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 (七月新番)


  “莫非是在楼兰时,被那群胡商下了迷药?想要诱骗我谋逆?”
  第五伦握着祖父的手,被他晃呀晃,听这紧张兮兮的语气,又想哭又想笑。
  这年轻人,还蛮可爱的。
  记忆开始混乱地扭在一块,自己是该帮他理清楚,告诉他“这是真的”,告知第五霸,如你所愿,家族阀阅天下第一,孙子帝业将成,让他老怀欣慰?
  还是不要出声,就让他沉浸在梦中,以为自己还在少年时,在西域,在人生最充满希望的年纪呢?
  最后,第五伦压住哽咽的哭泣,用那“任司马”的语气对他道。
  “第五霸,起来站岗。”
  “你啊,只是梦见自己老了!”
  ……
  两日后,午夜子时,当第五伦从和衣而睡的偏殿赶到病榻前时,御医哆嗦着告诉他,皇祖父在睡梦中崩逝。
  很快,消息传出后,哭声适时地响了起来,皇后临盆在即,却也在抽泣,皇祖父对别人凶,待她却很慈祥,旋即又想到腹中孩儿要紧,遂刚强地忍住。
  宫女们也在掩面,宫门外闻讯赶来的宗亲更是哭天抢地,不知晕死过去多少人,大臣则在几声干嚎之后,开始三五成群低声议论,为第五霸的身后事究竟该用什么礼仪而喋喋不休。
  只有第五伦,一如过去十几天一般,跪在榻前,默默凝视着第五霸的脸。
  祖父爱笑,尤其是哈哈大笑,快活时,听到滑稽事时,得意之时,甚至是掩盖尴尬时。
  而此时此刻,他纵生命不再,面上却是笑着的。
  所以那天告诉祖父的话,自己算说对了么?
  “皇祖父年近八旬无疾而终,还望陛下勿要哀伤过度。”
  作为最亲近,在京地位最高的宗亲,第七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嘴里也变得唠叨起来。
  “皇祖父能有陛下这样的孙儿,万户侯也好,皇宫这样的大院子也罢,都享受过了。最紧要的是,能亲眼看着伍氏阀阅高过天际,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人心满意足瞑目呢?”
  在第七彪看来,第五霸真是世上运气最幸运的老头子,一只脚踏入棺材时,还能因孙儿的壮举,一朝升上青云。
  “是啊。”
  第五伦擦去眼泪,拍了拍第七彪,感谢他的宽慰,但心里,却有不同的想法。
  第七彪说得不对。
  别看第五霸官迷,整天念着让孙儿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可到头来,他最难忘的一段人生,不是衰老之际的位高族显,躺赢得来的飞黄腾达,而是少年之时,那段普通戍卒不普通的经历,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三千里外觅封侯,斩得名王献桂宫。
  那才是靠他自己,挣来的荣耀和骄傲!
  外头哭声更大了,仿若水声激激,蒲苇冥冥。
  第五伦却只静静握着第五霸的双手,他知道,老爷子最想听到的,是什么话。
  “大父。”
  “就算没有我。”
  “就算一切不曾改变。”
  “就算没有最后这几年。”
  “你这一生,也已足够精彩!”
  ……


第480章 盖棺定论
  第五伦确实发自内心觉得,自己只是给老爷子的人生,锦上添花而已。
  第五霸的前七十年,和最后这十年,对其本人而言,同样珍贵。
  但生前老爷子很理解孙儿的难处,既不要求过分的尊号,对于宗族中经常跑来求见,眼巴巴希望赐姓为伍位列皇族的那群人,也一直爱理不理。甚至没为两个牙牙学语的“皇叔”跟第五伦提过什么要求,对于最宠幼子的老人来说,殊为难得。
  所以这身后之花,得添得足够多才行。
  但要加多少花,取决于花环匡的大小,说明白点,决定第五霸死后殊荣的,是第五伦给他的名分。
  “依汉时太上皇之制,以帝礼安葬!”
  汉朝就一个太上皇,那就是刘邦之父,这位差点被项羽烹成肉粥的老父亲,在经历父慈子孝的名场面后,居然回到了儿子身边,并安享晚年。
  可问题又来了,第五霸作为第五伦的祖父,应该叫什么?过去从没先例啊。
  老本行是专门吃死人饭的儒生闪亮登场,太学终于派上点用场,博士们引经据典,最终献出了一个他们觉得颇为满意的名:“无上皇!”
  第五伦只反问了一句话:“涿郡逆贼张丰自称什么将军?”
  好像叫无上大将军来着……众人顿时缄默了。
  彼时,景丹、耿纯不知道第五霸会在腊月逝世,还上奏疏说张丰自号无上,以取祥瑞,但在他们看来,是颈上无首级的意思。
  博士们纷纷闭嘴,再度绞尽脑汁,最后有人道:“汉时有太上皇、有皇太后。虽无皇祖父之号,却有皇祖母之‘太皇太后’!”
