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这个大明太凶猛 (无语的命运)


  殖民地没有军户,这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大明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军户屯殖,然后再移民、再流放,一点点的充实殖民地人口的。
  “没有,只有防卫队,因为豫章最早并不是官方开创的殖民地,所以,移民都是以民间移民为主,就是流放犯都很有限,倒是新英格兰殖民地,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会派来多达3000军户,虽说是新编的卫所,可一个殖民地驻扎这么多军队,可是过去从没有过的。”
  孙子壮的话,让王林跃深以为然的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新英格兰卫,是大海外诸府中,第一个准万户卫。”
  乾圣十三年,大明终于废除了“百户、千户以及万户”之类源自于蒙元的军事制度,省指挥使司改为镇守府,千户所以地名命名为“**卫”,百户所称“**所”。
  也正是从那时代,与现代类似的军衔制度开始在军中全面推行,尽管大明保留了军户世役的制度,但是武官袭替却被废除,所谓的“卫所世职”变成了某种荣誉。
  在国内卫所军户长子必须要在十八岁服役,服役期间是在镇守府麾下军营驻扎,随时接受军令调动,服役五年后退役,返回卫所为后备役。
  换句话来说,卫所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基层组织军府。卫所指挥的角色相当于“村长”,但是他们又拥有堡垒武器,一旦发生叛乱,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动员平定。
  表面上,大明有一百六十万军户,但是实际上,这一百六十万军户是大明的预备役,真正的常备军是各省镇守府各镇常备军,不过只有四十余万。而按照兵制,除了征召军户“承业子嗣”入伍外,每年还会征召相当于当年征召军户数量10%的非军户,这些人既可可能军户次子,也可能来自社会。这些军人最后大都会被派往海外,充实海外卫所,他们的军田自然也在海外卫所。
  而新英格兰卫中的三千军户,大都是这样的新兵,到海外驻屯,是他们入籍军户的唯一途径。而海外的卫所与内地又有所不同,他们都是常备军。
  虽然大明的卫所制改革已经过去多年了,但是大家还是喜欢用千户,万户来描述卫所。新英格兰卫的三千军户,确实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可这里需要这些军户!”
  王林跃正色道。
  “你知道,在新英格兰有多少英格兰人?”
  “差不多有三万人!这些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克伦威尔的支持者,他们不说对天朝充满敌意,但是绝对不欢迎大明的统治,毕竟,作为教徒,他们自许为上帝的子民,而我们是异教徒!”
  “荒谬!”
  不等王林跃的话声落下,孙子壮就冷笑道。
  “异教徒,我大明没有视他们色目为异类,已经是法外开恩了,这些不知教化的蛮夷,居然敢如此,难道是专欺我大明待他们以仁义吗?果然不愧是蛮夷,畏威而不怀德,古人诚不欺我!”
  孙子壮的冷笑,让王林跃大笑道。
  “蛮夷畏威而不怀德,禀性如此,所以才需要我们对他们施以教化,你刚到这边,恐怕还不知道,你知道,无论是英格兰,亦或是法兰西以及欧洲各国,他们的贵族吃饭用什么吗?”
  其实,孙子壮也接触过西班牙人,自然知道那些西班牙人不用筷子,他们用刀、用叉,当然也用手,但是贵族老爷,总和普通不一样吧!
  “用什么?”
  “用手抓!”
  王林跃笑道。
  “用三个手指抓,按他们的说法就是有教养的贵族只用三个手指,无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而普通平民是五指齐下。”
  瞬间,孙子壮傻了眼,惊讶道。
  “这怎么可能,那岂不是如幼儿一般没有教养。”
  “可不就是,所以我才说,蛮夷就是蛮夷啊!”
