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水浒新秩序 (江湖野人)


县衙迫于压力,选派弓手进山剿匪,结果,贼人没剿灭,官军反被贼人包围缴械。
还是没有多作杀伤,又是一番数落,
带队的班头,其下的弓手,各自犯了什么事,按犯事的轻重打板子画押,
警告下次再来,将加重处罚,必要时,还会上门“劝诫”,
然后,便放走了这些人。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些贼人成了官老爷,县衙官吏反倒成了贼人。
吃了这次大亏,又得了贼人的严厉警告,
县中胥吏们再也不敢招惹卧牛山的贼匪了,
无论知县孟侃如何威逼利诱,全都装哑充楞,
做什么都行,就是不上卧牛山。
孟知县无奈,只能将即墨的情况报到州衙,
彼时,莱州知州龚孝序也正被一摊子事搅得焦头烂额,
根本就不愿管即墨这点迫使,还回信把无能的孟侃羞辱一番。
还真不能怪龚知州脾气不好,
卧牛山这帮贼人疯狂作案,闹得本地乡绅大户人人自危,
偏偏行事极有分寸,不仅做的全是“小案”,
而且既留一线生机,又惩戒恰当,使得事主都不敢出面指认。
这类“鸡毛蒜皮”的小事,
费心费力处理好了没功劳,万一没处理好,徒惹一身大麻烦。
就算要上报朝廷,也因为“事情太小”,都不好报。
官府对卧牛山贼人束手无策,只能听之任之,
卧牛山“红旗老五”李子义的名头彻底打响,
周边百姓纷纷为其张目,贼人行事更加猖獗。
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政绩和迁转是想也别想了,甚至还会受责罚。
绝望中的孟知县,想到了共建会。
登州共建会背后站着的究竟是谁,想要做什么?
普通百姓可能不太清楚,山水相连的莱州官员却没人会犯糊涂。
所以,当初共建会想莱州发展时,受到了本地官吏的极力抵制。
除了紧挨登州的莱阳被拿下部分乡村外,
其余胶水、即墨、掖县三县,共建会的组织都极难发展。
彼时,同舟社正在开拓辽东,
徐泽不想两头作战,由是,也命共建会放松了对莱州的渗透。
为了政绩和升迁,走投无路的孟知县只能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
派人去登州取经,主动邀请共建会来即墨发展。
而在乡下,在卧牛山“红旗老五”的巨大威胁下,
屁股不干净的上户也急切需要一个组织,来协调自家和下户们之间紧张的关系。
上下一心,喜迎共建会组织向即墨县发展。
由是,共建会竟然以比之罘湾更快的速度覆盖即墨全境。
有组织和没组织就是不一样,
共建会占领即墨后,联村自保卓有成效,
甚至还组织乡民进山剿匪,据说打了好几仗,
首级没看到,但卧牛山匪盗之后再没下山滋扰百姓却是事实。
即墨县遭受匪患数月后,总算再次恢复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
就在孟知县幻想着再坚持一年,
今年考绩只求一个中上,就赶紧拍屁股走人时,
吃下的饵吐不出来,要命的钩子却已经挂上了嘴巴。
昨日,共建会即墨总负责人找到县料粮押司,请其为县尊带话,
说是因贼人猖獗,致使县中主户大减,
去年的秋粮由乡中大户垫付,今年再难维持,
请知县老爷早做决断,尽快调整政策,以吸纳徕民,稳定民生,
不然的话,明年的夏税和秋粮,恐只能完成一半。
这些话,拿去糊弄鬼,鬼都不会信。
卧牛山贼人一不烧杀乡里,二不抢劫小户,
甚至因为匪患原因,胥吏都不敢下乡,百姓受到的滋扰大为减少。
就算有一些上户担心身家性命,转移财产进了城,
也不会影响其在乡下租给他人耕种的田地收成,
即墨的税收受到匪患的影响是肯定的,
只是,绝不可能出现税收减半的问题。
但共建会带话的重点不是这些理由,而是结果——早做决断!


第三章 惊天之变
共建会要自己做什么决断,孟侃心里很清楚,
这就是共建会背后的人物在逼自己站队了。
那个生冷不忌的军头咋就这么能折腾呢?
去年才在登州折腾走了一个知州,这才刚过完年,又把手伸到莱州来。
就不能缓一年,等自己走了,再随你折腾,不行么?
