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如果火墙能够造出来,绝对要比火炕更加高端大气上档次,因为火墙更加立体,散热面积更大,相当于在屋里竖起一个整面墙那么大的暖气片。也许就是因为有了这些东西,才能让南方人以为北方人都不怕冷。
呵、呵……
刘汉少虽然没建造过火墙,但是不妨碍自己瞎琢磨,首先这玩意必须得是中空的,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烟道要顺畅,好像烟囱冒烟之前,先拐上七八道弯儿,所以墙体内部的烟道应该类似于一串的“S”形或者“Z”形。墙壁要薄一些,如此才能利于散热,但是薄薄的墙壁肯定不能承重,所以只能当作隔墙使用。
兵团的兄弟们到了辽州,必须得烧锅炉,不能让兄弟们大冬天连口热水都喝不上,更不能拿着冰疙瘩洗手洗脸呀!炊事班里装锅炉,日夜供应热水,把营房盖在两边,火墙火炕一溜带过去,应该没问题了吧?
出门的话,棉袄、棉裤都不一定能扛住,那玩意不隔风啊,还是得有皮件,狗皮帽子羊皮袄,兔皮手套牛皮靴……几十万人?
刘汉少肯定不会自己盖房子垒火墙,按照自己的意图,把活儿分派下去之后,就一个人瞎琢磨开发大辽州的相关事宜,黄月英跟在左右,时不时好奇地问问这些,问问那些。可能是刘汉少娇宠黄月英,也可能是对自己的种种设想不自信,然后便不厌其烦地对着黄月英描绘美丽的大辽州,冬之雪国,银装素裹,黑土冒油,沃野千里……
然而,黄月英并没有生出向往之心,也没有给予刘汉少一丝鼓励,反而愣愣地问:“师傅,你想在辽州种那么多地,到底得需要多少人啊?你有那么多牛吗?辽州的田地那么大,会不会犁过去一趟,再拐回来,天都黑了?”
这盆冷水泼的,哇凉哇凉的,刘汉少差点没哭,但是看着黄月英的表情,又不像是专门为了打击自己,才说的那话,于是便虚心地问道:“你有啥好招儿?”
黄月英有点得意地说:“徒儿觉得吧,要是能改进一下犁铧,一次多耕几垄地,想必是极好的。”
就凭你这句话,就铁定不能算是“赔钱货”,只能算师傅没白疼你!
刘汉少笑的像一朵菊花,近乎讨好地问:“英儿啊,是不是有什么好的想法,跟师傅说说呗。”
“想法是有一点,就是说不清啊。要不……我先去试试,回头做好了,再拿给师傅过目。”
“好,好!英儿只管去试,师傅等你的好消息!”
“嗯。那你先搁这儿玩吧,我去忙了。”
这……
粗话的,你师傅是在玩吗?
黄月英才不管刘汉少会受到多大打击,一边说,一边把最后一口好吃的塞进嘴里,然后拍着手走掉了,隔不多时,却又听到她喊:“师兄,师兄!小元师兄。快点过来,帮我做几个犁铧去!”
哎,我说……你这小娃是不是有点嘚瑟啊?都是跟谁学的?诸葛女堂堂吗?
望着黄月英“越走越高大”的背影,刘汉少差一点就想踹人了,可是不行啊,女娃嘛,就算只会吃,那也舍不得踹呀。
何况黄月英岂是只会吃之辈?
其实黄月英的想法很简单,甚至可以说很单纯,嫌一个犁铧效率慢,多加几个不就得了?但是这一单纯的想法,也得有技术与实力支持才行。之前的曲辕犁虽然已经算得上先进了,毕竟大部分部件都还是木质的,现在黄月英天天有蒲元巴结着,还用得着考虑木质铁质?为了黄月英,蒲元能把犁刀做成钢的。
也算一语点醒梦中人,后来刘汉少也加入了“改造大军”,被黄月英带着一起玩。师徒三人一起嘀嘀咕咕,吵吵闹闹,很快便研制出了新型的“三铧犁、五铧犁”,不仅构造更简单,尺度能调节,还安装有轮子,大大增加效率的同时也便于操作和维修,被命名为“铁铧车”。
当然了,铁身钢刃的“铁铧车”,造价肯定也不低,但是这就像兵士手中的武器一样,用于兵团、农场那些大面积的田地,肯定能够发挥出效率优势。一头牛拉不动,两头牛拉三铧犁,三头牛拉五铧犁,算下来还是会节省很多人力物力的吧?
…………
黄月英现在肯定不知道,自己带着师傅、师兄一起造出来的“玩具”,对于大汉的农业发展会产生多么巨大的帮助,但是刘汉少瞅着这个“活泼的宝贝”,觉得心尖尖上都是甜的。
“英儿,既然你对农机这么感兴趣,要不你去农学院进修吧。”
“农学院有什么好玩的吗?”
