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书 (七月新番)


  ……
  武德三年(公元27年)一月下旬,南阳郡舂陵县,最后一个负隅顽抗的舂陵刘氏族人被擒获,他遭到了五花大绑,被送到县衙,接受县丞的审问。
  当得知面前的县丞名叫叫刘恭,而旁边那个年轻的小巡捕则叫刘盆子时,他不由愕然生愤,对他们痛骂不已。
  “我不明白,汝等也姓刘,为何要助纣为虐?”
  穿着一身捕盗服饰的刘盆子颇为委屈,解释道:“吾等是城阳景王之后,汝等则是长沙王发之后,不一样。”
  “一支笔能写出两个刘字?难道汝等不是高皇帝子孙?城阳景王昔日诛吕兴汉,怎有如此不肖后裔?”舂陵刘氏的子弟更怒了,开始口不择言:
  “莫非传说是真的,齐王刘肥不是高皇子孙,而是不知谁与曹寡妇生的野种……”
  他话还没骂完,就被刘恭一挥手,让县卒堵上了嘴巴。
  “够了。”
  刘恭叹息:“审不出什么来,押出去,交给军中诸君罢。”
  摸着腰间的印绶,再看看这身魏吏衣冠,刘恭只觉得滑稽:“是啊,我一个刘氏子孙,怎么就成了魏朝的官吏,与亲戚们同时操戈了?”
  他和弟弟,本来安静生活在泰山脚下的式县,过着富足的生活,但这一切,都在被赤眉掳走后改变了。
  兄弟二人被迫为赤眉做事,哥哥帮忙算账,弟弟则去放牛,刘盆子还拜了桓谭为师呢!虽然随着那位“田翁”的改革,赤眉内部名义上取消奴婢,刘盆子自由了,但他们依然得要协助不识数的赤眉军丈量土地……
  后来的事便不必说了,赤眉的分地弄得一团糟,随着河济大战,樊崇被擒,南阳赤眉也如潮水般退却,当地人抛弃他们,迎接魏军时,不带丝毫犹豫。
  刘恭和弟弟没来得及逃走,就二人那一口的青徐海岱话,肯定会被视为赤眉“余孽”,遭当地人喊打喊杀,还不如投魏军呢。
  关了几天,二人双双被释放,甚至得到了岑彭接见。
  并非冲他们刘姓的身份,而是因为,兄弟曾帮“田翁”做过事,老王莽在临死之前,最后的心愿,就是希望第五伦能赦免那些赤眉军中帮助过他的“好人”。
  第五伦没有违诺,加上岑彭奉命在南阳重新划分授田,要将赤眉想做却没做好的事落实完成,兄弟二人遂得以再就业,刘恭还立了点功劳。土改结束后,他被派到舂陵县,居然当上了“假县丞”,刘盆子没有官职,只跟着兄长做做杂事——经历了惨绝人寰的大乱后,兄弟俩再也不想分开了。
  想到自己亲手判处了这些“复汉”义士死刑,刘恭还是感到不太好受,倒是刘盆子安慰他道:“兄长你且想,人人都说,王莽篡了汉,可他却两度救了你我,一次让我不再作为奴婢,另一次则是恳请魏皇宽赦吾等,吾等作为刘姓,是该恨他,还是该感激?”
  刘恭颔首,是啊,类似的名实错位,他们做的还少么?唯一心虚的是,兄弟俩百年之后,到了黄泉,该如何面对城阳景王呢?
  “桓先生说了,人死如烛火之尽灭,连魂魄都没有。”
  刘盆子道:“既然如此,自然不存在黄泉,兄长大不必担忧。”
  “你这小儿曹。”刘恭感慨不已,看着嘴边也有些黄绒毛的弟弟,寻思开了:“眼下虽魏国强盛,但身处边县,胜负难料,万一汉军与本地豪杰杀回,我必死无疑!”
  “吾弟聪慧,大不必随我立于危墙之下,他的老师桓谭大夫已经回到魏皇身边,仍受信重,我早就想将盆子送去洛阳,至少比在舂陵要安全。”
  这念头兴起过不止一次,刘恭只希望,桓谭能早点收到信。
  话虽如此,但刘恭还是不太相信魏军会败,岑彭将军是善战者,随县、舂陵等要害处,都放了不少驻军,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还乡的豪强造次,朝廷还未雨绸缪,提前几个月,就在当地人中,开始大肆宣扬,若是刘秀和他麾下的文武大臣们“还乡”,曾受赤眉、魏军之惠,分到土地的百姓,将遭灭顶之灾!
  “舂陵刘氏、新野邓氏、来氏、湖阳樊氏、宛城李氏,彼辈若带着伪汉军归来,不但要索回诸位所种土地,所住庄园,还将追债,过去是奴婢的,仍为奴婢!”
