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摩柯的“右虎军”就在郁林,如果让他们南下,究竟是想从陆路前去攻打象林,还是想彻底占住交趾就不走了?难道这个刘玄孙还想给我玩一招假道伐虢?粗话的,老夫年轻之时也在朝中为官,俺读过书,上过学,兵法上的计策俺也懂。
士燮直勾勾地盯着刘备,仿佛是在说,我已经看穿你了。
刘备依然在微笑,仿佛是在说,不,你没有。
而后,士燮只听刘备又说道:“还有后虎军。”
士燮眉头深锁。
“前虎军。”
士燮闭上了眼睛。
“中虎军。”
士燮起身,向着刘备施礼说道:“交趾虽无力供给各路大军,却也有一片忠心,大将军但有所命,交趾上下,无所不从。”
原本士燮想着,只要给刘备服个软,就能保住儿子、侄子的命,大不了给些钱粮财货,以后逢年过节的,再给送个红包,上份贡品,也就是了。当刘备说出“右虎军”的时候,士燮还敢去想,刘备是不是想久占交趾,但是随着刘备又说出一支支军队的名字,士燮却是连想也不敢想了。
因为他已经想明白了。
假如刘备真的盯上了交趾,无论自己怎么想,也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眼瞅着士燮觉悟了,刘备笑的也就更满意了,随后才又说道:“象林一县之乱,本不需朝廷理会,然而州郡却不能治,莫非是州郡无能?以备看来,实则不然,定是有人在背后唆使叛逆,祸乱大汉……”
刘备基本上是把戴陵说过的话又向士燮他们说了一遍,也算透了实底,但是得知刘备真正意图之后,士燮等人也不知道是应该先震惊,还是先拜服。原本只以为人家贪图交趾的一点钱粮财货,没想到人家连整个交趾都没看在眼里。
扶南,那可是很大啊,“林邑”西去三千里……不不不,是“象林,象林”!
…………
刘备霸气侧漏,士燮被吓得不轻,但是随后刘备却又对士燮说,南方蛮荒之地的土人与内陆之人言语不通,等到朝廷大军拓地之后,还要仰仗士家与之沟通,多行教化。
这是一个很好的拉拢手段,刘备就是要告诉士燮,跟着我混,等我打掉了扶南,“汉室正朔”以后还会重用你们士家。
同时,这也使得士燮的内心悄悄发生了变化,以前他的目光是向北看的,不管刘氏兄弟,是谁当家做主,只要自己能占住交州就好。可是不管“北朝”还是“南朝”,都在他贪占交州的道路上下了绊儿,甚至还派来了一个挺恶心的袁公路。然后士燮的目标就变成了“保交趾,贪交州。”
结果呢?
袁公路是走了,却换成了“大将军”亲自前来,只是一仗就把自家的水军和儿子给收走了,再用几支军队的名字来告诉自己:“交趾,你也说了不算。”
就在此绝望之时,刘备却又给了他一个新的方向。所以,不管士燮愿意不愿意,也只能顺着刘备所指的方向望过去。
有了士燮的诚心配合,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多了,压根别再提什么陆路大军,派出大军徒步上千里,就为攻打一个县,那不是哄傻子的么?
只需日南太守士武派出本地兵马,守住海云岭,别让“伪林邑王”范雄那一帮子朝廷叛逆胡乱北逃就行,剩下的事情,只要交给“左虎军”就好。
…………
光熹八年,秋末冬初。
终于熬过了闷热潮湿,多风多雨的“鬼天气”,渐渐晴朗“凉爽”下来的时候,“汉室正朔”大将军,亲率“左虎军”,由交趾郡出发,沿着海岸一路南下,前往象林县。这个“大汉南边之界”,时隔多年,终于又迎来了汉军汉将。
然后,所谓的“林邑”就没有了……
是真的没有了。
没法说,就是一个县的事儿,而且还是最穷、最破的县。
为了打出“大将军”的威风与“左虎军”的气势,甘宁还特意与沈弥、娄发以及苏飞,兵分四路,从头到尾,同时进攻。抢滩上岸的时候,象林县的那帮朝廷叛逆还射出过几箭,试图阻止,但是甘宁他们拿着霹雳弹,点着了往岸上一扔,那帮人一下子就懵圈了。
这不是下雨天已经过去了么?
咋又打雷了呢?
