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指令,宋应星便转头看了他儿子一眼,点了点头,便开始操作了起来。
………………
那些围观的人群在失望之下,正在嘀嘀咕咕的呢,忽然就有人喊了起来。
“看,那最头上冒烟了!”
“是啊,真得冒烟了,该不会是吐出这种烟雾来腾云驾雾了吧?”
“说什么呢?你看到这是祥云了?那是五彩的好不好?这和普通的烟雾有什么不同?”
“听说这个官名叫火车,是吃煤炭的。那烟雾,应该是火烧的吧?”
“……”
他们正在议论着呢,忽然,就听到了“嘀”地一声长鸣!
这个动静,顿时就吓了他们一跳,连忙闭了嘴,纷纷转头看了过去。
却见那个火车的头上,有更多的烟雾喷了出来。
忽然,有人惊叫了起来。
“看,动了,动了,那千里马动起来了!”
“是哦,真得动起来了!”
“咦,怎么这么慢啊,蜗牛爬一样的,这是日行千里的千里马,笑死了!”
“……”
蒸汽火车一开始的启动速度之慢,让很多人失望之下甚至开始嘲笑了起来。
不过也有人在辩解。
“你们眼瞎的么?没看到挂了那么多车厢,数数多少人,还有后面那些车厢,都是堆满了粮袋的。如果是马车来运送,这得要多少匹马才能拉动?你们心里没点数么?”
“就是,你们的要求也太高了吧!能动起来就说明力气很大的,比任何马、牛的力气都要大!”
“……”
不过他们的辩解,有点无力,因为他们一开始的印象,那是“千里马”,而不是“大力士”。
于是,两边的人便开始吵了起来。
然而,他们并没有吵上几句,就都发现,那个火车速度慢慢地越来越快起来。
于是,他们便一个个都闭嘴了,只是看着火车在加速。
在原本的历史上,蒸汽火车的速度,从最开始打造出来的八公里每小时,到最快的两百公里每小时,都有。
民国时候,南京到上海的火车速度是四十公里每小时;不过倭国刚占领东北时修筑的火车速度是八十公里每小时。一般而言,蒸汽火车跑六十公里每小时就算快了。
张明伟的这个火车速度,在速度慢慢地提高到差不多之后,张明伟估计了下,大概是达到了十公里每小时左右速度。
对此,他还是摇头感慨道:“还是慢了一些,功率的转化,还是有待改进!”
站他身边的朱媺娖听到这话,转头看向他,脸上露出古怪笑意道:“先生,这算是在炫耀么?”
“……”张明伟一听,顿时无语,顿了一会才回答道,“这是真慢了啊!”
“慢么?”朱媺娖听了,便笑着提醒他道:“骑军正常行军,也就是一天六十里左右。而如今这个火车的速度,就按和骑军一天所用四个时辰行军来算,那也是有一百六十里左右,都赶上骑军的急行军速度了啊!还不满足?”
一听这话,张明伟便回过神来,当即一笑。他是把眼前这火车的速度去和后世的交通工具相比,那是真叫一个慢了。
可是,和这个时代的交通工具比起来,呵呵!
这么想着,他便回答朱媺娖道:“你说得这倒也是,这个火车,只要中途加下煤炭和水,一天可以十二时辰地跑,要按照这样来算的话,一天就可以走四百八十里路了!”
当他报出这个数字的时候,朱媺娖都愣了下,明显没想到一天可以走这么远!
后面站着的方以智等人听到这话,也都是面面相觑。
说真的,一天走四百八十里路,真得是震撼到他们了!
没办法,后世和古代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其实就是交通。
在这古代,很多人一辈子的活动范围,也就是方圆百里而已。换成后世的话,本市都没出去过。
而在后世,不要说飞机高铁了,就是骑个自行车,一天都能走很远,远到这个古代的交通工具望尘莫及的程度。
由此可见,在张明伟眼中不值一提的速度,在这些古代人的眼中,是有多么的震撼了!
这不,那些围观的人群,看到火车真正跑起来之后,就全都愣住了,一个个都是半饷都说不出话来。
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参考物不是马车就是骑马了。
可是,有什么马车能像眼前这个火车一样,拉这么多东西还能跑这么快的?就算只是单单骑马,怕也不能以这个速度一起跑下去啊!
一直看到大明第一列火车远去,这些围观的人群才回过神来。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竟然在拉那么多东西的情况下,还能跑那么快!神了!”
“对啊,真是想不到,太厉害了!”