  在赤眉、魏军犁过两遍后,曾经遍地豪强的南阳郡阶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付出户口减半的惨重代价后,如今支撑起整个郡的人,已不再是大户人家们,而是授田得到魏国官吏承认的小自耕农。
  光冲他们喊“狼来了”还不够,在驻宛城的绣衣卫分部主持下,甚至还安排了一群百戏倡优,在各县“演戏”。
  不再是毫无情节的杂技,而是有鼻子有眼的故事,讲的是南阳某个奴婢,在名为“刘文伯”的大豪强家里,过着牛马不如的日子。
  而后赤眉来了,日子也没变好,名为义子,仍为奴隶。直到魏军打跑了赤眉,才让这奴婢做了回人,赤眉答应却没兑现的分地也授了下来,他还娶了妻,田租比过去上供给豪强老爷的低多了。
  眼看日子就要美滋滋,伪汉军却杀了回来!
  百戏中,他们回到南阳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租倒算,将奴婢重新拴上绳子,又派人挨家挨户的去算账倒租,将贫雇农家里稍微值钱的抢个精光,许多人家连釜碗瓢盆都不留下,甚至连刚过门的妻,也被夺走。
  这百戏不惜丑化刘秀君臣,最经典的一个情节,便是里面名叫“刘文伯”的大反派回到舂陵后,冲所有人叫嚣的那句话:
  “我刘家人又回来了!”
  这句话成功激起了底层的义愤,他们确实不舍得失去现有的东西,过去舂陵刘家也良莠不全,刘秀兄弟对佃农奴婢还过得去,但刘玄等舂陵主支,便是动辄残杀了。
  每每想起这句台词,刘恭就觉得很不是滋味,但又不得不佩服,魏皇君臣,确实拿捏准了南阳人的心思:刘伯升兄弟、李次元起兵反莽,肥的都是大豪强及绿林贼,底层没得到任何好处,现在好容易在大劫难后分到了土地,谁愿意拱手还回去?遂积极协助魏军,三天就将反攻的舂陵刘氏族人打趴下了。
  对被擒的舂陵刘氏成员,作为县丞,刘恭只能昧着良心,下达绣衣卫亲自指示的“杀人诛心”命令。
  “刘秀自诩炎炎火德,这些叛逆,自然也要穿上红色赭衣,再送到当年刘秀兄弟起兵的台上,令人投掷瓦片击打后,再处死枭首!”


第558章 猎物
  舂陵人依然记得,五年前,白水乡曾经是反新举义的风暴中心。
  那时候,刘伯升、刘文叔兄弟二人何等英雄,伯升率先登台,振臂高呼,号召舂陵刘氏之人攘除祸乱,诛灭无道,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光复汉家社稷,使炎精更辉!
  当是时,舂陵人人皆号为汉兵,高举戈矛,欢呼大汉万岁!
  而现在,台下聚集的人也相差无几:昔日舂陵刘氏的奴婢,来自十里八乡的佃户,亦或是普通的乡民,他们中不少人参加过刘秀兄弟的举事。然而,高喊的口号却不再是复兴大汉,而是对被捕的刘家人唾骂不已。
  尤其是本地乡三老的责骂最让人动容:
  “五年前刘氏举兵,我家大子一直崇敬刘文叔为人,说是要跟着伯升兄弟去做复汉功臣,可才短短数月,就在小长安大败中被杀,还是我亲自去为他收尸。”
  他说着说着,泪水已沾衣襟:“四年前,刘伯升带着剩余舂陵兵去了关中,说是要让大汉还于旧都,我家小儿也跟着去了,吹嘘说要从长安带回来黄金百斤,可此后就杳无音信,后来才知道死在了渭水,同行二千儿郎,亦无几人归还。”
  舂陵整整一代人,就这样交待给了复汉事业,可他们得到了怎样的回报?
  没有,什么都没有!也对,刘伯升、刘秀起兵时承诺的好处,关更始皇帝刘玄什么事?顶多照顾同姓宗室,其余乡里乡亲却白流了两年血汗,自然心有不甘。
  此言引发许多附和之声:“刘玄也是舂陵人,做了皇帝后,绿林渠帅和刘氏族人多被封为诸侯,倒是富贵了。可为复汉拼命数年的舂陵人呢?田宅都没分到,胳膊折了在宛城讨饭没人管,下不了地想求个差事亦无人理,立功最大的舂陵人被忘在乡野,在大旱中等死!这日子,还不如新莽呢!”
  加上后来赤眉引发的大乱,舂陵人丁减半,剩下的人饿怕了,只渴求安定,确实不愿再折腾。
  亏得岑彭军纪严明,又是南阳的乡里乡亲,当地人对他没太大抗拒。好容易在魏军镇压下过了半年安定日子,舂陵刘氏却回来鼓动举事,要求他们反魏迎汉……
  早干嘛去了!
  刘玄乱政时、赤眉横行时、盗匪作祟时,刘秀身在东南,都不曾管过家乡人死活,现在倒是想起来了?
  面对乡亲的骂声,被刘秀遣回来的几个刘氏子弟,只感到了迷茫。
  五年前,舂陵人为了支持他们,尽遣子弟从军,献出粮食、将家里所有的红布都扯了出来,依然不够,甚至杀牲以血泼之。举事时当值日落时分,天上正赤如丹,下亦有旗帜红光动摇承之,台上台下,都是红色的海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