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兄,让我去,我把命交给您成不成?”
“不成,不成。你还年轻啊!”
随即,黄忠率军登陆,突袭灌亭,使得整个青州战场显得更加热热闹闹、零零碎碎。
…………
青州北部,颜良退走之后,得知二十师韩猛渡过漯水,文聘并没有让其部向自己靠拢,而是放弃千乘,主动汇合了过去,然后挥军向西。战事发展至此,再驻守千乘已经没有意义,而文聘向西也不是为了追击颜良,他的主要目标是邹平。只要拿下邹平城,等于便是彻底清理掉了张勋布下的“二水防线”,然后由西向东,与历城、菅县,临济、乐安连成一线,全线压迫张勋以及新增援过来桥蕤。
事到如今,颜良不可能再进邹平,因为进到城里也必然是变成孤军,遭到围困的结果,所以他想退至济水以南的梁邹,在那里凭借着济水,继续抵挡文聘所率各部。然而张勋不这么想,假如邹平失守,自己的“二水防线”便会全线告破,连被动防御的资本都剩不下多少了。所以他一边试图传令给颜良,要他死守邹平,一边向梁邹增兵,继而支援邹平。与此同时,又向东平陵以北的台县增兵,企图由此北渡济水,夺回菅县。就算没了“二水”,至少也留下个“一水”。
面对如此局面,身为南线副元帅的王闹闹也不能够再趴在历城一动不动了,假如随便让张勋分兵夺城,那自己还牵制谁去?仗越打越烂,还不知道得拖延到啥时候呢,真要是那样的话,老大又该踹自己了。所以,从历城的温泉里爬出来,王闹闹当真是“静如死狗,动如疯兔”,直接挥军向前,兵锋直指张勋所在的济南郡治,东平陵!
现在的东平陵,张勋身边起码还有四五万兵力,用两万人围困四五万,王闹闹不禁要问了:“你们谁能比本副帅更猛啊?”
…………
秋日的清晨,济水岸边雾气蒙蒙,颜良尚未到达渡河之处,迎面便撞上了由菅县赶来的十六师乐进部。双方大战,一触即发,虽然颜良的兵力是乐进的三倍以上,但是他们都是撤退下来的败兵,早已无心恋战。虽然乐进一路打到现在,手中的实际兵力已经不足两个旅了,但是他们打了一路的胜仗,就盼着与那位一直身在河北的“东北元帅”胜利会师呢!
起先乐进凭借着汉正军强大的弓弩配置,的确是阻挡住了颜良的去路,但是颜良凭借着个人勇武,亲自率队向乐进防线发起了冲锋。再者,在督战队的逼迫与求生本能的驱使之下,败兵们也都爆发出了一股子血气,跟着颜良一点一点地压向十六师的防线,一点一点地靠近渡河之处。
乐进那个二百五,打仗最不怕跟人比狠,好像谁不会率队冲锋似的,同样也是亲身向前,一点一点地反攻颜良军阵,一点一点地争夺渡河之处。
得知乐进强行阻拦颜良渡河,文聘只得临时改变计划,全速行军,追击而来,同时传令临济城高览部,派遣一个旅,增援战场。
然而此时,梁邹守军也北渡济水,他们的本意并不是为了增援颜良,而是奉张勋之命,增援邹平。但是邹平守军可不知道又来了增援,他们只看见颜良像追风的汉子一样,从邹平前边跑过去了。
邹平守军心里话说,颜良都让人家汉正军给打蹿了,咱们要是还傻不吧唧的留在邹平,非得变成孤军孤城不可。
咋滴,谁比谁傻,留下来等死?
所以邹平守军以增援颜良的名义,也突然全部出城,涌向了济水岸边,加入了这一场大混战之中。
第508章 陈兰臧霸的想法
……………………………………
谁又能想得到,一个小小的邹平城,从城外到济水岸边,总共才二十来里宽的这么一块狭长区域,汉正军与青州军,一日之间,投入的总兵力竟然达到了十万以上,而这也是自青州开战以来,爆发的最大一场战事。
十万人的大混战,原本的邹平守军那几千人马,丢进去便不见了踪影,谁还顾得上他们是死是活,是增援还是逃跑。但是颜良遇到了一个致命问题,当文聘赶到战场,指挥各部攻击没多久,颜良那些败兵们便彻底的溃败下来,甚至有些兵士开始反杀督战队,然后不顾一切地涌向济水岸边。然而更要命的是,梁邹守军想要北渡济水,增援邹平,颜良败兵却想要南渡济水,逃回梁邹,双方兵马竟然就在济水岸边自相残杀起来。
还有高览,为了及时增援文聘,竟然调集了全师的骑兵,亲自率领,当先赶到了济水战场。步军混战之中,突然出现了一支整建制的骑兵,而汉正军的骑兵又是配备有新式马刀的。挥刀,下劈,一支骑兵能够完成一个动作,可能几百颗脑袋就掉下来了。挥刀,再劈,又是几百颗……
颜良斩十六师旅长张南,颜良斩二十师副师长焦触,颜良斩旅参毛楷,斩团长岑璧……
突然,一支破甲锥似乎穿越过了整个战场,直奔着颜良后心而来。此时颜良坐骑已失,身边只剩下了不足百人,就连副将严敬都不知道死哪儿了。破甲锥巨大的冲击力使得颜良止不住向前趔趄了两步,然后长刀杵地,猛然回头。
“叔恶?”
