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至于那些想要给朝廷方面拖后腿的世家大族,可以先收拾掉一部分闹腾比较欢的,然后打压剩下那些摇摆不定的!
如此只要第一批进学的学子成功出仕之后,这些摇摆不定的家族自然会做出正确选择!”
如果学塾进学和考试选官的制度已经不可逆,继续跟朝廷作对只能是自讨没趣甚至眼睁睁的看着家族没落下去!
可若是在朝廷变革之时好好辅助一番,一旦自己家族之中派出去的老师带出来几个好学生,等到将来这可就是天大的回报了!
世家大族虽然是以家族利益为先,可正如荀攸所言,他们之中也不全都是短视之辈,有远见的人还是不少的!
听到荀攸这个建议,曹操大喜道:“好啊!公达此言正合我意!就先这么办吧,我们先在邺城和许都那边放出风声,看一看天下世家各自的反应再做下一步打算!”
建安二十二年,四月初一,邺城。
曹操的想要为学塾招募教师的风声已经放出去四五天了,从邺城到许都,世家大族最不缺的就是各自耳目,所以这个消息实际上已经传的沸沸扬扬,至少邺城和许都附近无人不知了!
此时在骑都尉司马防府中,正有数人相对而坐。
司马防字建公,河内郡人士,年轻时候历任州郡,后来官至洛阳令、京兆尹这等朝廷重臣,只是年纪渐长之后,这两年下来已经以骑都尉的身份致仕归家了。
第628章 司马防的心思
司马家本身就是河内郡世家之一,而司马防为人刚正有威严,再加上他年纪颇长,所以在世家大族之中很有声望。
此次曹操发出求贤令为学塾选师,世家大族也是各有心思,于是反复商议之下,在邺城附近的几个家主就聚在司马防的府中一起商讨。
此时整个议事厅之中,除了居于主位的司马防之外。
还有弘农杨氏家主杨彪及其子杨修,太原王氏家主王晨,清河崔氏家主崔林,荥阳郑氏家主郑浑,幽州卢氏家主卢毓,河东卫氏家主卫觊,以及谯郡丁氏出身的丁廙等人。
太原王氏上一任家主乃是灵帝时期鼎鼎有名的王允,后来王允连同其子尽皆被杀,王晨乃是王允之侄,目前接任王氏家主之位。只是王晨如今乃是白身,并没有在朝中出任官职。
说起王晨可能有些名声不显,不过他弟弟王凌乃是曹魏后期重臣之一,在历史之上知名度还是挺高的。
清河崔氏的家主原本是崔琰,不过崔琰被曹操所杀,崔林乃是其堂弟,目前在朝廷之中出任御史中丞。
而崔林的女儿正是曹植正妻崔夫人,按照正史走向,曹植正妻崔夫人是被曹操赐死了,可自从曹植罢了夺嫡的心思之后,曹操对他的疼爱倒是不曾稍减,并没有赐死崔氏。
卢氏家主卢毓乃是灵帝时期朝廷大儒卢植第三子,因为其长兄和次兄早亡,所以目前接手卢家家主之位,在朝廷之中出任典农校尉。
卫氏家主卫觊目前在朝廷之中出任侍中,说起卫觊可能名声不显,不过那个娶了蔡文姬的卫仲道,就是其族人。
河东卫氏是从前汉时期大将军卫青时代就传下来的数代世家,在朝廷之中同样是很有影响力。
最后一个丁廙并不是丁氏家主,因为其兄丁仪尚在,只是被曹操赶回老家用不录用了而已!
比起其他几个天下知名的大家族,谯郡丁氏其实根本不入流,丁廙之所以能够在场,主要是他跟在杨修父子身边进来的!
看到场中诸人已经全部到齐,司马防神色肃然的对着司马孚吩咐道:“守在门外!任何人不许随意靠近议事厅!”
司马防有八子,因为每个人表字之中都有一个达字,而且八子全都颇有名声,所以又号称司马八达!
只是其长子司马朗不幸犯病而死,次子司马懿目前跟在曹丕身边征伐蜀中,而司马孚乃是其第三子,目前出任丞相府文学掾。
对于父亲召集其他家主在自己家开会这种事情,司马孚其实是不太赞同的,毕竟曹操这次是铁了心想要修建学塾招募师生。在这个节骨眼上,司马家出面召集众人前来商议。
如果商议的好自然无妨,一旦商议的不好,到时候曹操手下密探一旦查出来了,一个大黑锅扔下来司马家未必能够背的动啊!
