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汉大忽悠帝 (郑端木)


  不用担心孔融敢偷奸耍滑,找人代劳,农学院那帮人天天都守着他呢!
  …………
  刘汉少对孔融下达了新诏令,美其名曰:劳动改造!
  但是此诏并未得到朝堂上爱卿们的一致赞成,因为总有人觉得陛下心太软,像孔文举这么根搅屎棍,还留着他干吗?然而在三学院以及民间却得到了一致好评,大家都觉得,就是得让这帮成天耍嘴皮子的多干干活,受受累,才能真正的体会民间疾苦。
  沸沸扬扬的“学院互怼事件”渐渐落下帷幕,《大汉月刊》旗下又创办了一份《京城早报》,半旬一期,一月六期。于此同时还出现了很多别的报刊,有的半月一期,有的旬日一发,最可喜的应该算是三学院联合主办的《新科学月刊》以及河东郡的《河东早报》与长安城的《西京早报》,说明报刊业正在走出洛阳,走向各界。
  除了刘汉少赔的钱多点之外,这一回最倒霉的应该算杨修杨行走了,这个可怜的娃终于被他老爹赶出了首相府小别野。或许仅仅是老杨实在太害怕,不知道下回小杨的老婆们还会偷点自己的什么东西,然后又被别人给捅出去……要是害的别人担上“泄露大汉机密罪”也很不好嘛!
  哪曾想,此举反而令杨修如愿以偿,整天在自己府上呼朋唤友,宴饮耍闹。
  为此,老杨还专门找过刘汉少,希望他能帮着自己教育教育小杨,踹他一顿。但是刘汉少觉得,人家小杨是在自己家里玩耍,甭管吃草还是吃肉,躺着喝还是坐着喝,那都是人家自己的事,咱就算当皇帝也不能管的太宽,对吧?
  …………
  随着陈宫走马上任,汉正军第三军也正式接管了兖州防务,并且按照军部令扩编十六、十七两个师。鲍信前往幽州之时,特意留下了自己的弟弟鲍韬,以及于禁、吕虔两员大将,协助陈宫接手兖州。当然了,这只是鲍信与陈宫交接之时,如此所说的场面话而已,实则是鲍信也知道京师三府改制,军政两分,自己根本不可能再掌管军队,留下兄弟鲍韬这一支,往后好在军中发展。
  徐荣在豫州之时,早已听闻于禁、吕虔之才,所以直接提请于禁为十七师师长,而吕虔则任旅长,另由原警卫旅长乐进担任十六师师长。自然,徐荣也不会辜负鲍信临走时的一番好意,将其弟鲍韬任命为第三军的副督教长,不过,首先得先回北邙军校学习学习。
  大军势强,陈宫、徐荣又有诏令、军令在手,更何况陈宫、程昱、卫兹、乐进等人原本就是兖州人,所以接管兖州之事还是比较顺利的,即便是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在任多年,此时也不得不交出手中兵马,接受改制、改编。
  然而这其间还是出了一点小问题,济阴郡乘氏与山阳郡巨野之间,有一地方豪族,李氏。昔年黄巾为祸,李氏兄弟便率族人据寨自守,对抗黄巾。后来黄巾被扑灭,李氏愈发壮大,除了李氏族人之外,还有不少的私兵部曲,跨州连郡,自成一股势力。
  因为乘氏、巨野到处都是李氏族人,所以李氏非但不会为祸地方,还会保护乡里,处处周济,在当地的名声也不是一般的好。
  在此之前,即便是济阴太守吴资与山阳太守袁遗也要客客气气,相让三分,遇事多有请托,却无法插手乘氏、巨野以内。
  现在陈宫和徐荣都来了,总不能还留着它在兖州中间,像个国中之国一般的存在吧?
  但是,打……怎么打?
  难道把这些地方姓李的都杀光?
  别说巨野还背靠着一个巨野泽,真要打的话,人家带着部曲往里边一钻,费时费力。就算是真的把人家打败,汉正军乃至朝廷的名声也要在当地毁完了。
  可要是不打,就得好好商量商量这事怎么解决,是吧?
