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可现在刘备虽然远在汉中郡,这武陵郡和公安县等地该有的守军一个都不会少,我军再想趁其不备已经不可能了!”
“而且上一次被我们夺了零陵郡和长沙郡之后,刘备其实是用南中四郡给弥补回去了!
这一次刘备兵败之后,如果我军再要背后插刀,而刘备也无从弥补,他恼羞成怒之下会怎么做根本不可预料啊!”
此时整个房间之中只有孙权和自己两人在场,而自己又是将死之身,所以有些话鲁肃难免说的颇为直接了!
听罢鲁肃这一番分析,孙权沉思片刻道:“子敬放心吧!所谓唇亡则齿寒,刘备手中地盘如果彻底被曹贼吞并,对于我军来说其实坏处更大,本候虽然想要武陵郡,可绝不会因小失大!”
鲁肃欣慰道:“属下要给主公的第三个建议,就是跟我们江东世家有关了,不知主公以为这些世家该当如何对待?”
说起战场争锋,孙权其实手段和能力实在一般。但是说到内政跟如何对付自己手下这些世家,孙权倒是信心满满!
也难怪当年孙策临死之前曾经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听到鲁肃问起这个问题,孙权沉声道:“我江东立业之初,靠的乃是子布、公瑾、德谋和公覆等淮泗旧部。好在子布和公瑾他们并没有因为地域成党而排挤他人!
自从本候掌业以来,因为我们稳居江东之地,朱陆顾张等江东世家也慢慢得到提拔。”
“虽然江东世家跟本候之间多少也有些摩擦,可说到底这些只是小问题罢了,随着江东世家的成员不断出任文武官员,他们和本候之间会渐渐变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假如曹贼率军渡江而东,他们在曹贼手下绝不如在本候麾下更为重用!对付他们只要掌握好一个尺度,不能太过纵容也不能太过打压即可!”
孙权最大的幸运之一就是,周瑜、张昭和程普鲁肃甚至吕蒙这些淮泗集团出身的重臣并没有拉帮结派,也没有像东州士族一般欺压本地士族不给他们向上发展的机会。
淮泗集团根本没有明确的诉求目标,而江东世家几乎是在孙权的扶持之下慢慢成长起来的,对付他们孙权自然得心应手!
鲁肃点头道:“主公明鉴,这一点属下就不多说了。咳咳,属下要给主公的第四个建议就是,我们江东辖地说大不大,可说小也不小!
当年破虏将军和讨逆将军之所以能够雄踞一方,除了他们本身雄才伟略之外,这人才招募和提拔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
“我们江东方面虽然称得上将星璀璨,可自从陈武战死合肥,丁奉和韩当战死于皖城,董袭也被庞德所杀,而程老将军和黄老将军他们年纪渐长以来,军中上下其实已经没有多少可以委以重任的大将了,不知主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吕蒙之所以被孙权破格提拔为江东兵马大都督,这也正是江东方面很少有能够顾全大局的帅才之表现!
听到鲁肃这个建议,孙权面色凝重的点头道:“子敬放心!本候今天回去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件事情,争取在开春之前向我们江东辖下各处郡县发出求贤令,同时再让各处太守县令,江东世家还有军中诸将一起举荐贤才委以重用!”
鲁肃笑道:“主公从善如流,属下倍感欣慰!”
孙权摆手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招募贤才本就应该是正常发布的事情,只是近来诸事杂陈,本候心有所绊才停了下来!”
鲁肃喘息片刻道:“属下给主公的最后一个建议就是,请主公一定要暗中戒备一下孙贲此人!”
孙权皱眉道:“怎么?子敬是发现他暗中做些什么大逆不道之事了?”
孙贲虽然也是宗室出身,可实际上孙权对他实在观感一般,要论关系亲疏孙贲在孙权心目中根本比不上鲁肃!
所以鲁肃要他防备孙贲,孙权并不觉得这是他在故意挑拨离间,只是觉得孙贲肯定有什么地方做的太过,所以才让鲁肃抓到把柄而已!
鲁肃摇头道:“属下没有什么切实的证据,可一来如今曹贼势大,而孙贲之女又是曹彰之妻。二来则是当年赤壁大战的时候,孙贲曾经一力主降,虽然这几年下来有不少人都慢慢忘却这事儿了,可属下却以为,他多半不会就这么老老实实甘居人下!”
顿了顿之后,鲁肃强打精神继续道:“而且曹操和曹丕父子两个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假如他们想要釜底抽薪对付江东,孙贲此人正好是他们的最佳人选!所以属下才会有此一说,还请主公慎思之!”