颜良有些惊讶,而后又有些欣喜:“来的正好!就让你来送为兄一程吧,总比死在这些土鸡瓦狗手中来的痛快!”
文丑怒吼道:“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打仗!你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打仗!”
手中的长刀忽然很沉,似乎就要拎不动了,颜良连忙攥紧了一些,让自己尽量保持着高大威猛的架势,然而神情却显得有些落寞。
“下一辈子,咱们还能做兄弟的话,你再告诉我,人为什么要打仗。”
“下一辈子,俺认你这个兄弟。”
文丑轻声、低语,弯弓、搭箭,破甲锥震弦而出……
…………
北海陈兰,接到袁术调兵北上的命令之后,心中禁不住大曰特曰:粗话的袁公路,知不知道,你让我很烦躁啊!
瞅一瞅朝廷派出的那些兵马,一路一路的,就像一群一群的蜜蜂围着熊瞎子,满脑袋乱蜇乱叮,显然是不弄死袁公路决不罢休的架势。都到这个时候了,再让陈兰瞪着眼往坑里跳,他的心里显然是拒绝的。但是,袁公路表面上看起来,毕竟还是熊瞎子,实力雄厚,不容轻忽。再说了,人家还是四世三公家的嫡子,南边还有一位太傅叔父,而扬州、徐州也都已经向北边发起了进攻。
陈兰看不透局势,不知道南边跟北边到底谁会输谁会赢,所以也就不敢得罪袁术,可是他的内心依然拒绝北上,只想等到局势再明朗一些的时候,选择一个比较靠谱的老大,再求包养、求收留。
假如选择投靠北边,只要自己在适当的时候,捅一下袁公路的老菊花,就算是响应了朝廷“捉拿叛贼”的号召,必然能够立下大功。但是听说汉正军的军纪特别森严,连调戏小娘们都不许,而且北边的税还特别重,家里养几个奴仆就得交几份税。要是咱混来混去,啥也不许干,啥也没混着,那还混个什么劲儿呢?
假如投靠南边,那就不能眼看着袁公路死球了,咱还得指望抱着他的大腿往上爬呢。可是就眼前这个局势,别大腿没抱上,咱先替袁公路挡了刀,那该有多冤哪?
正当陈兰百般纠结,左右为难之际,传来了黄忠登陆,突袭灌亭的消息。这下好了,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陈兰立刻遣人向袁术回报,说是自己东边也发现了汉正军主力,自己正要率军前去与之激战,以卫主公侧翼,实在无力分兵增援。
…………
再说琅琊臧霸,随后也接到袁术调兵北上的命令。就算臧霸平时装的再怎么严肃,不苟言笑,此时也禁不住挤出了一脸褶儿。粗话的袁公路,要我率军北上,你是菊花痒痒了么?
这也不能怪臧霸不矜持,自从秘密成立了琅琊游击大队之后,大家都跟着全柔学军规,学操练,不上课的时候还总听他讲北边的各种新鲜故事,可是臧霸越听越觉得自己这个“琅琊游击大队”差点意思,就跟小妈庶出,不招人疼似的。
要说一丁点怨言没有,那也是假话,可是臧霸也能理解。虽说咱投效了朝廷,加入了汉正军,但是一丁点功劳没有,也不能怪人家看不上咱。然而随着命令与各类消息的不断传来,臧霸惊讶地发现,整个青州战场,自己也许才是最后决战之时的真正主力!
没错,不管是王副帅也好,文元帅也罢,不管先前汉正军分出了多少路兵马围着袁公路猛揍,最后上去补刀,攮死他的,极有可能就是自己这个琅琊游击大队。
这得是多大的功劳?
这得是多大的恩情?
更重要的是,这得是多大的信重?
人家汉正军打一开始就没拿咱当外人,咱藏宣高也是个讲义气的主,不为功劳,不为名望,就为了王副帅这份信重,也得以死相报。
连臧霸都这么壮怀激烈,琅琊游击大队的兄弟们哪还能忍得住?
有的嚷嚷着说:“干脆趁着东莱、北海都调兵北上,本地空虚,咱们直接出兵,横扫了青州南部,占的地盘越大,立的功劳就能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