  其实李氏也不敢抗拒“朝廷天军”,就算要往乘氏、巨野里边派县长啥的,李氏也丝毫不敢反对,还愿意多处配合,唯独让李氏现任族长李乾犹豫不决的就是接受改编之事。
  这么多年了,人家习惯了自己种,自己吃,自己保护自己。现在汉正军来了,要把人家的私人部曲拆散打乱,挑挑拣拣的改编到各个部队里去。
  说句不中听的话,那些不姓李的,改编改编也就算了,可这其中还有很多李氏宗族子弟,要是被塞到别的部队,真打起仗来,人家的娃可能死哪儿都不知道。
  再者,人家也不敢百分百相信汉正军,真打起仗来,他们能保护好我们吗?万一还像从前的那些人,甭管官军还是贼兵,相互之间杀来杀去,除了会祸害百姓,要钱要粮之外,没一点好处。
  这其实已经不是一个豪族势力的问题了,归根结底,这些年百姓吃够了苦,伤透了心,对朝廷已经不敢抱有啥期望了。
第355章 撸人皇帝刘汉少
  ……………………………………
  其实李氏豪族这种事情在当时很普遍,就好像许褚入嵩山的时候,也带有自己的家兵,文聘直接都把朱灵那个旅换去并州了。
  但是徐荣算是“半个降将”,刘汉少不仅没有责罚打压,还让他一路升迁,直至一军之长。所以,在徐荣心里,一方面是感激刘汉少的知遇之恩,一方面也是军人的铁血性格。我们汉正军的军规,就是不许破!我不管你名声好坏,也不管你势力大小,要么你按规矩来,要么咱就开兵见仗,我灭了你或者你灭了我!
  当然了,这只是徐荣作为豫兖二州最高军事长官所摆出来的一种姿态,很强硬,没得商量,可其实还是留下了陈宫等人与李氏李乾商议的余地,否则徐荣又何必说这番话?直接打就是了。
  程昱又向徐荣建议,说李氏虽然家大业大,却并无进身之阶,若是军长肯保举一二李氏子弟,前往北邙军校学习,将来能够博个出身,光耀门庭,必为李氏所喜。
  徐荣疑惑地瞧着自己这位参谋长,心里话说:喜吗?说不定人家还以为咱是要人家送质子入京呢!
  “然后呢?”
  “然后就看军长敢不敢用人了!”
  终于,在陈宫带着各路老乡,跑前跑后,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下,徐荣与李氏也都做出了各自的让步。徐荣保举李氏族长李乾之子李整与其侄李典前往北邙军校学习,而李乾则担任徐荣的警卫旅长,其弟李进担任警卫旅辖下一个团长,并且,李进这个团全部由李氏宗族子弟组成。而李氏其他的私兵部曲则全面接受改编,或挑选精锐分散到各个部队,或配置到各个守御地方的B级军团,或者直接遣回家中。
  用徐荣的话说:“叔节敢把子侄前途托付于我,我也敢把性命托付与叔节,咱们同为汉正军,原本便该是手足兄弟。”
  只不过,原本徐荣其实是想让吕虔给自己做警卫旅长的,现在只得把他安排去别的师里任职了。
  …………
  有徐荣坐镇兖州,为自己撑腰,陈宫可谓心硬手狠,外加胆肥,毕竟临行之前刘汉少几乎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他,不是让他回来当好人的。兖州不是凉并、幽州,那些地广人稀,边僻之地,原本便人口众多,地无闲荒。在这种情形下,想要安置大批青州流民,最快速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全都变成豪门大户的附庸,但是,这种办法最不可取。
  兖州辖下共有八个郡国,其中封国便有三个,分别是济北国,东平国,任城国,如此尚且不算刘协那个“陈留王”,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封县、乡亭,而陈宫首先拿来开刀的就是这些封国封地。
  刘汉少与文聘在冀州玩的那一手“官军抓强盗”,虽然陈宫不敢断定黑山军就是陛下的暗子,但是最终结果很明显,冀州的封国封地被一扫而光,那些宗亲王侯全都乖乖的去了洛阳。
  现在各个州府郡府都流行集资建房,而洛阳最大的集资建筑群就是“皇家花苑”!那些进京的宗亲王侯们,有钱的盖小别野,没钱的住集资楼,真是先前被抄的一毛不剩,看在大家都是亲戚的份上,内务署也会给分套小户型。
  陈宫心中猜想,取消各处封国封地,应该是符合陛下心意的。再者,也可以由此试探一下陛下的态度,敲打别的勋贵豪强。所以就招来济北国相王肱,东平国相沐宠,任城国相郑遂,要他们向各自王上施压,向朝廷自请取消封国。但是,除了济北国相王肱与鲍信有旧,愿意配合陈宫行事之外,东平国相沐宠与任城国相郑遂皆不愿意配合,毕竟在封国之中,国相可说是一手遮天,独断专行。
  然后陈宫便让兖州检察院收集整理了沐宠与郑遂的材料,上报给京师检察司,随后以接受调查为名,将二人收押,又命薛悌代任东平国相,杨众代任任城国相。又然后,东平王刘凯,任城王刘佗,济北王刘鸾便先后上书,自请取消封国,携家入京,以沐天恩。
  毕竟兖州距离洛阳不远,前后没几天的工夫,检察司整理的材料与陈宫的上书便摆在了刘汉少的面前。刘汉少可不知道陈宫其中还有试探自己态度的意思,只以为他能力出众,办事利索呢。当即做出批复,将沐宠、郑遂押解入京,交由审判司审判,并允准了三王取消封国,携家入京的请求。同时还提出了一条指示,说是任城国太小,取消封国后,直接划入山阳郡即可。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