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自从濡须口大败之后,孙权撤兵回江东一直在关注着蜀中战局发展。
如果刘备在汉中郡之战可以大胜一场,到时候刘军出汉中攻略凉州和关中,自己还能有机会配合他们一起出兵北上!
可刘备一战大败,别说夺取汉中郡了,就连守住江州城和成都那边都有些困难,孙权也忍不住有些着急起来!
唇亡则齿寒,如果天下三分,有蜀中给江东方面分担压力,孙权倒也无惧于跟曹操耗下去。
可现在刘备的蜀中即将不保,就算是他能够退到南中地区苟延残喘又能如何?最后还是免不了败亡的结果!
眼瞅着局面越来越不利的时候,孙权正想着刘备到底如何才能挽回败局,可破解之法还没想出来,却忽然收到刘备发来的消息邀请自己和他一起称王!
看到自己面前几名心腹重臣,孙权沉声道:“本候刚刚收到成都方面传来的消息,刘备已经准备在蜀中自立为蜀王了,他在信中邀请本王和他一起自立为吴王,从此天下三分!”
孙邵皱眉道:“主公的意思呢?要不要答应刘备?”
孙邵字长绪,青州北海郡人士,最开始在孔融手下任职,后来跟随刘瑶一起到达江东,继而效命孙家兄弟。
江东文臣之首虽然是张昭,可张昭脾气不好,当面顶撞孙权的事情没少干,孙权一方面需要倚重张昭的能力和手段,一方面却又对他脾气深恶痛绝!两人私底下关系其实并不太好!
孙邵在能力方面虽然比起张昭多有不如,可他有个好处就是凡事以孙权为中心,这种手下当然更合孙权的喜爱!
在正史之上,孙权称帝之后大家都觉得张昭应该是吴国当仁不让的丞相人选,可实际上吴国第一任丞相就是孙权的应声虫孙邵,第二任乃是朱陆顾张四大家族出身之一的顾雍,张昭到死都没能当上吴国丞相!
听到孙邵询问自己的看法,孙权沉声道:“蜀中局势已经穷困至此,刘备此时想要称王,无非是两种可能罢了!第一种就是破罐子破摔,趁着自己还没死之前过一把帝王瘾。
如今天子当朝,称帝他不敢,可称王反正有曹贼在前顶着,而且蜀中势力他最大,称王也不是不行!”
“至于第二种可能,刘备此时心急称王,无非是想要将自己的州牧官职提升一下格局,然后大肆封官收买人心替他稳住成都而已!”
张昭笑道:“属下以为主公所言的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一些,刘备此人素有大志,而且百折不饶!
不到最后一刻,他绝不会轻易放弃!
眼下曹军已经打到江州城下了,他若是想要稳定蜀中和成都,只能称王封官用这些虚名笼络世家和百姓!虽然看着有些不合时宜,可实际上对于他稳定蜀中还是大有助力的!”
顿了顿之后,张昭盯着孙权继续道:“主公!自从濡须口大败以来,我军上下已经是斗气低迷,而江东这边向外发展的通道,或者受阻于曹军,或者受阻于刘备,我们在短期内已经很难向外发展了!以属下之见,主公这一回不妨就答应刘备的邀请,跟他一起称王!”
天下大势,无非就是此消彼涨而已!
在赤壁大战之后,江东大军兵强马壮,而曹军遭此大败三军夺气,所以周瑜才能催动大军直接攻击南郡!
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朝廷辖下的积累越来越多,大军战斗力同样是越来越高!几番对阵下来,江东方面根本就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刘备想要称王封官拉拢一下蜀中世家和百姓,在张昭看来江东方面同样需要振奋一下军心了!
张昭话音方落,诸葛瑾同样点头道:“主公!张公所言极是啊!自从濡须口大败以来,我军上下士气低迷,民间百姓同样是人心惶惶担心曹军可能渡江而来。
而且曹贼如今已经晋爵魏王,可主公还是吴侯,从上下尊卑上来说,我们已经平白弱了曹贼一等!”
“如果是主公自己想要晋爵,一时之间或许还会被天下百姓所恶,可现在有刘备跟我们一起分担压力,此时晋爵正当其时啊!”
孙权对着程普开口道:“程公的意思呢?”
程普定了定神开口道:“主公!兵法云,刚不可久,柔不可守!朝廷势大而我们和蜀中势弱,眼下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曹操自从晋爵魏王之后,这两三年下来气格已经是愈发稳固!将来有一日若是他或者曹丕直接废掉天子,随时就能以魏王的身份重新立国!”
