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一面是群魔乱舞、末日迹象已显的大宋,
一面是欣欣尚荣、正用人之际的同舟社,
尤其是亲眼目睹了在同舟社的组织下,登州数年之间的惊人转变,
没人会怀疑徐泽及其领导下的同舟社,能在乱世中自保。
这是一个很好选择的送分题。
当然,不排除一些人其实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担心别人都留下来,自己却要充当忠臣坚持离开,
会被同舟社杀人灭口,而不敢选择离开。
最终的结果是,在宗泽的配合下,登州各县政务的接管非常顺利。
四县的官员无一人表达要走的意思,
甚至,为了自己和同舟社日后都安心,
这些人还纷纷派人回老家,接来自己的家人。
而基本没有升迁和调动可能胥吏们,则为再度找到了“组织”而弹冠相庆。
同舟社接管登州四县后,尽管暂时只调整了知文登县事刘仁瞻一人,
但释放的信息量极大——同舟社在海外还有能够安置升迁县令的地方!
这已经不是在乱世中足以自保的力量,而是足以开创一片新天地的大基业了!
比这份基业更让人惊讶和佩服的,是徐泽的深藏不露和克制——
这样有雄心、有干才、又有大毅力之人,绝对能在乱世中笑到最后!
为自己在这场前程豪赌押中对了宝的官吏们,事后均是庆幸不已,
相比起开国功臣的诱惑,宗知州逐步推出的全新官吏使用管理办法,
似乎,也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
最新公布的,
包括但不限于各级官员会被安排到同舟社海外的州县交流任职。
并且,明确将“改善民生”“普及教育”和“推进扫盲”等事项,作为政绩考评的重要指标。
这一点,在华夏文明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自古以来,天子都是代天牧民,各级官吏则是代天子牧民的合法代表。
在古文中,“牧”也特指统治和管理之意。
人是群居动物,总得需要有一群人,把更多的人组织起来,形成合力,
以维持内部秩序、开展生产协作、应对自然灾害侵袭、对抗外敌侵略等,
组织和管理本身是没错的,
人类文明就是在合作与交流中诞生,又在组织和管理中前进的。
各自为战的动物,个体再强大、再聪明也无法诞生高级文明。
可天生万民,需要一个人来统治、管理他们的理论就很有意思,
这个“牧”字也用得极有灵性。
“牧”者,古字形像为手持棍棒驱赶牲畜,
本义是指放养牲口,引申指放牧的场地、郊外。
虽然古代统治者将其赋予了管理和统治的特定含义,
但其特义与本义之间的联系,是个人都明白,历代统治者自然更清楚。
代天“牧”民的统治者是不会真正关心民生的,
他们嘴中的民生,也只是为了治下之民能够生更多的利,
以供自己挥霍,或用于战争、扩张等,
就是不能用于“发展”——静态的社会,最怕的便是“发展”。
所以,大宋定海神针蔡京提出的“丰亨豫大”之说,鼓励天子有钱赶紧花,可劲造,
并不是蔡公相乱掰,是真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并符合历史传统的。
此时的亲民官六大职责便是:
一为先治心,加强个人品德修养;
二为敦教化,维护社会风气;
三为尽地利,发展地方经济;
四为选拔人才;
五为掌管刑讼;
六为均赋役。
唯一勉强能与民生扯得上关系的,便是第三条“尽地利”!
官员代天子牧一地,便“尽”一地之利,
嗯,很生动形象地表达了统治者的心声。
这其实不能怪古代统治者把百姓当牲口,
生产力极端落后的“古代社会”,
统治者提“改善民生”的口号,就是一句不要脸的假话。
在提一句“永不加赋”,就可以视为千古仁政;
没有大规模饥荒和叛乱,就可以视作“盛世”的时代,
说改善民生,不是假话是什么?
