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葬元 (武猎)


  算了,当皇帝太久也不是好事。真要老了,退位当太上皇不好么?
  一直霸着皇位到死,太自私了。
  不能被权力控制自己的本心。
  也不能被女色所诱,要管得主自己。
  之前,他听到女道士要进来陪沐,心中也微有所动。但能控制自己,那就是英雄本色。
  要做一个流芳百世的千古明君,成为彪炳史册的大人物,就要时刻以自己的欲念为敌,坚守初心。
  弱水三千,吾只取其一瓢亦。
  朕有江山,亦有国色,夫复何求?
  二三子,请听吾言。男人,不要贪杯才是啊,不然会醉,会迷失花丛中,不知归路的。
  李洛全身心的泡在温泉中,闭目修持内心。良久,才在氤氲的水气中睁开莹然的双眸,坚定而有神。
  八年来,他和崔秀宁夫妻同心,相濡以沫,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世界,有资格作为他对手的,已经微乎其微了。
  最大的敌人不是忽必烈,不是元庭,而是他自己。
  李洛泡完温泉,神清气爽的离开华清池,又与臣下临骊山之巅,登高望远,游目驰怀。
  此时正是黄昏,山色滴翠,晚霞似锦,瑰丽如梦,壮美难言,不愧是关中八景之一的“骊山夕照”。
  唐主来到晚照亭,俯瞰始皇秦陵,遥想当年此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博褒姒一笑,杨贵妃出浴侍儿扶起娇无力,但见关中大地雄浑苍茫,高天厚土,渭水如带,不知隐葬了多少故事。
  真是江山如画,世事如棋。
  李洛不禁很是感怀,酝酿片刻,便缓缓吟道:
  王戏烽火台,帝葬骊山陵。
  妃浴华清池,人登晚照亭。
  往事共天地,青山同古今。
  莫留遗恨曲,再与后人听。
  李洛这首新诗平平无奇,并无佳句,但警示意味十足,大有以史为鉴,汲取古人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的自律之心。
  随行的司录郎中孟徽立刻拱手行礼,郑重其事的的问道:“敢问陛下,御诗何名?”
  李洛想了想,“此诗就叫《骊山怀古》。”
  “诺。”孟徽闻言,立刻从革囊中取出纸笔,飞快的录下:“二年十月二十五,上登骊山,临晚照亭,赋《骊山怀古》,诗曰:……”
  李洛顾左右道:“骊山宫,我家旧行宫也。列祖列宗,多有巡幸,玄宗尤爱之。今日,早不复昔日盛况了。”
  朱颔道:“如今我大唐再兴,陛下驾临骊山,此间必将再成胜地。”
  李洛看着晚霞,感叹道:“何斯之美也!惜乎不见古人。诸卿,殷鉴不远,勿令后人惜乎我等啊。”
  “为帝王将相者,厚德载物,应以天下为先,享乐在后。公心是从,民心为本。如此,富贵才能长盛不衰,功绩才能遗泽后人,美名才能青史流转。”
  朱颔等人拱手:“陛下圣训,震耳发聩,臣等不敢忘。”
  韦素恭敬的说道:“陛下燃犀独照,神谟圣断,不但天资英睿,雄才大略,更兼渐仁摩义,龙德在田。便是仁民爱物的千古圣王,亦不能过也。”
  随侍臣子多是武人,他们不由侧目,心道这韦素真会说话啊。
  却听韦素继续说道:“自古帝王,臣未闻以明君而仁君者,能留下千古憾恨的。祖龙有二世而亡之憾,幽王有身死犬戎之恨,玄宗有安史叛乱之辱。而陛下明则贤也,贤则仁也,犹一日三省圣心。向使陛下善始善终,何患后论。臣先为陛下贺之。”
  这番话的确说的高明,既说了好话,也委婉的请求李洛善始善终,不要像玄宗那样先明后暗。
  这不是逢迎拍马,而是谏言了。
  李洛捋着唇边微微上翘的胡须,郑重点头道:“善。卿之言,朕已具之。”
  显然,天子很有雅量。
  韦素这番话虽然说得好听委婉,但要是换了乾隆那样的君主,估计一个丧心病狂跑不了。你一个奴才,算什么东西,也敢让朕善始善终?朕要你教我做皇帝?
  司录郎中孟徽立刻记载:“上以骊山故事,诫臣下先忧后乐,以公以民。御前奉事韦素,谏上善始终。上嘉之,曰善。”
  李洛下了骊山,回到迎天阁,开始处理奏章。
  此处的奏章,都是关中各郡和各将领的,都是陕西的军政要务。南方的奏章并没有送到关中,而是江陵的崔秀宁处理。
  可以说,李洛现在做的工作,不像是大唐皇帝,更像是雍州牧。
  李洛拿起刚送来的田亩清查册簿,看完后心里踏实了不少。
  他知道,所谓八百里秦川,也就是关中平原的面积,大概是四万平方公里。一块平原,比整个海东还要大。
  绝对不是狭小之地。
  那么关中平原有多少耕田呢?
  退牧还耕之后,经过均田令,强制豪强交出土地,清查隐田,数目是三千八百余万亩!
  这是什么概念?
  哪怕按照平均五亩田养活一口人算,仅关中平原就能养活八百万人口。何况不需要五亩田就能养活一个人。
  就算是亩产只有八斗的小米,五亩田也能收四石粮食,足够一个百姓的口粮了。
  那么现在关中平原有多少人口呢?
  只有两百多万。这可是陕西最富裕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啊。偌大的汉中只有三十余万人口,陕南地盘也不小,人口也不到三十万。
  这么大一个陕西,此时估计最多只有四百万总人口。
  金朝时,陕西可是有千余万人口的。
  为何人口少?当然是蒙元造的孽。
  恢复人口,任重而道远啊。李洛合上册簿,又拿起招募新兵的奏报,说是已经招募新兵四万人,很快就要满五万了。
  这次攻略关中,得到大量战马,刚好用来武装骑兵。
  关中男儿虽然善骑,是很好的骑兵苗子,但要想训练成为合格的骑兵,起码要苦训一年。
  处理完公事,李洛又拿出一张还没有绘制完的图,仔细绘制。
  这赫然是长安城和皇宫的设计图。
  因为李洛不懂建筑,其实这最多只能叫建议图,而绝不能是合格的设计工程图。
  纸面上的长安城,周回七十二里,呈方形,九门。
  城墙高五丈,厚两丈。
  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城内的布局构造!


