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在朝政上,李治也提出了相关的建议,然后一连多日,各个高层不断开会,他们发现,这一套东西甚至也能弄到自己的部门来。
若是每个道,甚至每个州县都能有自己的部门存在,那么……自己的职权是不是将更大?
就像李二当初把教育部建在县上一样,礼部、吏部、工部、刑部、兵部、民部、商业部……都在考虑,能不能把触手伸到每一个地方去……
最后,他们发现,他们所讨论根本就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怎么建设的问题。
然后,李治欣然同意!
“什么狗屁的皇权不下乡!”
等到改革结束,他将是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做到掌控住大唐每一个州县村寨的帝王!
就在大唐再一次进入轰轰烈烈的改革的时候,打开了思路的沈晨开始把目光放到了另外的地方——海外!
第785章 海外概况
海外,并不是南方和西方,以及东方的海外,而是东北那旮旯的海外。
东方的海外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还没有太多的价值,最重要的几件东西——西红柿、土豆、红薯、玉米等农作物,已经由系统提供,而一些生物则因为细菌的不同,不能直接进入大唐,否则就是一场灭顶之灾。
老实说,沈晨都不相信李承乾的那一批人里还能剩下几个,哪怕抵达了那个地方,但要面对此时正逐步兴起的玛雅文明和印第安,他们那点人手很难驾驭。
再加上细菌……特别是梅毒,这种传说中由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带回欧洲,让欧洲人口死亡了三分之一的病毒,李承乾那一批人别说开疆扩土,能活下去就算不错了。
不然如何能叫“驱除出大唐”?真当朝政的斗争那么好玩?失败了还能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甚至自开一国?
即便不考虑这些种种现实问题,哪怕如同许多网络小说讲的那样,在美洲大陆称王称霸了,但获得了最主要的几件东西之后,那块大陆对于现在的大唐来说,仅仅只是多增加了一点土地面积罢了,没有太大的意义。
相反,还要下大力气地开阔,没有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努力根本没意义!
投入太大,产出太少,何必?
西方则太远,路上交通还算人力可以达到的地方,安西都护府的存在已经是大唐的极限了,再远就失去了意义。
如后世元朝那样分成许多个台国也而并非一件好事,在交通和通讯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样的台国反而会滋生许许多多没必要的麻烦,拖延了基地文明的建设。
如果是走海路的话,更加艰难,航海技术、沿途困境,海上风暴,都无法保证远航的成功,还很容易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损失。
后世日不落帝国能做到的,大唐还真的不一定能做到,至少暂时还不行。这话虽然看上去很不是滋味,但是,后世日不落的形成具有太多太多的巧合和机遇了……
单单说航海技术,当时的欧洲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好的航海技术,并且数百年的向外开拓,也为他们提供了许许多多航海方面的人才。
别看电影里他们一个个穿着肮脏,又是海盗,又是各种不符合华夏礼仪的做派,但是,他们的船员单独拎出一个来都是在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
目前的大唐海军还连一场像样的海战都没打过,刚刚才从第二阶段的鄱阳湖里搬出来,到了广州进行训练,想要成建制地出海,并且获得相关的利益,实在是不现实。
所谓百年海军,指的就是这个。
而且,海外封王的进行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发展。
被猪油蒙了心的商人和勋贵们,会用他们的生命开大唐开拓出想要的土地和视野,更重要的是为大唐带来丰富的远洋知识和培养出能力出众的船员。
这样的方式最对应的就是南边。
现在的南边还是一个不开化的地方,有太多的出于原始部落阶段的野人生存在那里,气候也不错,传染病一类的病毒和细菌也不是太多,至少没在后世听说有什么过分的病毒是从那个地方传出来的。
或许是距离中原比较近的关系,气流的流动,动物的迁徙,鸟儿的飞翔,让两个地方在自然环境的微观层面区别不是太大。
这样就可以为海外封王的那些家伙们提供足够的外部环境,哪怕遇上大风暴,生存的几率也比在太平洋上飘荡好得多。
难说还能顺着洋流跑到澳大利亚去,到时候还能为大唐献上一块宝藏似的土地。
最关键的是,南边那个地方的资源实在太丰富了!
吃的喝的用的,就像取之不竭一样,各种香料如同野草一样疯长,各种稀有的木材都只能自己坏死而不被人类砍伐。
沈晨有些时候都怀疑,为什么哪儿优秀的一片土地上却没能孕育出足够发达的文明呢?
