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晨无可奈何,这个徒弟的聪明劲儿怎么就学不会一唱一和呢?
“好吧,我是有点生气,但也仅此而已,他说的事情我还是会办,他今后去学院买化肥和青储饲料我还是会和他一起喝茶,所以,如此做法遭不到我的嫉恨,还能让我铭刻在心,还把九成宫绑在了学院的身上,一举多得,他何乐而不为。”
经过昨天的内测。
估计高璐也看出来了,尽管沈晨把旅游景点从无到有建立起来,事情复杂,但其实运作下来后却根本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只要让游客觉得物超所值,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就九成宫这么大一点的地方,让高璐来做都算是大材小用。
高璐就是害怕以后九成宫在沈晨心里没了地位,从此和沈晨失去了联系。所以用了一点小小的,不会引起沈晨反感的手段,把九成宫绑在沈晨身上。
“这个该死的糟老头子!哼!”道心气呼呼地道,“以后再不跟他玩了!”
沈晨促狭道:“也好,每天二十贯的收入会滋生你的腐败,让你越来越胖,还是少一点好,免得你成个大胖子!”
道心一听,登时义正言辞地说:“师父说得对!绝对不能腐败,我以后每个月就来查一次账,绝不让人贪污我的代言费!哦不,十天就来一次,决不让腐败在我的身上发生!”
“哈哈哈哈……”
沈晨仰天大笑。
……………………………
与此同时,当沈晨笑到合不拢嘴的时候,李二正在太极宫里大发脾气。
“你们居然找不到一个人?朕要你们还有何用!”
皇位的下首,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大唐群臣羞愧地跪坐在位置上,受着李二的呵斥,却是连反驳的勇气也没有。
“朕以为我大唐人才济济,仙师不过要一个懂得资本运作的人,帮助他打理银行事宜,还把一大堆需要掌握的知识写成了册子,让你们按照册子去找相关的人才!”
李二把手里的册子抖落得哗哗作响,“可你们找了那么多天,翻遍了整个户部,竟然没有一个人达到要求!你们说说,是我大唐没有人才,还是人才没在我大唐!”
“陛下息怒!”
众人俯首。
李二这话说得极狠,意思就是在座没有一个是人才呗!
我靠!
那我们这些年来呕心沥血搞出的贞观之治算是什么玩意儿?
但皇帝生气了,他们的工作也却是出现了失误,那就俯首认错吧,认了错,自然也就大事化小了。
“陛下息怒!”
长孙无忌总是会在没人出头的时候出头,没办法,谁让他是李二的大舅哥呢?
“陛下,仙师所列条件中,对资本运作的要求太高了,以我大唐如今之现状,想要找出如此人才,却是难如登天。”
“朕不要借口!朕要解决办法!”
李二有些无理地咆哮着。
他和沈晨针对银行问题好好谈论过一次。
银行从民间吸纳而来的钱财,朝廷并不能用土地等资产进行抵押,却可以通过银行进行放贷,所谓国债,以此收拢民间资本,在短期内用于朝廷某项事宜的钱款,让某项事宜得以解决。
目前为止,大唐真正唯一的核心事务只有一件!
那就是李二心心念念的高句丽之战!
沈晨和他都是一样的想法。
但却别在于,李二想要用国债换来的钱财直接投入到战争里,但沈晨却希望把国债得来的钱财投入到后备力量之中。
比如用国债钱财建立一个交通部,规划大唐全国的道路,用正在研究中的无畜力器械作为主要运输方式,加快从长安到辽东的道路建设,从而带动半个大唐的经济发展。
虽然有分歧,在李二没有见识到沈晨所说的一个车厢拉上百人的火车之前,李二心里还在打鼓。
但是,无论如何,这钱都必须通过国债的方式获得,否则,大唐赋税等各方面都将受到影响。
甚至被沈晨定义为“一次倒退二十年”。
贞观到现在也才十八年而已!
如果倒退了二十年,那他这十八年的努力不就是白费了吗?
“朕不管!仙师要的人才,你们必须给朕找出来,要是找不出来,你们以后也别再这殿内待着了!”
得,这是打算赶尽杀绝了!
众人无奈,房玄龄想了想,硬着头皮道:“陛下,臣有一策,既然朝廷里没有,何不问道民间?”