  以此类推,最终第五霸的名号是“太上太皇”。
  定了名分,顺利以此筹办了七日殡礼后,按照规矩,出殡之日,得将谥号选出来。
  第五伦让博学的太师张湛等领衔选定,实则最终还是按照他的意思,挑中了“威”。
  谥法解:强毅信正曰威,确实应了第五霸的性格,古有齐威王,今有魏威帝,当然是美谥。
  然而,群臣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陛下,是否要依旧制,在谥号前加‘孝’。”
  此乃汉朝规矩,毕竟是“以孝治天下”嘛,从汉惠帝开始,历代谥号前皆加一孝字,这规矩甚至还变成了文化输出,传到了一向流行父杀子子弑父的匈奴。
  匈奴单于也不知是将这流行的汉家文字缀身上当花纹装饰,而不懂真正含义,还是真打算推广此道,竟也开始在名号前加“若鞮”,若鞮者,哄堂大孝之孝也。
  换了一般的制度,群臣是不敢提出向汉朝学习的,但第五伦的成名作就是“孝悌”,这点总能继承吧?
  “汉高谥号前亦无孝字。”
  你看,说起来,这不就是“刘邦不孝”么?难道还要来个“第五伦不孝”?
  第五伦不得不指示自己的御用文人们,对这种道德绑架加以驳斥。
  如今他身边最懂典故的是杜笃,当堂驳太学博士及众臣道:“《论语》八佾篇中,子夏问孔子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是何意?”
  “孔子答:绘事后素。”
  “其意是,礼仪是礼的外在表现形式,素才是礼的内在情操。孝果然是人伦大道,但不能只有其表而无其内,有其名而无其实。”
  这是在内涵汉家虽以孝治天下,但实则却缺失,这“孝”字绑在历代皇帝身上,孝顺的可不止是先皇,更有尚在人世的太后、太皇太后,其权力的法理根源便来自于此。太皇太后、皇太后可称朕,可废帝,很容易为外戚利用。
  尽管第五伦很注重保养,自信能够久活,但前车之覆的教训,也得记住。
  于是宣布,魏虽仍推崇孝道,但不必再像汉朝那样,非得冠名,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孝顺。
  好容易解决了“孝”的问题,以帝礼出殡,接踵而至的便是墓址的挑选。
  第五伦知道祖父是想落叶归根,选中了故乡长陵县,那里本是刘邦的陵邑,反正刘邦的高庙边上,连田横庙都落成了,陵墓也一样,就再挤挤吧。
  只是长陵就此要改名为“庄陵”,还是老规矩,墓葬陵邑,得取谥号的近义词,高对长,威对庄。
  因为天下尚未一统,一切从简,因山为陵,不单独起土。
  这点得到了群臣一致赞同,汉朝为了修历代皇帝墓葬,耗费了大量财力物力,尤其是汉成帝时,原本皇陵修了一半,因为陈汤收了人黑心钱,上书说应该重新选址才吉利,让贿赂者卖地皮发了大财,又在工程款上动手脚,导致建在洼地里的延陵成了著名的烂尾工程。
  这教训距今不远,第五伦只用一个眼神,长安的舆论圈就能将陈汤将军的黑历史翻出来反复鞭挞,一时间,连太学众人都是倾向薄葬的,希望魏皇勿学汉成、汉武,而效汉文帝。
  于是第五伦又宣布,以太上太皇陵为基准,后世子孙,亦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第五霸不喜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偏爱军备和西域物品,汉时诸侯王的袖珍版兵马俑倒是很适合他,再弄点工坊新制作的三彩陶骆驼、美艳胡姬等半身手办,足矣。
  以为这就算完事了?没有,和墓址一起动工的,还有“太上太皇庙”,第七彪这老粗多半是收了几个文人当幕僚宾客,竟然带着宗室,嚷嚷着要给第五霸上庙号……
  “陛下。”
  第七彪或许对第五霸是真有深厚感情——大概是当年争水时打出来的那种,第七彪这些天饿瘦了一大圈,对尚服斩衰的第五伦说道:“彪没读过太多书,但也听人说,每位皇帝都会修筑专属之庙,以供后世祭祧,但即便是天子,也只有七庙,于是往往过了七代人,便会毁去初庙。”
  这种明显“不孝”的行为,却有必须存在的现实意义,毕竟前朝就有人上疏说过,民间祭祀先祖,竟占了家庭每年开支的三分之一,那君主家的祭庙花费又何其庞大?一两个庙轻松,一带传承十余代甚至如春秋战国那样几十代,就不堪重负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