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愤怒的火焰燃烧了冰波悉林的双眼,这帮可恨的东方异教徒竟敢用先知的名字来当做挡箭牌来用,这本身就是一种戏谑的亵渎,即使将他们全部斩杀也不足以平息他们这些先知子孙的愤怒。
他立刻调转骆驼对身后的将军们下令道:“第三军团,第五军团!随我一同渡过河谷,我要堂堂正正地打垮这些没有信仰的魔鬼,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是真主和光明的力量!”
两位将军不敢违背命令,也连忙跑去召集下属准备渡河作战。
曼苏尔储君出现在并波悉林的身后,语气和缓开口道:“艾布大公,我与你一样愤怒,但我们是全军的指挥官,在做出决定要仔细想想,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这是不是敌人为了故意激怒我们说施展的伎俩。”
并波悉林突然醒悟了过来,曼苏尔说的没错,自己是被怒火冲昏了头脑,险些被狡猾的唐人诱惑落入陷阱。他平复心情对曼苏尔表示感谢道:“若不是殿下提醒,艾布险些将全军葬送。”
曼苏尔回答道:“艾布大公,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好事情,李嗣业的唐军成功地激起了我们的怒火,我们可以将这些怒火积攒起来,将来一并还给唐军。”
“他们的办法,我们也可以用,中国有哪些先知圣人?我们也把他们的名字用炭笔写在布上。”
“他们大唐的先知似乎有很多,孔子,孟子,老子,孙武,好像都可以拿来用。”
然而他们却遇到了最为实质性的难题,不会写汉字,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他们向整个军中召唤能写汉字的人,还真找到这么一个。是呼罗珊商人世家的军官,听说此人年轻时曾在长安行商,耳濡目染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汉字,正好派上了用场。
没过长时间,大食军这边的军中也打起了横幡,上面用歪歪扭扭的炭笔分别写上了四个名字。
李嗣业骑着马正在对岸观察,看到了对岸突然打出的横幡,又看到上面写着孔子,孟子,老子,孙武,顿时有点享乐,感觉大食人在照抄他的创意。
指挥弩箭队的段秀实跑过来问他:“我们要不要停止抛射弩箭。”
李嗣业笑着反问他:“这要看你的选择,你是读书人要拜孔子,他们把先贤的名字挂在了旗幡上,该不该投鼠忌器。”
段秀实按着自己的胸口说道:“孔圣在我的心中,而不是在对面的那些幡旗上,这种伎俩只能我们用,他们对我们没用,照射不误!”
并波悉林和曼苏尔吃惊地发现,对岸的唐军竟然不吃这一套,当士兵们把这一情况告知并波悉林后,这位阿拔斯王朝的支柱仔细细思考了良久,才开口说道:“命令部队后撤,离开河岸边,夜间派出小股会水的勇士潜过对岸偷袭敌人。”
结果当天晚上对岸的唐军营地中没有发生骚乱,倒是河水中发生了一小撮激烈的战斗,然后幸存下来的大食勇士湿漉漉地逃到了对岸。
第二日清晨,偷袭小队的队长向并波悉林汇报,昨晚偷渡河水的时候,碰到了偷偷摸过来的唐军,由于当时能见度低,谁也不知道双方的损失怎样。
并波悉林只好放弃幻想,双方继续在卡沙夫河谷中对峙,直到第四天早晨,已经停止抛射箭矢三天的唐军,突然用伏远弩将一支长杆箭射了过来。
大食军士兵注意到这箭矢的箭杆上捆着一卷细纸,连忙拆下来呈送到并波悉林的跟前。他撑开这细小的卷轴,上面用阿拉伯文字写着一段话:
“我们两国本为友好邻邦,只因为一点小小的冲突而演化为大规模战争,这实在是不该,由于我们唐军已经夺回了怛罗斯,撒马尔罕和河中地区等九座城市,你们过去的过失我既往不咎。眼下我们在卡沙夫河谷对峙,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所以我建议双方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希望能够通过谈判的方式,解决这场战争。如果并波悉林将军有意与我们谈判,介时我们就宣布各退一步,我撤退回到木鹿城中,悉林将军带兵撤回到图斯城,我们各自派出代表在克孜勒库姆沙漠的驿站中进行谈判,以求达到双方都能够接受的和解条件。”
看完这封信件之后,并波悉林陷入了深深的怀疑之中。李嗣业在信中这样说,倒像是在拖延时间,假装谈判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按理说唐军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能够速战速决,早点回家,但现在谜一样的举动,让并波悉林深深地感觉到怀疑,却又无法断定。
陌生的唐人让他无所适从,他也从未和这类新的敌人进行交战过,对于对手的举动,他无法做出正确的推测和反应。
他把李嗣业的信给曼苏尔殿下看了,连曼苏尔也搞不明白他们的敌人到底要什么。
“依我之见,李嗣业定然有新的军事行动,所以才寄出这样一封信,目的是将我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谈判这件事情上来。”
“我也是这么想的,眼下能做的与唐军眼下能做的也只有这个,我们坚持与他们对战,绝不让他们得逞,也绝不让他们的旗帜渡过河水。所以我建议不如假装答应他们,以逸待劳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计策。
第615章 儿戏般的谈判
唐军捡到了对岸射过来的箭矢,连忙跑进牙帐把箭杆上的卷轴交给了李嗣业,李将军拆开信封卷轴一看,笑着对众人说道:“对方同意和谈,但要求我们先退到木鹿城。”
下方田珍不屑地说道:“大食人的话岂能相信,他们根本就是在拖延时间,我们若是信了他们的话,那才叫真正有鬼了。”
段秀实举起了手,似乎有话要说。
“老段,你想说什么?”
