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荆襄大战告一段落,剩下的追剿邓奉、贾复,并试图从汉军手中夺回随县等杂七杂八的“小”事,第五伦统统留给了岑彭——因岑彭荆襄歼敌“两万”,覆灭楚黎王秦丰的功绩,第五伦正式宣布,拜岑彭为“镇南大将军”!如此一来,岑彭就成了继马援后,第二位在将军号中加大字的。
旋即第五伦就赶赴睢阳,挑这个地方作为东方行在,是有深意的:睢阳不但是鸿沟的终点、关东一大都会,舟车之所会,兵粮转运颇为方便,且地理位置重要,据江淮之上游,为汴洛之后劲,简单来说,往东北,可出兵侵齐鲁,往东南,则可威胁徐州淮北。
第五伦打算,若是小耿夺取青州不利,自己就亲自支援,踢一踢他的屁股,然后胆子小点,逐一吞并鲁、齐,慢慢来。
若是伐齐得胜,那就能放大胆子,一切按照原计划进行。
而当在颍川郡休息时得知东方战报:耿弇、盖延势如破竹,如夺取临淄,并乘胜追击,横扫胶东,张步退守琅琊。
第五伦不由笑道:“看来我朝的‘大将军’,很快就要有第三位了。”
众所周知,类似的名号,越多越不值钱,在培植将军们势均力敌上,可花费了不少心思。
这么多年来,习惯了智计白出,如今不论是荆襄还是青州,比预想中还要顺利,第五伦心情颇好,只问身边的尚书郎朱弟:“传诏,给阳翟令董宣。”
董宣自从在河济大战里做主杀赤眉俘虏后,因杀戮太众且未禀于上,被第五伦贬官为阳翟县令,这次皇帝南巡,路过阳翟,却见县邑井然有序,传闻中的阳翟大豪们被董宣收拾得服服帖帖,“董人屠”连一万多人都杀得,杀他们千把宗族又岂在话下?都按着子弟的头不敢犯法。
乱世当用重典,秩序重建当然不能只靠酷吏,但若没有敢杀伐的酷吏做急先锋,许多地方,朝廷势力根本进不去,宁负二千石,无负豪大家的情况将再度上演。
第五伦对阳翟的情况颇为赞许,虽然董宣还是那个臭脾气,但这人还是值得稍稍大用。
“董宣任阳翟令以来,治剧有方,今青州初定,豪宗大贾势重,占田、掠奴、囤积、养寇杀官必不在少数。”
这是第五伦夺取冀州时的教训,以上情况,冀州各郡都出现过,至今管控效果依然很一般,青州可是赤眉、铜马都未能拿下的地方,豪强力量不可小觑,所以需要从一开始就严厉些。
“除宣为北海太守,即日赴任。”
从青州刺史李忠的奏疏里看,北海郡不但存在豪宗大贾,在盐铁商贸上根深蒂固,还有前朝就活动的海寇作乱。
“恶人自有恶人磨,就让董人屠去会会彼辈,为吾披荆刺斩硬棘,将地里的杂草灌木除了,往后才能种出好庄稼啊。”
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一句后,第五伦又忙碌于批阅奏疏,并询问自己的大计划的参与者们是否都一一到位了?
朱弟一一禀报:“征东将军(张宗)已将三万兖州兵,右丞相(窦融)则带着豫州兵五万有余,皆至睢阳,等着迎接陛下!”
“善。”第五伦道:“耿伯昭猛如虎、狠如羊,用兵何其急也,等予抵达睢阳,他想必也已开始进攻琅琊。算上耿、盖二人派遣南下,击敌侧翼的幽冀之师,至少也能凑个小十万,号称二十万大军了。”
这两路,都指向一个地方:彭城!