看到司马孚并没有前去门外守着,反而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司马防神色一冷道:“还愣着干什么?速速前去门外守着!”
司马防家教极为严厉,别说是司马孚,就算是他二哥司马懿在这里被呵斥,估计也是要老老实实听命的。
看到父亲发怒了,司马孚叹息一声拱手应命,然后自去门外守着。
片刻之后,看到司马孚已经从外面关上议事厅大门。
司马防沉声道:“诸位!这几天从丞相府那边传出来的风声,想必大家都已经有所耳闻!老夫今日召集诸位前来,就是想要让大家能够开诚布公的好好谈一谈!”
“但是,正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老夫既然出面召集诸位前来,今日不管诸位到底如何表态,我们司马家都会表示沉默不能站队,希望诸位可以理解!”
司马防的言下之意是,老曹想杀人的时候可从来不会手软。
你们如果同意提供教师倒也罢了,要是不同意或者分成两派,到时候可别逼着我站队,要不然被查到了我们司马家就要倒大霉!
作为司马懿这等牛叉人物的老爹,司马防当然不是心思简单之辈!
他这次召集各家主前来议事,如果商议的好当然屁事儿没有还能以此向曹操表功,说自己全力促成几大家族同意提供教师。
可如果真的有人不肯提供教师,司马防就能拿出自己的小本本给记上,那谁谁对于丞相大人的诏令不够配合,到时候这本黑料直接送到曹操手上,同样是功劳一件!
像司马孚的担忧实在太过肤浅了,所以司马防虽然明知道自己儿子心中想的是什么,却根本就不在乎。
听到司马防开口,杨修冷声道:“朝廷选官制度已经极为成熟,丞相大人这次非要改变一下从太学之中进行选拔,这是对于我们世家大族的利益不管不顾!
而修建学塾这件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更是釜底抽薪!
如果真的办成了,三五年之内可能没什么效果!
可十年八年之后,这天下将是谁家之天下?哪里还有我们世家大族的立身之本?”
杨修因为参合曹丕跟曹植夺嫡之事,其实老早就被曹操所不喜了。
可后来曹植进了太学自动放弃世子争夺战,杨修一下没了靠山,再加上曹操也不喜欢他,所以直接将他从丞相府主簿的位置上给扔出去,随便给了个闲差而已。
这几年下来,杨修对于丞相府本就是愈发不满!
而这次曹操想要招募教师修建学塾的事情,正好是火上浇油,所以杨修第一个出来反对!
其实场中这么多家主在座,而且还有司马防崔林和卫觊这等年长之人,就连他爹杨彪也在,无论如何也轮不到杨修第一个开口。
只是他这会儿脾气上来了,所以没能忍得住而已!
听到杨修开口,卢毓沉声道:“德祖此言差矣,我等世家之所以能够走到今日,靠的就是圣人教化之力。丞相大人修建学塾让百姓读书开化,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至于选官制度方面,太学生又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出任官职,他们还要经过考试才行!而且丞相大人也没说就直接取消现在的察举制和征辟制!”
第629章 家主之议
卢植乃是灵帝时期的朝廷重臣,可他也是天下知名的大儒之一,而等到魏晋南北朝乃至于隋唐时期的范阳卢氏,更是成为当时的五姓七望之一,甚至连当朝皇帝的面子都可以不给!
卢毓之所以想要支持曹操的改革,一方面是他确实觉得修建学塾这个做法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第二则是,卢植当年避居上谷郡之后被袁绍强行辟为军师,可后来曹操率军远征乌桓的时候,曾经特意命人前去给卢植扫墓,并且向天下表彰其功绩。
身为人子,卢毓对于曹操这个做法还是极为感激的!所以此时支持改革,未尝没有几分报恩的心思在里头。
杨修冷声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普通百姓只要按时劳作,然后吃饱穿暖就可以了!他们何须读书蒙学知道太多?
而且学塾一旦建立起来,开始几年或许还有察举制和征辟制选拔官员,可太学生考试入官若是成为常态,到时候我们这些世家大族如何自处?”
卢毓皱眉道:“亘古之初,谁传道之?不管是你们弘农杨氏还是我们幽州卢氏,难道祖上一出生就是生而知之者?
如果没有人传道授业,我儒家之道如何发扬光大?孔子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德祖难道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看不透么?”
卢毓这话的意思是,你们杨家在发达之前也不过是泥腿子而已!
可现在自家阔起来了,就要堵死人家往上走的路,这是不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