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大魏崛起 (载酒青衣客)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载酒青衣客
- 入库:04.13
有人跪地求饶想要活命,有人则是趁着夜色直接向外逃窜!
这一场战斗来的快去的也快,还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彻底结束了。
跟着杨虎一起发动冲锋的两千大军,至少战死超过一千五百人,剩下也是借着夜色不知逃往何处去了。
不过杨虎王忠和杨平三人,却是全都被曹操给生擒活捉了!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十六夜,邺城,魏王宫秘密监牢之中。
看到自己面前已经满身鞭痕皮开肉绽,而且还饿了大半天的魏讽。
荀攸叹息一声道:“从你进入邺城的那一刻起,你就该明白自己再也不可能活着回去了!眼下杨彪他们的计划早已经被魏王所洞悉,就算是还不肯招供,又有什么用呢?”
魏讽冷声道:“诸葛军师于我有大恩!而且蜀王殿下才是汉室正统!天下有识之人,恨不得将国贼千刀万剐!
我既然奉命潜入邺城,本来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不知荀大人还有什么刑法,尽管上来便是!”
第733章 你也是条汉子
曹操虽然不知道魏讽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可大致也能猜到他潜入邺城就是为了搅乱后方。
在曹操和程昱去往许都参加岁首大朝会的时候,荀攸留守邺城,很快就在魏讽准备发动叛乱之前将其抓获!
除了魏讽之外,还有许多被其蛊惑的世家子弟和普通百姓。
这些世家之中,有些是真的和魏讽有勾连,比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之子,黄门侍郎刘廙之弟刘伟,以及骑兵大将文稷之子文钦等人。
王粲这家伙文武双全,虽然是以诗文出名,实际上武事同样不弱,而且他跟曹操和曹丕父子关系极好!
在正史之上,王粲死时曹丕前去吊唁,因为王粲生前喜欢养驴,所以丕哥干脆建议在场的宾客每人学一声驴叫来送别挚友!
以王粲和曹丕之间的关系,没想到魏讽居然能够策反其子!
刘廙乃是皇族,前汉长沙定王刘发之后,虽然他也是素来受到曹操的器重,可其弟刘伟却少不更事最终受到魏讽的蛊惑。
至于文钦,说起他爹文稷可能不太知名,但是说起他儿子文鸯就厉害了!几乎是公认的后三国时代第一猛将!
在魏讽被抓之后,这几个跟他有牵连的世家子弟全部被荀攸给一网打尽了,就连杨彪和王晨等人,也被搂草打兔子全抓起来了!
只是荀攸现在对于这些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不感兴趣,真正让他感兴趣的是,魏讽到底将哪个藏于军中的密探借给了杨彪使用!
看到魏讽对于遭受刑罚毫不在意,荀攸冷声道:“魏王殿下奉天子以令不臣,刘备纵然是侥幸窃据蜀中,可成都那边现在已经是山穷水尽了,到了这个时候,你又何必还跟着他一起沉船?”
魏讽冷笑道:“奉天子以令不臣?曹贼眼中可有陛下半点威望?许都城里的小皇帝不过是尔等手中土木偶人罢了,他也配奉祀大汉正宗?
只有蜀王殿下仁义为先,礼贤下士,而且英明神武可堪大任!魏某今日有死而已,可死得其所!”
荀攸沉声道:“死得其所?刘备此人先投公孙瓒,却背着他擅自招募大军,尔后投奔魏王殿下,却趁着领兵在外的机会擅自坐领徐州,再后来投奔刘表,却借着刘表之子刘琦的名义赚取荆南之地!最后又假装协助刘璋入蜀平叛,可兵至蜀中之后却趁机窃据成都!”
“似这等两面三刀心思诡诈之辈,他也配得上仁义二字?”
对于魏讽这种硬汉,继续上刑已经没用了,想要说服他投降,荀攸必须要彻底击溃他的心理防线才行!
魏讽反驳道:“蜀王殿下初为平原相之时就礼贤下士,甚至与百姓同席而坐,同簋而食。客居徐州之时,陶谦三让徐州而三辞之!
最后不忍徐州百姓蒙难,这才勉受徐州刺史的职位。至于赤壁大战之前,从南郡撤往江夏郡之时,更是有十余万百姓扶老携幼紧紧跟随!”
“如果说一个两个人赞誉蜀王殿下倒也罢了,可南郡百姓十几万人相随,难道这些百姓全都是眼瞎之人不成?”
荀攸平日里其实也是谦谦君子,可此时跟魏讽争论出火气来。
同样是忍不住嗤笑道:“与百姓同席而坐就算是礼贤下士了?大耳贼何等出身别人不知老夫难道还不知晓?
至于三让徐州更是瞎扯!徐州是当地世家和百姓之徐州,谁为刺史上由朝廷任命,下由当地世家举荐,他陶谦岂能一言而决?大耳贼擅自坐领徐州却不得当地世家的支持,最后还不是一战而逃?”