“可主公眼下还是吴侯,属下说句大不敬的话,一旦曹贼父子篡国谋逆,我们江东方面肯定不能承认。
可主公本身的爵位如果直接称帝,同样是气格不足,为了以防来日,属下也赞同主公就此称王!”
第663章 孙权的心思
吕蒙虽然是江东兵马大都督,可程普在江东军方资历最高!
当初孙坚手下四健将,祖茂为了掩护孙坚死于董卓大军之手,韩当战死于合肥城南,黄盖在赤壁大战之后被孙权委任后方,可惜去年同样就此病卒,到如今唯有程普尚在了!
孙权很清楚程普对孙家和对自己都是绝对忠心,所以尽管他年事已高,可孙权每逢重大事情需要商议的时候,还是想要听一听他的意见。
此时看到张昭孙邵和程普全都已经表态,孙权将目光转向吕蒙和陆逊两人,还是想要听一听他们俩的看法。
吕蒙沉思片刻道:“主公!末将也同意程老将军的意思!如今我们江东上下除了水军将士还能气势如虹之外,军中步卒其实大部分都对曹军心生恐惧!
而且短期内我们根本无力北上,想要提升士气振奋军心,只有主公称王大赦,然后重赏军中了!”
孙权沉声道:“然则我军和老贼刚刚罢战,如今双方大军尚在对峙之中,如果本候就此称王的话,老贼会不会以此为借口调动大军来攻?”
对于刘备的建议,孙权其实是颇为心动的。
可关键是一连数次大战下来,不光是江东上下的普通军士对于曹军生出畏惧之心,就算是孙权自己在面对曹操和曹丕父子的时候,也有些不太自信了!
如今江东和朝廷划江而治,曹丕率军在蜀中对付刘备,曹操坐镇后方一时半刻应该不会主动进攻自己。
可万一自己想要称王,曹操又岂能坐视不理?
孙权现在的忧虑之一就是,一旦称王可能会打破现有的平衡关系!
陆逊拱手道:“主公多虑了,我们跟曹贼之间不死不休,他之所以没有率军前来攻打我们,第一是因为蜀中战况胶着,曹贼不想两线作战。
第二就是因为曹军水师实力太低,就算是催动大军渡江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第三其实是曹贼这两年下来年纪渐长,他戎马半生早已经落下了不知道多少病根,想要亲自领兵出战又谈何容易?”
“如果主公就此称王,曹贼最多以朝廷的名义进行申斥而已,他又岂敢擅自动兵来攻?”
孙权缓缓起身在大厅中来回踱步片刻,然后叹息道:“先父在时曾与本候言,祖父当年居富春种瓜为业,忽一日有三少年来而求瓜。祖父为人仁厚,无所取而赠之,三少年食罢将去之时,居中一人言,吾乃司命之神也,此山为冢可以富贵绵延,汝欲数代帝王而累世侯爵也?家祖父欲求数代帝王!”
顿了顿之后,孙权目视众人道:“如今朝廷愈加强势,而我们江东和蜀中愈发势弱,如果本候真的跟刘备一起自立为王,一旦将来朝廷大军渡江而东,本候只怕祖父当年所言成谶啊!”
孙权祖父孙钟,吴郡富春人。只是孙钟名声不显,到孙权之父孙坚时代孙家才开始兴旺起来!
孙权本人虽然对于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不肯尽信,可说到一点不信也不可能,毕竟这是孙坚当年亲口给他说的!
司命之神的意思很清楚,以此山为冢有气运加持,如果你们孙家想要称王称帝,最多只能支持几代而已。可若是不求帝王而只愿封侯,那就可以绵延数代而不衰!
结合江东目前的实际情况,孙权自己其实已经琢磨出来了。
如果自己答应和刘备一起称王,一旦朝廷大军渡江而东,从名义上来说自己就是反王,如此一来自己铁定不能活命,而整个孙家也要被清洗!
可若是自己不称王,那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毕竟自己这个吴侯的爵位是朝廷正式承认的,虽然实际上自己也是割据一方,可从名义上来说毕竟还没有跳出朝廷的体制!
看到孙权到这个时候居然还有这种考虑,诸葛瑾苦笑道:“主公!阴阳谶讳之说虽然也有其道理,可朝廷向来以儒法治天下。属下说句大不敬的话,您是吴侯还是吴王对于曹贼来说根本没有多少区别,反正在他眼中我们江东都是朝廷之敌!”
“就算是主公不肯称王,曹贼一旦有能力率军渡江之时也不可能放过我们江东上下,毕竟赤壁大败之耻他还记着呢!
可若是主公一旦称王,至少我们可以稳定江东百姓和民心,然后提升军中上下的士气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