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汉大忽悠帝 (郑端木)


  如今,他又说到了六十就退休,带她们去游山玩水,那不是等于要为了她们而放弃皇位吗?六十岁……那时候大家都很老了吧?
  …………
  册封刘云远航为太子这件事,尽管没有得到爱卿们的一致支持,但是刘汉少心意已决,只是通知大家一声而已,根本没想过征求他们的意见。
  对于跟着刘汉少混久了的老臣,渐渐摸透了脾气,也都知道这位皇帝哥有时候特别好说话,比如军事上,民事上,政务上,都会先开会,有商有量,听取大家的意见。但是有时候又特别倔,死拧死拧的,比如册封皇后,一下弄仨,御驾亲征,跑去长安。大家感到无奈的同时,也只能选择原谅他,迁就他……
  眼见册封太子之事不可更改,众位爱卿们也都识趣地闭上了嘴巴,反正陛下如今正值少壮,太子还不满周岁,就算大家想要提前投资、投靠,也都算是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并没有谁近谁远之说,且行且观之。
  然而,接下来的一件事,还是令满朝震动,爱卿发懵,因为刘汉少亲自下诏,为废黜皇帝立律。
  一,凡大汉皇帝,皆有守御国家国土之责,丢失国家国土万分之一者,即可进入废立程序。
  备注说明:当以战争过后,实际丢失国土多寡为准。
  二、凡大汉皇帝,皆有守节、自律、倡廉之责,侵占国家财产达皇帝薪俸一倍以上者,即可进入废立程序。
  备注说明:皇帝当年薪俸为国家当年收入的万分之一,后世新君不得增收。
  三,凡大汉皇帝,皆有守法奉公,为民表率之责,暴虐成性,荒淫无道,致使民生艰难,天怒人怨者,可进入废立程序。
  备注说明:需参照国家律法,犯罪达死刑标准为准。
  四,凡大汉皇帝,皆有为国让贤之责,年满六十,应自动退位,让贤于储君。
  五,储君设立标准:论岁不分贵贱,以皇长子为先,需年满十六以上。皇帝崩殂,子嗣无年满十六者,当以皇长子为储君继位,同时成立辅政小组,由三府左副共同兼任组员,至新君成年,自动裁撤。
  备注说明:储君犯罪,刑期达五年以上者,可废黜再立;储君患有精神疾病、智力障碍,无法正常理事者,可另立储君。不得以储君私德不彰、面貌不佳、身体有疾为由,妄行废立。
  六,凡进入废立程序,应当开大朝会,由相府、军府、御府、政议院共同商议,投票决定。以七成赞同,为废黜皇帝标准,由立法司、检察司、审判司共同监会,宣布投票结果是否公正合法。
  …………
  此律一出,爱卿们全都醒了酒,小心翼翼,不敢轻易开口。
  这事太大了,自古君权神授,天命所归,所以皇帝又被称为天子,而天子是有金箍棒的,想要多粗就多粗,想要多长就多长,想要捅谁就捅谁。当年董仲舒挖空心思,竭尽全力宣扬“天人感应”,无非也就是想要皇帝有所收敛,为戒为惧,故而才有“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之语。既然皇帝称为“天子”,便用“天”这个爹来管束,虽然谈不上限制君权,但是其意了然。
  而今,咱们这位皇帝哥是“肿么了”?居然主动为废黜皇帝立律,难道您了是欲练神功,所以才挥刀……对了,当初皇家国家闹分家那会儿,陛下就说过以后国家收入的万分之一为皇帝薪俸,贪墨一倍以上可废黜帝位。只是这两年谁也没见过工薪署给皇帝发放薪俸,所以谁也没敢当真,现在看来,陛下可是在玩真的。
  许久过后,军府总统刘虞才颤巍巍地说道:“陛下,自古立子以贵,立嫡以长。而今陛下立储,只分长幼,不分嫡庶,只恐祖宗基业落于旁支,皇家血脉有污不洁,庶子觊觎大位,兄弟祸起萧墙。陛下,还望三思……三思啊!”
  说着说着刘虞便痛心疾首,竟然当众哭了起来,好像心肝宝贝被人掏走了似的。
  见此情形,刘汉少亲自走到刘虞身边劝慰道:“皇伯父,您不仅是军府总统,更是皇族宗亲。您好好想一想,自太祖高皇帝开国以来,我大汉历经近四百载,期间有多少皇帝因为年幼,不能理政,导致太后临朝称制,任用外戚揽权坐大,宠信宦官肆意妄为,天下难安,百姓艰苦?甚至出现篡汉逆贼,使国祚一度断绝。若非世祖光武帝起兵南阳,征讨王莽,光复汉室,再续国祚,如今又怎么有你我伯侄在此讨论嫡庶?所以,储君登基,执掌天下,首先得成年啊。再说了,往后继位者,都是哥的儿孙,孔子曰的好,手心手背都是肉,谁还不是个宝宝?难道您看航儿不喜吗?待他长大成年,也要尊称您一声皇祖父呀。”
  对呀,反正往后当皇帝的都是这位哥的儿孙,跟我们家还有啥关系?虽然太子现在年岁小,连话都还不会说,但是将来总会长大的,要是知道我反对过他,再来收拾我们家,那可咋整?
