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是汗啊!
可要说不高兴,那就是扯淡了。
七年前,要是有人对我说,崔秀宁,你将来能当皇后。我一定会认为他是神经病。
真是想不到,我竟然当了皇后。要是父母和同学战友们知道,那画面…真的无法想象。
崔皇后,这个注定会成为历史名词的称呼,让我道现在还感到很不真实。
七年了,我和李洛终于走到了这一步。这些年付出了很多汗水,都没怎么睡过好觉,甚至没有出去旅游过哪怕一次。
就连心性,也无法保持当初的那片善良和赤诚。为了大局,不得不违心的做自己不想做的事。
这些付出,幸好都值得。
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
今天,李洛成了皇帝,我成了皇后,义父成了太上皇,儿女们成了太子,亲王公主。
成了最尊贵的家族。
但,一定要保持本心,要记住自己的当初。崔秀宁,你知道自己是什么人么?不要因为做了皇后,就变得连自己都不认识。你的内心,永远不能被同化。
崔秀宁,你的骄傲,你的过往,不允许你变的面目全非。
真的希望,大家不会因为身份的改变而改变。希望儿女们相亲相爱,希望李洛一直爱我,希望义父身体健康。
如果我们的关系会因为称帝发生改变,我宁愿不当皇后。
群臣们因为我,不敢上奏李洛纳妃。但我很清楚,很多人心中都想这么干。尤其是旧文人出身的朝臣,想打着皇家子嗣不旺的借口让李洛纳妃,便于编制他们自己的利益圈子。
他们现在还不敢,不代表以后不敢。
有些人在犹豫。只要我表现出软弱,或者只要我的存在感减弱,立刻就会有人跳出来。甚至,我都知道有人准备好了女儿。
我宁愿一个人离开皇宫,到天涯海角,也不愿意和一群女人共一个男人,我想想都觉得恶心,我就不愿意!
我无法容忍感情遭到背叛。
这是我的逆鳞,也是我的本心的重要组成。要是哪个不开眼的敢奏请李洛纳妃充实后宫,那就不要怪我了。
怎么越写越心烦?算了,不写了。这篇日记不能留,得烧了。
一切,都要好好的。这个国家,这个家,都要好好的。老君保佑。
…………
崔秀宁写完日记,看了两遍,就烧了。
要是哪个大臣看见皇后的日记,估计就是借给他一个豹子胆,都不敢奏请李洛纳妃。
崔秀宁喂完了李衍和李徆,来到李洛所在的太政阁,发现李洛正独自一人阅览奏章。
“我给你煨了一碗燕窝竹菘粥。”崔秀宁将玉碗放在李洛身边,看着男人案前的奏章。
李洛一把将崔秀宁揽过来,坐在腿上。
“哎,别让人看见……”崔秀宁赶紧看看珠帘之后。
李洛笑道:“这个房间不大,我看奏章不需要他们在旁边,他们不敢擅自进来。”
崔秀宁看着李洛的眼睛,抓着他的手,不知为何,忽然有点患得患失。
“你看,我生了几个孩子,身材走样没有?说实话。”崔秀宁目光明亮,李洛要想说话骗她,那是不可能的。
“没有啊。这个我最有发言资格。”李洛风轻云淡的呵呵笑道,“你的身体条件,就是在后世,那也是一等一得。而且怎么也不见老,完全不像二十九岁的女人。”
“那当然。”崔秀宁知道男人没有说谎,“我可是拿过大学女子体操的奖杯。女刑警本来就对身体条件要求很高。这么说吧,我只要愿意,就可以当女飞行员。”
女人有点得意。
李洛摸着她的头发,“你怎么又担心了?对我要有信心。”
崔秀宁苦笑:“我不是对你没信心。但你现在毕竟身份不同了。”女人指指外面,“有些人想借着裙带关系幸进呢。这时代,谁能说他们错?”
“你不接受,那就是惧内,我善妒。”
李洛想了想觉得也是,“我明天下一道圣旨,先把他们的嘴堵住。这样以后就省事了。”
崔秀宁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PS:本来今日加更的,可今日这章太难写了,又要避免和称王典礼情节相似,好难啊,修改了好久,废了不少功夫。历史文真是最怕写古代礼仪。蟹蟹支持,晚安!
