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梦回大明春 (王梓钧)


  这货的汉话依旧很烂,日常交流都有些困难,但他在国子监的人缘却最好。监生同学一起出门,吃饭喝酒都他付账,甚至请全班同学去逛青楼。
  整个国子监,都知道泰西来了散财童子,一些高年级的监生刻意跑来结交。
  渐渐的,阿方索感觉不对劲。
  在他的既定思维当中,能在大明国子监读书的,必定是官宦贵族之后,这些人值得他花钱笼络。可金银撒出去一大堆,才发现身边全是些平民子弟。而勋贵、官宦、富豪的子弟,就算成了监生也不到校读书,人家都是花钱拜入名师门下的。
  阿方索毕竟是贵族,老爹是西班牙公爵,明知掉坑里还得强撑着,继续在学校里请客吃饭,否则他闯下的响亮名声就毁了。
  多方打听之下,阿方索得知学校里有一位亲王,而且还是大明皇帝的堂叔。
  当然,曾经是亲王,现在已经放弃王爵。
  阿方索有些搞不懂,为啥亲王必须放弃爵位才能读书,但这并不妨碍他去结交朱厚烷。可惜朱厚烷一心苦读,课余时间还拜师杨慎,并在物理学院选修数学、物理和天文,哪有功夫跟一个欧洲贵族瞎混?
  终于,在观看一场足球赛时,阿方索意外认识几个勋贵子弟。
  如今阿方索整天逃课,跑去跟勋贵子弟一起踢足球。他甚至承诺拿出千两白银,跟勋贵子弟们合资组建丙级足球队,发誓明年一定要升为乙级球队。
  阿方索从小生活在马德里,距离首都几十公里,那里有一座艾派度宫。这货在国子监啥都没学到,反而足球技术进步神速,打算把足球运动带回西班牙,自己组建一支马德里队。
  亨利王子等欧洲留学生,也因此认识大明勋贵子弟,纷纷成为勋贵子弟们的跟班。他们一起看球,一起逛青楼,一起斗蛐蛐儿,一起看戏听曲,一起斗鸡斗狗,五花八门的耍乐方式,令欧洲贵族子弟们沉迷不可自拔。
  大明勋贵子弟,则震惊于欧洲贵族的开放程度,全部成为玛丽公主的裙下之臣。
  玛丽公主并不漂亮,但可是一国公主啊,仅那身份就让勋贵子弟们兴奋。
  紧接着,阿方索的妻子,也有了一个秘密情人,即武安侯次子郑晟。
  郑晟本来是不敢的,朋友妻,不可欺。如果让他跟阿方索的侍女上床,郑晟毫无心理负担,贱妾和侍女在大明都可互相赠送,但正妻和良妾却绝对不能沾染。
  无奈阿方索之妻太过热情,对英俊高大的郑晟仰慕有加,还崇拜郑晟驰骋球场的威武风姿。一来二去,两人勾搭成奸,阿方索有所察觉也不在乎,这种事在欧洲贵族圈子里太常见了。
  至于阿方索,则迷上一个青楼女子,旬月间便贡献上百两银子。
  郑晟骑在马上招手呼喊:“玉华兄,你们今日也来踏青啊,竟不巧在此遇上了。”
  “光德兄,好久不见。”李瑛抱拳回礼。
  李瑛,字玉华,秀才功名,李应第三子,与王骐、王骥年龄相仿。
  李应如今已不做锦衣卫了,正式官职为后军左都督。现在的锦衣卫掌事、管事和提督,都是小皇帝自己提拔的亲信。
  这种变化,是王渊有意为之,权力逐步移交给小皇帝。
  毕竟朱载堻即将年满二十一岁,心智日渐成熟,王渊不能啥都霸占着不放,否则君臣之间必然暗生矛盾。
  作为回报,李应加官太保,封忠毅候,并掌管后军都督府,京畿和边镇都是他的军事辖区,属于所有都督里面权力最大的那个(其实是被闲置了,除了可捞银子之外,只能参与讨论边镇军事计划)。同时论及加官,每次上朝,李应排在武将第一位,而王渊排在文官第一位。
  两个贵州人,一个文官班次第一,一个武将班次第一。
  有人戏言,此乃贵州人之朝廷——其措辞用心极为险恶!
