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源源不断从前线传回的消息,无数的物资被征调,亦力巴里现在大部分成年男子都已经编入了军队,种种迹象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恐惧!
这可以说是亦力巴里自建国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动员,当然,也很有可能是最后一次!
所以,务利泰提出的决战要求,反而是亦力巴里的群臣对作战抵触最大。
他们觉得,其实就算投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明军虽然不会让他们继续担任高官,他们也将从一个国家的大臣,变成大明一个地方行政机构的大臣。
可无非就是换个名字,只要他们表现出足够的真诚和能力,相信大明也不会视而不见的。
况且,明军已经说了,不会损害他们的财产,也会保护他们的安全,这样的条件听起来,其实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大殿中的沉默,让务利泰有点郁闷,自己虽然没有慷慨激昂一番,但是这种时候,说出这种和强敌决一死战的话,本身就很有气势。
他原本以为,就算乌突兀和萨利赫不温不火,自己的大臣们也会被自己的勇气所折服,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第785章 借用一下
“父王,此时出战我们似乎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况且咱们也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啊。”都山开口说道。
都山倒是一片好心,亦力巴里确实从来没有做过和明军决战的准备,从一开始,他们的所有准备,都是依托城池防御,至于主动出击,他们根本没有丝毫准备。
如果这么毫无准备地贸然出兵,不仅不能发挥出军队的最大战力,甚至可能因为准备不足,被明军反杀。
当然,都山觉得,就算做了充足的准备,被反杀的面也非常大,甚至是百分之百!
“你是什么意思?!”务利泰阴恻恻地看着都山说道。
务利泰现在觉得,都山肯定已经和明军勾结了!
甚至之前的两场刺杀,都是都山策划和帮助实施的,不然,明军怎么可能如此轻易地进入亦力巴里城,还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找到粮仓的位置!
至于那两个行刺的卫兵,没有一个在亦力巴里有足够实力的人,根本不可能安插到王宫里来。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果刺杀成功了,都山是最大的受益者!
他将毫无争议地成为亦力巴里的国王!
这倒是务利泰真的误会都山了。
虽然都山一直反对务利泰进攻大明,毕竟亦力巴里和大明之间还隔着一个吐鲁番,就算是他们能土兵吐鲁番,可还有乌斯藏和瓦剌这两个强大的势力。
亦力巴里似乎并没有和他们抗衡的力量,所以,就算他们真的能在大明身上咬下一块肉,能拿到自己手里的可能性也很小。
现在看来,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只是他没想到,他们和大明之间的差距竟然如此巨大,这难道就是华夏的那句俗话,‘夜郎自大’吗。
六十万最强大,最精锐的联军,在明军面前,连一天都没支撑下去,甚至瓦剌和乌斯藏的统帅都被明军活捉了!
都山觉得,务利泰他们三个能‘逃过一劫’,很大程度上是明军故意‘放水’。
不然,以他们在三方中最弱的实力,应该是第一个被抓的,现在剩下他们,只能说明,明军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抓住他们。
“当然,瓦剌在塞北已经被陛下收拾的只剩一口气了,凉州城外就是瓦剌最后一支,还没有受到打击的成建制的瓦剌军队。
而且,根据锦衣卫传回的消息,那个阿失帖木儿又是一个极其自负,权力欲望极强的人,最主要的是他几乎就是一个加强版的也先。
如果让他带着这十万大军回到也先身边,结果就只能是他继承也先的位置,并且利用自己手中这支没有受到损失的军队,组建起一支很强的队伍。
这对大明可不是什么好事,至于跟着也先逃到漠北的那十万人,估计现在能剩下一般就不错了。
别看咱们觉得漠北很艰苦,瓦剌人一样不喜欢,那里其后寒冷,一年就只有那么两三个月的时间没有冰封,这样的环境,对于游牧民族同样很难受。
况且,那些还都是被陛下打得丢盔弃甲的残兵败将,他们甚至已经失去和我大明军队对视的勇气,这样的军队就是再多,也一点威胁都没有。
漠北那边,能提供给他们活动的地方虽然很大,但是资源却太少了,他们除了劫掠那些散落各处的小部族之外,根本没有任何活下去的机会。
当然,就算他们把漠北吸干了,也很难凑足供养十万大军的物资,加上陛下在那边改革的实施,很快,那些人就会一点一点向大明投诚。
至于乌斯藏,他们一直占据着高原的优势,中原的士兵很难在上面生存,而他们周围,又大部分都是一些无心争执的信教部落,所以乌斯藏才能一家独大。
他们在高原上可以说是纵横驰骋难逢对手,这样的骄兵悍将,对大明的威胁十分巨大,所以他们两个才是‘优先’被收拾的对象。
至于亦力巴里这些国家,我承认当初还是低估了他们,不过,他们现在已经被收拾怕了,在凉州城外可是他们最精锐的军队。
还有瓦剌和乌斯藏的精锐大军,六十万人都没能抵挡住我们,现在你觉得他们还有继续和我们作战的勇气和实力吗?!
