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有消息吗?”沈晨不好多说什么,更加不会刻意地把李治和李承乾相提并论,他又不是棒槌,不可能拿刀子扎李二的心窝子。
李二叹了口气,摇摇头,“他一走已经快两年,音讯全无,是生是死,是死是活,一概不知。”
沈晨想了想,开解道:“没事,再等两年吧!从登州出海,沿着北边海岸线一直过去,穿越整整一个太平洋,何止十万里,比玄奘西游还要远,他们又没有海图,全靠自己探索,保不齐还会走错路,两年能到就算不错了,再有两年回来,来来去去四年,算不得奇怪。”
当初哥伦布发现美洲也花了很长时间才走了来回,更何况李承乾当时去的时候,海船还没有现在大唐海船厉害,路上再耽误一点时间是正常的。
第651章 扳回一局
李二长长地叹了口气,摆摆手,“罢了罢了,他自己的命他自己做主,孩子长大了,总会有自己活着的方式。”
“不说他了,你说说考试的事情。”
沈晨知道李二其实是还害怕听到李承乾的消息,难说就是天人永隔,现在这种没消息的情况,其实也算是最好的消息了。
“考试有什么好说的?”沈晨没好气地道,“到了现在这一步,不也是一样等着就行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利用这次考试,把泉男生搞过来。”
李二皱眉头道:“你一直说泉男生会背叛高句丽,成为我大唐的马仔,但是,我仔细想过,这事并不靠谱。”
沈晨道:“你是怎么想的?”
李二道:“泉男生在高句丽如同当今的李治在大唐,唯一阻挡他上路的仅仅只有泉盖苏文一人而已,泉盖苏文对这个大儿子抱着极大的期待,曾经说过,如同高句丽能够压制住大唐,那么,泉男生是唯一的人选。”
“因此,泉男生在高句丽的地位可谓固若金汤,尽管有两个弟弟在身后追赶,但只要泉盖苏文一天不死,泉男生就一天稳如泰山。”
沈晨仔细回想了一下原先历史,他发现,他认为泉男生一定会反,但根由仅仅只是泉男生之后所做的事,而他之所以造反,是因为泉盖苏文死后,高句丽出现权力真空,两个弟弟联手向他进行压迫。
而且,据一定的史料记载,两人联手后,其实都是处在下风,是他们抓住了一次机会,在泉男生游猎的时候,因病攻打,才用了一次诸如玄武门之变的手段,强行把泉男生拉到马下。
如果单论朝堂上的势力,两人联手也不可能是泉男生的对手。
“如此说来,其实想要争取泉男生的话,只有两个阻碍而已。”
沈晨道:“一个是泉盖苏文,只要他死,三子夺嫡,不乱也得乱;第二,则是他的两个弟弟需要一点勇气和胆量,在必要之时行必要的手段。”
李二点点头,“两个问题都不是人力可以推动的,关键是要看天时。毕竟,想要杀泉盖苏文,如同在大唐杀我一样,根本没有可能,而想要给泉男建和泉男产诛杀泉男生的勇气也很难,其中的挑逗引诱等等手段可谓难以衡量,并且还要足够多的时间进行游说,其难度实在太大了,稍有不慎就是全盘皆输。”
沈晨皱着眉头不说话,半晌才道:“有困难就要去解决,等待天时地利人和的话,还需要人干什么?我知道困难是很大,但是,高句丽礼教不通,存在于五百多年也并非教化之功,而是其特定的历史氛围。单论其中的政治斗争,比之大唐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还是认为,泉男生是可以争取的对象,甚至操作得好的话,能够成为我大唐攻取高句丽的马前卒的。”
“怎么可能?”
李二摇头微笑,“论仙界知识和技术,你是大唐第一,但论政治斗争的经验,我当你老师都是给你面子。别看高句丽好像一盘散沙,但他们的国祚存在了五百多年,自魏晋时期起便是东北一霸,国内政治看似野蛮,实则行而有效,国人也习惯了他们那一套。如若不然,泉盖苏文如今之势,又是由哪而来?”
沈晨反驳道:“你还是把目光局限在了现在的情况下,但我说的是可以去做,而不是一点也不做。仙界有句形容爬墙出轨的男女之间的俗语,叫做只要锄头舞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高句丽的形势目前看来却是铁板一块,可你也说了,只要解决掉两个点,泉男生就是会反叛,那么,我们为何不去做?”
