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他们出的招儿,真的是好,能用也行,偏偏一个个满嘴胡说八道,比刘汉少还不靠谱。再不然,就是出于各自的私人目的,对政事、时事进行抨击。甚至有人还提议恢复周朝礼制,按照他们先前捐献的多寡,进行赏爵分封,然后他们便可以将封土分发给无地之民。
孔子曰的好,牵着不走,打着倒退。这帮人不是让驴踢了脑子,他们本身就是驴啊。
如此一来,也再一次让袁绍看清了这些名望贤达的嘴脸,深感与彼辈为伍而羞愧不已。但是刘汉少还总劝他,再忍忍,等过上几年,百姓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权利,自己选取能代表他们的议员,那时候就好了。
于是,凉州、并州组建议院之事暂罢,袁绍转而负责教导百姓如何正确的使用自己手中的选票。首先以洛阳周边为试点,一村村民选村长,一乡乡民选乡长,每一届任期均为五年,最多连任两届。选取当日,村选由县中派员监督,乡选由郡中派员监督。选取之前,凡是“备选人”向村民、乡民赠送钱粮等物,视为贿选行为,应立刻取消选取资格。
…………
“洛阳第一民选村”就是孙大壮他们村,在此之前经过预选,已经选出了五名“备选人”。选取当日,不仅洛阳令董昭亲自跑来充当监督员,就是袁绍也在此坐镇,监督选取。
一个小黑屋,四面不透光,两边是门帘,十六岁以上,有投选资格的村民们依次从左侧领取一张选票,当着监督员的面儿摁上自己的手印,然后再进入小黑屋投选,从右侧出来。因为不少投选人可能都不认识“备选人”的名字,所以五个“备选人”除了名字之外,还有画像贴在各自的选票箱上。
最后的选取结果出来的时候,袁绍差点哭,因为得票最多的居然是孙大壮的老婆……狗子他娘!
第285章 陈冉奉命捉胖子
……………………………………
孙大壮在村里还算是富裕户,平时又带着村民种田、养鸡,所以被选为村长的呼声很高。但是狗子他娘人缘更好,不仅平时为大家帮这帮那,还时不时的给那些有老人、小娃,或者家里有病人的人家送几个鸡蛋。再所以,老婆一不小心击败了老公,把孙大壮气得差点当众打老婆。
充当监督员的董昭还问袁绍,现在咱咋弄?自古以来也没听过妇人当官的呀。袁绍原本千小心万小心,就指着这一次民选村长做样板,好确立自己成为“选取界第一人”的不可撼动的地位,又怎知预选的时候就出了这么一个岔子。
好在孙大壮他们村离洛阳不远,袁绍机智地说,要不咱们去问问陛下吧。于是,和董昭两个人骑着快马,奔回洛阳,把前因后果向刘汉少一回报,末了,还一副甘愿受罚的模样。
可是刘汉少听完,当时就哈哈大笑起来。
董昭栖栖遑遑地说:“陛下,妇人选官,牝鸡司晨,这可是大不吉之兆啊!”
刘汉少浑不在意地说:“屁的不吉,这叫民心所向!选取之前,连哥都以为大壮这一次要当村长了,可是他老婆就是比他人缘好,村民们更支持,咱们自己立的规矩,难道还能说了不算?再说了,村民乡民只能选取村长乡长,一个村长、乡长又算得了什么官,还能耽误咱们建设美丽新大汉不成?你们回去,就按照选取结果来委任,反正是村民们自己选取出来的,狗子他娘要是干不好,等到五年之后,下界再选,村民们自然就不会再选她了,对吧?”
得咧,只要您这位哥不追究我们的过错,我们还管他一个村里选谁当村长,是公又是母呢!
又于是,袁绍和董昭骑着快马返回村,由监督员董昭当众宣布,本次选取结果合法有效,第一任民选村长为狗子他娘,赵氏!
然后,孙大壮也直接当众给他老婆跪下了。
“狗子他娘……不不不,村长啊,俺刚才不是想打你,只是看你衣裳上有灰,俺想帮你掸掸……”
…………
假如说大力推广倍精话,勾动了大官小吏,有识之士的神经,想趁此有一番作为,那么紧跟着朝廷的又一道诏令,可就是关乎大汉全民,每家每户的大事了,因为诏令颁布了新的《大汉征兵法》。
首先,大汉将实行军团、兵团并行制,军团又分A级作战部队与B级别守御部队,而兵团只作为储备兵员使用。B级军团的日常任务是守城、训练、屯田,而兵团的日常任务则是屯田、放牧、养鱼、喂猪、种树、修路、筑城……兼有训练。
在讨论这一项法令的时候,刘汉少说:“咱们既要确定制度,又不能将过多的壮劳力从田间抽走,所以把兵团当作兵员储备,集中起来使用。如此,既提高生产力,又无需增添国家负担,甚至还能够反哺作战部队,真是国家到了危及时刻,也能快速调动起来,补充兵员。”
其次,《征兵法》规定,自皇家至平民,以户籍为单位,每家每户,凡年满十七的男性国人,都有保卫国家的义务,应当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军。勋贵爱卿们大惊之色,“这么说,将来连皇子都得去当兵?”刘汉少说:“还用得着等皇子么?哥今年正好十七,不就是一个兵嘛。回头等刘协到了年纪,也把他弄到军队里锻炼锻炼!”
