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滴眼泪在百姓们的眼眶中打转。
其实纵观李承乾在太子位上的一举一动,他的胡作非为从未有一次是针对百姓,他穿胡服在皇室本身就是鲜卑后裔的情况下真的算是罪过?
说他宠爱男伶,可是,放眼天下,龙阳之好者不计其数,汉武帝不是也没能逃过男色的勾引?
大不了将男伶一杀即可,犯得着当做大罪?
百姓们心里明亮着呐!
可惜,事与愿违,大唐最顶端那群人的想法并非寻常百姓可以琢磨,他们究竟做了什么,才会让没有对百姓犯下任何错误的太子暗杀兄弟,想要举兵造反?
一切的一切,谜团也罢,神秘也罢,随着李承乾在长安东边的春明门外拜别送他的万千老百姓,如同过眼云烟一般消散了。
秋天的渭水平原一片金黄,一队上千人组成的队伍自西向东一路行去,其中没有身披铠甲的将士,只有年龄参差不齐的男女,倒像是有组织的逃荒的人群。
正中的马车并不奢华,只比一般的王爷爵位。
新任恒山郡王李承乾淡然地坐在马车中,随着马车在平坦的驰道上行动而微微地摇晃身躯。
没了太子的位置,李承乾感觉自己反而更加轻松,只是回想起长安城外绵绵延延的万千百姓,心中百转千回,不知从何说起。
“就这样吧!事到如今都回不去了!”
在他身旁,是难得放弃了乘马,而改为陪同的李君羡。
没了马的将军,就像没了腿的老虎,只能任人宰割。
“没想到连累了你,父皇把你升为郡公,却给了文职。”李承乾苦笑着摇摇头,没想到李二能做得这么绝,将他手中唯一能真善战的将军变成拿毛笔的文官。
李君羡倒是想得开,“此去路途遥远,殿下又是白手起家,所谓文武之别,不过说说而已,我还真不信那些也行打过来,文官拿着毛笔就能把人吓跑了。”
“放心吧,在大唐,咱们还是大唐人,到了那个地方,咱们虽然也是大唐人,但那个大唐却是咱们的大唐,有得好日子等着你呐!”
听他说得有趣,李承乾忍不住哈哈大笑。
忽然,李君羡面色一整,“晋……太子殿下不来送一送吗?”
李承乾摆摆手,“他没时间,那个位置的苦我知道,绝非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现在大抵正在太庙里还愿,还要听宗正寺那群憨货呱唧呱唧囔囔。”
李君羡想了想李治愁眉苦脸的样子,顿时哈哈一笑,“太子殿下无拘无束贯了,这一关怕是难熬了!”
“那仙师……”
听到“仙师”两个字,李承乾和问话的李君羡不约而同沉默下来。
整整四天的时间,沈晨都没有出现,听说每日里都在长安城里走走逛逛,饿了便找个巷口小吃吃一点,累了便索性席地而坐,也不管若是被世人知道,会如何说。
被金吾卫和不良人看到,一群汉子被吓得腿软,又不敢打扰,以为他微服出巡,只能远远地跟在后边,然后回报上官。
长安县令和长宁县令都快愁死了,天知道沈晨的路线是怎样的,生怕绕着绕着绕到自己的地盘上,然后被百姓得知,把县衙砸掉。
李二似乎对这事毫不在意,随沈晨自己的意思,也没派出人手,也没前去寻找,只是派了百骑远远地吊着,似乎只要沈晨没被当做地痞流氓揍一顿,百骑也没有出手的意思。
“仙师这是怎么了?”
李君羡想不明白,平日里的沈晨虽然温和有礼,淡然如水,但也没有如此洒脱,他此般作为反倒和下凡渡劫的神仙有些相似。
但如论他怎么想,都不觉得沈晨是那种寻常渡劫的神仙。
李承乾长长地叹了口气,“此事他连小师妹都没有告诉,想来必然有无法言说的理由。他老人家心思高远,哪是咱们能够猜测的?”
李承乾眉目凝重,突然,一声长报自队伍前疾驰而来,马车前方一阵混乱。
“报~~~恒山郡王、五莲郡公,仙师在前面!”
第389章 老农报恩
“什么!”
李承乾和李君羡浑身一震,猛地掀开门帘,从车内跳了出来。
李承乾问都没问沈晨具体位置,提起袍衫边角便径直往前冲,一直冲到车队前方,才见沈晨坐在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上,正笑哈哈地跟周围几个老农聊天扯淡。
“拜见仙师!”
李承乾顿了一下,猛地扑到沈晨身前,噗通一下跪了下去,欢喜道:“没想到仙师还来送我,我……我……我……”张口结舌好几次,却是欢喜雀跃,话也说不出来。
沈晨将他扶起来,笑着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但见君别离,也该送上一程?怎么,以为我不出现,不会来送你?”
