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悖之徒!”一个御史指着杏黄身影大喊道。
“闭嘴!”朱祁镇放下手中的望远镜,脸上的惊讶之色却让众人似乎确定了什么。
楚宁,现在这支舰队的实际领导者,应该是第一个出现,所以看到为首之人身穿杏黄衣服的时候,才会这样。
杏黄是皇室专用的颜色,任何人敢穿那就是僭越,现在大家都怀疑楚宁已经膨胀到了。
可是朱祁镇却不是这么想,因为在场众人中,只有他通过望远镜看清了一切,为首的是朱见深!
可是他从头看到尾,都没有看到楚宁的身影,同时朱见深一脸苦瓜样,似乎受了极大的委屈一样。
朱祁镇焦急地等待着,身后的大臣有眼神好的,已经发现,那个杏黄的身影似乎有点不对劲。
毕竟有朱祁镇在场,虽然有好多人都有望远镜,但是却不敢拿出来。
现在望远镜已经成为大明顶尖的存在,虽然楚宁一直强调这东西只要控制在大明境内,不需要太过紧张,但是朱祁镇却对这东西控制的极其严格。
尤其是张懋等人西征回来之后,以及边境作战的情况,都对望远镜褒奖不已。
所以,即使是在大明,这个望远镜的发源地,这东西也是受到极其严格的管控的。
不过,对于一些武将来说,看到远处身影并不是什么难事,所以很快大家就知道了,打头的不是楚宁,是朱见深。
楚宁甚至没有出现在这支队伍当中。
“哼!狂悖之徒。陛下亲自来到港口,他竟然还端着架子,难道要陛下去请不成!”一个官员似乎无意地说道。
但是他的音量似乎和无意根本没有关系,这是镇远侯顾兴祖。
按说他和楚宁都是勋贵,就算不报团,但也不能这样明目张胆的拆台楚宁。
可是顾兴祖就这么做了!
看一众文武大臣的表情,似乎并不是很意外,似乎一切都在清理之中。
这就不得不提到勋贵集团的历史和现状。
勋贵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都是抱团,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但是那都是针对外界的,他们知道,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抱团取暖。
所以在朝堂之上,尤其是针对文官集团,勋贵们始终保持步调一致,尤其关于勋贵利益的时候。
但是勋贵之间却有着各自的小团体,比如开国勋贵与靖难勋贵之间,因为双方发家都是造反,但是开国勋贵看不清靖难勋贵,靖难勋贵瞧不上开国勋贵。
而在他们中间,又有着许许多多的小团体,靖难勋贵中有一开始就追随朱棣的,还有后来被俘或者见势不妙转投的,所以其实勋贵们并不想开起来那么团结友善。
比如这位镇远侯顾兴祖,他祖父顾成原本是效忠建文帝的开国勋贵,洪武二十九年,顾成改任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并拜征南将军,征讨贵州等地。
建文元年,被征调回应天,在朱棣靖难之后,被任命为左军都督,随耿炳文北上,不过在真定兵败就被俘了。
当时顾成也是眼光独到,认准朱棣能成事,所以火线投降,也正因为如此,顾家就成了靖难勋贵和开国勋贵之外第三大勋贵集团投诚派勋贵的首领。
楚宁当初在京城搞振兴集团的时候,投诚派的勋贵就一个都没有参加,这也让他们成为军改损失最大的一群人。
所以,他们对楚宁的恨意丝毫不比士绅集团差。
但是他们比士绅们要看得清一些,因为他们知道吹吹牛在朱祁镇心中的地位,他们也是在等,等士绅们被打疼了,打蔫了,他们就会出手,双方联合起来对付楚宁。
因为如果不把士绅们打蔫了,就算他们想要和士绅们联手,也只能是处在一个从属的地位,双方根本不在一条线上,现在好了,现在的士绅们已经彻底被楚宁打蔫了。
投诚派的勋贵们不仅和士绅集团力量差不多,甚至还隐隐有点超出的意思。
所以,在宁王叛乱之时,他们就开始接触,现在双方已经基本达成了一致,那就是扳倒楚宁!
顾兴祖这么说,就是一个信号,在说完这句话之后,他就退到一边,不管那人是不是楚宁,这个信号的发出,就是又一轮‘倒楚’的开始!
果然,随着朱见深走下战舰,大家都看清了,领头的是朱见深,整个队伍都看不到楚宁的身影!
这下众人全都蒙了,不管是朱祁镇,还是身后的大臣,就连顾兴祖等人,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楚宁他们可以确定,舰队自始至终都没有听到舰队中途停靠,楚宁怎么会没有出现在队伍当中呢?