孙权咬牙道:“若不是看在他当年在先父手下多有效劳,而且顾及同族之情的份上,本候早就不容他继续逍遥了!
不过子敬放心,本候绝不会重用于他,而且兵权方面也要慢慢收回,早晚有一天让他返回建业居住,然后暗中派人监视之!”
“如果他老老实实倒也罢了,若是他真的敢有什么大逆不道的举动,本候绝不会手软!”
第585章 第二颗大星
鲁肃笑道:“既如此,属下也能放心去了!还请主公多加保重,争取早日成就大业!”
看到鲁肃说完之后直接闭上双眼气息微微,孙权大惊道:“子敬!子敬啊!呜呼子敬!哀哉子敬!”
建安二十二年初,江东兵马大都督鲁肃病故,孙权发丧,然后将吕蒙从副都督调任为兵马大都督,同时按照鲁肃的遗言开始继续加强水军、招纳人才,然后命人暗中监视孙贲!
建安二十二年,正月二十日,邺城。
虽然已经是深夜时分,可曹操书房之中仍是亮着灯不曾睡去。
卞夫人从门外推门而入,然后轻声道:“夫君,更深寒重,还是早些休息吧,这些公务等到明日再处理就是了!”
曹操的书房重地,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接近!
就算是魏王府内的侍妾甚至包括一些庶出的公子没有允许都不能前来!不过卞夫人却并不在此列,毕竟她和曹操之间感情深厚。
听到卞夫人开口,曹操笑道:“当年光武皇帝定鼎天下之后,明帝为太子时曾劝谏光武帝多学黄老养生之术,少看宫中奏折。可光武帝说,吾自乐此,不为疲也!为夫现在始信光武帝此言不虚啊!”
卞夫人纲要继续开口,许褚忽然急匆匆的从府中前来禀报道:“不好了主公,出事情了!”
许褚自从出任曹操的亲卫大将之后一直办事稳妥,此时看到他这么慌慌张张的跑过来禀报,曹操心中一凛道:“出了何事?”
许褚抱拳道:“荀攸大人忽然病重,方才他家人来报,好像,好像是已经到了弥留之际估计很难挺过去了!”
“啊!公达!快去备车!不,快去备马!我们立即过去!”
荀攸其实从去年就开始病重了,只是到了除夕那几天的时候忽然有所好转,所以曹操大喜之下还以为他已经挺过去了。
可现在忽然接到他又病重的消息,曹操也是一时间心中大急起来!
荀彧和荀攸叔侄两个都是从自己创业之时就一直跟随的心腹谋士,可荀彧跟自己政见不同,最终分道扬镳。
而荀攸则是从最开始直到现在都一路支持自己!
荀彧去职之后自己可以找荀攸来代替,可如今荀攸若是去了,谁又能来代替他?
且不说荀攸之死对于朝廷有多大的影响,曹操跟他君臣相交二十余年,两人之间感情极为深厚,如今故友将死,曹操又岂能不着急?
看到曹操跟许褚就要骑马出府,卞夫人在后面急声道:“夫君!前几天小弟那边送来几支百年老山参,你也一并带上吧!”
曹操一拍脑袋恍然道:“对对对!为夫和仲康先去,你命人速速将那几支老山参送到公达府上去!”
卞夫人之弟卞秉出任军中大匠,如今正在辽东郡那边协助朝廷打造海船,而辽东郡素来盛产人参,卞秉前几天送来的几支老山参本来是想要孝敬一下姐姐和姐夫,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吩咐完毕之后,曹操火急火燎的跟许褚一起纵马朝着荀攸府邸狂奔而去,甚至连随行亲卫都顾不得带上了。
荀攸府邸之中,此时府中上下所有人都是满面含悲。
荀彧为人光明正大极有威仪,而荀攸此人虽然智计百出,却并不显得锋芒毕露,这脾气方面比荀彧更为柔和三分。
所以真要是论起在朝中的人缘,其实荀攸比起荀彧还略好一些。
听闻荀攸病重的消息,不光是曹操心急赶来,其他一些身在邺城的朝廷重臣,同样是心中担忧之下赶了过来。
曹操跟许褚到了府邸之后,甚至连荀彧也见到了!
自从荀彧出任太学的博士祭酒之后,曹操并没有找他前来叙旧,毕竟两人之间已经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说到底荀攸乃是荀彧之侄,所以到了荀攸的最后弥留之际,荀彧也是亲自前来。
曹操顾不得跟堵在府中的朝廷重臣多说,在许褚的带领之下一路往里直奔荀攸的寝室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