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赖孙策太随意,凑的离他叔儿忒近,愣是被刘汉少给“呸”了一脸。
孙策都快急哭了,抹了一把脸儿,立刻说道:“叔儿,您说的都啥跟啥呀?我怎么就臭不要脸了?我说的不是小桥,是马超!”
“马超反了?”
猛听刘汉少一声吼,孙策也愣了,顺嘴说了一句:“他敢?我弄死他!”完事一想,好像又被他叔儿带跑偏了,急的都快哭了,连声“哎呀,哎呀!”
“叔儿,您能听我把话说完不?”
然后孙策努力地捋了捋自己的脑袋瓤儿,复又说道:“叔儿,我是这样想的。我和大桥成婚,肯定幸福美满,但是我们不能只顾着我们自己呀,对吧?小桥是大桥的妹妹,马超又是我的兄弟,要是他们两个也能凑成一对儿,岂不美哉?所以我就是想让您给他们赐个婚,等我回凉州的时候,顺路就把小桥带过去,嫁给马超,这样多好!”
“好你妹!”
…………
刘汉少终于知道孙策跑来干啥了,但是知道的很气愤,大声责问道:“他们两个都没见过面儿,谁也不认识谁,你就想让你叔儿赐婚,把人家闺女嫁给马超?你叔儿只是大汉皇帝而已,不是月老,不是丘比特!”
“叔儿,可不就是因为您……您……是陛下,我才来求您赐婚的嘛!”
虽然孙策不知道“丘比特”是谁,怎么听着好像比大汉皇帝还牛叉,但是还有点不服气,辩解着说道:“他们没见过面儿不要紧,我都见过呀,我觉得他们挺般配的!”
“我不要你觉得!”
刘汉少已经嫌吼的不过瘾了,直接上脚踹,还边踹边说:“你觉得马超好,你嫁去呀!陪他睡觉,给他生娃,帮他娶小老婆,都随你乐意!别人一辈子的大事,凭什么让你瞧一眼,觉得不错,就是不错啊?你能保证别人一辈子幸福美满,没有后悔,没有伤心,没有怨恨的时候吗?你什么都保证不了!别说别人,就是大桥,你能让她觉得自己这一辈子嫁的不亏,就不错了你!”
刘汉少要踹人,还真没几个敢躲的,但是孙策想不通啊,自己好心好意的,不就是想撮合一对,好让他们在一起,能够“幸福地活下去”么,怎么就惹着我叔儿发这么大脾气了?
这种事儿,要说干的最多的,应该就是我那位皇后叔母了吧?整天拉人去相亲,要是我叔儿这么厌恶,那我皇后叔母还不早被他给踹死了?
突然,孙策的脑袋瓤儿里灵光一现,好像是被踹开了窍似的,暗自寻思:“难道是我叔儿自个儿看上了小桥?那样的话,我不就成了我叔儿的姐夫?”
第555章 有文化的关云长
……………………………………
“三八”……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宝贵品质,既可以运动脑部神经,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生率,又可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使广大大汉国人吃饱了之后,闲着也能有事可干!往大里说,从御府三局的各位老大,到《大汉月刊》的大编小编,谁要是没有一点“三八品质”,谁就干不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往小里说,甭管是吃瓜老爷们,还是吃瓜老娘们,谁要是没有一点“三八品质”,肯定成不了街头巷尾,人群中的焦点。
即便是大汉的皇帝和皇后们,背后不是也嚼舌头根儿么?
但是,如果将“三八品质”强行演变成“我觉得”,这就很不好了,对吧?
可怜的孙策,不仅在刘汉少这儿挨了一顿踹,回去和大桥嘀咕嘀咕,还落了一通埋怨,后来更是被小桥亲自臭骂了一顿,搞的娃儿都快有心理阴影了。
要说还是云五妞的脾气,最好与人相处,瞅着孙策那个衰娃模样,一边笑一边骂,一边骂还一边帮忙出主意。
“这位大侄儿,你要是真有个心,想办成这个事的话,你就赶紧滚回去。”
“叔母,我回去干啥呀?”
“回去喊那个马孟起,来洛阳参加相亲大会呀!”
孙策当真了,这边刚刚结完婚,那边把大桥塞进四轮大马车里,拉着就往凉州跑,还美其名曰“蜜月旅行”,但是一路上就像个碎嘴老太太,抽空儿便要嘱咐嘱咐马休。
一会儿说“让你哥得着信儿,赶快来,我这个小姨子这么抢手,肯定等不了他多久。”
一会儿又说:“我小姨子喜欢玩音乐的,让你哥也学习学习,最好是会玩个什么乐器。”
马休压根就不愿意回去,是被孙策强行拽上路的,闻言,相当不满地说:“就我哥那个样儿,整天就知道骑马打仗,舞枪弄棒,他能会什么乐器呀?”