“你们说,是不是那些烟真得有神奇的作用?”
“去,之前不是都有说么?这是新学学好了,就能打造出来的,你以为真能腾云驾雾啊!”
“你们不知道了吧,据我家隔壁邻居的二姑奶奶那个读书的儿子说,这是兴国公从水壶煮水中格物出来的。”
“不管是怎么来的,总之,我就只知道,我见证了大明千里马的出现!”
“……”
在各种惊叹的议论声中,停在通州河上原本要返回南下的船只,终于开船南下,顺带着,就把他们见到的这个不可思议的火车消息,也沿着运河往南开始传播。
………………
文华殿内,崇祯皇帝和大明最高级的文武官员都在,不过不在议事,而是在闲聊,主要是在耗磨时间,等待着时间到了就去城外火车站。
“这通州到京师这边有四十里路,那火车过来,至少要到下午吧?”
“如果是马车的话,过来就得一天的时间。不过兴国公有说,会比马车快不少!估计午时左右能到。”
“真得么?不是说会拉很多东西么?能这么快到?”
“不知道,反正国公走之前是这么交代的!”
“……”
就连在大明京师书院见过火车的高级官员,也有点难以想象火车的速度。毕竟那个时候,因为皇帝都要坐,就没敢开快。
和他们不一样,崇祯皇帝是见过后世的蒸汽火车影响,因此对于张明伟的估计还是有信心的。也因此,他集结了这些臣子在这里等着,时间差不多就出发。
然而,他们才没等多久,远没有到午时时,就听到殿外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随后一名锦衣卫校尉出现在殿门处,快步入内后就喘着气禀告道:“陛下,火车大概是一个时辰四十里,因此还有小半个时辰之后,便会到京师。”
他是张明伟在估算出速度之后,便派他快马飞驰回京师来报信的。
一听这话,文华殿内顿时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就只有这个锦衣卫校尉的喘气声了。
第514章.514 偷越
过了好一会之后,就听崇祯皇帝带着欣喜连声大喝道:“好,好,好!”
科技的进步,对于后世来说,微不足道的一点速度提高,可在当下人看来,却是速度的一次飞跃。让他们如何不震惊,不高兴?
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疆域一直差不多,也就那么大?
不是因为历代皇帝就只满足那么大的地方,而是因为交通的受限,王朝的统治就只能那么大,再大就无能为力了。
别的不说,就说明朝吧。一开始的时候,东北方向,奴儿干都司,名义上都到了北冰洋的。而南边,安南和洞吾,都曾是大明的宣慰司,甚至安南还直接便是大明的直辖省份。
但是,距离实在太远,过了王朝鼎盛时期,这些遥远的地方便脱离了大明。鞭长莫及,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如今有了这火车,中原王朝的控制距离,便会大大扩张,作为统治者来说,新一轮的开疆拓土,便成为了可能!
除了这个,朝廷中央对于地方上的控制,也会变得更为有力,这对于这些朝堂上的高官来说,也是一下便能明白的事情。
一个最基本的,运粮。以前靠马车之类运输的话,一旦路线长了,路上消耗的粮食都会远高于运到目的地的粮食。可是,有了这个火车之后,将会极大地降低粮食在路上的消耗。
可能张明伟发明火车的思路,更多的是从民生的脚步来考虑。但是作为统治者,第一眼看到的,肯定是他们最想要的角度。
不过殊途同归,总之,这个提高了古代出行的火车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就再也坐不住,立刻大手一挥道:“诸卿,谁朕一起去看看!”
“微臣遵旨!”文华殿内,兴奋的声音齐声回应。
……………………
崇祯皇帝领着文武大臣,匆匆出宫,往京师外面的火车站而去。
而京师百姓,因为都是知道今天能看到从未见过的火车,早就第一时间沿着铁路,在警戒线以外等候着了。
因为人数太多,很多人都跑到了离京师十里远的地方才有合适的位置观看即将到来的火车。
他们正在聊着这传说了好久的火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时候,忽然,就有人听到了异响,然后闻声抬头看去时,就见铁路上,有冒着浓烟的一条蜈蚣正沿着铁路开过来。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有真神 (狼籍嗷) 起点VIP2021-05-14完结现代青年携带着除了能长生外一无是处的封神榜进入武德年间,如果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登基...
-
穿越极品败家子 (白慧星) 起点VIP2021-05-03完结魂穿同名同姓的古代伯爵府独生傻儿子身上。唉,我也不想做老大啊!奈何你们逼我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