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花了这么大的代价,那建虏那边肯定是有把握,能把东江军勾到岸上去的。
要是有可能,他当然是想给东江军通知下的。
但是,身为久经沙场的将领,他当然也知道,这种背景之下,建虏绝对会在东边花大力气屏蔽消息。要想往东边送消息,绝对会非常困难。
如果把消息送去山海关那边的话,等山海关再通知东江军那边,估计东江军的尸体都烂完了。
对此,祖大寿也是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帮不上忙的。
更不要说,他已经连续两次派出了心腹手下,去山海关那边报信。如今他的手下,已经没有可靠的人可以用了。
这么想着,祖大寿的心情有点不好,也不想多待,便回府去了。
盛京城内外,随着蒙古骑军的到来,也开始戒严起来了。并且,城中军队也有调动。
总之,这一次的建虏,真得是大动干戈了。
城外,还有蒙古骑军陆续到来,应该是离得远的部族,来得晚了一些。
三天之后,就在清晨时分,忽然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并且逐渐地远去。
祖大寿在自己府里都听得很清楚,他很明白,这是城外的蒙古骑军出发了。
果然,随后盛京城的戒严解除。
见此情况,祖大寿便又溜出去喝茶打听消息。
不过这一次出去,他明显发现街上的情况有所不同。好像是建虏抽调了兵力,和蒙古骑军一起出动。因此,这盛京城内的防御,看似松懈了不少。
茶馆内,有关眼前这局势的,自然也还是热门话题。
“这一次,只要端掉了东江军,我们大清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对啊,先皇花了多少年的功夫,才把东江军给瓦解了。如今摄政王一战而定东江军,太厉害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要没有先皇打下的底子,会有如今的大清?”
“怎么就不能这么说了,摄政王睿亲王殿下的能力,那是有目共睹的。”
“……”
祖大寿听了一会,便觉得没意思了,又开始日常的争论,都是老调重弹了。
不过他也听出来了,这次针对东江军的战事,应该是多尔衮主导的。
回到府里,祖大寿开始静静地想着这事。
朝廷比起以前要强大,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东江军哪怕被建虏给消灭了,只要有水师,回头便能重建东江军,建虏的这个算盘,依旧是打不响的。最多也就一两年的时间,可以让建虏没有后顾之忧而已。
可怜那些蒙古部族,依旧还是用老眼光在看朝廷,还和建虏走得这么近,真是脑子被马踢了。
别的不说,光是朝廷官军现在已经按时发放军饷,就足以证明如今的朝廷官军非是吴下阿蒙了!
之前的宁远战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想到这,祖大寿不由得眼睛一亮:对啊,朝廷不是在关宁军这个方向,还有两万左右的骑军么?
如今那些蒙古部族的精锐都跑到朝鲜去打东江军,家里正空虚着,如果朝廷的骑军出关……
“啪”地一声,祖大寿猛地拍了自己的大腿,发出一声响,可他自己却压根不觉得疼。
神情兴奋,继续在那想着:“如果把这个消息传回关内,大军出动,横扫东部蒙古草原的话,那些和建虏结盟的蒙古部族绝对会实力大损。而他们的实力大损,这也就意味着建虏的实力大损!”
“这份功劳,可是一份大功劳啊!”祖大寿这么想着,便有点坐不住了。
不过他的手中,已经没有可靠的人去送信。
最稳妥的办法,就是他自己冒险一举。
要么从此逃回大明,要么被建虏抓住。不过建虏估计不会再这么好相处,很可能会被杀了。
考虑了半天,祖大寿想起如今的局势,所有的建虏,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朝鲜那边即将开始的围剿东江军的事情上。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他这些年来的表现,也让建虏放松了警惕,确实是有逃跑的机会了。
之前不跑,是因为没有把握,有手下心腹可以用,他就不想冒险。
可如今,手下心腹已经没有,带着这么重大的消息逃回去,就是大功一件。
再三衡量之下,祖大寿便做出了决定:逃!
他已经有过一次成功逃回大明的经验,而且他本身就是辽东人,对于辽东这边都很熟悉。谋定而后动之下,便立刻开始了准备。
此时的多尔衮脑海中,压根就没想着祖大寿这个降官,而是在想其他几个汉官。
这都过去了半年左右,他派往关内的三拨人,竟然都没有传回消息,这让他很是恼火。
对于关内的消息缺失,是多尔衮认为对阵明军失利的最大不利因素。
尚可喜,耿继茂,夏承德,你们究竟在干什么?