因为征兵法中还特别说明:独子长子不征;有残有疾不征;专业人才不征;双征单不征等规定。
前三条好理解,所谓双征单不征,意思就是说家里有俩男娃,那么老二应该被征,如果是三个,依旧只出一人,假如是四个,就应该老二、老四都被征。
可怜的刘协,正好是老二!
凡是初征新兵,原则上只送入B级军团或兵团,特招除外。
B级军团服役期三年,自第二年起,自愿加入A级军团者,可提出申请,由部队考核。兵团服役期四年,期满后可自愿返乡,也可由兵武部另行安置。
如此一来,大汉的军队便呈现出一个阶梯模式,A级军团就是纯职业化部队,不仅军饷优厚,家中税赋减免,兵士们至少也有一级军士的军阶;B级军团属于半职业化部队,没有A级军团那么危险,相应的待遇也没有那么优厚,兵士们从列兵开始;兵团基本上就属于民兵预备役一类了,大概也就是从家里被征出来,换个地方干活,当然,必要的待遇也是会有的,而且,不算太少。
因为……少了人家不干呀!
俺们在大洛阳呆的好好的,被扯到并州放羊,还不许吃口羊肉,这上哪能说的过去?
所以,无论是什么部队,待遇也只是相对而言,以那些比较贫困的百姓而言,能当兵绝对是管吃管穿还给钱的好事。
再所以,此项法令一出,各界反应也是天差地别。刘汉少在洛阳的威望自然是如日中天,所以洛阳百姓纷纷拥护,真是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敲锣打鼓的送儿子去部队。但是,离洛阳越远,百姓们的热情也就随之降低,对朝廷信心越是不足,顾虑也就越多。
此外,还有那些勋贵爱卿们,跳出来反对的胆子自然没有,但是肚子里的小算盘一个比一个打的好,有的琢磨着怎么样让自己的儿子有病装傻,有的就想把自己的儿子训练成哪种人才比较好,还有的就想能不能嫡出换庶出,改改年龄,重新给儿子们排排队……
…………
除了新兵征召,还有老兵安置问题亟待解决。其实以目前的情况而言,说“老兵”不如说“伤兵”来的恰当,不过这些伤兵一般也就是少个耳朵瞎只眼,多个拐杖瘸条腿的事,连像韦光正那样断手断脚的都少,因为……伤太重的话,根本就活不下来。
首先,腿脚还利索的,尽量往警署里安置。其次,优先补充各地小官小吏的空缺,这些人的办事能力和文化程度可能参差不齐,但是他们有更好的执行力,不会推诿,更不会把刘汉少说的话当放屁。尤其是新组建的那些兵团,一个个既是“新兵旦子”,又是庄户孩子,让他们去领导指挥,再合适不过了。
原本韩遂还以为,这一次回洛阳,自己基本上可以躺着渡过余生了,哪曾想没到开春,自己的屁屁就再也沾不到热炕头,连生儿子的大计都耽误了。有时候韩遂真想写信,把成公英喊回来帮帮自己,可是人家现在都已经是第二军的参谋长了,哪能再喊回来耽误人家的前程呢?
…………
第二军接到汉正军军部命令,平靖凉州。
军令来的时候,王闹闹正在郁闷,随着高节还京,卸任元帅,自己这个副元帅自然也就自动卸任了。这一次全军改编调整,文老三能当军长,一点也不奇怪,那么大一个冀州垫着,他想不升官都难,但是赵老二一下子就蹿上来,也成了一军之长,实在让王闹闹有点气不过。
往后给自己敬礼的人又少了,虽说还有陈冉,但是,总欺负老实人,也忒没意思。
军部的命令上只有四个字,但是随军令一起来的还有一封信,刘汉少啰里八嗦的没少唠叨。
首先,对于马腾,能不打则不打,最好的结果是许以高官厚禄,让他们全家都进京。如果不行,还可以退而求其次,把他送到西域去,并且专门设立的新州,可以让他担任新州州牧。如果还不行的话,这个家伙既不肯降,又不肯走,那就只能施以雷霆手段,坚决彻底消灭,尤其是马腾有一个儿子,叫马超,必须活要见人,死要见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