第331章 太原王氏
当沈晨回到学院的第二天,一道奇怪的诏书从长安城开始,沿着李二终于下定决心搞的驰道,向大唐的四面八方铺展。
太原,五姓七望中王氏的根据地。
相对于陇西李氏来说,其他六大门阀在大唐的存在感近乎相当,没有谁比谁多,也没有谁比谁少。
陇西李氏之所以能成为五姓七望之首,除了他本身是皇家主家以外,他还是关陇世家集团的老大。
关陇集团在历史上威名赫赫,在宋朝之前,华夏的中心就在关陇一带,从秦开始,历经一千多年。
悠久的时间让他积累了太多的底蕴和人才。
大唐之所以能够建立,也得力于关陇世家集团的支持。
所以,李二才会极为厌恶陇西李氏为代表的关陇集团,让他觉得他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言人而已,根本没有更多的皇权可说。
其他的五姓七望在大唐的威势则要相对薄弱一些。
大唐立鼎天下,他们不仅没有出过力,相反,还支持了别的势力,天然和大唐有着不可磨灭的隔阂,朝中大臣少之又少,只能通过联姻的方式和大唐朝廷有所关联。
卢家联姻房玄龄,清河崔氏联姻程咬金,都是这种利益纠葛下的产物。
王氏原本在五姓七望中的地位就相对于低下,若非及时站队,支持了李二北伐突厥,很难说还能不能在朝堂上混个位置。
可是,去年年末,一道开发雍州的旨意传来,却给了王氏天翻地覆的变化。
紧随旨意而来的,还有程咬金带领的左武卫两千人马。
老程的胃口是极好的,在学院里吃火锅的时候,他一个人就能把桌上的牛肉卷和羊肉卷包圆了,一筷子夹一盘,血红色的锅子里搅两下,整整一盘牛肉卷便进了他的肚子。
他拿着李二的圣旨来到之后,同样发挥了他吃货的本领,一口气讲雍州包裹起来,两千受过现代军队教育和训练的左武卫将士,把雍州围得连狼崽子都消失无踪。
在煤矿四周,更是设下了天罗地网,只要细作敢进去就别想出来,被人手不够折腾得白头发都多了一倍的老程恨不得全天下的细作都往他这里跑。
被人生生咬下一口肉,王氏本应该发怒的,说不上和李二拼个鱼死网破,至少发动一下天下文人,给李二上上眼药却是可以的。
但是,当年迈的老太监把圣旨交到王氏手中的同时,还给了沈晨写的一本《企业管理》后,刚刚要闹腾的王氏就闭上了嘴巴。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于门阀世家来说,沈晨就是那条蛇,他们被咬得怕了,只要沈晨有点风吹草动,他们就会跟在后面喝汤。
在这个时间段,在对待门阀世家一事上,李二的圣旨未必有沈晨的几个字管用。
当时,《企业管理》还不是现在的大路货,只要往书店里一钻,就能买到。
在当时,除了李承乾以外,还没人看到过《企业管理》的一字一句,王氏得之,如获至宝。
比起将沈晨的东西束之高阁的老百姓来,王氏直接敞开来,复印了上百份,让族中子弟争相学习。
王氏家中本就商行众多,几乎人人从小都要和商行打交道,《企业管理》拿在手上,顿时感觉出不凡。
经过半年的学习,王氏子弟已经把《企业管理》吃得七七八八,并且直接运用在商行之上,让王氏商行在短短数个月里就有了天差地别的变化。
大笔资金从土地上解脱开来,一口气投资了十多家工坊,可以说,只要沈晨的学院附属设施开办了什么,他们就开办什么。
学院附属设施如何制定相关规定,他们就如何制定相关规定。
有王氏的大旗,蜂拥而来的无地农人宛如过江之鲫,与此同时,嫌弃人手不够的他们,还大片大片地把手里的土地卖出,将自家雇农全部转为工坊雇工。
并仿照仙界技术开发区事例,在太原成立了王氏工业开发区。
他们的产品虽然比不上仙界技术开发区的精良,但胜在原料便宜,价格相对较低,很快就占有了低下层市场。
无烟煤炉和火炕等事物也经由王氏工业开发区的手,在大唐北方涌入千家万户。
背靠雍州煤矿资源,加上北方对无烟煤炉和火炕的天生需求,王氏轻而易举夺得了北方的大片市场。
等仙界技术开发区的商户们到来时,只有达官显贵和门阀世家的贵人生意可以做了。
诸如别的玻璃、瓷砖等等更不用多说,反正大唐北方的仙界产品几乎都成了王氏的赚钱来源。
同时,也让其他狠狠嘲笑过王氏贩卖土地的门阀世家红了眼,甚至喊出了不让王氏出山西的口号。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风起大唐) 七猫中文网VIP2021-11-23完结119.88万字穿越大唐,成为八岁孩童,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开局觉醒系统,参...
-
开局一座玉门关 (纳兰凌云) 起点VIP2021-08-29完结自从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的霍刚,发现自己面前的汉代玉门关活了之后,这个残酷的西域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