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汉大忽悠帝 (郑端木)


  刘汉少哈哈大笑,指着陈群说道:“长文总结的很好啊,很透彻,到底是文化人,比哥有才。”
  陈群面上谦虚,连称不敢,桌子下边却又挨了一脚。粗话的,抱上仙境圣尊的大腿,急着争夺神位,连自己老爹都不管不顾了是不是?
  踹过陈群,陈纪终于按捺不住对神位的渴望,张口急问:“圣尊,不知老朽可有何能为?”
  孔子曰,弱国无外交,为毛咱们现在是强汉,也没有外交呢?
  “元方。”
  刚刚收起心里那点小尴尬,刘汉少只喊了一声陈纪的表字,又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陛下对我还是很热情的嘛,不笑不说话,陈纪连忙回道:“臣在。”
  假意咳嗽两声,忍住这个令人想笑的表字,刘汉少又说道:“元方啊,弘扬我大汉文化,不止是弘扬道教、儒学,衣冠礼仪。吃穿用品,生活习惯,节年习俗都应该包括其中,而在这一点上,你们外交部还是很有优势的。比如说,原本边地那些穷困的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如果以后生活安定了,百姓慢慢富裕起来,他们也想吃丰盛的食物,穿漂亮的衣服,应该跟谁学呢?”
  “边地百姓也是大汉国人,那自然是要跟咱们大汉学了。”
  “对,元方说的对!”
  刘汉少继而又说:“可是想要他们有机会学习,首先咱们就得有输出,有推广。上一次马休来京,咱们送了那么多好东西,为啥?就是为了推广!原本胡人吃食,不是用手抓,就是用刀拉,咱们把火锅送过去……”
  “噗……”
  杨修实在忍不住了,没等刘汉少说完便笑了起来,而后众人可能也都想到了伸手抓火锅的画面,纷纷大笑不止。
  陈纪还一边儿笑一边儿说:“明白,臣明白了!”
  “对。以后这种事情不要总让哥操心,你们外交部要积极的,主动的去做。要是能让鲜卑人学会用筷子,你陈元方岂能无功?”
  “是是,回去老臣就请那些来京办差的边地官吏们吃火锅,临走的时候还把锅送给他们。”
  陈纪说这话原本是想让刘汉少高兴来着,然而并没有,刘汉少很是惊讶地问:“一个火锅得不少钱吧?人人都送,你们外交部这么有钱吗?”
  无量天尊,哦咧个去。
  这位“皇帝哥”究竟能抠门到什么程度啊?
  陈纪尴尬不已,连忙又说:“我……老臣自己送!远路官吏来京不易,有时办差久了,相互熟识,便成了朋友。老臣自己掏钱,给朋友送火锅,应该可以吧?”
  “嗯。”
  刘汉少一本正经地说:“还是你们外交部的朋友多啊,兄弟遍天下。”
  众人脑门黑线,心中同曰:我去!皇帝今天请我们喝酒,得是下了多大的狠心呀?转脸就让陈元方自己贴钱送火锅了。
  眼瞅着陈琳信心满满地瞅着自己,刘汉少笑问:“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陈琳含笑而答:“微臣知道。”
  刘汉少点头又说:“不要在乎赚多少钱,甚至不要在乎工本,哪怕再远、再慢,也要加大发行量,坚持送过去。”
  “是。”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送文不送理,送论不送术。如果有一天,那些人来找咱们,哥希望他们是来学经求道,而不是学会了造刀枪,前来劫掠。”
  “微臣明白,技术不外流。”
  刘汉少并没有和陈琳打哑谜,而是从《大汉月刊》创立之初,就一直在强调导向问题。后来经过“学院互怼事件”,催生出大汉的报刊行业,更是加大了管理力度,成立了文化市场管理厅。旁的不说,三学院联合主办的那份《新科学月刊》,早已被拆分为外部发行与内部发行两个版本,即便是朝廷官吏,职务、级别达不到,内部发行版照样无法阅览。
  …………
  只剩下蔡老头了,就算心里对刘汉少再有意见,这会儿也不得不说点啥了。何况蔡邕对刘汉少纯粹是“因爱生怼”,不想给他好脸色而已,假如谁要是敢对刘汉少不利,恐怕老头是会奋不顾身地站出来,挡在刘汉少身前的。
  然而,没等蔡老头求问,刘汉少便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文教部要总揽全局,做好大家的坚强后盾,给各路兵马最大的支持!”
  各路兵马?
