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在明朝当国公 (千斤顶)


  “真的?”
  宁水生的身子就是一震,满脸不可置信的看向了鲁大海。
  鲁大海则是得意的笑了起来,“怎么样水生哥,我这个好消息对你有用吧?”
  宁水生依旧有些怀疑的说:“这哪是招兵啊,这是招上门女婿吧,朝廷会这么大方?”
  “水生哥你这就不知道了吧。”一旁的阿笑笑嘻嘻的说:“这次招兵那可是那位叫做江宁伯的大官一手经办的,我听说这位江宁伯可是全大明最有钱的人了,他可是特地调拨了三百万两银子来重建水师呢!”
  “三百万两银子?”
  宁水生已经惊呆了,就在刚才。他还在为如何筹集到七八两银子买条小渔船而发愁,可人家一出手就是几百万两银子,这里头的差距要不要这么大啊!
  看到呆滞当场的宁水生,鲁大海等人的脸上满是戏谑的笑容,因为就在刚才他们第一次听到官差们替他们解读告示上的内容时跟宁水生的表情也是一样的。
  看到宁水生震惊的模样,感到有戏的鲁大海又说道:“水生哥,这样的好机会可不多呢。我可是听官差说了,这次水师只招收八千人,咱们要是去晚了说不定人家就不招了。咱们还是赶紧进城吧。”
  “这个……”
  宁水生明显有些心动起来,一经录用就有五两银子的安家费,每个月还有一两五钱银子的军饷和五斗的粮食。他长这么大,这样的好事他别说看到了,就连听都没听说过啊。如果他真的能够被选中当了兵,那就意味着他可以用这笔安家费把这栋破旧的房子翻修一新,即便是他不出海捕鱼,光是他的那份军饷就足以养活他的老娘和妹妹,这可比他辛苦的出海打渔要强多了。
  不过宁水生是个孝顺的人,他想了好一会才说道:“这个……我还要问一问我娘才行。”
  “还问什么啊!”鲁大海急了,“你还不知道你娘的脾气,她知道了能让你去吃那碗饭吗?我可告诉你了,我和阿笑、狗剩他们都商量好了,一起去投军,你要是不去的话我们可就不管你了,今后我们要是都风风光光的回家,你可比后悔!”
  “好吧!”
  宁水生一咬牙,终于答应了下来,当兵虽然有掉脑袋的危险,但这年头干什么没有风险?他的父亲捕了一辈子的鱼,最后还不是葬身鱼腹?
  看到宁水生答应下来,鲁大海一行人都欢呼起来。他们之所以非要拉上宁水生,不仅是因为敬佩宁水生的为人,更重要的是宁水生无论是水性还是出海的经验都是他们这群人当中最好的,也是村里公认的,有了宁水生的加入他们的心里就更加有底了。
  于是,年近十八岁的宁水生就这样被小伙伴拉上了前往城里的道路。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既然是招收水师,象宁水生、鲁大海他们这些从小在海边长大的渔民自然是首选。宁水生一行十多人,除了一名身体太过羸弱的年轻人不符合条件外,其他的人全都通过了招募,当宁水生他们一行人穿着新发的绿色军服,脚上瞪着一双许多人从未见过的绿色军靴(解放鞋)回到村里时,整个村子都轰动了。
  看着全身上下焕然一新的宁水生,水生他娘和妹妹也没了法子,安家的银子已经到手,人也在官府那里按了手印,总不能反悔吧。
  就这样宁水生便成了一名光荣的福建水师的一员。
  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小插曲,咱们还是将目光重新聚焦到厦门城里来。
  自从杨峰带着江宁军来到厦门后,原先略微冷清的厦门变得热闹起来。
  刚开始的时候,厦门的百姓对于江宁军的到来还是显得有些恐惧的。
  民间有句老话,兵过如梳。意思就是军队经过的地方,就像被人用梳子梳过一般一干二净。
  本地的军队还好些,好歹都是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也不好意思做得太过火。
  但是客军就不一样了,那些外地来的大头兵可不会有那么多顾忌,一旦犯起混来,最狠的就是他们这些人。
  所以本地的百姓,刚开始在看到江宁军到时候,不少人想法就是有多远跑多远。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想法慢慢的改变了。
  不少老百姓惊讶地发现,这些江宁军跟他们以往见过的官兵截然不同。
  这支军队非但不会抢东西,他们买东西的时候竟然会照价付钱,这可是太稀奇了,要知道那些蛮不讲理的大头兵什么时候这么有礼貌啦,这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吗?
