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皋鼓励道:“很不错,子充接着讲。”
“随后,金军追至白水泺,辽帝再次逃脱。但这部追击的金军兵力应该不多,辽帝逃到乙室部,意欲招募兵马反击金人。只是金兵紧咬不放,辽帝计划落空,身边人马接连溃散,只能仓惶逃至夹山之中。”
“而南下的金军进军速度也极快,属下猜测,金军进抵大同城下时,鸳鸯泊大战的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到大同,城中辽军守备力量严重不足,坚持了三日便开城投降。”
以快打快,不动则已,一动必然直击要害,是战曹这几年研究金军战术,得出的认识之一。
金军出中京道后,奔袭千里,赶在大同府守军得到消息前赶到城下,是完全有可能的。
众将官皆相视点头,对马扩的猜想并无疑义。
“金军为了扩大战果,并进一步挤压辽帝逃窜的空间,拿下大同府后,再一次分了兵。这次分得更彻底,除了主攻方向,其余金军基本上是以千人为一队,战术上应该是先降服有一定实力的辽人部族,再驱使其为仆从军继续攻城略地。”
“金军战力强悍,却苦于兵力不足,利用这种战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多的地盘,但也容易产生新占领区统治不稳,后方空虚等问题。大同府降而复叛,便是这种快速扩张战术的反噬。”
牛皋上梁山后,就在社首的教育下开始读书,早不是当年鲁山县大山中大字不识的樵夫了。
马扩的讲解,让他想到了大唐征服西域的过程,基本上也是同样的战术。
金人之中,知道大唐历史的应该很少,但任何领域到了最顶端都是殊途同归。
换成牛皋自己带金军打仗,也要使用这种战术。
“哈哈哈,很好,子充这么一讲,俺便全明白了。”
马扩当然知道牛军正的肚子里有的是货,说这话明显是激励自己接着努力,当即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地方。
“综合以上情报,属下认为,我军下步的突破方向应该在这里。”
第一百一十四章 六国演义
不看最终效果只以眼前效率论的话,金国这种不管不顾闷头抓辽帝的战术,无疑是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时间,灭亡辽国这种游牧民族建立的大国之最佳选择。
作为方面统帅,而非势力领袖,牛皋并不关心金国到底要多久才能灭亡辽国。
其人只关心辽国被金国这么一通狂暴输出后,已然崩溃,正是扩大战果抢地盘的好时候,西方面军要向哪个方面突破,才能为同舟社赢得最大利益。
战前,徐泽制定的计划是西线取得蔚州后,再根据时局变化,决定继续西进或是回师涿州。
现在的时局是东方面军已经拿下了燕京,并很快就会全取整个南京道。
而同舟社的头号竞争对手——金国主力却已经打入西京道,并分散在各处攻城略地。
很明显,回师涿州这一选项可以不用再考虑了。
西方面军必须抓住时机,继续进军。
牛皋面临的选择,主要是向哪个方向进攻。
控制蔚州后,西方面军的突破方向主要有两个。
其一,继续向西,攻下应州和朔州。
这一战略的好处是暂时避免与金军争地盘,能迅速进军,快速拿下这两地。
坏处是新取得的地域过于狭长,补给不便。
而且,这两个州的南面是赵宋的河东路。
同舟社日后一旦与金国翻脸,蔚、应、朔三州就有被金军拦腰切断的风险。
要是金国再和赵宋沆瀣一气,同舟社夹在中间,战略上会非常被动。
其二,向北攻击大同府弘州、顺圣等县。
这一战略的好处变被动为主动,拓展蔚州的防御纵深。
坏处是此举会卡住了金人西进的脖子,极容易引起后者的过激反应。
其实,涉及到攻击方向的战略问题,牛皋并不能擅自作主。
最稳妥的办法是派快马带掌握的情报回燕京,请社首自己作决定。
但西线战争形势瞬息万变,金军显然也意识到了同军即将入局,正在抓紧时间攻城略地。
先请示社首再动手固然稳妥,不用承担选错了战略的责任。
但山中道路曲折,这一来一回,有很大可能会在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前线的形势就发生了急剧变化,之前的绝佳战机已经失去。
徐泽将方面之任交给牛皋,其实就已经给了其人临机决断之权。
牛皋也不可能把自己都没有任何倾向的意见直接传回去交给社首定夺,这样做也太不负责任了。
情报参军马扩的意见是立即北进,争夺西京道战略防御的“高地”,将蔚州、大同府东面、奉圣州南面以及南京道连成一片。
其人还给出了这种战术的必然理由——同舟社缺骑兵,暂时没法和金国比机动力。
就如同金人的国力实际决定了他们必须远距离机动,非要抓住辽帝不可一样。
同舟社的实际,也决定了必须采取步步为营的战略,打下一地就要切实控制一地。
继续向西,攻下应州和朔州,战术上简单,却将战略主动权交到金军手中;
而向北攻下奉圣州和大同府部分州县,则是先让己方立于不败之地,掌握战略主动。
牛皋其实已经被马扩说服了,但其人毕竟是方面统帅,站得位置更高,要考虑的问题更多。
西线攻略不能只追求战术上的最大效果,还要服务于同、金、辽三方角逐的大战略,不能破坏联金灭辽的总方针。
万一金军误判了形势,认为同军攻略北线,是掐其后路的危险行为,会不会放过已经被打残的辽国,返身突袭同军?