  敢情陛下还真把弘扬文化当成打仗了。
  想想也是,若天下万民皆着我汉家衣冠,行我汉家礼仪,那才真是我汉家至荣至盛之时。陛下还是像小时候那么聪明,越来越有圣主明君的姿态,可是……可是我闺女去并州了啊!那可是我最宝贝的大闺女……亲生的……
  蔡老头五味杂陈,也不说话,只是点头而应,倒是刘汉少似无所觉,还在没完没了的絮叨。
  “想要鼓励学子从教,就要提高教师薪资,尤其是支边教师的福利待遇,一定要加大加重。听说他们在边地,不仅白天要教小娃们读书学习,晚上还开设夜校,招来成年百姓上课听讲,很是辛苦呀。哥虽然没本事让他们都过上好五倍的日子,但是好个一倍两倍总还是可以的吧?另外,边地原本各个部落,各个族群的成年百姓,学起倍精话也很吃力,就像咱们学说胡话一样,发个高烧也不见得能成,所以,也要多鼓励,多支持。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一视同仁,严禁歧视,不管从前是什么部落,什么族群,只要有才干,就可量才施用,为官为吏。”
  盖勋也是老边出身,对那些地方的情况比较了解,闻言急忙劝谏道:“陛下,边僻之地,汉家民户较少,如果只是量才施用,恐怕就会有一大批……嗯,一大批……”
  “一大批啥?”
  是啊,边地原本的各族各部现在都统称为大汉国人,不许再胡虏夷狄的乱喊了,否则就是歧视。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他们之间的确又各有区别,这可该咋说呢?
  刘汉少自问自答,浑不在意地说:“元固啊,哥知道你的担忧,可你越是区别他们,他们就越不会与你同心同德;你越是照顾他们,他们就越把自己当成另类奇葩。你所谓的一大批,和咱们大汉国比起来,又算得了个啥?咱们既然要做到一视同仁,那谁还不是个大汉国人,咋滴?有才干而为国效力,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听上去,刘汉少的话似乎很有道理,可实际情况还是令盖勋担忧,比如“湟中义从胡”,被收养了那么多年,后来不还是反了么?当然,湟中义从胡反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低层百姓受压迫过重,难以生存;再比如当地豪强看到朝廷衰微,想要割据地方……但是,盖勋等人最重视的还是那一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这句话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或许有,或许没有。
  现实一点来说,都用不着“族”这么大的范围,小妈跟大妈生的娃都难得一心,如果是理想化一点,世界大同,人人平等,大家都是俩肩膀扛一个脑袋,谁还不是个宝宝?所以,这句话得因时因事,按照不同的标准去理解,至于这个标准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上,得看摆它的人心有多大,眼界有多高。
  好在,刘汉少并没有让盖勋担忧太久,又云淡风轻地说:“咱们应该再颁布两项法令,一是,从明年开始,中吏部监查大汉所有官吏,必须使用倍精话、汉简字,以后也以此为录用官吏的硬性标准,要是连咱大汉的倍精话都不会说,凭啥来做咱大汉国的官?二是,税务总局在收税的时候,农牧类的纳税人不使用倍精话,就加收百分之一翻译费;工商类的纳税人不使用倍精话,就加收百分之五的翻译费;如果是番邦外国跑来咱们大汉做生意还不说倍精话的话,翻译费就加上一成好了。”
第415章 音乐艺术无国界
  ……………………………………
  陛下,如此重大的决策,您就说的这么随意吗?
  大汉所有官吏必须使用倍精话,别说边地那些新变成大汉国人的官员了,就是中原内地恐怕也会被撸下不少啊。另外,收税增加翻译费,您这算乱收费吗?都没听说过!再说了,农牧工商,您收收咱们大汉国人自己的费也就得了,还要收人家“歪果仁”的费,您就不怕人家一急眼,都不来跟咱们做生意了?
  不对呀,咱们大汉是天下宗主,周遭那些番邦小国只会哭着喊着,求着跟咱们做生意,真要是收他们的费,他们要想省钱,除了努力学习倍精话,好像也没别的招可想。这可就是变惩罚为奖励,让他们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了。
  陛下这招儿,乍一听好像不太靠谱,但是越琢磨又觉得越有道理。众人的眼神从犹疑变的明朗,渐渐又变的有些狂热。陛下说的没错,文化这事,果然就像打仗一样,太刺激了。
  陈群兴奋而不失谨慎地问:“陛下,这两项法令何时颁布?”
  刘汉少想了想,说道:“你回去之后立刻制定颁布,然后告知三府一院,加快传谕各地。今年还剩七八个月的时间,冬天闲着没事,大家也可以恶补一下倍精话,等到明年三月,开始正式实施。”
  陈群连声应道:“是,是。微臣明白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