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革清 (绯红之月)


  假如把临时首都放到江宁,那也是政治意义大过一切的选择。另一重目的则是方便管理。
  从这个角度,迁都徐州的理由同样是方便管理。毕竟山东临淄相对于徐州,算是太靠近‘边陲’。
  之后的委员会上,大家当然知道最重要的工作是春耕。钱清还是代表军方提出了爆发战争的可能性。
  霍崇笑道:“若是满清有能耐渡过黄河,那就打呗。”
  钱清半真半假的问道:“先生,去年黄河没结冰,可今年呢?以后呢?”
  霍崇自信的答道:“全球气候变暖是整个地球都变暖。而且变暖是个周期,这个周期动辄十年二十年,断然不会出现一年变暖,下一年突然变冷。大家不用担心。”
  说完这话,霍崇看着委员们。这帮人面面相觑,看样子大概听明白了,却完全没搞懂霍崇在说什么。
  霍崇只觉得有些怀念21世纪,这话若是在欧美说的话,大概会有很多人跳着脚反对。但是霍崇坚定认为欧美吵吵的全球变暖就是瞎BB。
  把时间放到两万年,地球经历了新仙女木事件。出现过覆盖整个北美大陆,从北极延伸到墨西哥的冰盖。
  气候之冷可以想象。比21世纪冷多了。
  之后就出现过河南跑大象的温暖湿润的气候,温度之高也可以想象。至少比21世纪的全球平均气温高多了。
  在这两万年中,并没有什么工业生产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从这个角度看,防止污染是一回事。但是一味的吵吵气候变暖,绝对是商业操作,而不是尊重地球气候。
  在地球面前,人类那点温室气体真没啥意义。
  看完了现在根据地的工业发展,霍崇已经下了决心。温室气体排放,一定要从现在开始!
  霍崇做了决定,根据地立刻就干了起来。以明轮船为辅助的船队装载了大量物资出航,直奔倭国的端岛。
  船队上到岛上,先将大量淡水卸载下来。已经在岛上的工程队人员围上来就一顿猛灌。
  喝完之后,岛上的队长一抹嘴,眼中已经有了泪水,“啥时候让俺们回去?”
  运输物资的队长叹道:“再忍忍。老师说你们的确辛苦啦。可是这边的煤还是得挖!”
  岛上的队长听到这话,指着光秃秃的岛屿,“这地方能住人么?”
  说着,眼泪扑簌簌滚落下来。
  运输队长赶紧指着正在卸载的物资说道:“修房子的东西运来了!这次一定要让大伙先能住好!”
  端岛这地方距离长崎只有15公里,虽然倭国知道华夏朝廷在这里建立了一个‘中转站’,却也没来打搅。
  这倒不是因为倭国太托大,而是端岛作为一座荒岛,自然环境恶劣。除了没淡水之外,还没什么居住的场所。来了台风之后更是危险的很。而且岛屿并不大,只有0.063平方千米,也就是六万三千平方米。长四百米,宽150多米。
  倭国的长崎那边也就当做没看到。
  然而这个地方在后世却有另外一个更著名的名字,军舰岛。
  1810年,当时的日本政府发现军舰岛储藏了丰富的煤矿资源,但岛上自然条件恶劣,采煤业停滞不前。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对资源、财富的渴求达到了极点,但日本土地狭隘,资源匮乏,薄弱的后备力量,难以支撑日益膨胀的野心。
  1890年,三菱公司买下此岛,并在这里开发海底的煤炭资源。这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端岛的辉煌也就此拉开序幕,在将近一个世纪内,它都是日本的主要煤矿产区之一。
  1916年岛上修建了日本第一大混凝土建筑。这个建筑能容纳所有的海上工人并且保护他们不受飓风的伤害。
  二战时期,日军强掳了4万多名中国人到日本充当劳工,而其中3765人分配给三菱公司,他们被押上了船,送往军舰岛。除了中国同胞,还有许多朝鲜劳工也被送到岛上,可日本觉得工人还不够多,竟在媒体上称军舰岛是乐园,欺骗不知情的人前往,因此劳工中不止有战争俘虏,还有学校老师,商人,更多的是被绑架来的普通农民。劳工们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岛上,军舰岛每公顷人口高达1391人,人口密度一度是东京的9倍,成为了当时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然而在这个所谓的乐园里,劳工们开始了最悲惨的命运。截至二战结束,共有722名中国劳工(三菱公司称),以及1442名韩国劳工(韩国官方称),在军舰岛上被折磨致死。