“有啊!”
刘汉少又在引诱小娃了:“农学院可以支持你研究各种农机农具,帮助农民伯伯轻松种地,还可以教你如何选种育种,多产粮食,养活更多的人。鸡蛋你喜欢吃吧?农学院的人可以教你,只要拿鸡蛋对着灯光一照,就知道哪些鸡蛋可以孵出小鸡,将来做成炸鸡腿,而哪些鸡蛋不能孵出小鸡,要趁早做成鸡蛋糕和煎饼果子。蘑菇你喜欢吃吧?那你还可以去研究怎么样种蘑菇。师傅跟你说,蘑菇的品种千千万,鲜美的滋味也千千万,根据不同的品种,从东北到南海,统统都可以种。要是你能把种蘑菇的法子研究好了,不仅能让咱们大汉更多的人吃上滋味鲜美的蘑菇,还能让很多人靠这个赚钱养家,发财致富,那你可就是大大的功臣啊!”
“师傅,我只是喜欢吃而已,要是为了吃,还得学养鸡,种蘑菇,那还不如直接去找李二娃学做饭呢。”
忍住,忍住!女娃不能打!
刘汉少还不死心地又说:“那要不……你去医学院?”
“医学院有什么好玩的吗?”
“有啊!医学院可以支持你研究各种医疗器械,帮助医生治病救人。而且你还可以学习病理、药理,假如人们得了一种病,你就要好好研究一下,看看是什么样的坏东西在作祟,导致人们生了这种病,然后再研究一下,看看什么样的药物可以打败这个坏东西,治好这种病。等到将来,你每研究出一种治病的办法,就可以传授给医生,让他们去为患者治疗,解除痛苦,那你可就是大大的功臣啊!”
“师傅,我去医研所玩过,还用显微镜看过蝼蚁,把我吓了一大跳。而且吧,他们还把人家的肚子都给划开了,洗巴洗巴再给缝上,就像缝破被子似的。”
刘汉少还以为黄月英对医学感兴趣呢,所以黄月英在这边说,他就在那边连连点头,表示赞同,结果没想到,末了黄月英又来了一次发自灵魂深处的拷问:“师傅呀,再和你说一遍,我只是喜欢吃而已!要是每天看到那些开膛破肚,血里呼啦的病人,还要听他们哎哟哎哟的叫唤个不停,你觉得我还有好心情,吃好东西吗?”
黄月英这么问的时候显得极其真诚,至少两只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在这一刻,一眨也不眨地注视着刘汉少,好像期待着师傅能够为自己答疑解惑,选择一条光明灿烂的人生大道。然而看在刘汉少眼里,似乎黄月英只表达了四个字:关爱智障,从我做起!
果不其然,没能等到满意的答案,黄月英显得颇为失望,摇头叹息地走掉了,让刘汉少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没救了。
哎,我说……就这么走了?你一个小吃货,傲娇什么?
眼瞅着蒲元也要跟着开溜,为了找回作为师傅的颜面,刘汉少立刻厉声喝问:“小元,你作业写完了吗?”
第574章 陈登一直很活泼
……………………………………
徒弟们不省心,一个个都是小妖怪,偏偏做师傅的没本事降妖捉怪,受气窝火的时候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娃们都还小,长大了就好了。好在徒弟虽妖,带来的惊喜也是巨大的,使得刘汉少受气的同时,也能常常偷着欢乐一小下下。
开发大辽州之事既定,从大略到细节也逐步完善起来,不止如此,刘汉少还点名要李严前去第六军担任副军需长,主要负责兵团建设诸事。
之前李严“火烧绵竹”,相迎汉正军入蜀,甭管是反叛刘焉还是保护刘焉,至少都说明这个人是很有才智与能力的。后来益州将领入北邙军校学习,别看张任任职较早,李严却是一点没急躁,反而沉下心来,把汉正军的各种“新鲜规矩”学了个扎扎实实。果不其然,一任职便是副军级别,在原本益州将领之中,也算排名特别靠前的了,只不过,前路可能有点“冷”,还得李严多多努力,驱寒保暖。
…………
大人物忙大事,小人物忙小事,反正都是一天三晌,谁也不比谁能多忙出半个时辰,然而有些人要是忙起来,反而让人觉得怪怪的。前广陵太守,陈登陈元龙,自从到了洛阳之后,一直表现的很活跃。按说他老爹和家人是被“端”回来的,就算他自己属于投效,为了避嫌,也应该和别人保持一下距离,像他老爹陈珪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是陈登显然没有这样的觉悟,从陈纪兄弟到好人孔融,从知交故友到名望贤达,很多在洛阳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收到了来自陈登的亲切问候。
要说这也不奇怪,毕竟徐州陈氏“集体搬迁”,在洛阳的处境比较尴尬,不管是避祸免灾,还是寻求庇护,都需要有熟人帮衬,打通一些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