所以,徐泽提“普及教育”“推进扫盲”之类,社务部众人都很赞成,
但提到“改善民生”,就有了不同意见。
赵遹赞同提此口号,但不支持明确具体考绩指标;
朱武不敢反驳赵遹的意见,却也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疑虑。
现在的同舟社虽然确实不差钱,但坐吃山空可不成,
其人担心日后地盘扩大,百姓增多,行政开支增加,
会出现税收不够用的情况——他的意思,其实是口号都别提。
倒是理想主义泛滥的犟老头宗泽,对徐泽的提议举双手赞成。
对赵遹、朱武的疑虑,徐泽自然不可能和盘托出自己日后的计划,
其人只从藏富于民,扩大同舟社治下战争潜力的角度说服众人,
至于赵遹、朱武心服没有,只有天知道,但这条“试行”条例终究是通过了。
相对于官员以调整“政绩观”为主,吏员则是鼓励“学习进步”。
在的中,
明确提出了表现优异的吏员,可以轮岗他地。
这一条,其实没有任何吸引力。
相对于流官,学识普遍要低一档的吏员,
之所以能熟练操纵本地政务,除了精于事务性工作外,
最主要的就是本乡本土,人情熟。
调到外地,没了亲朋好友帮衬,两眼一抹黑,
不就真成了供上官使唤的仆役之流了?
但,这一条之外,还有一条要人老命的喜讯——
在同舟社海外之地,表现优异的吏员可以权代官职,
一任考绩优秀后,能够转正!
是个人都明白,这种好事绝对不可能一直有,
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必须赶早啊!


第一百五十四章 突袭,救援
自从登州官吏全员背弃朝廷,投靠同舟社后,
长期笼罩在州治蓬莱县城人心上的战争愁云烟消云散。
登州一体,蓬莱县城虽然失去了原本政治中心的优势,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有了之罘湾的支持,经济迅速恢复活力。
南来北往的货物汇集于此,就连街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似乎也比以往多了几分。
记忆中那个与“缴税”“加税”紧密结为一体的朝廷,已经渐渐远去,
经历了去年第二将官兵围城演习的混乱和恐慌之后,
绝大部分的蓬莱县百姓,对现下这种安宁而充满希望的生活更加满足。
只是,人性的复杂就在于,任何时间都有人与众不同。
在这一片安宁和希望中,总有人怀念过去的“美好生活”,
并暗搓搓地散布朝廷会回来,还要清算所有人谣言。
当然,在可见的好日子面前,这种言论的市场极其有限。
在同舟社无孔不入的监曹管控下,这些顽固不化者也不敢公开乱讲。
就蓬莱百姓深处熙熙攘攘的街市讨价还价时,
一名浑身染血的传令兵骑马冲入县城内,直奔州衙而去,
打破了所有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街市上的人群迅速混乱起来,各种疑问和谣言迅速传播
出了什么情况,要打仗了吗?
朝廷的军队这么快就来了,杀千刀的朝廷,还让不让人活了?
知州衙门。
知登州事宗泽收到传令兵送达的紧急军情,
立即召来属僚,分置任务。
某人去关闭城门,防备敌军夺城;
某人赶紧前往军营,召集众军;
某人带衙役弓手弹压城中,防止有人趁机作乱。
……
安排相关事宜后,宗泽又带着同舟社分配的亲兵赶往库房,
随后,直入城北军营击鼓聚将。
尽管知州相公提前派人下达了预先号令,
但训练没素的各营军兵仍是一团糟,自然不可能立即聚齐各营正副指挥。
磨蹭了好半晌,才集合了一部分人,
有的营指挥使来了,副指挥使正带着几个军士下馆子,还在赶回的路上;
有的营副指挥使在,指挥使却不知去向;
甚至有的营正副指挥使都不在,只来一个都虞候应卯。
宗泽冷着脸,却没有死等众将到齐,
见每营至少有一个代表后,其人立即宣布命令:
“众将听令,刚接第二将十万火急军情……”
宗知州没有废话,直接宣布了金人攻打之罘港的紧急军情,
命令各营指挥接令后,立即回营召集人马,准备开拔。
排水量不足五千料的金军水营,当然没能力输送大军跨海攻击之罘湾。
很明显,这就是徐泽组织的又一次演习只是比去年更逼真而已。
演习的目标,也不仅仅是检验登州兵马的联动和配合。
这次演习,结合各县乡保丁冬季大检阅的时机,
背景则改成了占领辽东的金人艳羡登州繁华,借口大宋战船擅自入境意欲攻击其国,而悍然发动对登州的突袭。
不过,徐泽这回设定的金军第一攻击目标,
却不是蓬莱县,而是商贸繁荣的之罘港。
红方换成了奉知州之命,救援登州第二将的第一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