“至于南郡百姓十几万人相随,若不是你们在百姓之中宣扬我军嗜杀故意进行蛊惑,他们又岂肯扶老携幼一起相随?
而且长坂坡一战,大耳贼眼看局势不好,自己逃命之时这些百姓用来做什么?还不是被他弃之不顾用来阻挡我军追兵?”
魏讽咬牙道:“成王败寇!随你怎么说就是了!可蜀王殿下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就算是魏某今日死于此处,将来自有人来为我报仇!”
荀攸摇头道:“你今日死于此处,就算是十年之后,百年之后也不会有人来为你报仇!因为如今之天下局势,十年之内朝廷必然归于一统,百年之后大魏当朝,鼎鼎日盛!而你,顶多是在史书之上两行字就写完了,而且还是被当成叛乱之人!”
看到魏讽双目几欲喷火,荀攸沉声道:“你也是条汉子,所以我最后再给你一次机会,告诉我军中潜伏之人到底是谁在跟杨彪联手,今日我就送你上路,然后保证史书之上不会出现你的叛乱之名,如何?”
魏讽摇头道:“大丈夫死则死矣!要我出卖蜀王殿下却是不可能的事情,荀大人就不必白费力气了!”
荀攸冷声道:“你跟杨彪的谋划,不过是为了搅乱邺城,然后再让魏王殿下心急邺城局势加快返回而已,这么算下来,那个军中密探肯定是跟在魏王殿下身边,老夫虽然不知道他是谁,可只要我现在假传消息说邺城已经出现叛乱,你觉得这个军中密探还能忍得住么?”
魏讽面色嘲讽道:“说一千道一万,你这个天下顶级智囊还是猜不出到底谁是军中密探,既然有把握只管动手就是了!”
看到魏讽软硬不吃,荀攸沉默良久。
终于还是对着身边侍立的一名校事府密探吩咐道:“此人已经没用了,送他上路吧!至于杨家王家还有跟他有牵连的几大家族,人先不要杀,等到魏王殿下回来之后再发落。可你们记得把人给我看紧了,谁也不能趁机逃脱!”
这密探抱拳道:“大人放心!我等自会处置!”
建安二十三年,正月十八日,荆州蒯家。
自从上一次襄阳大战结束之后,荆州这边的局势一直风平浪静。
荆州四大家族到如今,蔡家在荆州本地势力急剧缩水,庞家自从庞统投效刘备之后,多少也受到朝廷方面一些冷落。
而黄家家主黄承彦本身就是闲云野鹤,再加上黄家支脉极多,所以这威势自然也不复从前了。
第734章 蒯家父子
只有荆州蒯家,因为搭上了曹丕这条线,所以无形之中就获得许多好处。
再加上坐镇荆襄的曹仁和曹丕关系极好,所以平日里再护佑他们三分,蒯家现如今的声望,在四大家族之中已经隐隐第一了!
最关键的是,蒯越虽然去往朝廷任职,可蒯家家主蒯良这个老狐狸掌管家族,将全家上下给打理的极为顺畅!
可蒯家也有不如意的事情,蒯良毕竟年纪大了,从赤壁大战之后到如今,虽然他也颇精于养生之道,却终究是回天乏力!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病之后,蒯良一直时不时的陷入昏迷之中,蒯家上下现在已经换了蒯良之子蒯钧主事。
蒯钧本人是朝廷任命的南阳郡太守,本来他是不可以擅离职守的,只是蒯良病重,再加上南阳郡就紧挨着襄阳,所以他向朝廷上书让手下郡丞暂代职位之后,曹操就默许他返回家中了。
当然,蒯钧这种朝廷大员想要离职回家说的简单,实际上曹操一半是看在当年蒯家劝说刘表投降的情分,一半是看在蒯越的面子上才默许蒯钧这么做的,否则他想要返回家中哪有这么容易?
此时在蒯良病榻之前,蒯钧正在侍奉汤药。
前段时间蒯良虽然偶尔也会醒来,也没多大会儿就要再次陷入昏迷之中,而这几天下来喝了药之后,终于可以跟人说说话了。
看到蒯良将口中药汁慢慢喝完,蒯钧松了一口气开口道:“父亲大人只要按时服药,照眼下这个情况来看,估计再过十天半个月就要差不多能够痊愈了,到时候孩儿也能放心返回任上。”
蒯良叹息道:“先民谁不死?知命复何忧!曹子建虽然治政手段平平,可他这诗文写的真是极好啊!”
蒯良已经年过七十,蒯钧也是将近五十岁的人了。所以他在蒯良面前,倒也不用事事全都谨小慎微。
此时听到蒯良感慨,蒯钧笑道:“听说曹子建进了太学之后,这诗文比起以往更加丰盛了许多,而且他已经彻底放弃了魏王世子之位,曹子文上次返回邺城的时候,还特意带去了许多礼物,据说是世子殿下从蜀中特意搜罗给他的孤本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