第709、710节 陛下,不愧是真道天子!

  李洛一拿起这个设计图,浑身细胞都兴奋起来。
  这个男人,喜欢干这种事!
  也是,他可是在设计一座伟大的城市。这个城市将在他和崔秀宁的意志下,成为一座千古名城。
  想想都是满满的成就感啊。
  李洛的长安城,和前唐长安城差不多大,不过不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整个长安城,是大城套小城,回子套回字。最外面当然是外城,中间是皇城,做中心是宫城。
  宫城也是正方形,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三大内呈品字型。整个宫城宽达七里,城墙周回二十八里,占地超过十平方公里,是小家子气的明清紫禁城的十几倍大,比前唐三大内更大。
  李洛的三大内,和前唐三大内,有相似之处,参考了不少前唐三大内的资料,可更多的是不同。比如同是兴庆宫,李洛的兴庆宫是太子和未成年的诸王公主居住的宫殿群。
  宫城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座宫门。面南的朱雀门,是主门。
  十平方公里的宫城,除了三大内百余座殿阁之外,还有御花苑,太液池,马球场,蹴鞠场,游泳池,大剧院,宫乐院,瞭望台,御马厩,宫人院,内政府十六司衙门,宫市街,皇学堂,内库,武库,侍卫司,以及珍藏古籍原本的石渠阁等等。
  三大内,皇帝皇后居住大明宫,太上皇以及太后居住太极宫,太子居住兴庆宫,兴庆宫就是东宫。
  最大,最核心,最重要的,当然就是皇帝皇后所在的大明宫。大明宫修建在前唐大明宫的遗址龙首原上,那里是整个长安地势最高的地方。
  大明宫有九个宫门,处于宫城最北,建筑群由三大殿,五小殿,以及几十座别殿,阁,台,亭组成。基本上,是前唐宫殿的复原工程。
  三大殿是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功能和前唐类似,都是用来举办大朝会和重大典礼的地方,含元殿前面,就是巨大的丹凤广场,以及百官进宫走的龙尾道。
  宣政殿,是李洛举办常朝的地方。两边还有军师府、政事堂、翰林院、录事司、御史台、内政府、侍卫司、禁卫司、太医院这九个官衙。其他外朝官衙,都在宫外。
  紫宸殿,是李洛处理日常公务,召开御前会议,召对大臣的所在。
  三大殿之后,就是皇帝皇后居住的寝宫,只是不是飞霜殿,而是改为乾坤殿,帝后宫殿并不分开。
  乾坤殿之后,才是嫔妃居住的宫殿,大多是别殿。寝宫虽然属于大明宫,可和三大殿其实严格独立开来,戒备森严。
  规模第二大的,就是太极宫。太极宫也有九门,同样是前唐太极宫的复原工程。也有三大殿,除了太上皇,皇太后,太妃之外,所有先帝的嫔妃,都居住在太极宫。显然,这个功能和前唐的太极宫不同。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