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革清 (绯红之月)


  江浙总督高庞与松江知府两人因为之前的事情已经闹到几乎互相不说话的地步。
  高庞虽然是江浙总督,但是松江知府却是军队出身。高庞知道自己不可能真正摧毁松江知府,不是松江知府不能被高庞免职,而是松江知府本人代表着当下华夏朝廷内最大的一股势力。
  这股势力都是追随霍崇起来造反的一批人。如果打倒了这批人,意味着霍崇最初的一批骨干遭到了清洗。
  高庞读过很多书,很清楚这等事是要在摧毁满清之后才可能发生。在不过占据有限土地的当下,随意动这批人,就是在挖霍崇的根基。
  到时候霍崇便是不吭声,作为军队里面的头目,被称为大姐的钱清得第一跳出来收拾高庞。
  既然搞不倒对方,高庞自然不会去搞。而且这戏是霍崇送来的,里面应该就有霍崇的打算。高庞认真的看。
  然后高庞就搞不明白事情怎么就变得糟糕起来。
  而台上讲述故事说书人也再次登场,把本该隐藏在内的矛盾直接讲述出来,“连杭州知府马宁远也搞不明白,事情到底怎么会变成了这样。”
  随即说书人退场,表演马知府的演员上台,一脸困惑的大声喊道:“改稻为桑乃是国策,上利国家,下利你们,我就不明白了,这天大的好事,为什么就是推行不下去?”
  从时间顺序上来看,国策制定是农历正月十五,差不多二月底的样子,而浙江淳安插秧差不多是五月底了,这中间有三个月的时间,按此推断,马宁远应该不止一次的劝说老百姓不要种稻,改种桑。结果老百姓还是插上了秧,最后无奈,执行毁灭性踏苗行动。
  马知府下场,说书人再次上来,讲述道:先入为主的观念,我们会觉得这个杭州知府马宁远是一个坏官,他故意践踏老百姓的土地。
  其实,转念一想,一个知府,亲临前线,指挥稻民的产业化调整,为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老百姓的收入的提高,不辞辛苦,苦口婆心的劝说,着实辛苦。从这个细节上来看,马宁远其实是一个做实事的实力派干将,只要上面的指示来了,必然全力以赴!
  他的初衷是好的,也是想急于办好这项差事,只不过采取的方式让人心中不是滋味
  ……
  在提出问题之后,剧情矛盾随即急转直下。百姓们看到官兵前来,反倒更是担心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全部开始阻止。
  然后,一位官员见到推搡的众人,高声喊道:“造反啦!这些人造反啦!”


第309章 解决问题(十四)
  戏演完了。华夏朝廷的观众按照礼貌给与掌声,只是参加的人员并没有特别热心。高庞更是心不在焉。说起来这也算是皇帝赐戏,又牵扯到政治斗争。绝不会是让大伙只看个乐呵就完事。
  果然,等戏看完,这边来的人就给高庞等官员送来了霍崇写的东西。高庞看了看封皮,上面写了《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活动建议》的标题。打开看,却是关于干部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却不限于,团体建设,拓展运动,观看节目,心得报告等项目。
  看来这场戏明显也是干部队伍建设中的一部分了。高庞边想边继续翻,就见下面是霍崇写的一份‘戏评’。翻开一读,高庞就读了进去。
  华夏朝廷没有私人幕僚,却有配备秘书。秘书见高庞读的认真,赶紧问道:“总督,是不是先开会?”
  “开会?什么会?”高庞不快的问。说完,他突然想起来,赶紧翻看前面的。霍崇是要求看完戏之后立刻讲这出戏。
  霍崇在命令后做了解释,刚看完还有印象,若是过几天就忘记了。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高庞赶紧下令开会。会议人员聚集起来,高庞就说道:“都督下令,开会。会议内容就是那出改稻为桑的戏。”
  众人当即露出抗拒的神色,高庞轻轻点了点桌子,“不用怕,我不会先说我的看法。都督写了他的评论,我来给大家读。”
  便是如此,松江知府王维昌还是说道:“非得这么急?”