孙策还苦口婆心地教育:“不会可以学嘛!你回去告诉他,就说是我说的,让他学吹箫!”
甭管孙策有多不靠谱,这一回还真没说跑偏,与大桥不一样,小桥压根就看不上那种傻不拉叽的的直肠……不对,是直男癌患者!对于这位迅速变成自己姐夫的小霸王,即便是当着面儿,也丝毫不加掩饰,满脸嫌弃。
小桥最近疯狂地迷恋上了“胡撸哇”,音质优美,弹奏时髦,据说还是那个所谓的“皇帝叔父”发明的。真是让人想不通啊,就凭他那个颠三倒四,呆头呆脑的样子,居然还能发明这么美好的乐器。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这种感觉太美妙了!
小桥也太喜欢洛阳的生活了!
有皇后叔母罩着,只要自己看不上眼,谁也不能强迫自己去嫁给别人,即便是自己的爹娘,也不能!
如果遇不到钟情的那个人,自己宁愿一辈子不嫁,便抱着一把胡撸哇,寄情山水,孤独终老吧!
不知怎么着,正在多愁善感的小桥突然又小声嘟噜了一句:“萌萌……站起来!”
…………
话说鲁肃被刘备派去荆州,告知刘表要多加防范益州陈冉,否则落入网罗,危在须臾。但是事情可没这么简单,想要搞定刘表,鲁肃首先就得过关羽这一关。自己这个二弟是什么性子,刘备不是不知道,平时瞅谁都眯着眼儿,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
然而除了一封手书之外,刘备并没有给予鲁肃更多的凭持,这可不是他想故意刁难鲁肃,毕竟当时二人相识不久,即便是欣赏鲁肃的才华,也不可能就让领兵的关羽听从鲁肃的号令。
再说了,甭管鲁肃说的多么一针见血,要是连自己人都摆不平,又如何摆平刘表,摆平陈冉?所以,这姑且也算是刘备对鲁肃的一次考核。
鲁肃来见关羽之时,正赶上关羽在庭院中挥舞着那柄“八十缺几斤”的冷艳锯,锻炼身体。
就算是因为豁口而缺了几斤,冷艳锯照样是件沉重兵器,抡起来虎虎生风,其中的惯性得有多大?所以肯定不能说停就停,否则非得闪着腰不可。然而一听说鲁肃是大哥派来的,关羽还真就“喀”一下停住了,因为当时徐北、吴郡都在开战,关羽还以为是刘备派人来喊自己前去参战呢!
鲁肃虽然说不出“惯性”这种词儿,却也看得出关羽的厉害,当即赞道:“关将军身手了得,万人难敌!”
关羽眯眼儿瞅着鲁肃,嘴上没说话,心里却在嘀咕,若是大哥派人喊我参战,必然是用军中之人,快马加鞭,怎么眼前这娃瞅着不像呢?难道是我猜错了?
被关羽眯眼儿瞅着,心里还能坦然自若的人不多,鲁肃也不例外,连忙深施一礼,又说道:“东城鲁肃,拜见关二将军。”
“嗯。”
关羽应了一声,随即问道:“兄长派你前来,不知有何事相告于我?”
鲁肃也不多言,连忙掏出刘备的手书,呈给关羽,但是等到关羽打开手书,眯着眼儿看的时候,鲁肃又从怀中掏出一物,呈给关羽。
“关二将军,这是在下前来荆州之前,主公特意交代在下为关二将军准备的。”
关羽瞅着鲁肃手里,打开的小木盒,里边好像是两块琉璃,似乎还用金丝镶嵌在了一起,不禁疑惑地问道:“这是何物?”
“眼镜。”
等到关羽学会了佩戴之法,把眼镜往鼻梁上一架,“哇……塞!”为毛觉得晕晕的?
鲁肃连忙又说:“别看我,看信!”
…………
终于发现了眼镜的神奇之处,关羽自己都觉得自己的眼睛能睁开了,然而匆匆看罢一遍刘备的手书,关羽的脸色却又阴沉下来。
首先,大哥不是让自己前往江东参战的。
其次,眼镜肯定也不是大哥让鲁肃准备的。因为刘备在信中连提醒关羽睡觉盖好被子的话都说了,却没提半句关于眼镜的话。再说了,就大哥那个德行,给三弟买块巾帻,都还是掉色儿的,何况是眼镜这种看起来就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贵重之物?
最后,也是最让关羽“开不森”的原因,刘备话里话外都是在夸赞鲁肃多有才,让自己多听着点他的意见。
虽说鲁肃个头不低,但是年纪轻轻,斯斯文文的,让自己多听他的?
于是关羽沉声喝问:“子敬,你敢欺哄于我?”
这话让别人听了,也许当时就得发懵,但是鲁肃心里门清,当即说道:“在下仰慕将军是真,更知将军心性高洁,若是私自送礼,唯恐将军不肯受纳。故此,才假借主公之名,还请将军切莫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