  这还不算,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百姓们惊讶地发现,这是江宁军太他娘的有钱啦,买东西付钱也就罢啦,他们还不讲价,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后来有消息灵通的人才道出了缘由,感情这些大头兵最低的人每个月都有一两银子的军饷,若是战时军饷还会翻倍。
  这当兵的也太有钱了吧?
  有当过兵的人偷偷在心里算了一下,大明的卫所兵是没有军饷可领的。能领军饷队伍都是那些募兵,可即便是募兵每个月也只有一两二银子的饷银。
  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少,甚至比江宁军的军饷还要高。
  但是别忘了,这只是表面上的数字,实际上领到手的只有一半,甚至还时不时的拖欠上几个月。
  而江宁军则不然,他们领的是实饷,这也就罢了,而且他们还发粮食,这才是最令人震惊的。
  在生产力低下的年代,粮食所代表的意义谁都明白,也就是说只要进了江宁军,至少一家五口的日子就不用发愁了。
  这么优厚的待遇看的不少人眼珠子都红了。发装备,发军服,军饷还这么高,上门女婿都没这么好待遇啊。
  有些心思活络的人曾经悄悄地打听过,江宁军还招不招人?
  最后得到的结果是令人沮丧的,江宁军不招人,至少暂时不招。
  不过就在前些日子,情况有了变化,福建水师要重建了,还是那位很有钱的江宁伯下令重建,不仅如此募兵的告示上还写着,熟悉水性的渔民优先。
  好吧,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告示上说了,福建水师的军饷跟那些江宁军是一样的,甚至还要略高一些,这个消息就太惊人了,一时间不仅是附近十里八乡的百姓,就连莆田、漳州、泉州等地的渔民都蜂拥着朝厦门涌来。
  原本杨峰给卢光彪只有八千名额,按理说八千人的名额已经不少了,但后来卢光彪竟然惊讶的发现,八千的名额只用了不到七天就招募了一半,由于来应征的人太多,以至于募兵处的人已经可以用挑剔的目光来审核了,这也让不少人大呼惊奇,要知道以往募兵的时候他们这些人谁不是求爷爷告奶奶连哄带骗的求人当兵的,现在倒好,情况却是反了过来,银子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突如其来的不速之客
  厦门港口
  一身戎装的卢光彪看着港口外那密密麻麻的建筑工地心情格外的舒畅,自打杨峰任命他为新建的福建水师提督后他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一般整个人都变得精神抖擞起来。
  原本的厦门港口已经非常破败,有了海量的银子的支持后,卢光彪立即对厦门港口进行的扩建和翻修,在卢光彪的计划里,新建好的厦门港口能够同时停泊至少一百艘的大型战船。
  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计划,要知道如今的大明水师早已名存实亡,恐怕整个大明水师的战船加起来都不足一百艘,卢光彪光是重建一个港口就喊出了一百艘的目标,消息传出后不少人都直摇头,认为这家伙是有几个钱后少的。
  但不管是不是少的,卢光彪真的干了起来,而作为站在卢光彪背后的人,杨峰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以往人们在建造码头时,所用的材料大多用石头,用石头作为建筑材料的好处是坚固、耐用,用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都绝对没有任何问题。但用石头来建造码头的弊端就是耗费太大。工匠们要将石头辛苦的从山里开采出来,然后石匠们才将石头凿成条状,再将他们铺设好,这其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之大能让人绝望。
  但是自从杨峰将从现代社会弄来了大量的水泥后事情就不一样了,有了水泥作为黏合物,工匠们再也不用辛苦的将石头雕凿成条状了。试想一下,将一块块巨大的岩石雕凿成一条条场方向的条石需要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需要浪费多少的边角石料?
  可现在这一切都变成了历史,有了水泥这种神奇的黏合剂之后,以往只能被废弃的各种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石头都有了它们的用武之地,石匠们再也不用费心的将石头雕凿成岩石了,这样一来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工程的进度也变得飞快,只是一个月的时间,码头便已经初见雏形。
  “伯爷,您送来的这个叫做“水泥”的东西可真是一个好东西啊,有了它之后咱们的工匠再也不用辛苦的开凿岩石,然后费尽心机的凿成条状的铺设在港口了。”新建的码头上,卢光彪指着正在工地上忙碌的工匠神情非常兴奋。
  今天的杨峰并没有着甲,而是穿了一身常服。赤色的蟒袍以及腰间的玉带,脚上的厚底官靴以及蟒袍上绣着的麒麟无不在彰显着他的身份。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