第544章.544 祖大寿在此
经过长达一年左右时间的屏蔽,山海关这边的明军夜不收,终于再一次开始了行动。
不过和以前不一样的是,因为骑军足够多,所以派出去的夜不收数量也就庞大了。可能以往出去一次是一支夜不收小队,但是如今,却往往是三支夜不收小队合兵出去打探消息。
总之,骑军兵力上占据的优势,不用不白用!
从广宁中前所出发,一直到广宁中屯所,如今不管是明军还是建虏,都没有派兵占据,成了实际上的无主之地。杂草丛生,田野全部荒废。
按理来说,像李定国这样身份的人,肯定是坐镇卫城的。但是,他却还是出来了。也是如此,他身边的亲卫加夜不收,一共有一百五十多骑。
宁远城,他去看过。
“欢迎再来”的字样,已经被建虏刮去了。
城门被破坏,或者说压根就没有了城门。入了城,发现城里面的房子都已经被建虏烧掉,成了一片废墟。
很显然,建虏是不打算再占据宁远城,也不想让明军占领,就烧毁了。
看着李定国在城头上打量着这座废墟,他的一名亲卫向他禀告道:“大帅,那宁远中左所也是如此,被建虏给烧毁了。”
出来打探消息的,李定国的这支小分队不是第一支,也不是唯一的一支。前面的情况,自然就会禀告回来。
这个情况,李定国当然也知道,便点了点头说道:“建虏倒也果断,没有再来上当!”
如果建虏敢再派兵过来占据宁远城的话,朝廷绝对不介意,再来一次奇袭,消耗建虏的兵力。
他刚才看了,那些建虏并没有发现宁远的地道。
看了一会之后,李定国便离开了宁远城,又到了宁远中左所。这里有一支夜不收在,见到李定国到来,便连忙见礼。
如今这边的斥候战,大概上是明军就以这个宁远中左所为基地,而建虏那边则是以广宁中屯所为基地,双方就在两地之间厮杀。
总体来说,因为建虏探马的兵力明显没有明军这边多,因此,野外争夺中,一般都是明军夜不收占优势。
不过也不能马虎,那些建虏探马都是老兵,经常躲起来给明军夜不收一下就跑,让明军这边的损失并没有因为兵力上占优而减少。
并且,明军这边也要堤防,建虏那边没有武德,突然之间出动大规模的骑军来打架。因此,总体上来说,明军夜不收也没有过份去压制建虏探马。
但是,偶尔也会越过广宁中屯所,直逼锦州城下去亮个相。
李定国这次过来,就是想亲眼看看建虏这边的情况,为后续朝廷大军可能的进攻而做准备。
因此,到了宁远中左所之后,他便开始详细地了解有关建虏的情况。
为了了解锦州地形,李定国这次身边还带了之前送信回大明的那人,也就是祖大寿的心腹手下祖八,他救下来的那个。
听着消息,还有祖八给他讲解,使得李定国很快熟悉起锦州这边的地形。
根据种种消息汇总起来,李定国感觉到了建虏在锦州这边的防御,确实是严密,基本上没有什么可趁之机,没有了上一次那样有突袭的机会。
总体来说,建虏是以锦州城为中心,以广宁中屯所、广宁右屯卫为锦州的外围布置的防御体系。如果攻打一地,都能快速救援。
朝廷官军以后要想攻打锦州,基本上没有取巧的机会,只能靠实力正面硬杠。由此看来,建虏镇守锦州的那个什么和硕庄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还是有能耐的。
了解了这些,在第二天一早,李定国便命令道:“走,去广宁中屯所再看看!”
“大帅,不可!”一听他这话,他的亲卫便立刻劝道,“那里的建虏探马很多,太危险了!”
毕竟是建虏探马的前沿基地,包括轮值和休整的探马都有很多的。虽然明军这边其实并不怕他们,但是李定国亲自过去,他们还是担心的。
有个万一怎么办?
然而,李定国要是担心害怕他就不是李定国了。这一点,不得不说,他从张献忠那边有继承过来,都要亲自看看情况,而不是听手下怎么说就怎么做了。
只是遗憾的是,在原本的历史上,张献忠的这个习惯,最终导致他撞到了建虏,被建虏斩首成功,导致原本能稳住局势的四川一下兵败如山倒,成全了建虏。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有真神 (狼籍嗷) 起点VIP2021-05-14完结现代青年携带着除了能长生外一无是处的封神榜进入武德年间,如果玄武门事变,李世民登基...
-
穿越极品败家子 (白慧星) 起点VIP2021-05-03完结魂穿同名同姓的古代伯爵府独生傻儿子身上。唉,我也不想做老大啊!奈何你们逼我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