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朝为田舍郎 (贼眉鼠眼)


  其次,裴周南与顾青也有一层关系。
  剑圣裴旻也是出身河东裴氏,而裴旻与顾青的父母曾经是知交好友。
  李白与裴家的关系也很深,他曾经作过一首诗,名曰《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诗里的“裴图南”便是裴周南的兄长,而裴周南本人在长安时其实也是风雅之人。
  杜甫于天宝五载初至长安,结交了当时的文豪诗人后,作出著名的《饮中八仙歌》,后来又有一位名叫范传正的翰林学士,后人在其碑文中看到了不一样的“饮中八仙”。
  原八仙中的“苏晋”被替换成了“裴周南”。
  不论饮中八仙中的人物孰对孰错,但有一点能确认,裴周南在长安确实是个人物。无论学识还是出身,都是典型的风雅名士。
  只是当裴周南奉旨来到安西后,他便不再是长安城里的风雅名士了。
  他在安西是御史,是身负皇帝使命的钦差。
  所以他在顾青面前自称不饮酒,不好色。因为他不希望顾青通过酒和色将他腐蚀同化,他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正确的判断。
  安西节度使府。
  裴周南面前摆着一碗米饭,一荤一素两个菜。
  屋子里只有他一人,裴周南端碗吃饭,吃相跟顾青很像。每吃一口都要细细地咀嚼很多次才吞咽下去,每一口食物都吃得很珍惜,仿佛这顿饭是他人生的最后一顿。
  桌上只有饭菜,没有酒,屋子简陋破旧,这里只是节度使府内院的一间偏僻厢房,年久失修处处漏风,可裴周南坚持要住在这里。
  无论吃住行,裴周南都很谨慎,而且努力撇开与安西都护府的关系,在安西这片土地上,裴周南是个格格不入的异类,他更像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站在上帝视角冷冷地观察着安西的一切。
  吃完了饭,裴周南喝了口水,然后擦了擦手,令下人将碗碟收走,而他则坐在桌案前,翻开了一本账簿,一行一行仔细看了起来。
  边令诚这回做事很有效率,很早就将安西军的将领名册和钱粮账簿送了过来,裴周南已看了整整三天。
  快看到尾部时,裴周南嘴角忽然一勾,喃喃道:“账簿居然干干净净,没贪一文钱,不仅如此,他还贴补了不少,而且龟兹城这一年的赋税为大唐立国以来最高,赋税全部拿去贴补安西军将士……”
  “此子若非大善大忠之人,便是大奸大恶之徒……”裴周南翻到账簿最后一页,然后眉头皱了起来。
  最后一页是边令诚个人补充的几句话,上面说得很清楚,顾青操练安西军将士,每日皆有奖赏,据闻每日操练第一名者,赏钱一百文,前十名者吃肉,这些赏钱和肉钱,皆是扩城建市之后卖商铺所得,将士们每日操练风雨无阻,而赏钱和肉也是每日发放,从未有一日间断。
  看着这几行字,裴周南目光渐冷。
  操练都要奖赏,而且是每日都有奖赏,大唐所有军队里闻所未闻,这分明是拿公帑而邀买军心,这个把柄算是拿捏住了。
  继续往下看,边令诚还写下了一件事,顾青为了帮陌刀将李嗣业出气,将疏勒镇中郎将田珍召来龟兹城,将其斩首示众,罪名是“构陷袍泽,威胁主帅”。
  裴周南看到此处,眼皮猛地跳了一下。
  好狠的手段,这位顾侯爷杀伐果断,早在长安便有恶名,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接着裴周南又露出了冷笑。
  很好,又是一个把柄。
  接着往下看,边令诚整理的黑材料很齐全,包括顾青以权谋私,在龟兹城新建的集市里为自己的同乡特意留下了四间位置最佳的商铺,还有当初吐蕃军来犯,安西大军开拔之时,主帅高仙芝深夜帅帐遇刺,下面的将领质疑了顾青几句,顾青却悍然下令将这几名将领拖出去责二十军棍等等。
  大大小小的把柄,一抓一大把,有些连顾青恐怕都不记得的小细节都被边令诚整理成了黑材料,原原本本地记录在纸上。
  裴周南一边看一边冷笑,然后铺开一张纸,将边令诚所写的事情全部摘抄上去。
  直到所有的罪状都写完,裴周南吹干了墨迹后,将纸折起,收入信封,打上火漆封口。
  叫了一名随从进屋,裴周南将信交给随从,命其快马送至长安,请陛下御览。


第三百六十章 正面冲突
  顾青没料到裴周南悄无声息地告了自己的黑状,表面上对裴周南仍然很客气。
  两个陌生人之间很难有天生的敌对关系,很多时候都是情势不得不使然。
  裴周南在长安时当然也听说过顾青,从他的族兄裴旻,还有长安城脍炙人口的《观李十二娘舞剑器行》,以及他与李白杜甫等人的交往等等,作为长安的风流文人,裴周南自然对顾青知之甚详。
  老实说,对顾青的文才和洒脱的为人,裴周南还是颇为欣赏的。
  只是欣赏归欣赏,裴周南的文人身份只是业余爱好,他的本职仍是官,是官就要听天子的话,天子让他做什么,他就必须做什么,包括告欣赏的人的黑状。
  河东裴氏与李唐帝王家的关系太深了,几乎不用考虑,裴周南便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边。
  向长安递了黑状之后,裴周南浑若无事地与顾青来往,彼此之间仍如往常般客气。
  下午时分,裴周南又来到顾青的帅帐。
  这次裴周南又发现了一处纰漏,必须要向顾青当面质询。
  “听说侯爷派了一支骑队出营,人数大约五千,领军者是果毅都尉沈田?”裴周南开门见山地问道。
  顾青点头:“不错,沈田奉我将令出营剿匪,肃清西域商路。”
  裴周南扯了扯嘴角,不苟言笑的人设稳稳的,丝毫没有崩塌的现象。
  “侯爷,兵马调动是否该与下官先招呼一声?下官人在龟兹大营,却对咱们的安西军兵马动向浑然不知,岂非落人笑柄?”