难道楚宁现在还在船上?
“陛下,微臣参奏镇海侯楚宁目无君上,狂悖无礼!”
第380章 迁怒于人
这时,工部左侍郎周瑄走到近前,果然楚宁的‘人缘’不是一般的好,人还没出现,弹劾就接踵而至了。
朱祁镇没有搭理周瑄,周瑄似乎有些无趣,他个觉得自己有些冲动了,他是士绅集团的人,原本他们和投诚派已经达成一致,就是捧杀楚宁。
自己现在参奏楚宁,这不是打自己脸吗。
但是周瑄的家族本来就是什么大家族,因为周瑄中第为官,才慢慢兴起,成为当地一个举足轻重的家族。
但是随着楚宁江南变法的推行,周瑄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儿臣拜见父皇。”一脸苦相的朱见深终于挪到了朱祁镇跟前。
他现在极度想要晕厥过去,他多想自己现在还是刚上船的那会儿,一副欲仙欲死的样子,可是作为一个倔强的孩子,他真的说到做到来了,半个月的时间,他已经适应了穿上的生活。
楚宁半路溜走,他就像跟着,可是在楚宁的威逼之下,他只能硬着头皮带着舰队继续前进,他知道,如果朱祁镇看不到楚宁,肯定会不高兴,甚至会发火。
“先生呢!”朱祁镇阴沉地问道。
“先生临近天津的时候,说是思乡心切,提前坐快船离开了!”朱见深先是一哆嗦,然后十分委屈地说道。
“什么!”朱祁镇一下就急了。
楚宁一直说要带着全家离开大明,朱祁镇对此深信不疑,包括对楚宁的封赏,朱祁镇几乎是倾尽所能,但是毕竟碍于朝廷的制度。
所以朱祁镇对楚宁一直有很深的愧疚,他也十分担心楚宁借机溜走。
现在正好,楚宁一家在一起,在茫茫大海之上,别说楚宁乘坐的船只不是很大,就算是大明目前最大的鲲鹏级战舰,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如果说大明,甚至整个天下,对大海最了解的人,公认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楚宁!
朱祁镇想想朝廷对楚宁的种种不公,甚至自己内心中那一丝丝怀疑,就觉得愧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宁王造反,楚宁在事发之前就已经密报朱祁镇,虽然是楚宁自己制定的计划,但是朝廷确实没有给楚宁多少支持,就算是那两千骑兵,也是张玮再三要求才派的。
所以,朱祁镇对楚宁的愧疚已经很深了,现在听到朱见深说楚宁事先离开了,登时就急了。
楚宁现在泛舟海上,他一点也不意外,毕竟大明从上到下,除了那些因变法受益的百姓,几乎没人愿意看到楚宁。
朱祁镇设身处地地想,如果他是楚宁,也对这个朝廷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来人,传旨北方舰队全部出航,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镇海侯召回来!”朱祁镇暴跳如雷道。
朱见深听完,恨不得把头埋进土里,自己把楚宁弄丢了,虽然他不知道楚宁会不会真的泛舟海上,从此离开大明,可一旦真的是这样,那他就成了大明的罪人了!
尤其是朱祁镇,要真是楚宁找不回来了,那自己肯定会被朱祁镇打死。
“儿臣请命亲自带队寻找师公!”朱见深大义凛然地说道。
众人听到朱见深这么说,登时心中一阵肃然。
朱见深脱口而出的‘师公’二字,简直就是对众人的最好的宣示,朱见深能在这种时候这么说,显然是在内心当中认可了楚宁的地位。
这就是不得了的事。
楚宁两代大明帝师的身份算是彻底实锤了,除非朱见深不能继位,不然谁能动摇楚宁的地位!
顾兴祖和周瑄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凝重。
“陛下,楚宁身为朝廷命官,国朝侯爵,竟然擅离职守,未经传召擅离职守,陛下委身出迎,他不仅没有感激皇恩,更是中途离去,此等风气断不可纵容。”
一个官员在接到周瑄的眼神示意后,硬着头皮出来说道,现在这种情况谁都知道,谁出来做这个出头鸟,都肯定没有好果子吃。
“你是什么人?!”果然,这人说完之后,朱见深立马满脸怒色地看着他说道。
同时朱祁镇的脸色也是非常难看,不知道是因为楚宁的离开,还是因为这人不合时宜的参奏。
“启禀太子殿下,微臣户部广西司”
“传旨,此人升任广西布政使参赞,立刻前往广西协助陈怀剿灭当地土司叛乱。”朱祁镇不耐烦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