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盛唐陌刀王 (夜怀空)


  匠人们无论在家,还是做工到主家吃饭,哪里享受过这种待遇?依案而食那是有钱人家的做派,咱小户一般都是抱着大碗随便找个地方一蹲,哗啦啦往嘴里扒拉。
  他们虽然有些拘束,但等羊肉端上来之后,被美食所吸引也忘了拘谨。李将军家里真是大方,每个盆中都有几粒胡椒,他们双手抱着水盆往嘴里扒拉,等吃得肚皮撑圆才一个个相互搀扶着离开了将军府。他们即使回到家中,或是日后闲谈时聊起,都会遥想起那日在李将军府上所吃的那一顿丰盛餐饭。
  记里鼓车既已造出,李嗣业便派燕小四知会副军使赵崇玼,定在明日出发巡视疏勒镇麾下各地驻守唐军。
  翌日,赵崇玼已带了五六名亲兵在将军府门外等候,李嗣业便只带了燕小四、封常清、以及麾下的几个亲兵,众人先去察看了城中的军营。
  疏勒城中共有三营,每营五到三个团,驻守的这三个营分别是跳荡营和战锋队,还有城防营。城防营人数共一千,负责城中四门的防务,战锋队和跳荡营人数各六百,他们皆由李嗣业从龟兹白马河畔换防过来。
  城防营有两个团为劲骑,三个团为奇兵,配备横刀,擘张弩和长枪。他们路过城西的营门时,军中正好在训练,李嗣业驻足观看,感觉这些兵卒的作战能力不低,更不次于拨换城中的劲旅第八团。
  赵崇玼颇为骄傲地对李嗣业说道:“这可是我大唐征募来西域的第一批长征健儿,多数在当地有家小,作战勇猛且多次斩获头功。”
  李嗣业赞同地点了点头,人这东西,特别是一群人在一起,从精气神上一眼就能够看出优劣。
  看过军营后,赵崇玼朝李嗣业叉手询问:“城中的驻防已经看过了,你看我们是不是应该出城,先到哪个州城去看?”
  “不急。”李嗣业摆了摆手:“先跟我去瞻仰前贤,去看看耿恭井。”
  耿恭井位于城东南角地势低洼处,井沿附近有两棵桑木,虽然看上去粗大健壮,但必定没有这口井的历史长,更没有这口井背后那悲壮可供歌颂的英雄事迹。
  就在他们所站立的这个地方,在一千年前的东汉,戊己校尉耿恭曾率百余壮士在固守城中顽抗北匈奴的进攻,匈奴单于曾三次率大军围城,耿忠在城头上用弩发射毒箭以驱敌,匈奴人切断了流向城中的河水水源,使得城中饮水断绝。耿恭亲自带人挖井,深入十五丈仍不见水,将士们焦渴甚至只能挤榨马粪来饮用。在这毫无生机的绝境中,悲情的英雄跪地祭拜,高呼:“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
  耿恭话音刚落,枯井中便涌出清泉,将士们接触饥渴,在城头上泼水庆贺。匈奴人以为汉军有神明守护,只好退兵离去。
  这段故事并没有结束,匈奴人再次卷土重来,耿恭率汉军已经在城中坚守了八个多月,粮食耗尽只能煮甲革与弓弦为食。匈奴人劝降派出使者要封他做白屋王,并赏赐他美妻,耿假意邀请使者入城,在城头上一刀斩杀,并把使者的肉用刀子烤着吃。
  汉章帝得知西域疏勒还有唐军坚守,特地下旨派出七千多兵卒远赴西域,将耿恭极其部属从坚守的疏勒孤城中救了回来,等最终返回玉门关时,与他坚守在西域的同袍只剩下十三人。这就是充满热血忠魂的十三将士归玉门的故事。
  李嗣业站在井边感慨万千,这可不止是发表个心情发个朋友圈这么简单,他今日也融入到了历史中,有了与先贤相似的经历,愈发能够感同身受。
  “这里应该修建一个祠堂,用来拜祭耿公。”
  封常清站在井边,也不禁悠然神往,开口吟诗:“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凭吊过古人之后,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有了仪式感,李嗣业振臂转身,翻身上马对赵崇玼说道:“先向东去汉城,再南下到遍城州,再至达满洲和演渡州,再随机选择两个烽燧就地考察。”
  “喏!”
  众人同时向他叉手行礼,然后各自翻身上马,沿着东城门而出。
  ……
  (ps:感谢大漠薪火相传飘红打赏)


第364章 绘图
  赵崇玼以为他要雷厉风行地跑到汉城土堡去,上演一出上差突然到达查出驻防兵卒们的懈怠,再烧个三把火什么的。这种套路已经屡见不鲜,所以也没有多大期待感。他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从旁边看着新任镇守使如何表演。
  谁知这李嗣业刚一出门,就停了下来,扭头对身后的燕小四吩咐道:“去钉木桩吧。”
  燕小四翻身下马,伙同两个亲兵取出背在身后的尖木桩,沿着城墙的东北角钉入泥土中,赵崇玼好奇地一看,尖桩上赫然写着“中心点”,这是什么意思?
