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革清 (绯红之月)


  高庞再次回到招待所,躺回到床上的时候,他只觉得心中满满的。
  与之前被韦伯他们煽动相比,此时的高庞只觉得被霍崇揭开了某个全新世界的一角。虽然只能根据单纯的词汇去想象,高庞却觉得自己已经能看到某种暗流在涌动。若是将这股暗流释放出来,到底是泽被天下的甘霖。或者是更可怕更危险的存在呢?高庞完全看不明白。
  之后两天,高庞又前往霍崇这里拿了不少已经写好的文件,纲要。以及记录了不少霍崇与高庞之间的讨论内容。
  觉得已经大概明白了礼部组织模式,高庞这领了霍崇的批文回去。
  路上有时间考虑这些问题。高庞忍不住回想起那出‘改稻为桑’的话剧。原本看的时候,高庞是以为自己从中学到了上层斗争,要与大伙团结。而且要注意到,好的政策执行起来可未必就能够得到支持。
  现在感受可就完全不同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甚至不用刻意组织,许多人已经自行组织成了不同的团体。这几乎是天然的。
  能够对抗组织的,只有组织。从这个角度来看,‘改稻为桑’的话剧里面隐藏着太多太多的东西,挖掘起来,真心是令人感叹。
  感受着强大的心理压力,高庞看了看手中的霍崇批示的批文。
  老师陈铭泰与高庞讨论过朝廷的旨意。旨意是经过朝廷讨论出来的结论,有关各部门都参与讨论,旨意一出,朝廷都得遵守。谕乃是皇上以皇帝身份下达的命令,六科给事中就可以封驳。不过满清这朝代,给事中虽然还有,却跟没有也一样。
  现在霍崇给高庞的批文不是旨意,而是手谕。在现在,或者说是开国时代。开国之君拥有巨大的威信,所以一份手谕就足以起到圣旨的效果。
  但是随着官僚体系的完备,手谕可就越来越不行了。自宫廷发出亲笔命令或以诏令不正常通过中书门下,直接交付有关机构执行,称为中旨。譬如明朝,朝中文官就以对抗皇上的‘中旨’为荣。
  哪怕是被皇帝下令拖出去打棍子,这帮文官们也都乐此不疲。现在高庞就是拿着份中旨到江浙搞起来。高庞突然扑哧笑出声来,自己这么想,竟然有了一股拿着鸡毛当令箭的味道。
  然而高庞还是有些多想了。现在是完全的开国状态,霍崇的手谕非常有用,完全没人会觉得高庞这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时代不同,情况不同。当下的时代,各部都强力要求,任何命令都得有公文。在允许的条件下,必须有签字。
  因为这时代一声令下,空口无凭就能要人命。如此可以草菅人命的时代,霍崇这种明确的文件手谕,简直是合理合法到令人望而生叹的可敬呢。
  高庞这次是请了老丈人,也就是江浙盐政陈铭泰来‘谈工作’。见到老丈人,高庞还真的询问起工作来。
  老丈人陈铭泰也没有在意,就把最近工作的事情给高庞讲了讲。山东晒盐用的机盐田,由于机械设备效率高,也稳定。盐田又经过好几次技术改良,技法已经完全符合机盐田的特点。所以食盐又大又纯,价格又便宜。还有供销社作为基础,已经轻松的冲毁了所有私盐行业。
  说完了好事,陈铭泰感叹道:“不过我有些担心。所谓百万漕工衣食所系。陛下这么做,那些没了营生的盐田人虽然也自谋生路,却不是那么好办。他们毕竟早就不习惯在别的路上讨生活。种地就更别说了。不会闹出事吧。”
  高庞心念一动,“嗯。这个……他们肯下力气么?”
