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提供粮草,兵部协调,司礼监和内阁则是总协调。阎应元介绍建虏情况,有关战役的前期准备,就这么展开了。
崇祯皇帝就坐在御座上,听着下面在讨论,忽然有点疑惑,打仗就这么简单么?就让各个相关的人都发言,然后汇聚起一个作战方案,就这样?真得可以?
看着这一切,他不由得有点拭目以待,兴国公南征北战,屡战屡胜,就是这样打赢的么?那这次宁远战事,最终会打成什么样?
御前会议结束之后,一道道地军令便传下去。
白杆军这边,挑选出了一千人,开始训练燧发枪的射击。和他们一起训练的,还有京营这边的两千燧发枪兵。
另外,张明伟还开始挑选那些有射击天赋的将士,不但从白杆军中挑选,还有京营和山海关那边关宁军中,可谓百里挑一,一共挑选出了大概两百人。他们的训练,又和燧发枪兵不同,并不是队列排枪射击的那种。
……………………
在这段时间中,曲阜孔家的案子经历了一阵子热议之后,三法司提交上去的判决结果,一改再改,最终有了定论,崇祯皇帝准奏。
曲阜孔家,孔胤植和孔大气等主谋腰斩弃市,次一等从犯,发配琼州,其他孔家族人,则从轻发落。衍圣公的爵位,从此之后剥夺。孔庙祭奠,改为由礼部负责。
在这份旨意中,再次强调儒学之重,要大明读书人秉承儒学之要义发扬光大,而不是学一套做一套。
第476章.476 明目张胆
就这么的,曲阜孔家,就算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
以此带来的一个副作用,让崇祯皇帝又开心地不得了。
私底下,在王二彪回京之后,很是夸奖了他一番。
这让王二彪感觉到,好像歪打正着了。
之前他豁出去干孔家,其实是在于孔家和兴国公的学术之争,是看到了王承恩的例子,想要报兴国公的大腿。
结果没想到,兴国公那边还没见到呢,就受到了崇祯皇帝从未有过的夸奖,这让他心中大定。
基本上,他在宫里面,只要不出大过错,就算王承恩想搞掉他,那也绝对不会容易了。
你道为什么崇祯皇帝会这么夸他?
根子上,并不只是因为王二彪的原因,把孔家给顺利打倒了。而是在打倒孔家的同时,这个王二彪,把整个曲阜孔家家族的人都给抄家了!
当时王二彪手中掌握着军队,又是以谋逆罪名来对付孔家,因此,就干脆利落地做了。
上千年传承的家族,积累起来的财富,真得是无法衡量的。有很多东西,还都是无价之宝来的。
本来像这种抄家,会有很大一部分,落到执行者的手中。
但是,王二彪所领的这支军队,刚好是流贼整编的精锐,军中的锦衣卫监军,是下到总旗一级的。并且,谁也不知道,还有谁会是锦衣卫密探。军纪森严之下,孔家所抄财物,基本上就没有少。
这么多的财富,有一部分在定案之后,返回给了那些罪行很轻或者是无罪的孔家族人。但是,大头的财富,那都是孔家直系掌权的,这些不是被腰斩就是流放,都是要抄家的。
就这么的,倒了曲阜孔家,又一下富了崇祯。
在皇宫大内,多了很多珍贵文物和无价之宝不说,山东实施新政的钱财也有了,东江镇的粮草所需钱财也有了,甚至都还有多。就只是这么一下,就解决了朝廷很多事情。
为此,崇祯皇帝就曾私下里对张明伟这个被外人认为抄家专业户的准女婿说道:“昔日曾闻,流贼都是追赃助饷,以此为军费。如今看来,确实是条发财的路子啊!”
张明伟听了,心中想了下,就抄家来说,前后有原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原御马监掌印太监王之心,原锦衣卫指挥使,原成国公,原兵部尚书陈新甲,八大晋商,还有这曲阜孔家等等,这么算起来,好像确实,大明财政从破产到如今的富裕,基本上是全靠了抄家!
当然,也包括了藩王的投献,换取海外封建。不过,这个情况其实也可以归纳到抄家一途上的。
要没有抄家,哪怕张明伟有玻璃水泥等等发财点子,那也不可能在崇祯末年的时候力挽狂澜!