或者,同军北上攻下大同府东面诸州县,再向东进攻时,却发现金军早就分出部分兵马越过长城,全取了奉圣州,将同军夹在了中间,岂不尴尬?
任何战略都要建立在情报充足基础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马扩的推测的确像那么回事,但毕竟只是推测。
同军掌握的相关情报还不足以支撑马扩的这一推测,万一形势根本就不是他说的那么回事,怎么办?
牛皋正苦于情报不足,而难以决断时,斥候却在广陵抓住了辽帝的逃亡卫士耶律九斤,这个人带来了很多牛皋急需的情报。
耶律九斤最初并不是一个人孤身逃亡的。
其人离开夹山时,还带着十五个不愿再跟着耶律延禧继续亡命的护卫。
耶律九斤原本的计划是向东走九十九泉,经白水泺进入奉圣州,再越过长城,经可汗州过居庸关潜回燕京。
但逃亡卫士们刚跑到青冢,就遇到了从金人手中逃脱的萧得里底,并得知丰州一线到处都是金人的探马。
耶律九斤乃裹挟萧得里底转向南面,进入振武军,计划改从守军起义再次回归大辽的大同府进入奉圣州。
在路上,萧得里底得知耶律九斤欲要送自己去燕京见天锡皇帝。
耶律淳身为篡位伪帝,可不会像天祚皇帝这样留给自己什么情面,绝对会拿他这个民怨极重的重臣大做文章。
萧得里底自知去了燕京也是难逃一死,而且还会死得极惨。
其人乃称“忠臣不事僭窃之君”,随后几日里极不配合,最终绝食而亡。
耶律九斤在振武军耽误了几日,再赶到大同府时,形势再次发生变化。
还在追击辽帝的金军都统完颜斜也被完颜宗雄说服,调集周边的掠地金军汇聚于大同府,准备再次攻城。
耶律九斤差点被金军探马抓获,一行十六人最终只有四人仓惶逃到了更南面的朔州,才算躲过一劫。
之后,耶律九斤再不敢向北,只能沿着朔州向东,进入应州,历尽艰辛才逃到蔚州。
结果,水都没喝上一口,便被萧近海麾下的斥候抓获。
萧近海得知耶律九斤的身份后,立即将其人送到了灵仙县,交给牛皋亲自过问。
耶律九斤的出现非常及时,其人提供的情报不仅印证了马扩的绝大部分猜测,还包括一些牛皋、马扩等人没想到的情况。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朔州的风向不对——有宋人的官员和商队明目张胆进出州治鄯阳县。
正是看到这点异常情况,本已绝了再找天锡皇帝之心的耶律九斤赶紧逃出朔州。
听完耶律九斤提供的情报,牛皋和马扩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牛皋很满意耶律九斤的配合,对其人吩咐道。
“很好!你提供的消息很重要,本帅这就派人送你去燕京见你的皇帝。”
耶律九斤这个时候已经知道天锡皇帝驾崩的消息,也清楚了牛皋等人的身份,听了这话,吓得脸都白了,噗通一声跪倒。
“元帅,你可是答应了小人——”
“你想啥呢?”
牛皋一把提起耶律九斤,拍了拍其人的肩膀。
“俺们同舟社不干这种事,到了燕京你就知道了。”
待耶律九斤走出帐,牛皋才摸了摸自己的肚皮,笑道:
“同、金、辽三方再加一个赵宋,已经变成了四方,这下有热闹看了啊。”
“是啊。”
马扩如释重负,跟着笑道:
“如此一来,咱们就不用再纠结继续向西,还是转向攻北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超级基地 (神级吃鸡高手) 番茄vip2020-11-11完结林文穿越到大唐贞观元年,获得超级基地系统,超级基地可以招募士兵、采矿、种植…&...
-
袁术霸三国 (虎啸山林多情剑) 番茄小说网vip2021-11-19完结123.9万字 ·8万人在读穿越三国却成了袁术,那个最脑残的人,冢中枯骨。做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