沈晨一直觉得奇怪,原定历史上,李二和泉盖苏文的争斗着墨并不算太多,但从始至终都没有挑起高句丽内斗一说。
就像他现在所说的,都是等到泉盖苏文自然死亡,然后内部争斗,使得泉男生带着一个名叫高仙芝的家伙投奔到大唐,再由这两者完成了对高句丽的最后一击。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李二选择光明正大地和泉盖苏文对着干,而不是采用挑动内斗的方式?
如果说是英雄相惜……反正沈晨是不相信的。
李二时期,突厥是被他玩内斗玩半残的,高昌是玩内斗玩半残的,整个西域里处处也都是被他玩内斗玩到半残的国度。
而且,他本身就是个玩内斗的高手就不说了,一人灭一国的王玄策更是玩这种手段的翘楚!
沈晨就不相信了,如果玩内斗就能把高句丽弄残废,李二会不弄。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大唐在对高句丽的内斗方面,始终没有大的突破呢?
现在当事人就站在面前,沈晨必须问一下。
把菜弄好,沈晨整了一盘花生米,和李二在屋外凉棚下坐好,几口小酒过后,问出了这个千古一问。
李二愣了老半天,举着酒樽,呆呆地看着沈晨,半晌才道:“你居然不知道?”
沈晨愣了一下,“是我问你,你居然反问我?”
李二道:“我只是觉得奇怪,为什么你会不知道。按理来说,你不应该不知道吧?”
“我应该知道什么吗?”沈晨眉头又皱起来了。
他仔细地回想了一下,难道有什么地方是我缺漏了的?
李二见沈晨半天没反应,终于发现,沈晨是当真不知道,突然之间,一股名为“雄起”的气息油然而生,抬着下巴,用高高在上的表情居高临下地看着沈晨,微笑道:“要不要我给你上一课?”
哎呀,来气了是吧?
沈晨恨不得一脚把李二踹死,咬牙切齿地道:“说!”
李二调整了一下坐姿,如同沈晨给他上课那样,端端正正地坐好,然后清咳两声,用沈晨给他上课那样的语气,平缓而又充满哲理地把原因说了出来。
“知道为何能对其他所有国家玩手段,而对高句丽却必须光明正大的来吗?”
“废话!说!”
“因为!”
“说!”
“因为高句丽和大唐并非外族之斗,而是国家之争!”
第652章 本是一家
“嗯?”
李二给出的答案让沈晨狠狠地愣了一下,猛然之间,一下子竟然没有反应过来,一直到李二微眯眯的眼神把沈晨看得发毛了,才忽然之间恍然大悟。
“我靠!原来是这个!”沈晨猛地起身,差点把桌子掀翻了。
李二连忙把桌子稳住,却被汤水溅了一身,气道:“你终于明白了。”
沈晨疯魔般地点头,道:“明白了明白了,原来是这个,原来是这个!”
李二的话很短,但其实已经说出了其中最关键的核心问题。
高句丽在后世研究中,一直当做由外族王朝建立的国度,从而理所应当地认为,大唐和高句丽就如同对待突厥等一样。
但是,从很多资料中可以发现,不论在后世的华夏既定疆域文化来看,还是从历史资料中的大唐时期来看,高句丽并非外族,而应该算作是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他不同于突厥,甚至连南边夜郎、大理都比他向外得多!
首先是在地域上,高句丽所在的部分,早在汉朝时便是辽东郡,其中的国人基本都是汉人。
再从文化上来看,沿袭的都是中原华夏,而非自成一套体系的外族文化,和大唐完全就是同根生的关系。
尽管高句丽上层是非汉族,但在大唐时期来看,就相当于一个属于华夏文化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而已,论文化根源,其实还是华夏本身。
如此说来有些绕,但如果用后世的大陆和湾湾来比喻就立刻清晰了。
两者本事同根生,唯一的区别仅仅只是上层建筑的不同而已,不能因为统治者有区别,就把两个地方当做两个不同的国家,顶着天,只能说是没有完全统一而已。
高句丽就是那一块大唐还没有大统一的地域!
既然如此,那么,就不能用对待外族的方式去对待,否则,哪怕收了回来,也会饱受诟病,在统一后的民众百姓之间产生不信任。
只有光明正大地灭其国,才能得到整个华夏文化的认同。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沈晨翻来覆去地说着这两句话。被李二点出来之后,他才真正想明白了。
为何李治灭高句丽的时候,高句丽有那么多的带路党。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风起大唐) 七猫中文网VIP2021-11-23完结119.88万字穿越大唐,成为八岁孩童,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开局觉醒系统,参...
-
开局一座玉门关 (纳兰凌云) 起点VIP2021-08-29完结自从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的霍刚,发现自己面前的汉代玉门关活了之后,这个残酷的西域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