李承乾激动道:“我还以为……我还以为……”
“你还以为我在长安城里混吃混喝,把你要离开的事情也忘记了?”
李承乾尴尬笑笑,三十多岁的人脸红得仿若八岁小童一般,天真无邪。
“这便是太子吧?”
周围一个老农看了半晌,好似突然反应过来一样,拍着额头道。
“孤现在已非太子,而是恒山郡王,拜见老丈!”
李承乾对老农施了一礼,旋即打着转地给其他老农一一见礼,大唐以孝治国,便是李二见了老农,老农也无需回礼。
面前这几位老农年少者看上去也是耄耋之龄,当得起李承乾拜见。
众人好好受了他这一礼,哈哈笑了起来,一名老农道:“太子殿下无需多礼,你这些年为咱们做的好事,咱们还都记着呐!”
“啊?”
不知是否故意,老农就是不肯改掉老农对他的称呼,李承乾却是吃惊一跳,“我……我做了好事?”
老农笑道:“太子殿下贵人多忘事,怕是记不得喽!哥几个,帮咱们太子殿下回忆回忆?”
众人哈哈大笑,一老农道:“殿下忘记了,贞观十三年,长安城罗家村,因豪强强买土地,家家户户家破人亡,县令得知,上报朝廷,殿下大笔一挥,发下惩治豪强,归还百姓农田旨意,罗家村三十二户,总计一百三十一人才得以活路。”
“我们便是罗家村人!”
“太子殿下或许不知道啊!当时老夫身上就一把耙子,不知走向何方,去往哪里,只能背着刚满月的孙儿,带着还在坐月子的孙媳妇,一路要饭去长安,若非殿下降下旨意,老夫今日怕是见不到殿下喽!”
“可不是嘛!那个时候真是家家哭嚎。半夜三更,豪强雇佣游侠,带着家奴闯进村子里,见门就砸,见人便打,我那老伴便被豪强家奴打了一棍子,人便那般没了。”
“全村一百六十二口人,当夜便死了十一口,之后前往长安的路上又被豪强围追堵截,饿死的也有,仅剩下一百三十一口,可怜呐,几乎家家有四人呐!”
“那豪强还说,即便捅到了天,也有亲王护着,若非太子殿下强势,命官府捉了豪强,又上书陛下勾了秋决,我等怕是只能埋骨长安,变作乱葬岗里的一堆黄土喽!”
……
众多老农说得唏嘘,但李承乾却听得满脸发懵。
经过他手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即便每天只处理一件,每年便是365件,自李二让他理政开始,将近十年的时间,少说也有四千来件。
何况,大唐太子权利巨大,东宫一应官署具与太极宫相同。
太极宫有三省六部,东宫也有左右春坊,对应太极宫的门下和中书两省,一些朝廷中的小事,或者无需李二过目的事情都会交由东宫处理。
罗家村一事在当事人看来比天还大,但在朝廷,不过是一起豪强欺压百姓,人证物证具在的小事,只需一道政令便可解决,根本无需动脑。
几个老农说得老泪纵横,可放在李承乾脑海里,却是毫无印象,或许,当时拿到奏疏的时候,他连一点儿别样的心绪都没有,直接批了长安县的奏疏而已。
“众位老丈请起,孤……我……我实在担不起大家的称赞。”
一名老农吹胡子瞪眼道:“胡说!若非殿下,我等岂不是死了?难道还是别人假借殿下的名头做的?”
李承乾无奈地笑笑,他知道,只要百姓认定的事情,哪怕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否则,去年的李二便不会因为被门阀世家操控了舆论而无奈前往秦岭散心了。
“其实,我等都知道。”
一名老农道:“殿下日理万机,定然是记不得我等之事的,可赵家村被妖僧蛊惑,以孩童献祭龙王之事呢?”
“河南道亲戚发大水,殿下亲自前往粮仓,命官员用太仓之粮救济百姓之事呢?”
“陇右道出了蝗灾,殿下亲自捕食之事呢?”
“关中道雪灾,殿下一日连下三道公文,命不良人携带游侠囚徒,打通各地通路呢?”
“江内道连日大雨,十处九灾,却被官员瞒报,殿下半夜扣响陛下房门,要求彻查一事呢?”
“剑南道吐蕃人假意扣关,要大唐调兵剑南,以解河西走廊之困,殿下在朝堂上勃然怒斥文武百官之事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风起大唐) 七猫中文网VIP2021-11-23完结119.88万字穿越大唐,成为八岁孩童,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开局觉醒系统,参...
-
开局一座玉门关 (纳兰凌云) 起点VIP2021-08-29完结自从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的霍刚,发现自己面前的汉代玉门关活了之后,这个残酷的西域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