令孟侃稍稍欣慰的是,他并不是唯一需要为共建会之事烦恼的人。
共建会的组织已经遍布整个莱州,甚至还发展到了密州。
包括知莱州事祝孝序在内的莱州所有官员,都面临着和他一样的烦恼。
只是,就算知道别人都和自己一样,与同舟社有利益牵连,这事也不能拿出来与人商讨。
在这种形势下,每个人的选择都似乎有无数种可能,
谁都不敢胡乱猜测别人的选择,都怕被别人抢了先手,就只能尽快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做题人有多痛苦,
出题人——
呃,出题人徐泽的内心其实并无波澜。
对他而言,当莱州各县决定向共建会敞开怀抱,其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各地官员所做的选择,能改变的,也只是他们个人的命运而已。
随着登州第一将编制撤销,登州政治版图彻底统一后,
临近的莱州便摆上了议事日程——
处于上升期的政治势力,都是永远不知饱足的饕餮怪兽,
其每一个细胞似乎都在狂呼扩张、扩张、再扩张。
欣欣向荣的同舟社自然也是这样,登州彻底掌控后,内部便开始发出扩张的声音。
上升势力的扩张惯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算徐泽也不能强行稳控节奏。
当其人之下的众人,均认定登州一地已经不足以展示同舟社的力量时,这份扩张的力量就必须得到宣泄。
就连宗泽这个“老实人”都主张尽快拿下莱州,以给同舟社更大的施政平台和回旋空间。
事实上,莱州这个瓜确实已经成熟,的确到了采摘的时候了。
徐泽需要选择的,只是在什么时间,以何种姿态接管莱州。
只是,在充满偶然性的真实世界里,没有人能够真正掌控“历史大势”,穿越者也不能。
同舟社即将插手莱州事务的关键时刻,东京城中却出了大变故,
进而牵连到同舟社,让徐泽从容布置,偷偷接管莱州的计划落了空。
上元夜,按照惯例,东京城开放了灯市。
天子也带着正得宠的小刘氏登上宣德门赏灯,与民同乐。
四年前还籍籍无名的刘才人,如今圣眷正隆,已经被封为贤妃。
据闻,皇帝对六官嫔妃罕得当夕,唯有刘贤妃晨昏侍宴,朝夕相亲。
就连尚未完工的艮岳,天子也单辟了一座楼阁,
用以供奉名为九华玉真安妃的刘氏圣像。
这已经是刘贤妃第三次上元夜陪皇帝坐在城头,看着下面熙攘的街市了,
早没了最初的新鲜感,加之此时又有了身孕,确实不耐久坐。
子时未到,小刘氏就呵欠连天。
旁边的天子被刘贤妃感染,也觉得颇为无趣。
乃以给小刘氏提神为名,
命皇城司将原定于后半夜观摩燃放的节目,提前到上半夜。
宣德门下,不仅有无数观灯、看热闹的百姓,
还有众多临时搭建的瓦子、勾栏,以及特许经营的众多小吃、奇货铺子等,
这些人都是提前交足了摊位钱,经营到相应的时辰后,才会撤的。
这个黄金时段,每一刻都是真金白银,
提前燃放烟花,这些人的生意受到影响,
自然不依,吵着闹着就是不愿走。
而观灯的百姓也不爽,虽然烟花都爱看,
但其他的节目也同样精彩,大过年的,出门赏个灯,
还没看过瘾,就被赶来赶去,脾气大的东京百姓自然不依。
不敢明着对抗,就软着来,
这头刚刚清完场,那头便冒出一堆人。
皇城司根本忙不过来,皇帝又派殿前司班直协助,
事实证明,天子手中最得用的两支力量还是信得过的。
殿前司班直和皇城司通力合作,总算赶在子时两刻前,
完成了清场、撤收部分花灯、调整布置烟花等全套流程。
正应了“忙中必出错”这句话,
慌乱布置的烟花,表面看并无异常,
结果,偏偏出了大祸——
其中一支烟花燃放时突然歪倒,
好巧不巧,其开口方向正对着宣德门楼上!
在城下观看烟花的百姓们看得很真切,
有人事后坚称烟花喷出的位置,离皇帝至少还有一丈远,
但天子对危险的感知能力,岂是常人可比?
眼见火光直奔面门而来的危急时刻,
赵佶一面高声疾呼“护驾”,
一面展现了其人冠绝东京的蹴鞠绝技,
竟然直接从御座上弹跳而起,并在空中横移尺许,
而后——
重重地砸在了刘贤妃身上!
政和八年的上元夜,本该普天同庆的大好日子,
却因为一支突然歪倒的烟花,蒙上了阴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