难道太过优越的自然环境当真是阻挡人类进步的障碍?
沈晨觉得很有可能。
如果自己在后世的时候有一个全国富豪榜上的爹,他都觉得夜店和酒吧就是自己的归宿。
此时此刻,他的目光所盯着的是东北方向的海外!
准确来说是半岛和倭国。
半岛早于倭国进入文明社会,其中还有许多中原的家族在那边生根落脚,和当地融合之后,形成了新的文化和民族。
此时的半岛有三个国家,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高句丽自然不用说,正式这一次的目标。百济则是一个快要灭亡的国家,哪怕没有沈晨出现,李治这个闷骚骚的另类千古一帝也会在消灭高句丽的时候,顺手把他弄死。
让沈晨心里不舒服的则是新罗。
现在的新罗大抵应该处于后新罗女王时代,经过新罗女王的改革和建设,已经成长为一个在当前已经比较先进的文明,并在吸收了大唐的各种的文明之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并且,让沈晨挣扎的是他们的朝政手段,极为高明。
如果沈晨不出现的话,他们能够凭借着大唐的东风,将百济融合出来,然后在大唐进入衰退期后,顺理成章地接受高句丽的遗产,一跃统一半岛,最终经过高丽和朝鲜两个王朝的统治,成为后世那两个众所周知的相亲相杀,又相互仇杀的国度。
对待新罗不能如同百济那般粗暴,他们在大唐有太多的“朋友”,不可能站着神仙的身份就把他们一帮子打死,到时候大唐非常容易背上一个霍乱各国的名头,让大唐受到各个国家的围攻。
“生不逢时啊!”
有时候沈晨会感叹,自己来的或许不是时候,如果再往几十年,到得武媚娘当政,各国个大唐的关系降如冰点,爆发了有史以来,人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战争的时候,或许他就不用想现在这样烦恼,在灭亡和留存之间想破头了。
第786章 包围态势
想到武媚娘时期的那一次大战,沈晨是向往的。
那是第一次亚洲大战。
公元693年,吐蕃、西突厥、后突厥、室韦四国大军从东西北三面围攻当时已经变成大周的中原文明。
加起来的军队总数超过了二十万,而且是实打实的二十万,可以对外号称百万的那种。
而这四国的战力如何?
西突厥灭了罗马帝国!吐蕃压得安西都护府喘不过气!后突厥常年南下,搅得河内之地民不聊生!室韦得了高句丽的朝政遗产,把靺鞨压在身子底下摩擦!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足以压倒后世的蒙古帝国,只是在战斗技术和战斗装备上不足而已。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武媚娘这个靠着自己的强硬手段登上帝位的千古唯一女皇展现出了她最霸道的一面。
如果说,后世慈溪老太婆的“向全世界开战”是一个笑话,落地全面溃败,且华夏陷入前古未有之最黑暗时刻。
那么,与之相反的,武媚娘一句“尔要战,我便战”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霸王宣言。
于是,一场涉及东亚、中亚、西亚、北亚地区,战争范围囊括后世俄罗斯、蒙古、半岛、越南、缅甸、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十五个国家的超大规模型国战开始了。
本来,人人以为这会是大唐的终点,却不知道,这竟然是大唐,乃至于整个华夏文明的最高点!
仅仅一年时间,武周帝国就大获全胜。
四国联军伤亡高达七万多人,比后世八国联军的总人数还多!
军事上的成就让大唐威名大震,国际声望达到最高点!
各国在当时中亚最强大的波斯帝国号召下,向武周帝国请求铸造象征着世界之巅的天枢!
天枢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记功碑!
样子类似于华表,也有做成石柱形状的,却要比华表多了一个“天下最强”的意义。
只能由战败国向战胜国提出,而不是战胜国的自嗨!
在许多文明里也有类似的东西,如罗马图拉真纪功柱,印度阿育王石柱!
但是,这两大石柱在高度和地位上都要矮天枢一大截!
天枢建成后,武媚娘亲题:“大周万国颂德天枢”,寓意天下中枢,是统领万国、世界中心的象征!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我八岁镇国大将军 (风起大唐) 七猫中文网VIP2021-11-23完结119.88万字穿越大唐,成为八岁孩童,大唐皇帝李世民的第三子李恪。开局觉醒系统,参...
-
开局一座玉门关 (纳兰凌云) 起点VIP2021-08-29完结自从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的霍刚,发现自己面前的汉代玉门关活了之后,这个残酷的西域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