然后,等“伪林邑王”范雄的兵马反应过来,发现很多人都被“雷劈死了”,这才开始恐惧,有的人当时就跪了,有的人扭脸就往后跑。
从海边到山边,拢共也才三十里,甘宁他们一上岸,直接就抄了人家的“林邑王宫”,但是并没有当场抓到范雄,据说那位“伪林邑王”也是被手下的爱爱卿卿们扛着给护送进后边的深山老林里去的。
再然后,甘宁就把范雄的老婆们和娃,三叔六舅,七大姑八大姨,统统杀了个干净。
“林邑王室”被团灭,好像连种地的人都少了不少。
…………
弃船登岸,刘备在陈武、潘璋等人的护卫之下来到已经被清理干净的“林邑王宫”,然后便惊讶地呆住了,心里话说,我活了这大半辈子,也没见过这么磕碜的“王宫”!千万别提洛阳,也别提武昌,即便是仓促之间在郴县为刘协找的房子,也比这里强上千倍万倍!即便是自己当年在雍奴当县令,所用的县衙也比这里高大气派许多!
刘备偷偷撇了一眼甘宁,那意思好像是在问,你娃确定,没带我来错地方?
甘宁偷偷点了点头,那意思好像是在说,没错,就是这儿了。大将军,您先搁这里边意思意思得了。
然后,众人便看到刘备左耳朵上的大耳钉颤动不已,也许它是在无声地替主人表达着激动的心情。
往后这里就不能再叫“林邑王宫”了,勉强算是“象林县衙”,刘备带着一众部属进到其中,听甘宁回报过战事之后,紧接着,甘宁便向刘备请命,想要率军进山,继续追剿“伪林邑王”范雄。
虽然一战而平象林县的朝廷叛逆,并且战事也并不激烈,但是这反而让甘宁与“左虎军”的兄弟们心里有了极大的落差,都有点不好意思向人吹嘘,说自己打了胜仗。
再但是,随着刘备一起从交趾而来的薛综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象林背后的大山深而茂密,野兽毒虫和烟瘴多不胜数,即便是久居这里的当地土人也不敢深入。
如今范雄等一干叛逆之所以遁入深山,实是被朝廷大军征剿的无奈之举。如果大将军也贸然派遣大军进山,费时费力不说,就怕大军陷入深山,损兵折将。
怎么个意思,大将军出马,讨平朝廷叛逆,收复大汉国土,这一仗还不算赢了?
于是刘备向薛综请教,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
薛综说与其耗费兵力进山,不如建城修寨,稳固根基,等着叛逆在深山里待不下去了,便会跑出来自投罗网……
第681章 金苷老奶奶的信
……………………………………
薛综,字敬文,原本是沛郡竹邑人,少时为了躲避战乱,与族人一起来到交州。与程秉一样,都是师从北海刘熙。
刘熙可是士燮的座上客,原本还和他一起研究造字来着,这不是袁侃来交趾了嘛,还带来了《北邙字典》与《谐和大宝典》,所以刘熙和士燮又成了“好同学”,都在一起研究这些。薛综原本是要待在恩师身边,一来侍奉恩师,二来也跟着学习倍精话与汉简字,但是刘备出征需要一个熟悉当地情况之人,所以士燮就把薛综举荐给了刘备。
对于薛综的提议,刘备觉得大有道理,当即任命薛综为新一任的象林县令,负责安抚百姓,恢复制度。同时又命士武负责清理好海云岭的道路,重新恢复日南与象林之间的联系。
接下来,刘备又任命士燮次子士祗为“汉室正朔”的“天使”,由“左虎将军”甘宁亲自率军护卫,前去扶南,责问他们为什么要唆使象林范雄,反叛大汉。正好,这会儿扶南的大将军也姓范,到时候就让士祗说他们和范雄是一家的,看他们怎么解释。
临走之前,刘备又招来甘宁等人商议如何攻取扶南之事,并且交代他们一句话:“一定要走到海岸拐角的地方,遇山则退,遇水则进,平原则攻。”
…………
刘备和甘宁在象林打的热闹,鲁肃和龙彰云在武昌也没闲着。这不是又收秋了嘛,托圣天尊的福,今年风调雨顺,粮产颇丰。但是单凭咸宁与鄂县一带的粮食,不足以支撑武昌与西陵城的大军。关羽想从长沙帮忙运粮,水路却又被徐商截断,如果是走陆路的话,一趟就是六百多里,道阻且长,再加上半路上的消耗,得不偿失。
没有办法,只能用周泰的水军从豫章郡的南昌转运粮食。但是南昌的粮食也不多啊,而且不单是武昌的鲁肃、西陵的龙彰云需要粮食,还有周泰水军本身以及“右别督”虞翻部,甚至是“虎牙校尉”刘封那边,也都需要粮食,兵多粮少,明显不够分。
鲁肃想向“后方”求援吧,一想到“新都城”那地儿,还是算了,估计从那边运来的粮食,还不够半路上给民夫吃的。无奈之下,鲁肃只得让各部空闲的时候派人打渔,以充军粮。孔子曰的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们现在除了山就是水,总不能让兄弟们饿着肚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