不过如今大明的财政,已经好转了很多。玻璃厂的分厂,也已经开了好几个。京师,南京,还有扬州都已经开了。玻璃类器皿,也逐渐在大明上层阶层开始普及起来。
盐政那块,也已经开始收获了。食盐的价格,不止是江南跌了很多,就连其他省份也都开始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产量上来了。
随着食盐价格的下跌,有关食盐的需求也就多了。比如腌制食物这些,不管是肉还是蔬菜,保质期更长,相对应的,就更是改善了百姓的生活。
相对应的,这种又刺激了食盐的产量去扩大。于是,盐税的金额也在逐渐扩大中。
总之,一切都在向好发展。
崇祯十七年初,原本历史上,是崇祯上吊,大明灭亡的时期。但是,如今却是压根看不到一点亡国迹象了。除了这些之外,大明西南边陲那边,孙传庭也派信使传来了捷报。
在继承兴国公稳扎稳打的基础上,朝廷官军稳步推进,已经光复了云南的北胜州,姚安府以及武定府和曲靖府,这些都是和四川相邻的州府。
而在贵州这边,则进展更为顺利,临近四川和湖广的州府全部已经光复,朝廷官军的兵锋直逼贵阳首府。
据报,先行逃入贵州的张献忠所部已经开始继续向南转移,很有可能会蹿入广西。孙传庭那边已经传令,除广西严加戒备之外,也同时调广东的军队进入广西协同作战。
因为继承了兴国公的战略,这些已经光复了的地方,也全部趁机实行了改土归流。所有的政策,都是沿用张明伟在四川定下的那些。
看到这份奏章之后,不管是崇祯皇帝,还是兴国公都开始集中精力,准备即将开始的宁远之战了。
………………
阎应元在武英殿御前会议结束之后,就立刻赶回了山海关。随后,他开始增强夜不收的力量,侦缉宁远和锦州的建虏军情。
明军这边,前哨阵地是广宁中前所。如果要攻打宁远城的话,还必须要攻克广宁前屯卫以及广宁中后所,以及宁远中右所。
因为这些其实都是卫所城池,规模不大。建虏在这里的兵力也不多,主要是起预警作用,重兵主要集中在宁远这座大城里面。
大明之前把所有辽东军民撤入关内,而建虏又没有足够的人手,因此这一片地方的其他区域,比如说三山营堡,平川营堡,高台堡等等,全都空无一人。也是如此,明军夜不收的活动范围就会比较广。
为了避免惊动建虏,阎应元有交代,尽量不和建虏探马交战。
随着时间的过去,路况,建虏的兵力部署等等,也就慢慢地收集起来了。
在山海关总兵府内,有一个巨大的沙盘。这些沙盘的制作者,都是原本兴国公麾下调来的,有多次制作军用沙盘的经验。
这个沙盘的制作,是张明伟要求的。毕竟到时候骑军要拦截宁远建虏逃往锦州,对于辽东的地形就必须要熟悉。可是,骑军的大部分人,都是流贼出身,以前从未来过辽东。因此,这沙盘就非常有必要了。
海路这边,也有了新的动静。
山海关所属水师,也就是顾三麻子统领的船队,运载了两千关宁步军,沿着海岸线开始大摇大摆地北上。浩浩荡荡地船队,很快就引起了岸上建虏探马的注意。
……………………
宁远城,原本的建虏头目是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不过从过年开始,就不在宁远城,赶回盛京去了。
这里坐镇的,是镶白旗的固山额真,满清八大臣之一的钮祜禄·图尔格。
“什么?”就见图尔格听到探马禀告之后,带着惊讶确认道,“明国水师北上了?有多少船只,大船多少?”
“回主子的话,看着有七八百艘,大船占了多数,在五百艘左右。”
听到这话,图尔格就皱了眉头。他很清楚,不管这支明国水师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既然如此大规模北上的话,首要目标,绝对是觉华岛。
之前大清水师被调往皮岛那边去的时候,觉华岛这里的水师营地,就只剩下一二十艘战船,以及一些运输船,主要是用来和陆地交通之用。
岛上的兵力,倒也有两千人。可问题的关键是,如果海路被断的话,觉华岛就是孤岛。明军想怎么打觉华岛,都是明军说了算,宁远这边,就只能是干瞪眼的。
觉华岛上,兵力太少的话,谁知道明军会来多少人马?虽然图尔格认为,大清勇士可以一对明军多个。可是,如果明军的数量太多的话,那也是难以招架的。
而如果往觉华岛上多派兵力的话,海路被断之下,岛上的粮草就会成问题。
想着这些问题,图尔格顿时就纠结了。
想着这个事情,他登上宁远城头靠海的一面,看着远处肉眼可见的觉华岛,很是有点发愁。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有真神 (狼籍嗷) 起点VIP2021-05-14完结现代青年携带着除了能长生外一无是处的封神榜进入武德年间,如果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登基...
-
穿越极品败家子 (白慧星) 起点VIP2021-05-03完结魂穿同名同姓的古代伯爵府独生傻儿子身上。唉,我也不想做老大啊!奈何你们逼我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