  顾青哦了一声,表情如常道:“沈田率部出营是裴御史来到龟兹之前的事,裴御史来之后,安西军再无兵马调动。”
  裴周南目光闪动,轻声道:“侯爷,下官来安西之前,听说侯爷已尽遣安西军,分赴西域各个方向剿匪,战果颇丰,剿匪三千余,大大震慑西域诸国,连战俘都不留活口,尽数屠戮,侯爷此举……恐怕不甚妥当,杀降之举,自古以来视为不吉,是国之大忌。”
  顾青笑了笑,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杀降不吉’的前提是,对方是敌国正规军队的将士,故而不能杀,我下令杀的却是乌合之众的一群盗匪,他们在西域商路上杀人越货,劫掠商人,不知造了多少杀孽,吓得西域诸国商人惶惶不敢动弹,杀掉这些盗匪正是为了肃清商路,震慑余凶,裴御史不至于为了几个盗匪跟我讨说法吧?”
  裴周南急忙摇头,笑容愈见灿烂:“那倒不至于,杀都杀了,下官怎会为了一群乌合之众与侯爷为难,我也是为了侯爷好,侯爷在安西尽可杀伐果断,但是事情若传到长安,长安城里那些朝臣的嘴可就不饶人了,他们说的话不知多难听,传到陛下耳朵里难免对侯爷不利。”
  顾青笑道:“无妨,大不了陛下将我调离安西,塞外荒凉苦寒之地,我正待得不耐烦了,巴不得早点回到繁华的长安城,每日饮酒作乐,岂不美哉。裴御史那天刚来安西,宣旨高仙芝调任长安,你都不知道我当时多羡慕高仙芝……哎,都是节度使,同人不同命呀,我的命为何这么苦……”
  见顾青一副不怕烫的架势,裴周南不由有些失望,按照剧本,他应该心生惶恐,从而言行有所收敛才对,为何却一副巴不得赶紧回长安的态度?
  裴周南又道:“侯爷,既然前面已经有过一次剿匪了,为何此番又令沈田率部五千出营剿匪?此举是不是有些多余了?”
  顾青好奇道:“盗匪没剿完,当然要继续剿,如此才能保证西域商路的安全,让各国商人们放心来往纵横,你不会以为剿一次匪就完了吧?以后安西军剿匪要形成常态,一则为了保平安,二则也为了练兵,让将士们多一些实战经验,裴御史觉得不妥?”
  裴周南笑容渐渐收敛,认真地道:“侯爷,下官认为不妥。”
  顾青微笑,目光却无比坚决:“我是节度使,我觉得很妥。”
  “侯爷不可刚愎自负,下官言虽逆耳,但出自一片好心。安西军经常出营剿匪,一则耗费粮草,二则给安西军将士增添不必要的伤亡,三则西域诸国已向大唐称臣,安西军剿匪之举却令诸国不安,诸国恐生倒戈之变,甚至更有可能逼使诸国诸部落联合起来,与大唐对抗,那时我大唐安西的局势危矣。”
  顾青笑着叹了口气,道:“书生之见,误国之甚也。裴御史,咱们不妨把话说开了。我知道你来的目的是为了牵制我,制约我的权力,所以我做什么你都是反对的,但你不能不讲道理,纯粹为了反对而反对吧?”
  薄薄的窗户纸被捅破,裴周南神情也变了,变得阴郁莫名,沉声道:“侯爷既然把话说开了,下官也不必避讳什么,侯爷手握安西重兵,所言所行更应该谨慎,否则容易落人话柄,手握重兵的边将行事当须如履薄冰,怎可妄动刀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