  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石油代替煤成为主要能源,全国的煤矿相继关闭,1974年,三菱公司正式宣布关闭这个煤矿,端岛上的居民全部撤离,端岛随之没落。
  霍崇之所以要在这里开发,其实也很是无奈。山西还在满清控制下的当前,华夏朝廷的工业部门也没能力开采两淮地区深度煤炭的技术能力。霍崇想来想去,也就军舰岛的煤矿算是个稳定的来源。等以后有了实力再说去开发越南的鸿基煤矿吧。
  将钢筋水泥卸下来,工程立刻就开始进行。船队则继续前往江户,在江户把剩余的钢筋水泥全部卸载下来。
  幕府将军给划拨的土地已经确定,地基也挖好了。建筑材料一到,立刻就开工。
  倭国并不缺乏劳动力,尤其是给了公道价格之后,更是不缺乏劳动力。有中国工程人员负责技术部分,工程就以惊人的速度进行着。
  当然,不惊人也不行。烧制的水泥会吸潮。若是一直放着,要不了多久就会发生水合反应,自然失效。
  总之,预制板,钢筋水泥浇筑。一个灰色的三层建筑很快就有了框架。之后却没有继续建设,而是这么晾着。
  北条桂一郎作为负责与‘大明’贸易的奉行,对这样的建筑十分不解。灰色的框架看着直愣愣的,与倭国的建筑美学完全不符。
  而且最初建设的那么快,怎么突然就停下来了呢?难道是大明这边的人其实弄错了什么,所以干不下去了么?
  贸易处这边其实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然而没多久,倭国就进入了初夏。雨就哗哗的下了起来。
  灰色的框架吸饱了水份,在阴暗的天空下,灰色框架表面看上去更加阴暗。甚至有种要闹鬼的感觉。
  等天晴了,工程才继续开始。这次就不用那些只下力气的工人,而是直接使用根据地来的装修工人。工程进度再次变得飞快。
  毕竟么,框架有了,砖头也运到了。这种后世的标准建筑模式,甚至能一天修好几层。三层楼真心不算啥。
  到了西历七月十五,阴历六月初。随着室内的白墙粉刷完毕,建筑总算是基本完工。
  玻璃窗装上了,家具运进来了。这栋建筑进入了准备营运阶段。
  在围墙外,有不少江户百姓在看。对他们来说,天守阁才会有几层,这个围墙内的建筑竟然有三层,是非得来看看才行。
  然而江户百姓们只能在围墙外面看,因为守门的都是幕府的武士。他们佩戴着武士刀,目光非常不友善。仿佛准备对过份靠近的百姓拔刀就砍。
  平民被武士大人斩杀,尤其是以这种过份靠近的理由斩杀,那是白死。市民们也不敢过份靠近,只能在标出来的位置外看。
  就在此时,随着呼喝,一抬轿子过来。百姓们赶紧让路,更是不敢挡在大人物的面前。
  轿子内的是北条奉行,轿子从某个门进入后,他立刻下了轿子。随着宋成廉上了楼顶。
  从上面看下去,围墙上有好几道门。宋成廉指着门,讲述着根据倭国的规矩,哪些门对哪些人开放。
  虽然早就把这个弄明白,宋成廉还是心中颇为感叹。倭国的这个规矩也着实够严苛。
  不同级别的武士得从不同的门进入,这些门直通针对那个级别的武士服务的商铺。
  甚至连同样的门进入的武士,走入楼之后,还有不同的通道。
  譬如,北条桂一郎吹嘘他为大明争取到的销售特权中,就有针对倭国高级人员的女眷提供的商铺。
  这些身份高贵的女性就有一个专门的独立通道,门只为贵人开。中级武士别说走,连看都不行。
  森严的等级不仅在通道上,包括内部装修也是如此。不同的级别,通道的地板也不能一样。倭国人进屋要脱鞋,按照最初的中国工程人员考虑,在水泥地上铺设木地板就好。不成想倭国这边要求分出三六九等。
  这座商馆招待的都是中级以及中级以上的客户,所以中级走木地板,高级就得走榻榻米。
  通道两边要么用装饰画,要么直接贴壁纸。而装饰画与花纹也分三六九等。
  总之,只要走进某条通道,根本不用有特别的指示牌,光看装修就能知道这是什么人才能进入通行的地方。
  北条看了一番,觉得还算满意。他压低声音问道:“宋桑,你可否知道要先请谁来?”
  宋成廉原本还有自己的打算,此时早已经放弃。真的是入乡随俗,若是自作主张的话只会让倭国人不高兴,“北条桑,幕府这边有安排么?”
  见宋成廉终于不再坚持己见,北条放下心来,“请宋桑不要着急,既然将军大人让你们开这个商馆,就不会食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