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就算不能把驼城消灭了,但是驼城外边的明军只要被收拾了,那驼城对他们的威胁也就小多了。
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驼城里边虽然能够容纳军队,但是想楚宁现在的作战,如果仅仅是教训他们,打败他们,驼城足够了。
在这座恐怖的驼城面前,他们根本没有抵抗下去的勇气,可显然明军现在的目标不仅仅是惩罚,楚宁从一开始是借明言叫嚣,这次要收复汉唐旧土!
就算他们对所谓的汉唐旧土不明白,可看楚宁这个架势,肯定不是他们割让一些地方就能蒙混过关的。
既然如此,这场大战也就不可避免了,除非亦力巴里这三个家伙能彻底归顺大明。
二十天之后,驼城来到了沙州,此时的沙州城已经准备完毕,城墙之上各种防守器械也都安置完毕。
“记录,沙州城,城池周长十八里,城高五丈,无护城河,城池各项防御完备,预计城中守军七万人,城外山上有大营两座,每座大营驻军三万。预计三天之内破城!”
楚宁看着眼前的沙州城说道。
记录官开始飞快地记录楚宁刚刚说的一串数据,不过楚宁说道一天之内破城的时候,记录官都愣了一下。
这样一座城池,一天攻破?
楚宁根本没有管记录官的惊讶,他下令大军准备扎营,当然是指的驼城外的护卫军队,驼城在驭手的指挥下,缓缓下降。
“明日攻城,你负责指挥,驼城从组建,到作战,你也是一路跟过来,对各方面都应该熟悉了,城中物资你随意调配使用,我的要求只有一个,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明天我要你拿下沙州城!”楚宁对这陈辅说道。
陈辅都快哭了,第一是因为楚宁这么信任他,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这可以算是此次西征的第一战,此战的胜负直接关系到大军西征是否能有个好的开头!
其次,楚宁已经下令一日破城,那他就只有一天的时间,面对这样一座大城,城中防备完善,一日破城似乎有点难度!
当然,这也是他证明自己的一次机会,曹珍已经去高原执行镇抚任务了,楚宁把他们呆在身边,当然不单单是为了让他们学习这么简单。
这次西征打下的心领土,需要人镇守,他们就是最好的人选!
所以此战无论是对陈辅自己,还是对整个西征,都意义十分巨大,不能有半点差池,可是陈辅心里却没底,如果是邝野对战。
哪怕是骑兵对冲,即使对方有十万大军,陈辅都不会紧张,他也能做到一日破敌。
可是这种攻城战,陈辅心里还真是没底,况且还是只会驼城,这种第一次出现的东西,纵观千年战史,从来没有出现过这门一个玩意儿。
就算陈辅承认,驼城在大军对战的时候,尤其是两军直接交战的时候,确实威力无穷,他简直就是一座可以移动的城池,加上城池上配备的各种武器。
驼城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这样一来,如果是指挥驼城作战,那就简单的多了。
可是现在是攻城,该怎么做呢?
“大帅,”陈辅一脸愁容地说道。
“怎么?没信心?”楚宁抬头看着陈辅说道。
“是。”陈辅虽然不像承认,但是这事关系有点大,他不敢拿整个西征开玩笑!
“大帅,此战还是您指挥最好,一来可以保证大军的士气,再来,也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如果您现在把策略定好了,那和您指挥有什么区别!