  李瑛作为李应的第三子,也被京中子弟呼为李三郎。他从小就受名师教导,扔勋贵堆里也算文武双全,可惜在贵州考秀才都只勉强过关,这辈子估计难有中举的希望,正打算转行去考武举人。
  今日上巳踏青,李瑛与王骥同行。
  两人骑马出游,各自护送一辆马车,车上坐着心仪的清倌人。
  郑晟策马上前,笑问:“玉华兄,怎只有良才兄(王骥),弈章兄(王骐)呢?你们三个,平时可都是形影不离的。”
  王骥随口解释道:“今日家兄另有要事。”
  王骐是夏婵之子,王骥是香香之子,兄弟俩同年出生,关系最为要好,但彼此的母亲有些不睦。
  今天金罍的夫人,张罗着与王家联姻,也只看中了王骐而已。
  王骥作为混血儿,有着明显的异族特征,虽然外型帅得一逼,但总免不了受到歧视。这种歧视平时不显,谈婚论嫁却表现出来,金家不愿意把女儿嫁给王骥。
  王骥也明白个中原因,干脆不去参加家族郊游,邀李瑛带青楼的清倌人一起出来玩。
  郑晟说道:“给两位介绍一下,这些都是来自泰西的贵族子弟。有王子、有公主,亦有公爵世子。这位是阿方索,汉名方素,是一位公爵世子……”
  李瑛和王骥抱拳:“见过方公子。”
  听说王骥是大明首相之子、李瑛是大明第一将军之子,阿方索顿时重视起来,抱拳问候道:“见过王公子,见过李公子!”
  双方相见客套,女眷们亦来见礼。
  王骥今天穿着丝绸常服,玉带缠腰,金冠束发,脚踩皮靴,腰悬长剑。更兼面容俊朗,剑眉星目,只论帅气,能把他爹王渊甩出八条街,端的一个翩翩佳公子。
  这些欧洲贵女跟王骥说话时,一个个都眉目含情,玛丽公主恨不得把王骥直接拖去野地交流人生。
  没办法,人长得太帅了。
  而且,王骥身兼东西方相貌特征,比普通的汉人男性,更符合欧洲贵女们的审美。这货生得又白又高又帅,而且自带文武双全的贵公子气质,如果这是一部偶像剧,王骥能够翻身上位当男主角。
  便是在修道院长大的凯瑟琳,跟王骥近距离说话都小鹿乱撞。元宵灯会那天,光线太暗没看清楚,今日再见让凯瑟琳颇为心动。
  众人结伴继续前行,王骥不喜欢跟这群酒囊饭袋玩耍,因此一路都不怎么说话。
  那种遗世独立的气度,更让凯瑟琳情难自已,双眼视线始终停留在王骥身上。相比起来,她的丈夫亨利王子,犹如一只乡下的癞蛤蟆。
  似乎感觉自己头顶野草疯长,亨利下意识朝妻子看去,又顺着其视线看向王骥。
  一瞬间,亨利王子也默然不语,脑子里不断盘算着得失。


第685章 幼骥伏枥,志在四海
  北京万芳亭公园,在明代叫做玩芳亭,最初为元代官员的别墅。
  改朝换代,别墅早已毁败,只剩一亭屹立不倒。经过此亭沿官道南下,不久就能抵达涿州,往西可去山西,往南可去河南。
  明代官员遭遇调任或贬谪,亲友常送其至玩芳亭。在亭中备酒食依依惜别,文采好的就会写送别诗,渐渐成为文人心中的送别代名词。
  玩芳亭紧挨着凉水河,距离北京城墙又近,且景色优美宜人,自然是上巳踏青的好去处。
  河边早已聚了许多小贩,卖些瓜子、花生、蜜饯、蒸糕之类。小贩们半夜就准备完毕,晨钟一响立即打着灯笼出门,等着守城官兵打开城门。
  今日上巳郊游,听说皇帝、皇后和太后,也已全家去了好山园,官员和平民自然也蜂拥出城。在内阁政令之下,朱元璋时代兴盛的上巳踏青,再度成为全国人民欢庆的节日。
  等王骥等人来到玩芳亭,有些小贩已经卖完归家,脸上挂满了欢喜笑容,决定明年定要多备些货品。
  “杏花来一枝。”王骥对河边一个卖花姑娘说。
  卖花姑娘穿得很朴素,见到英俊的贵公子,顿时红着脸说:“公子,一枝八……五文也行。”
  新钱1两银子恒定为500文,因此正德通宝铜钱非常值价。北京的米价,一石在600文至800文之间浮动,5文钱可买一斤米,一枝杏花卖5文钱可真够贵的。
  5文钱买一斤米,不要觉得物价很低,相反已经非常高昂。
  古代稀缺营养摄入,基本靠主食为生,若是干力气活还想吃饱,每人每天就能消耗一斤粮食。一个月下来,需要几十斤粮食打底,全吃大米就得200文钱,一家三口至少五六百文钱。而生活开销不光是主食,还有油盐酱醋茶柴,还得交税,还得穿衣,小民怎么消费得起?
  因此,大部分老百姓,都以吃粗粮为主,而且还不能真正吃饱,每顿白米饭、白馒头只是奢望。
  王骥也没有还价,掏出一枚幺银(一角钱):“只要一枝。”
  卖花姑娘喜滋滋找还45文钱,连同杏花一起递给王骥:“公子您拿好。”
  春明三月杏花香,三月三上巳踏青,其中一个项目就是赏杏花。可惜玩芳亭没有杏花可赏,精明的百姓便折花来买,富贵人家也不差那几斤米钱。
  王骥拿着杏花返回马车,书童正在跟车夫闲聊,旁边一个青楼侍女俏生生立着。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