  现在陛下喊自己一声“皇伯父”,那是给足了面子,这事自己再硬顶下去,只能自己丢人,也改变不了事实。
  于是,刘虞顺着坡就下来了。
  “陛下所言,乃是真正荣保皇家之道,老臣当为陛下贺,为太子殿下贺。”
  这边刚刚搞定刘虞,刘汉少还没来得及喘口大气,那边又听御府总理王允说道:“陛下,自古君权神授,天命所归,从未有过废立皇帝之律。若此律设立,等于鼓励臣子行悖逆之事,欺君罔上,必然招致大祸。臣望陛下慎之,慎之。”
  自从太原回来之后,王允好像转了脾性,不仅不再容易发火,更是不会和刘汉少轻易对着干。毕竟刘汉少拿着一个安定且日渐繁荣的并州说话,用事实证明了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所需的不过是王允杀几头家猪,掉几撮头发而已。
  今天,王允表面上看起来又在反对刘汉少了,可其实恰恰是想给刘汉少提个醒,千万别玩脱了。毕竟太原人已经让王允滚出去了,要是再不抱紧刘汉少的大腿,自己还能上哪养老去?
  当然了,这只是玩笑话。
  事实上,正是因为刘汉少登基亲政这两三年里,王允眼见着大汉从颓败动荡之中一点一点的恢复过来,安定下来,所以才对刘汉少也越来越信服,尽管很多时候,他依然觉得这位皇帝哥没有个当皇帝的样子。
  依照王允的脾气,是不会当面说出恭维赞颂刘汉少的话来的,可是他又真怕这个废黜皇帝的律法制定实施之后,会不会有人拿着它,针对于刘汉少的种种不靠谱行为,把他给废黜掉。
  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那可不仅仅是刘汉少一个人的笑话,更是大汉国的损失。
第401章 废黜皇帝的神律
  ……………………………………
  “陛下,臣也反对废黜皇帝之律!”
  说话之人是审判司司长田丰,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复又说道:“君王有道,众臣辅之,君若无道,众臣弃之。但是,无论如何,不该背主叛君,此乃臣子本分。伊霍故事,看似忠直,实则掩人耳目,自圆其说罢了。更何况,前有王莽,篡汉谋逆,近有董卓,擅行废立,陛下非但不以此为警,反而制定废黜皇帝之律。您当真不怕权臣如虎,恶意汹汹吗?”
  好家伙,田丰最后这句喝问,跟吵架似的,甚至还用眼睛瞪着刘汉少,眼珠子都快突出来了。
  刘汉少挠了挠头皮,心里话说,你们都是“肿么了”?哥就是害怕“皇帝”这头怪兽因为有金箍棒,为所欲为,无可遏制,所以才想给它套个紧箍咒,怎么你们一个个还都不乐意了呢?
  “哥心里很明白,总理、元皓之忧,二位能够直言不讳地说出来,劝诫于哥,足见忠直之心。但是,二位有没有想过?从前咱们没有废黜皇帝之律,然而伊尹、霍光之辈,王莽、董卓之流也都出现了。究其原因,大致可分为两条:一,皇帝年幼,孱弱无力,使权臣坐大,心生野望;二,皇帝昏聩,荒淫无道,使天怒人怨,臣不得已而为之。”
  刘汉少目视众人,见无人反驳,复又说道:“如今咱们制定废黜皇帝之律,一来可以避免幼子为君,无力理政的局面发生,二来也是对为君之人有所警戒,免得他们无法无天,恣意妄为。”
  说到这里,刘汉少又瞅着已升任检察司司长的审配,打趣问道:“正南,哥想……你也不愿意再让哥当众扒衣裳了吧?”
  审配闻言,立刻涨红了脸。当初皇家国家闹分家那会儿,审配非说陛下即国家,结果差点被刘汉少扒成“光出溜”。现在想来,仍感羞臊,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
  “重要的是,废立皇帝程序,需要经过大朝会共同商议,三司共同监会,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权臣倒行逆施,欺君罔上。”
  “可是……可是若有七成以上,投票反对,皇帝就要被废黜了呀。”
  袁绍说这话的时候,充满了担忧,好像下一刻刘汉少就会被大家投票废掉似的。
  “没错!如果朝野上下,有七成都投了反对票,那这个皇帝还赖在上边干吗?本初啊,你有选取议员议长与村长乡长的经验,所以你最有发言权。平时咱们选取议员议长,以票多为胜,而选取村长乡长,则需要赞同票达到百分之五十二以上,视为绝对胜出。但是,哥认为,废立皇帝,毕竟是一国大事,一不小心便可能引发动荡,国家无宁,必须慎之又慎,所以才将反对票提高到七成,视为有效,你以为可否?”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