我知道自己现在的能力,或许还可以,但是此战关系重大,陈辅不敢贪天之功,所以恳请大帅收回成命!”陈辅抬起头语气坚定地说道。
陈辅知道,自己现在为难,楚宁肯定会给自己出招,这样一来,就算此战赢了,那也和他没有什么关系,自己无非就是把楚宁的功劳按在自己头上而已。
作为军中新一代的佼佼者,陈辅不允许自己有这种‘卑劣’的行为,况且他自己也说了,此战确实关系重大,一旦不能快速取胜,对士气将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有志气,这也怪我,没有考虑周全,这样看你比你老子强多了,起码知道自己的短处。
不过明日还是你负责,我也不怕告诉你,此战之后,不仅是你,你们这些年轻的军官,都要留守西域,咱们不能让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疆土,无人看管。
沙州城,曾几何时,也是我大民的城池,你再看看现在,已经彻底被吐鲁番占据了,这当然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也他娘是朝廷的那些大老爷们鼠目寸光。
所以,这一战还是你来打,没事,我给你撑着,如果实在不行我再接管,放手去做!”楚宁对着陈辅说道。
“先生,您这么做,是不是有点冒险?”从大帐后边走出一个人,如果陈辅在这一定会吓一跳。
第734章 文武分治
“没想到这次是你前来,不过也好,既然来了,就先别回去了,正好这么一大片土地,也需要人梳理,看来曹鼐他们还是蛮懂事的。”楚宁看着主永和说道。
主永和这次是带着一众读书人和宗教人士前来的。
现在的主永和,虽然还没有入阁,但是已经是大明的工部尚书了,原本他是在河南监督黄河大堤的修建,不过,随着西北战事捷报的传来。
朝廷对西北之地也十分重视起来,尤其是楚宁附在奏折后边的那张矿产资源图,一下就把朝廷的兴趣点燃了。
现在除了军方,火油这东西,其实在大明还不是很普及,所以朝廷对所谓的火油产量倒不是很关心。
但是金铜铁这些东西,大明可是稀缺的紧。
随着大明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工程开始兴建,需要的钢铁数量与日俱增,大明自己本身出产的铁矿石质量其实并不高。
比如现在军中装备的新式马刀、火炮火枪等等,这些装备的钢铁大部分都是从奥斯曼进口来的!
作为贵金属的铜,需求量更大!
因为大明的货币铸造极其精美,所以基本已经成为海贸中的硬通货,大明本身就缺铜,虽然吕宋等地的铜矿源源不断地输入大明。
但也仅仅是缓解了一些,现在大明的铜矿缺口仍然很大,所以,现在的朝廷,一听到铜矿,比那些兵部的官员,军队的军官还要疯狂。
他们就差直接提着刀子满世界找铜了。
还有一点,过惯了‘苦日子’的大明官员们,他们觉得从别人手里进口矿产,虽然很方便,但是却不如自己生产的好!
这一点楚宁也十分认同,虽然进口这些东西,不仅可以培养其他国家的市场,也可以节省大明的大量资源。
但是,这样一来很容易被对方卡脖子,所以,不管怎么样,大明都需要对一些重要资源进行把控,起码要保证自己手中的资源,足够大明自己的消耗。
正因为如此,楚宁的奏折很快就被排到了一个优先的级别上,除了宗教人士和读书人,上百万的百姓,已经在大军的保护下,开始进入西北。
为了能彻底控制即将收回的土地,内阁决定,把原本在河南督修大堤的主永和,派往西北,他将是大明在西北的第一任主政官!
就连远在塞北的朱祁镇,也是以最快的速度批复了内阁的票拟。
所以,才有了苦命的主永和的这次西北之行。
“我这次来就是主要就是这样,我就是这么一个劳碌命,本来以为黄河大堤修好,能回京城好好休息几天,可谁知道首辅大人一声令下,我就被‘发配’大西北了。”主永和打趣地说道。
“知足吧,和我比起来,你简直就幸福到天上去了。从宣府开始,你扳着手指头算算,我在大明待过多长时间,一大半的时间都在领兵作战。
要不也不会有我穷兵黩武这个说法,不过老主,我读书不多,你给我分析分析,穷兵黩武不是指的皇上吗?
用在我身上合适吗?”楚宁一脸真诚地问道。
主永和嘴角抽搐了几下,这话也就是楚宁敢说,换做其他人,借他几个胆子!
不过,楚宁有一点没说错,身为大明最高的勋爵,楚宁确实没有享受过几天的‘好日子’。
这些年,他远下西洋,一去就是三年,回国之后紧跟着就在江南推行变法,顺道还剿灭了宁王的叛乱,然后就是远征辽东,这么算下来,楚宁还真没在大明待上几天。
和楚宁比起来,就算他不能按时上下班,但是起码是在大明国内,还能回京城一家人团聚,自己在楚宁面前说这话,确实有点不太合适。
想到这,主永和竟然生出一丝丝优越感。
“能者多劳吗,”主永和准备开口安慰楚宁两句。
“屁话,不都说我居心不良,经常擅起边讯,数钱的时候一个个两眼金光闪烁,挨骂就我一个人,这次回去,看我怎么收拾你们!”楚宁恶狠狠地说道。
主永和一听顿时开心了,这次大战之后,自己要在西北之地最少三年的时间,那楚宁回去报复,自己肯定能躲过去了!
不过,他还是想的太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