,就有人前来搞破坏了,这个人正是河阳大将张全义。
河阳,自从诸葛爽战死之后,由于诸葛仲十分年幼,藩镇大权,就旁落到刘经和张全义的手中。
臣强主弱之际,自然有人不安分,张全义恰恰正是这样的人。
在历史上,诸葛爽死后,留下三名大将,分别是刘经、张全义、和李罕之。
三人中,李罕之率先叛变;因为李罕之的叛变,刘经就让张全义率兵,前去攻打他。
结果,张全义不但没有攻打李罕之,还和李罕之沆瀣一气,掉过头来,攻打起刘经来,最终导致整个河阳,全都都落入了朱全忠的囊中。
张全义此人,最擅见风使舵、趋炎媚俗,历经诸葛爽、朱全忠、李存勖三主,却仍旧能够屹立不倒,确实令人匪夷所思。
张全义一见朱全忠击溃秦宗权,却没有率部追击,就以为汴州经过经年大战,已经疲弱不堪了,想都没想,就立刻兵出郑州,直袭滑州,继而威胁汴州。
可朱全忠又是好惹的吗?
自然不是,对于像张全义这样的无名之辈,朱全忠根本就没放在眼中,立刻就还以了颜色,派出麾下大将朱珍、胡真二人,率部驰援滑州,战火瞬间点燃了滑、郑、汴、怀等数个州郡。
浙东,胜义军节度使、淮南王的刘汉宏,趁着黄河泛滥之际,窃以为这是削弱杨行密的好机会,二话不说,就带上胜义军攻入扬州。
如果说朱全忠是流氓、地痞,那么杨行密的层次,就要比他高点,称之为草莽猛男,倒是名副其实。
吃过牢饭、造过反;卖过兄弟、杀过官,难道还不能称之为猛男吗?
猛男岂会怕无赖,对于刘汉宏这个曾经的无赖、小吏,杨行密当即就召集一波人马,和对方干了起来,至此,淮南烽火连天。
如果再加上对峙于岐州边界的朱玫、和李茂贞二人,整个中原,几乎处处兵戈、遍地狼烟。
中原百姓大举北上,天灾竟然只是一部分原因,其中大部分原因,还是由于各方枭雄的野心造就的。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中条山西畔拐了个弯,从中条山、崤山之间,滚滚东流,就在这滔滔东逝的大河两岸,现在却不知道有多少百姓,亡命于兵荒之中。
打听到这一切,朱璃突然无限的悲怆。
当初在朔州,他力排众议,一力促成“先驱鞑虏、再顾中原”的军事方针,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刀口,对准身为同胞的汉人啊。
可是,这些中原的藩镇,这些被他视为同胞各地大员,他们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怏怏中华、无处不战,黎民在烽烟中哭泣、枭雄在烈火中嘶吼,这就是中原枭雄,用血与火、泪与痛,告诉他的铁一般事实。
面对这一切,任何一个热爱民族的人,都会腾起一阵莫名的悲愤,还有那深深的无力吧。
黄河西畔,渭水南岸,就是华阴县,隶属京畿道华州。
华阴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中华先民在此活动,自古就有“ 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往来人流,虽然行色匆匆,但仍旧络绎不绝。
带着一脸的黯然和迷惘,朱璃驱马进入了华阴县城,
甫一进入城中,放眼处,一片混乱,城中人流,大多都是中原逃荒、避战的百姓,他们没有选择北上河朔,却选择西进川蜀,也许,他们觉得川蜀会比河朔更安全点吧。
这些百姓,从中原一路逃来,过了潼关,他们身上的干粮,差不多都吃光了,到了华阴,满城都是卖儿鬻女的悲呼声。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也许站在为人父母的角度来想,即便将子女卖给别人当奴仆,至少也可以让他们活下来;更何况,卖出一、两个儿女,剩下的儿女也能有条生路。
看到这一幕,朱璃二话不说,就将所有的干粮,全都拿了出来,就近分给了这些百姓,一时之间,感激、道谢之声,不绝于耳,甚至没有分到的百姓,都眼巴巴地跟出了老远,直到朱璃向他们露出一抹无奈的神色,他们才不甘地离去。
正在他转过头来,莫名悲叹之际,两大两小,四道身影,突然出现在了朱璃的面前。
这应该是一对夫妇,带着一双儿女。
为首的男子,大概三十五、六岁,相貌普通,却显得十分忠厚。
相似小说推荐
-
乱世栋梁 (米糕羊) 起点VIP2021-05-22完结265.62万字 2.9万总推荐天下三分,北有东西二魏,南有半壁萧梁。然而内忧外患之下,江南繁...
-
大当家不好了 (雨天下雨) 起点VIP2021-07-21完结小喽啰:大当家,不好了,他们打进山来了。林子然:慌什么,稳住!小喽啰: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林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