第659、660节 “圣天子在位,可以出仕亦。”
二十九岁的李洛做了大唐天子,南国百姓思安久矣,皇恩浩荡之下,人人额手称庆。文武百官加官进爵,也都各大欢喜。
可是登基仅仅一天的洪武皇帝,第二天竟然下了一道奇怪的圣旨。
是大封嫔妃的圣旨。
新皇登基,广选美女大封嫔妃本是例行常事,原本毫不奇怪。可圣天子这道圣旨,当真令天下臣民惊愕不已。
“奉天承曰皇帝!诏曰:古来天子以后宫阴阳相济,而风调雨顺,社稷稳固也。故天子礼制,以八十一命妇充实后宫,自皇后之下,有妃若干…乃古礼也,朕当效之。”
“故,封春日之兰为庄妃,封秋日之菊为雅妃,封冬日之梅为洁妃,封夏日之竹为清妃,封清明之雨为润妃,封中秋之月为圆妃,封端午之艾为康妃,封新年之雪为瑞妃。”
“此乃朕之八妃也,位皇后下,秩同亲王。愿天下妇女,庄雅清洁,圆润康瑞。则大唐阴阳济也。而天下家室兴旺,子嗣繁衍,盛世有望也…”
圣天子愿天下妇女,庄雅清洁,圆润康瑞!
唐国公开颁布的大诏,都是传到乡村公所一级,天下咸知。
此诏一下,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女子。古往今来,从来没听说皇帝下这种诏书的。
而在官场,就是再迟钝的人,都知道圣上的意思了。
尤其是那些文臣,立刻就分析出来。
封八种事物为妃,煞有其事的充实后宫,看似标新立异,不合礼法,可其实大有讲究。
圣上有三层意思。一是他借助封八种事物为妃,摆明态度:朕已经主动纳妃了,你们就不要上奏多事了。
这说明,陛下绝无纳妃之意。谁要再多事,那就是拂逆圣意了。
谁敢这么干?
别看唐王和大唐天子前后都是一个人,可陛下一称帝,威压立刻和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在臣子眼中也更加高高在上,遥不可及。
这就是天子之威。没人敢抗拒。
第二层意思,就是勉励天下女子,希望她们庄雅清洁,圆润康瑞。这其实是一种保护,表示对女子的重视。也暗示男子不要作践女子,要让她们庄雅清洁,圆润康瑞。乃是移风易俗也。
结合圣上之前禁杀婴儿和奖励生女的政令,可见陛下对女子很是关照。陛下认为,天下男多女少,女子太过卑微,导致阴阳失调,大碍盛世。
第三层意思,就是彰显华夏物德之美,从此这梅兰竹菊等物就更有涵义,一出八个典故,起码用来写诗作词,咏物抒怀就多了不少辞藻。
比如,在此之前,写一句“麦苗青青陌上栽,不知瑞妃何时来。”肯定是狗屁不通。可是从今以后,这样的诗就没人敢说错了,傻子都知道诗人说的是希望瑞雪兆丰年。
帝王之心,当真是深谋远虑。一道奇怪的诏书,就能收到这种效果啊。
这流传后世,也是一个佳话了。
至于极少数准备大着胆子奏请纳妃,以邀幸进的人,也只能失望了。
这种人,并不是海东老人,更不是崔秀宁和李洛的学生,而是极少数留用的原元廷和三国的人才,以及后来投奔唐廷的士人。
比如因为李洛称帝升为乡侯的李签,就准备上奏李洛纳妃。他进入唐廷做官不久,对崔秀宁不熟悉,而且在他看来,天子只有一个女人,实在不合礼制。
这种世家出身的人,最在意的就是所谓‘礼制’。
可这道旨意一下,李签哪里还敢?
事实上,李洛的圣旨等于是救了这些人的仕途。要是他们真上奏了,崔秀宁一定会让他们丢官罢职。
甚至根本不需要崔秀宁自己出手,她的学生就能主动把他们的官位搞掉。
“后党”可都在盯着他们呢。
大唐帝后一体,伉俪情深,当然不存在所谓的“后党”。可绝大多数都知道,皇后的能量究竟有多大。
…………
话说李洛做了天子,消息传到武当山,喜得紫霄宫一个道长拊掌大笑,“好了好了!唐王做了天子,天下太平可期了!”
一个小道士道:“师尊,我们数年不出山,不问世事,为何师尊似乎知道天子来历?”
那道长笑道:“为师在元廷为官时,和这位洪武帝颇有渊源。此人是陇西人氏,李唐后裔,不想今日果真成了成果,续了他李家的江山。”
“你们不知,这位得窥天机,是个大有福报之人,为师数年前,就看出他有帝王之气。难得的是他崇道,以道君化身老子为祖,这人间大道又要昌盛了!”
道长说完,即刻吩咐弟子收拾行囊,准备出山,去拜见大唐天子这位故人。
越州(浙江)吴兴,山林间的钱家宅院内,一个中年士子画完一副《洗马图》,说道:“装裱起来,老夫要带走。”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最狠暴君 (天煌贵胄) 起点VIP2021-11-16完结 5WSC12.73万总推荐靖康之耻乃至于大宋灭亡真正根源,不在所谓的冗官冗政冗军之类的问...
-
我要做驸马 (北冥老鱼) 起点VIP2021-11-13完结3.3万总推荐李节穿越成为大明宰相的孙子,还没等他高兴,却发现他这位祖父名叫李善长,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