  很快从城门中驶出一辆马车,车厢上苫盖着黑色帷幕,车夫将车拉到木桩的位置,跳下车辕钻进车厢中鼓捣了一阵,然后重新跳上车辕,叉手对李嗣业道:“将军,已经准备妥当了。”
  李嗣业点了点头,抬起马鞭指着前方:“出发!”
  赵崇玼心中大为郁闷光火,却不便发作,这么多人等了半天,竟然是为了等一个车夫?
  每行出一里,那盖着帷幕的车上便会响起鼓声,他们会稍稍放慢速度,观察附近是否有特殊地貌。鼓车行出八里,发现了季节河的河床,跟在李嗣业身后背着绢布的丑卒封常清从背上解下绢布,翻身下马在地面上铺摊开来,用石块压住四角。他从怀中掏出笔袋和砚台,抽出最细小的细毫握在手中,抬头问李嗣业:“将军,季节河的河床该如何表示。”
  李嗣业略微沉吟,抬头说道:“画以虚线。”
  鼓车测量里程是用来参考的,并非就是实际数,马车在尽量走直线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地形障碍,需要折绕,这就需要计算折绕的里程数,扣除之后才是直线距离。
  这时鼓车发出了清脆的铙钹声响,封常清又从马上跳下来,将地图铺在地上,开始在寸许的方格里画图。
  这个时候的赵崇玼怎么不明白那马车是什么东西?竟然是记里鼓车!这东西只是在朝廷修建城垣,绘制全国舆图时才派得上用场。没想到李嗣业只是绘制安西疏勒镇的布防图,竟然用上了如此精密的东西,这简直是……这鼓车是哪里来的?他怎么会有这东西,前几天带着家眷进城时也没见他有这车啊?
  基本上边镇绘制地图,都是用最简单目测的办法,简单到区域内有什么山,什么岭,什么河,或者什么道路才会画上去,误差个两到三里都不叫误差,布防图上也不会记载某个自然村叫什么,只标识出驿站,守捉,烽燧的大概位置,且没有比例尺概念,多半会出现在图上看着两个地方挨得很近,其实却要跑很远的事情。
  唐代地图已经很普及了,各县各州各道都有地图,多数粗糙简单。真正精细的舆图只有朝廷才有,也只是重要地区的图册,比如说关中舆图,长安舆图,洛阳舆图。西晋裴秀的禹贡地域图早已丢失,精细测量的全国舆图乃是贾耽在德宗贞元年间才画出的《海内华夷图》,不止将全国州县的古称和现称用两种颜色标出,还画出了华夏周围的一百多个国家。
  李嗣业要画疏勒布防图,他没什么可吃惊的,但画布防图用记里车,可算是让他开眼了,使他对这位镇使的严谨程度有了初步了解。这种吃惊程度大概和地级市修建大楼,竟然请中科院前来测量差不多。这让他对李嗣业身份更加猜疑,这不仅仅是一个将领该会的吧。
  难道他也是陇右李氏之一,是出自姑臧房还是仆射房?
  计里车到达十里之后,原地钉上木桩,开始转道向南折,这一折便将十平方公里范围覆盖了一半,他们按照这种一进一折的方法,终于在下午时分赶到了汉城。
  汉城是单纯的军事堡垒,属于堡一类,比守捉城要小一些,比戍关烽燧要大。长宽约三百步,驻兵一队。
  封常清站在城墙下,在地图上画出汉城的实测位置,尽管它占地较小,但他根据实测大小,还是用细毫笔在地图方格一分大小处,细细画出小方块,并用朱笔在旁边标出汉城堡。
  李嗣业和赵崇玼进入堡中,这座用夯土做成的城墙相当厚,底部有五丈多宽,顶部也有四丈,顶部女墙也是由泥土夯筑,兵卒们的屋舍是直接在堡墙上挖出窑洞。城墙左侧是马厩,右侧是仓房,正北面是堡楼,使得中央的场地显得很狭小,当做五十人的校场勉勉强强。
  驻守在此的队正也称堡长,叉着手跟在李嗣业他们背后进入堡楼,堡楼有两层,底层是队正住宿和办公的地点,想到顶上去需要爬木梯。
  堡楼顶上有烽火台,有四架可移动的弩车,从堡楼的顶部通过台阶转折,能够来到城墙上。这四面城墙的防御设施很全面,有用辘轳麻绳牵引的带尖刺檑木,能够反复利用。
  士卒们以四班换岗,从堡楼警戒到城墙四角全天侯值守。李嗣业很满意,这应当是疏勒镇唐军戍边的典范模板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