  “这个……不知道。我也只是想想而已。”
  “岳父,你说的这个其实也很对,因为当下有个差事倒是很有趣。岳父知道铺设油毛毡的差事么?就是盖房子,改房子。”
  “油毛毡我知道。见过那房子。我还感叹,以后瓦匠们没日子过了。又是个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不。不会。朝廷下旨,要各地都大力兴建住房。若是有觉得自己能出力干活,又喜欢些手艺的,可以请他们来搞建筑。毕竟这么多房子盖,光是靠朝廷,干不完。若是大伙肯这么干,也是个营生。”
  陈铭泰想了想才叹道:“高庞,你可知那些人都是什么人。他们倒买倒卖,寻思的都是赚钱。让他们干活,肯定不行。他们顶多是拉些人来干活。”
  高庞这次并不想求全责备,“不妨事,招人也是要出力。总是先弄起来。”


第348章 礼部尚书(六)
  即将重建礼部的消息在华夏朝廷内开始流传起来。在中国历史上,礼部虽然历史悠久,却从来不是一个很实权的衙门。礼部真正的权力只是科举管理,而这个差事也并非礼部独占。
  礼部只是负责学校,也就是国子监之类的差事。科举的主考官什么的,都是由群臣推荐,皇帝钦点。
  当这份差事被彻底剥夺,分出了教育部之后,礼部的重要性大概就只剩下礼部这个名头。
  所以最初的时候,这个消息被认为是无稽之谈。尤其是关于礼部重建的一个消息传出,更是令许多人相信,这个消息一定是错的。
  孔不更静静的听着大舅哥对这个消息的评价,“兄弟,有人说皇上也要加入礼部,还说皇上和丘八都能成为礼部的人。新的礼部里面竟然没有高低尊卑之分。这是谁这么大胆,竟然敢编排皇上。”
  听着这话,孔不更一言不发。大舅哥以为听到的消息是有人胡编乱造,可孔不更非常清楚,这话完全没说错。根据龚宇和韦伯所说,全新的礼部构架着实有些骇人。
  譬如,所有想成为礼部成员的人,都得有介绍人。这介绍人必须是礼部成员。而霍崇作为构建新礼部的发起人,他当然是第一个礼部成员。按照礼部的制度,礼部成员必然是一个相当严密的圈子。
  还有些大舅哥并不知道的消息,申请成为礼部成员的家伙能否加入,还存在一个审核。除了对能力,学识,工作成果的评价。还有对于理念的考核,以及对这个理念对个人行为影响与改变的考核。
  最后,想成为礼部成员,必须经过那个级别的礼部成员的投票才能通过。
  这投票就牵扯出了大舅哥所嘲笑的那个礼部制度的核心。
  所有礼部成员是否平等!
  如果所有礼部成员都只有职位的不同,并不存在一个礼部成员身份的高低。也就是说,皇帝霍崇在礼部里面的一票,只是霍崇个人的一票。与未来加入礼部的孔不更的一票没什么不同。霍崇与孔不更的一票,与更未来的那些普通士兵中的礼部成员也不会有不同。
  有了这个基础,全新的礼部制度才能逻辑上自洽。礼部制度的基础就是,基于共同理念集结成的团体。这个团体内只有职位的不同,没有身份的不同。
  此时大舅哥还在瞎哔哔,孔不更很不耐烦。而且大舅哥带来的新鲜消息也就这么点,就问道:“大哥,不知这次来是为了什么?”
  “兄弟,你能不能给收牲口的人打个招呼。”
  “为什么,牲口没养好?”
  “不不不,养的不错。”
  “收牲口的怎么会不收好牲口。”
  “哎呀,兄弟,你就和他们通个气不就好了么?”
  孔不更已经感觉自己这紧跟形势,投身新农业的大舅哥肯定是把什么给弄糟了。现在霍崇推行的新农业,就是抛弃单纯的种植业,而是实现农牧并行的模式。
  为此,霍崇甚至下令取消了历史悠久的杀牛禁令。现在牛已经是可以合法屠宰的牲口。甚至鼓励以卖牛肉为生的专门饲养场。如果收牲口的都不愿意收,说明牲口定然有问题。
  孔不更给了大舅哥一个建议,“大哥,你何不好好请教教授养牲口的技术人员。”
  大舅哥怒道:“我请教了,我专门请教了。可那帮人没用,都是些没用的东西!”
  孔不更对自家大舅哥评价并不高,虽然也觉得那帮教授饲养技术的技术人员很可能有问题,却还是对大舅哥感觉很不好。
  而且华夏朝廷里面对于这等以权谋私的事情非常抵触,尤其是霍崇要建立新的礼部。在霍崇的理念中,科学与民主是核心所在。从科学的角度,饲养牲口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只有当下对于技术研究的程度不够,而不存在某种神秘力量决定结果。
  孔不更是下了决心要成为新礼部的一员,自然没有给别人找借口阻止的理由。
  如果不能批评别人,那就只能从自家大舅哥入手。孔不更耐着性子问道:“大哥,你既然请教了技术人员,总的有些心得吧。何不说来听听。”
  大舅哥支支吾吾,言不达意的说了一阵。孔不更很快就听明白了,“大哥,你到底是想挣钱,还是想把牲口先养好,再把养好的牲口卖了挣钱?”
  “这……有分别么?”
  孔不更已经如明镜般,“大哥,不如这样。你把这摊生意收手。我帮你找人接了。你看如何。”
  大舅哥面露喜色,终于松了口气。然而孔不更继续说道:“收这摊生意的钱不会让你亏,不过你的牲口若是不好,也赚不到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