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的精准打击已经缩小到毫米为单位,但就算那样,照样有大把的老百姓死去,看看某某战场,一颗预警机里的大炮下去,几十栋房子灰飞烟灭,士兵们操着鸟语哈哈大笑。
然后咧?
第二天,受打击国发布数据:本次打击有多少多少平民伤亡!
只要涉及到无辜人群,沈晨的心里总有一道跨不过去的坎!
这就是他来看卢婉儿的原因。
回想起那一具在他怀里冰冰凉凉的尸体,沈晨就无法原谅自己搞出的女权运动。
是,得力的人不少,哪怕子孙后世也会因此而感激沈晨和卢婉儿。
可卢婉儿就是死了呀!
在死之前,也没有问过沈晨,是否愿意让她死。
可她偏偏就是死了。
被她的旁支亲戚,活生生用石头和木棍打死。
有时候,沈晨会想,若是他没有来到大唐,卢婉儿是不是就不会死?
答案是不确定的。
因为,不管他来不来,都无法保证卢婉儿不死,若是出宫采买的时候被马车撞了呢?
可是,在他眼前的卢婉儿就是因为他下的命令而死的。
如果一将功成万骨枯是必然,如果一个人的崛起注定要让一大堆自己人陪葬,沈晨宁可不要成为那样的“一将”!
当有人都把别人的生命看做调侃,觉得“我去我也行”地幻想着上街抢地盘、骂老师、怼领导、打父母一类是种荣耀的时候,那个人的良心就大大滴坏掉了。
说回战争,一个漠视别人生命,哪怕知道前面是火坑,也要让人跳下去的人,也一定不是好人!
或许有人说,那是将军,不需要是个好人!
可偏偏沈晨就是不喜欢那样的人!
那样的人在沈晨这里就是讨不到好!
要不然程咬金早就成大唐首富了,何必苦苦被沈晨扔到矿山上挖煤去?
老子就是这么梗,咋滴?
浑浑噩噩的世道,总该有人梗着脖子告诉天下人:草,你们就是错了!
……………………………
第二天,李二的案头收到了一封沈晨写给他的信。
李二莫名其妙地打开,震惊到嘴巴都快掉下来的收好,然后默默地走出殿外,站在台阶之上,遥望炊烟袅袅的长安城。
“朕……活得太久了吗?”
他明明只是轻轻地呢喃,也根本没有说给外人听,或者诅咒自己的想法。
然而,当跟在身旁的老太监噗通一声跪下去之后,以他为中心数十米内的宫人和侍卫都跪了下去,一个个浑身发抖地匍匐在地,好像马上就要被李二看脑袋一样。
李二正沉寂在自己的世界里,压根儿没管周围的人是什么心思。
长安城里不知从何时开始,多了一丝奇奇怪怪的风。
有的坊墙上居然被开出了洞,有人会把吃食从洞里传出来,递给坊墙外的行人,然后行人递过钱去,钱货两讫,离柜概不负责。
如此悄咪咪的做法在以前是要被杀头的,可时至今日,竟然无人去问。
甚至连大臣们初一十五上朝的时候,都会在坊墙洞口里买一点新鲜出炉的面包,一边走一边吃。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应当。
就连李二自己得知以后,也没有任何表示,只说了一句“知道了”,也就过去了。
照此发展下去,李二相信,他将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拆除坊墙的皇帝。
奇怪的是,他居然没有觉得这样做没有什么不好。
这就让他难以寻味了。
“难道朕的性子也跟着变化了?”
李二不知道,他只知道,这样一来,长安城里将多出更多的商铺和小摊,丰富长安人的物资生活的同时,还会成为很多长安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沈晨曾经对他说过:“长安城本来就是一座兵城,坊墙看似挡住了洪水猛兽,却也挡住了人心和繁华。真正的繁荣之城需要的不是坊墙,而是不夜之天!”
沈晨形容的仙界不夜城,李二想象不到,但他觉得,若是半夜三更,百姓们还能安全地走在大街上,买到吃食,那便与不夜之城相距不远了。
犹记得元旦不宵禁那几日,也是在这个位置,他总能看见大清早勾肩搭背返回家中睡觉的百姓。
当时的他是多么高兴!
现在呢,他却觉得他有些害怕了。
他害怕的不是大唐越来越繁荣,或者有人趁不宵禁的情况,做些叛逆的事。
他害怕的仅仅只是“改变”这种东西而已。
“小神仙跟朕说过,当一个人害怕改变的时候,他就已经老了,朕现在也怕了,算上朕的年纪,朕是不是就要死了。”
任凭一件轻薄的大氅披在他的肩上,李二没有回头看不知不觉为他披上大氅的杨妃,眼睛看向的方向,仍旧是长安城,只不过此时的长安城已经漆黑一片,只有坊市里通宵营业的青楼妓馆还有点灯光和声音了。
杨妃笑了笑,没说话,被李二掌心里的汗水浸湿的信函上最后一句话,让杨妃不敢说话。
第340章 仙师要回仙界了
“仙师要回仙界去了?”
