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应元虽然不是全旭的嫡系,对于全旭的做法,他还是支持的,毕竟,全旭治下,百姓生活安逸,而且没有苛捐杂税的负担,特别是他的老家通州。
这次北上北京,他也回到了老家通州去看了看,通州的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百姓也即将准备春耕,每个百姓获得了新分发的土地,约平均八十亩。
虽然去年又是兵灾,又是雪灾,再加上地震的影响,他以为通州应该是哀鸿遍野,事实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在地震或兵灾中毁掉的房屋,已经重建,经过官府带领百姓们参与救灾,各家各户都获得了一定的收入。家家户户有余粮,人人脸上都带着希望,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治理地方,一般而言,则分为从俗而治或以法而治!”
全旭现在中南半岛采取的则是以法而治,这固然是会让当地人产生抗拒的心理,可问题是,整个中南半岛被南下军团的蛮族士兵斩杀殆尽,基本上执行的都是留土不留人的政策。
所以说,不存在顽固势力的抵抗。
大明治是新吞并的中南半岛,不存在土著百姓的抵抗力量,唯一的不安因素则是来自欧洲列强。
全旭的开放有限开放政策则不开放中南半岛,而是开发北方沿海城市。
拥有强大的武力是最有力的保障,阎应元决定学习全旭,在中南半岛采取严打,搜索漏网之鱼,强化教育。
在与阎应元沟通之后,全旭发现他的思路与自己非常相近,君臣相谈甚欢。
阎应元在北京城获得了全旭的晋封,爵位倒没有。只是晋封了他为皇家陆军中将,官居中南都督,同时晋封中将的还包括袁宗第,成都都督。罗世明中将,兰州都督。戚元弼陆军中将,安东都督,乔孟恩,陆军中将。
杨延栋海军上将,皇家海军部长。
刘全,陆军上将,皇家陆军部长。
朱兆宜,陆军上将,总参谋长。
傅宗龙,副总参谋长,陆军中将。
这一次晋升,基本上明确了大明皇家陆军与海军的军衔制度,只不过此时的大明实在太大,很多将领并没有参加晋升仪式。
第八零六章 这是合法商业行为
此时的刘秉仁少将还不知道他已经晋升为少将,他则在奥斯曼帝国的伊斯坦布尔靠岸,对奥斯曼帝国展开友好访问。
其实奥斯曼帝国,平心而论,他们还是相当开明的,只要不是在战场上,奥斯曼人都会显得热情、开朗、慷慨,跟在战场上的冷酷嗜血判若两人。
大明跟奥斯曼有过良好的外交关系,只是到了天启、崇祯两朝,外交被中断了而已,看到大明船队到来,奥斯曼苏丹既开心又意外,给予来访的使团很高规格的接待,并且允许他们参观伊斯坦布尔的宗教学校、清真寺和皇家图书馆。
奥斯曼人那豪华而典雅的建筑物和繁华的城市让大明使者赞不绝口,皇家图书馆中汗牛充栋的藏书更让他们惊叹不已,深深的意识到在这个世界上大明并不是一家独大的,至少奥斯曼帝国在很多领域跟大明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个时候,刘秉仁却显得有些无奈。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非常好,伸手不打笑脸人,现在奥斯曼帝国露出的是笑脸,包括刘秉仁在内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对奥斯曼递交国书后的反应。
毕竟,张口就向奥斯曼帝国要人家的尼罗河三角洲,这有些不地道。
然而,事实上,刘秉仁想多了。
奥斯曼帝国在皇宫举行的欢迎宴会上,此时,奥斯曼的苏丹,就是穆拉德四世,他是一个娃娃苏丹,登基的时候,只有十一岁。他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的中兴之主,以残忍闻名。
在他初登位时,穆拉德四世受到家人的控制,他的母亲克塞姆苏丹垂帘听政。帝国在这时处于无政府状态。波斯人乘机入侵伊拉克,安那托利亚北部爆发骚乱。
1631年,土耳其禁卫军闯入皇宫大开杀戒,大维奇尔亦被杀。穆拉德四世恐怕会重蹈长兄奥斯曼二世的覆辙,于是决定掌权。
1632年,他在近卫军和法官们的全力支持下,平息了曾称霸一时的耶尼塞里军团的叛乱,使首都伊斯坦布尔和各省区的秩序得以恢复。他随即解散耶尼塞里军团,废除向基督教各国征集儿童以补充军源的惯例,重新组建了新军。他以铁腕治理国家,摆脱了其前几任苏丹执政时期闺房统治的局面,使国情有所好转。
别看穆拉德四世掌握权力没有几年,但是他却重启了奥斯曼帝国的战争机器,派军队占领了叙利亚,黎巴嫩,远征波斯。
可以说,在穆拉德四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正处于巅峰期,新月旗在欧亚非三大洲猎猎飞扬,无数剽悍的阿拉伯战士挥舞圆月弯刀,在新月旗的指引之下狂呼“安拉万岁”,向欧洲、亚洲、非洲发动一轮轮疾风骤雨般的进攻。
文艺复兴将欧洲从黑暗的中世纪中唤醒,大航海时代让欧洲获得了美洲大陆这么个外挂,欧洲各国的军事实力正在快速增长,一个两个国家可能不怎么样,但是如果整个欧洲团结在十字架之下形成一个牢固的同盟,就成了奥斯曼帝国最可怕的敌人了,奥斯曼帝国绝不允许欧洲从容发展,最后反推自己!