  英国人用手抓饭,这种“习惯”一直在17世纪中叶也是极为普遍的,甚至他们改用刀叉,也是因为查理二世的老婆,就是前两年复辟的那位,他媳妇西班牙公主卡塔里娜把使用刀叉的习惯带到英国之前,英国贵族以及平民都是用手指吃饭的,如此野蛮的举动自然让她感到极为震惊。至于刀是用来切割大块食物的,而勺子是用来做酱汁或布丁的。
  其实,西班牙人用刀叉,也只有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后世很多不肖子孙说什么“用刀叉优雅”,不过只是扯淡而已,所谓“优雅的刀叉”被当成餐具,直到17世纪中后期才在欧洲得到普及,甚至直到18世纪的时候,很多欧洲人依然用手抓,顶多也就是用木勺子盛汤喝,毕竟,刀叉太贵了,不是普通人能负担起的。
  可能这就是英国人一直比较喜欢印度,甚至就连维多利亚女王都是兼职印度皇帝的原因,因为看到印度人用手指熟悉啊,他们的祖上就是用手,只是不知道用那只手,可能是左,也可能是右。
  什么脏不脏的,他们倒也不在乎,反正那年月的英国各个地方都整得和茅坑差不多。
  “你瞧,那些人……”
  将视线投向另外几桌英格兰人,王林跃说道。
  “他们现在刚刚学会用筷子,这是他们想要融入大明必须要学会,筷子,衣服再加上语言,当然还有习惯,当然还有宗教,但是……”
  他朝着远处那些孩子指了过去,颇为认真地说道。
  “最重要的还是移民,还是我们汉人,只有这里的汉人足够多,才能让这些英格兰人主动的融入我们……”


第956章 无用之功
  移民!
  从抵达新英格兰的那天起,对于王林跃而言,没有什么比增加这片土地上的移民更重要的事情了,这些年他一直致力于增加新英格兰的移民,当然他所致力的是增加新英格兰的汉人移民。
  这天夜里,王林跃特意把孙子壮、云山等人邀请进了总督府后衙的花厅,这是一栋明式的府衙,花厅也是明式的,明式的建筑、明式的花厅,总让人有种身处故土的错觉。
  不过,一旁站着的白人侍婢却提醒着他们——这里并不是天朝。不是故土。
  “移民!”
  放下酒杯的同时,王林跃沉声道。
  “对于新英格兰来说,没有什么比移民更重要,但是,你们知不知道,现在大明的海外移民速度,正在下降!”
  “确实如此!”
  孙子壮也点头认同道。
  “这几年移民的人数已经不及过去了,说实话,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
  王林跃长叹道。
  “因为老百姓吃饱了啊!人挪活,树挪死,老百姓但凡有一口饭吃,又何必要移民海外呢?现如今已经是乾圣二十一年了,我大明承平二十一年,圣天子在位,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又何必冒险移民海外呢?”
  王林跃说的是事实。
  他们都经历过甲申前的天下大乱以及随后的天下大治,姑且不说北方建奴糜烂千里,千里之地尽为一片赤地,百姓十不存一,但是大明的人口损失并不算大,乾圣元年时,人口仍然不下一万万人。
  虽然南方人地紧张,而且各地土地兼并问题严重。但是随着台湾、河口以及南洋、天竺等地广阔土地的开发加上诸侯的分封,给了大明的贫民另一个选择。
  对于这些无地和少地的百姓,他们的选择很有限,要么做佃户种地,要么进城去打工,而下南洋则成为优先选择。毕竟南洋会给移民提供大块的土地,大量贫寒百姓,拖家带口来到各个港口,移民去南洋闯荡。
  非但无地贫民如此,就连同大明几百年来设置了大量卫所,也随着朝廷一纸文书被直接裁撤,尽管朝廷收回了一部分卫所军田,但是军田却是用来安置新军户的。
  至于被裁撤掉的卫所旧军户,全体就地转为民户。对于被转为民户的贫寒旧军户来说,下南洋也是最好的选择。
  他们的田产早就被军官侵占,而且几经转卖,朝廷裁不裁撤卫所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没了军籍制约,恢复自由身的他们,终于不用困在家里等死了!
  到南洋去!
  到天竺去!
  去海外!
  去海外!
  ……
  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千百万移民乘海船去了南洋,去了天竺,甚至去了大洋彼岸,这股沿海移民潮,在各地引起巨大轰动,一开始是沿海省份,到后来就连四川、陕西、湖广那样的内陆省份的贫民也纷纷加入移民的行业,因为朝廷对赋税的严征,使得地主把赋税转嫁到佃户头上,导致佃户的日子更加艰辛。迫于生计,大量的佃户只得移民迁往海外。也正是这些少地无地的贫困百姓成就了华夏文明的又一轮扩张。
  但是现在,移民的速度正在减少。
  “乾圣十二年,有一百万移民移居海外!而乾圣二十年,只有六十万!”
  道出这个数字后,王林跃长叹道。
  “不过八年时间,移民数量减少了四成有余。究其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吃不饱的、日子过的不好的百姓,大都已经移民海外,或者迁往东北、河套等地了,剩下的百姓,再不济也能吃饱饭,所以他们不愿意移民!而相比于天朝,现在的欧洲人却更愿意移民,就像过去大明的百姓一样!”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