太极宫两仪殿,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寥寥几位大唐地位最高的大臣被信函上最后一行字吓得魂不附体、魂飞魄散。
一个个两眼空洞,毫无生机。
年迈的房玄龄甚至浑身瘫软,哎呦一声跌坐下去,竟是爬都爬不起来。
在信函里,沈晨并没有过多地说明自己的想法,而是畅述了一个人的性格之分。
他就是不愿意看到战争,所以他想要回去。
但是,不愿意看到战争,并不代表他接收不了战争。
在信函中,他明确表示,他所作的一切就是为了帮助大唐打赢高句丽之战,为此他会倾尽一切他的本领和想法,让大唐通过对高句丽的战争获得难以想象的文明飞跃。
然而,既然说出了这话,也就表明沈晨真的有了离开的心思,由不得大唐群臣或者百姓们反对了。
“怎么会如此?不是说仙师下凡乃是帮助我大唐变得更加繁华吗?为何要回去?”
长孙无忌的呢喃像是情人的低语,语气中尽是不解的迷茫。
“不是此时!”
李二仿佛老了数十岁,头上的白发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显眼过。
“是打完高句丽。”
“打高句丽?”
众人知道此时才知道李二的心思和沈晨的意图。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们很不理解,如今大唐天下承平,为何非要打高句丽,而且,就连厌恶战争到要离开的沈晨都会同意打高句丽。
“高句丽狼子野心,国小民促,但觊觎大唐之心不死,该打!”
李二连忙顺着众人的话头,把话题度过去,既然沈晨已经有了离开的心思,那么,他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降低沈晨离开带来的影响。
“千百年来,幽州之外,辽东之地,历来便是中原王朝难以控制之地,每当中原王朝羸弱,他们便大举入关,将中原王朝当成待宰的羔羊,奸淫掳掠。虽从未真正入主中原,但对中原王朝的打击不可谓不巨大。”
李二尽可能把沈晨对他说的话去除掉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东西,讲给大唐群臣听。
“在那片大地上,有太多狼子野心之辈想要中原的繁华,却又辱豺狼虎豹一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建设,祸祸了中原王朝之后,转身就远远逃离。”
“待得中原王朝强大,又不断挑衅,在王朝周边制造舆论,贬低中原王朝的价值,想要从中原王朝的身上撕咬下一块肉来。”
“有此恶邻,怎能叫中原王朝放松警惕?”
“既然早打晚打都要打,不如咱们说什么时候打,怎么打,以最小的代价赢得必定会到来的国战,也让后世子孙有个太平安定的周边环境。”
其实,沈晨真正的意图并没有告诉李二。
在沈晨心里,东北那块地,本身就是属于自己的东西,那块地上的百姓也应该是属于自己的百姓。
即便民族和信仰不同,却不能阻碍华夏民族的融合与统一。
作为当前那块地的执政者——高句丽王朝,沈晨无论如何都是要灭掉的,否则,华夏的雄鸡脑袋如何保全?
大唐百姓此时并没有强烈的国家感,国家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当家人的角色。
若是当家人糊涂了,他们推翻当家人,找个信任的人上台算是天经地义的事。
跟大唐人讲国家,基本上和鸡同鸭讲没有什么区别。
于是,沈晨索性从后世的观点出发,为李二解开了为何必须攻打高句丽的谜团。
“简单来说,就是游牧文明和中原农耕文明的碰撞,只要科技的发展还没有到能够养活所有人的地步,游牧文明就必须南下抢夺粮食,农耕文明也必须反抗他们,不让他们抢走粮食。”
“这不是掌权人用自己的威信就能够解决的事情,而是落后文明必须经历的血与火的洗礼。”
“在这样的前提下,哪怕此时的高句丽再乖巧,也注定了要成为大唐的敌人,更何况,现在的高句丽野心勃勃,总想着南下鲸吞大唐的土地、百姓、粮食和所有一切。”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风起大唐) 七猫中文网VIP2021-11-23完结119.88万字穿越大唐,成为八岁孩童,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开局觉醒系统,参...
-
开局一座玉门关 (纳兰凌云) 起点VIP2021-08-29完结自从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的霍刚,发现自己面前的汉代玉门关活了之后,这个残酷的西域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