你们在皇家军事学院里肯定都学到过一句话,‘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重视敌人’。
我刚刚说的,是我们现在的优势,也是我们藐视对手的底气,但是我们决不能骄傲,毕竟我们现在可以说是越境作战,身后没有大明的强大支持。
我们就算能横扫到天涯海角,也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而对方,现在虽然有诸多的不利条件,比如士气低落,比如粮草不足,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们的优势所在。
这里是他们的地盘,他们生于斯长于斯,他们对这里的每一块石头,每一粒沙土,都非常熟悉。
这里是他们的家园,我们不要忽视任何一个想要保卫自己家园的人的勇气和魄力。”楚宁十分难得地把众将召集起来,更难得的是,楚宁这么认真直接的分析。
这对陈辅这些年轻将领来说,简直不要太珍贵,就算是马腾宇等人,也被楚宁的分析说的一愣一愣的。
“恢复汉唐故土,不是随便说说,这需要我们在座的诸位,需要此次出征的将士,用性命去拼,这样,才能给大明,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足够完备的防御,才能让他们生活的无忧无虑。
不用再整天担心边讯,不用在为了随时出现的战争担忧,这是我们能给后世子孙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和平!”
虽然朱祁镇对和平这个词不是很理解,但丝毫不影响他‘借用’。
毕竟,在他看来,楚宁不会在乎他的‘借用’行为的,如果是别的大臣有这种机会,肯定兴高采烈地跑来谦虚一番,然后旁敲侧击地问问朱祁镇,还需不需要‘借用’点别的,他们的理论基础很丰富。
第786章 原因分析(上)
现在整个大明,虽然对楚宁西征没有什么太大的意见,但是随着举世攻明的落幕,已经有人开始质疑楚宁的动机了。
这还是楚宁没有带着朝廷精锐,如果此时楚宁手中握着十几二十万朝廷的精锐,那现在估计楚宁弹劾的已经成了筛子了。
可就是这样,朝野之中也已经有不少质疑声传出来了,这才有了朱祁镇这段被后世传颂的塞上论。
不过,楚宁现在根本没心思关心这些因为此时的亦力巴里城竟然有人出城来和谈了!
这倒是出乎楚宁的预料,他没有想到,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出城,不过他很快就明白了,这次和谈的主导不是务利泰!
如果是务利泰,就算不是白天前来,也不会只派出这么一个‘小官员’。
其实楚宁不知道,这个使者的级别并不低,只是他对亦力巴里的官阶布置,这个人的相当于是大明的尚书级别的高官了,这也能看出他们的诚意了。
楚宁倒是没有‘嫌弃’,乐呵呵地和对方见面了,只要不动手,别说对方派了一个官员,就是派来一个百姓他都愿意见面。
不过,作为一名出色的‘演员’,楚宁当然不会让对方失望,楚宁阴沉着脸,对着大帐里了的使臣,一句话都没说,不过身上散发出来的威压却是实打实的。
“尊敬的大明帝国元帅大人,我代表亦力巴里城的王子都山以及全程百姓,向尊敬的元帅大人请求和谈,希望元帅大人能够”
“住嘴!”楚宁没有让那人把话说完,就非常粗暴地打断了他。
“王子都山?别说他还不是亦力巴里的太子,就算他现在是亦力巴里的国王,你觉得‘和谈’这个词适合你们吗!”楚宁的话,让那人一愣。
不过他很快就平静下来,楚宁说的没错,现在的亦力巴里已经和砧板上的肉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字啊大明面前根本没有平等谈判的资格!
“至于你说的全城百姓,那就是说,你们现在只能代表你们自己,根本无法代表整个亦力巴里王国,甚至不能代表亦力巴里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