  高庞当即把霍崇的命令让众人传阅。看着熟悉的霍崇的字,众人知道高庞没开玩笑。虽然不少人对高庞有意见,却反倒让他们不敢拒绝。如果高庞根据这个告一状,霍崇发怒的话,大伙没任何人能承担得起。
  见这帮武将为主的家伙们不得不老实,高庞拿起霍崇的影评念起来,“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若不能做出正确判断,定然会对革命事业造成很坏影响。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确定一个基本概念。矛盾无处不在,包括大家互相看着不顺眼,就是矛盾的表现方式。但是矛盾的内在属性决定矛盾本质。就如炸药包内在填充的火药,决定其引发必然是爆炸一样。至于何时点燃炸药包,则是外部因素。内在属性决定矛盾本质,外在因素决定矛盾何时被引发,在内外作用下,矛盾才会呈现。诸位同志,我听说之前因为松江县的事件引发大家的不快,特此写了这出戏。虽然这出戏描述的乃是明朝的事情,然而历史总是有借鉴意义。而且空对空的讲,又说不明白。针对眼前事情讲述,则会因为大伙不同的认知以及立场,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故,以此戏为案例,进行干部队伍建设活动……”
  天黑了,陈铭泰坐在书房里,只觉得心烦意乱。白天看的这出戏定然是华夏朝廷编的新剧,讲述的是明代发生在浙江的事情。
  陈铭泰有点欣赏这样新颖的表演模式。说书人讲述那些没办法在戏剧里直接表现出来的内容,至于其内在的激烈冲突,则是由戏剧来演绎。
  正如说书人所说,严嵩为首的严党提出改稻为桑的政策的那一刻已经注定失败。因为大明朝廷内部已经存在反对严嵩的势力,不管严嵩说什么做什么,是对是错,都会遭到反对。
  陈铭泰回想着说书先生的评价。严嵩的手段越是正确,反对者就会越多。心中不得不承认相当中肯。让严嵩做出政绩,只会增加严嵩在朝廷里的发言权。错误决定要反对,正确决定更要反对。
  有了这样的上层矛盾,接下来的一切都变得光怪陆离。地方上主持改稻为桑的知府已经命注定要死。
  陈铭泰有些想不下去,残酷的政治斗争令人思之不寒而栗。在内心的不安中,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霍崇把这样的事情编成戏剧给他的部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
  想了一阵也没能想出答案,陈铭泰准备回屋睡觉。却见到女儿的房间里竟然还有灯光。
  过去敲门,就听到屋里有动静,那是把某些东西快速收拾的动静。陈铭泰猜测女儿大概并没有放弃报考华夏官府公务员的努力,虽然恼火,却不知道为何发不出来。最后只能让女儿早点睡觉,别瞎折腾。
  第二天上午,好几人前来拜见陈铭泰,都是书院的人。高庞给所有书院的先生都发了请柬,这些先生们见到陈铭泰,所谈内容无一例外都是昨天那出戏。
  陈铭泰都觉得有些疲劳,正想请几位该去哪里去哪里,一位就叹道:“陈兄,难道霍崇就准备用这办法来马上治天下么?”
  这话还算有见地,陈铭泰之前并没有这么想,便问道:“怎么讲?”
  “那霍崇手下固然有高庞这样的状元,更多都是没读过书的。让他们读四书五经也来不及,便用这等演戏的办法讲述故事。你看高庞下令让人学霍崇的什么军歌,想来霍崇也都是这样的办法。”
  其他人眼睛一亮,觉得这思路颇为正确。不过另外一位先生生出疑惑来,“这么教,岂不是让那些人学到这些手段么?”
  陈铭泰摇摇头,“我以为,霍崇只是想通过这些戏,让他的手下明白。霍崇自己对这些手段熟络的很。别想用这办法糊弄他。”
  “陈兄所说也有道理。不过陈兄觉得这霍崇到底有多大能耐?呃……我不是说他能杀皇帝,能让黄河北归这种能耐。我所指的是霍崇治天下的能耐。以前真没看出来,霍崇竟然挺懂权术。”
  不等陈铭泰回答,已经有人嘲讽道:“若是真懂权术,怎么会把这些当成戏来演给人看。真以为别人傻么?这就是把人教坏的路数,霍崇手下迟早得奸佞满朝。”
  陈铭泰见这些人先争执起来,倒是不太想掺乎到如此没品位的争论里去。然而这帮书院的先生们谈来谈去,最终谈论的都成了把朝廷丑事公之于众是不是对的。
  这内容是把陈铭泰恶心到了,索性不怎么客气的下了逐客令。
  请走了这帮人,陈铭泰叫来仆人,让他去买点酒。这种时候喝两杯感觉会好点。却见仆人神色和平日不太一样,陈铭泰就询问这老仆,向陈铭泰隐瞒了什么。
  老仆人先是否认,然而陈铭泰怎么会看不出自家老仆人的反应。老仆人看抵挡不了,赶紧讲述缘由,竟然是陈铭泰的女儿私下请老仆人去见高庞,要公务员考试的题库。
  陈铭泰气的想骂人,然而最后还是没骂出来。他让老仆人不要索要题库,却要去见高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