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奥斯曼帝国胜多败少,除了在海军方面被威尼斯城邦共和国揍得满头是包之外,他们的陆战一直都是碾压式的胜利。
这种胜利,也让奥斯曼帝国产生了目空一切的想法。
穆拉德四世为了彰显自己的富有,特别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召开这场宴会,宴会之前,他还派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在陆军大臣的指挥下,用三千多名全副武装的重甲士兵上演了一场战舞。
“刘上校,恐怕宴无好宴!”
充当翻译的是林阿水,林阿水还没有看到这种场面,有些紧张,不过他看着身边的刘秉仁微微眯起眼睛。
刘秉仁望着身边的海军陆战队上尉方应秋道:“怎么样?”
“十年前的话,跟咱们还有一战的机会,现在嘛!”
“现在怎么样?”
方应秋笑道:“如果打开,一刻钟,这个广场上还能站着一个奥斯曼人,你把我的眼睛扣出来当泡踩!”
刘秉仁哈哈大笑起来:“不错,不错!”
这还真不是吹牛逼,跟着欧洲探险队的陆战队,只是一个司,两百余人,装备了六门六零迫击炮,二门八二毫米迫击炮,四个重机枪组,以及十二挺轻机枪。
这支三千余人的重装奥斯曼帝国的陆军士兵,没有机会冲到大明皇家陆军阵前,机枪手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不可力敌。
林阿水看着刘秉仁、方应秋等军官,包括随着探险队而来的大明商人代表,他们都表现得不屑一顾。
可以说,此时的奥斯曼在向大明扬威,而在欧洲探险队的眼中,这就像是叫花子跟龙王比宝。
陆军大臣眼看着无法吓住大明人,也只能挥退众将士,引导着众人进入大殿。
来到大殿中之后,时年刚刚三十岁的奥斯曼苏丹穆拉德道:“奥斯曼帝国所有人,包括本苏丹在内,都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了好感和向往,从奥斯曼立国以来,历代苏丹都曾派使者出使大明,为大明皇帝献上精美的礼物,这份情谊,想必大明是感受得到的。但是……”
随着这声悠长的但是,刘秉仁望着林阿水道:“你照实说!”
林阿水一脸阴沉的道:“他说,但是,大明却做出了严重损害奥斯曼人的利益的事情来,这实在是太让人遗憾了。”
刘秉仁淡淡的一笑:“什么遗憾?”
刘秉仁并不是外交官,他是一名大明皇家海军军官,他的腰挺得笔直,除了代表团不到二百人来到皇宫,剩下的队员和水手,士兵,则正在战舰上,准备着作战。
如果出了意外,那就是战争的开始。
穆拉德四世沉声说道:“你们向奥斯曼帝国的强敌威尼斯人出售威力巨大的大炮和炮弹,对奥斯曼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这一年来,威尼斯人用从你们手里买到的炮弹击沉了许多帝国的军舰,导致很多安拉的勇士饮恨沙场,这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如果大明真的珍视与奥斯曼帝国的友谊,就请停止向威尼斯人提供这种可怕的武器!”
“非常抱歉,伟大的苏丹,您有所不知,大明是一个非常开放的国度,也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国度!”
刘秉仁淡淡的笑道:“我们的皇帝陛下,已经颁布法律,法不禁既可为,意思是说,法律不禁止的事情都可以做,我们伟大的皇帝陛下,鼓励大明臣明振兴商事,只要不违反大明的法律,都是可以鼓励的。这是私人合法的商业行为!”
林阿水按照刘秉仁的命令,一字一句向穆拉德四世翻译。
穆拉德四世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你们这是要无视奥斯曼帝国的友谊?”
“友谊是相互的,而不是单方面的!”
刘秉仁笑道:“奥斯曼帝国如果愿意购买大明的武器,我们也可以把威力巨大的火炮卖给奥斯曼帝国,当然,也包括威力巨大的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