段秀实站起来向前叉手道:“属下以为,大食人压根就不相信我们要跟他们谈判,只会以为我们是耍诈为了让他们松懈,所以他们也将计就计骗取我们撤退。在眼下的局势下双方对峙毫无进展,倒不如先行撤到木鹿城,看看对方什么反应。”
“撤退?我们好不容易赶了三百多里地才来到了这里,现在说回去就回去,之前的路不就白跑了?”
李嗣业笑着对田珍问:“不撤退你老田有什么办法破敌吗?有人跟我说可以绕远路从下游处强渡过河,但渡过河之后,依然要面对图斯城坚固的城防,我军也许能够攻得下这座坚城,但也要承受极为惨重的损失。到时候即使攻破了图斯城,我军也无法维持下去,最终的结果还是撤退。”
“况且我军携带的粮草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与其等粮食消耗完后撤退,倒不如现在撤退更加从容,假如并波悉林胆敢在后面追击,我们正好转过身来,给他一击,尽量将大食人的有生力量消灭在野外,这样我们进行谈判的时候,也能够狮子大开口。”
李嗣业做出决定之后,也绝不会再有什么不舍流连,立刻传令全军拔营起寨,朝着木鹿城撤退。
并波悉林站在河谷对岸的山石上,遥望唐军卷起旗帜整齐有序地撤退,显得有些吃惊。他一直以为唐军说的谈判不过是欺诈,没想到竟然真的撤往了木鹿城,接下来应该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和对方谈吗?
在这个国家处于危机中的特殊的时刻,身为开国功臣的他也不敢自专,决定先跟曼苏尔商量了一下,曼苏尔也难以决断,决定去信禀报他的父兄萨法赫哈里发,萨法赫哈里发得到他的信件后,迅速给了回信。
哈里发在信中反问并波悉林,有没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打败李嗣业的安西军,至少要把他赶出克孜勒库姆沙漠。如果不能够快速将他们驱走,那就进行谈判,但谈判的底线是唐军必须撤出克孜勒库姆沙漠,最好能撤到阿姆河以西。
他们清楚河中这块地区可能是拿不回来的,况且河中区域的归属本来就有争议,唐朝一度成为他们的宗主国,后来前朝伍麦叶又抢了过来,阿拔斯家族又继承了伍麦叶王朝的大部分疆土,自然也包括对河中的占领。
并波悉林当然记得,这场给这个新兴的王朝带来的巨大麻烦的战争是如何打起来的。高仙芝先灭了石国,大肆劫掠都城,引起河中群胡震怒,石国王子向大食求援。并波悉林和齐亚德都意识到这是一个全面占领河中,把亲唐势力完全驱赶至葱岭以东的好机会,然后率领军队赶往怛罗斯。
他们本以为利用河中粟特人对高仙芝的愤怒情绪,再分化唐军与同盟之间的矛盾,就能够轻松击败安西军,成功控制整个河中地区。然而没想唐军走马换将,来了一个叫李嗣业的将军,这位李大夫的套路他们完全不懂,结果齐亚德连战连败,丢掉了河中不说,还让安西军侵入到了呼罗珊腹地,把图斯城的门户木鹿城攻克了。
如果时间能够倒流的话,他绝对不会让齐亚德答应石国王子的要求,也不会主动派呼罗珊军队去招惹安西军,还好这支强悍的敌军人数较少,除去番国协从军队外,真正属于安西军编制的也只有两万多人而已,仅仅两万多人就能裹挟着胁从军深入他国土纵深如此远的距离,如果对方有更多人,设想一下那实力该多么恐怖。
并波悉林思来想去,决定派出代表参加李嗣业提出的沙漠驿站会谈,但是他对这会谈并不重视,自己不但没有参加,派出的人员也只是两个小小的地方治安官,没有丝毫的诚意。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想借着这种轻视的羞辱,致使李嗣发怒在不利地形下进攻卡沙夫河谷的大食军。这样才能抵消安西军强弓坚甲的优势,得到打败安西军的机会。
相似小说推荐
-
欺世盗国 (司史) 起点VIP2021-07-11完结176.5万字 5.6万总推荐五十年前黄巢晚死,五十年后历史变样,这里是架空的五代十国。基层...
-
孤才不要做太子 (抉望) 起点VIP2021-07-31完结229.37万字 3.41万总推荐穿越唐朝,成为太子李承乾。是谨守本心,放弃太子之位,追求自由,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