……
第五伦抵达睢阳时已是七月底,或许是去岁战乱死的人太多,也可能是赤眉军俘虏弃剑持犁干活足够扎实,城外的粟田即将迎来丰收。
但不必等待粟穗低头,睢阳的粮仓里已经储满了来自三河的粮食,有数十万石之多,足够这里的八万大军吃半年。
“三百多年前,魏惠王挖通了鸿沟,让大河、济水与淮水相连。”
“如今,这条运河,又给‘魏军’带来颇多便利啊。”
第五伦对鸿沟赞不绝口,利用鸿沟,他的运输大队长窦融将洛阳乃至于三河的人力粮食,源源不断往东运送,将睢阳打造成了完美的前进基地。
也不必担心这支庞大军队的驻地,他们都被安排进了城东郊外的梁园之中。
这梁园乃是前汉梁孝王所建,这位王爷一心想来个兄终弟及,做一做汉家天子,后来梦想破灭,但却不妨碍他在个人享乐上过一把皇帝的瘾。梁园从规划时起来,便对标了关中的上林苑,规模颇大,方圆三百多里,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豢养珍禽异兽以供梁王游猎,又在园内建造了许多亭台楼阁,仿若仙境的雁池、鹤洲,招募天下文人墨客齐聚,留下了不少传世的辞赋。
只不过,随着前年赤眉军攻破睢阳,不知出于什么心理,竟将梁园付之一炬——根据赤眉大头领樊崇的说法,他是因为觉得梁园太好,怕手下人沉湎其中,这才宁可烧了。
第五伦行走期间,可以想见,昔日园殿宇灯光通明,歌舞喧嚣,司马相如等竞相作赋行酒,让豪华的盛宴到达高锋,如今却只剩下黑黝黝的残垣断壁,繁密的斗拱、玲珑的商格,都烧成了灰烬,化作了土。
更有大片的奇珍异树被毁,往日竹林茂密、枯树苍劲,都烧成了白地,可惜归可惜,却方便了魏军,他们在这广袤无人的梁园残骸上安营扎寨,水源不缺,甚至还能打到从“兔园”跑出来的野兔。
而因为梁园太大,赤眉军没能将每一座宫殿都点燃,“七台”之中有两台幸存,第五伦的行在,就安排在了三军团团保护的“清冷台”。
寂寞多时的清冷台,今日却不清冷了,右丞相窦融、征东将军张宗等人汇聚一堂,热热闹闹。第五伦要在此召开军事会议,一来向众人通报荆襄、青州的胜利,鼓舞士气,二来嘛,则是为秋后对徐州彭城的进攻做部署。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对南北枢纽的彭城,第五伦惦记确实很久了,心中也推演过无数回,今日也不废话,窦融等人在厅堂内正襟危坐,他则让尚书郎指着挂图上彭城位置,开口道:
“徐州地方,历代大规模征战,至少五次……”
第585章 是非曲折,难以论说
“上古时,有殷商高宗武丁攻灭大彭氏,姑且不论。”
睢阳梁园清冷台厅堂中,第五伦点着地图,一目了然。
彭城说不上完全一马平川,北面有沂蒙泰山余脉,西边还有芒砀山,但这些丘陵又比不上崤函三峡之险。加上泗水沂水交汇,夫差还挖了一条沟通江淮的运河,遂使得彭城和襄阳一样,成了引南牵北之地。
“到了春秋之际,晋国与楚国争霸中原,其中一战便是彭城之役,楚军乘着晋国内乱进攻宋国,晋悼公大会诸侯之师,赶赴彭城,楚军宵遁,于是晋霸大兴,时人曰,成霸安强,自彭城始矣。”
“战国之际,齐威王与楚国争夺泗上,齐楚两军战于徐州,齐国先败后胜,自此之后,楚国势力不得北越彭城数十年,齐与魏徐州相王,长为七国之雄。”
“由此可见,这彭城过去已是诸侯国争霸的焦点。”
第五伦转过身,看着自己的群臣:“但现在的形势,既不像春秋,也不似战国。”
他点了征东将军张宗:“诸君说说,像何时何战?”
张宗不假思索:“像楚汉之争,昔日项羽衣锦回乡定都彭城,便忙于与田齐交战,不料刘邦回到关中,扫灭三秦,又锐意东进,竟使得诸侯皆弃楚从汉,汉军及诸侯号称五十六万联军,趁项羽不在一举攻取彭城。”
“项羽闻之,带精兵三万回马杀回彭城,清晨击汉军,到了日中便大破之,被杀者、入睢水淹死者数十万,刘邦仅以身免……”
那是场经典的以少胜多,张宗说到兴起,才忽然看到斜对面的右丞相窦融一直在捋胡须,窦融素来极重仪态,君前绝不会有这么多小动作,张宗顿时恍然,暗道:“彭城之战是东南胜而西北败,不祥啊。”
于是他立刻话音一转:“不过,真正与今日相似的,实是第二次彭城之役,当是时,刘邦撕毁鸿沟之盟,追击项羽,汉将灌婴自齐地南下,攻取彭城,与各路大军合围项羽于淮北,之后才有了垓下之围。”
讲汉胜楚败倒是没什么问题,因为魏国内部正式文件上,往往只将刘秀的“东汉”称之为“吴”,拒不承认刘秀是汉朝的正统继承者,往后估计会搞出《平吴檄文》来。
第五伦颔首,看向窦融,窦周公起身作揖:“臣以为,更像七国之乱。”
窦融侃侃而谈:“当是时,汉军正进攻临淄,而吴楚联军主力被阻于睢阳数月,无法西进。周亚夫坚守壁垒,不肯与战,暗地里却趁机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断绝了吴楚联军的粮道。士卒饥饿,几次挑战未果,强攻战败,遂大败而溃,周亚夫率军追击,取楚都彭城,遂平七国。”
好家伙,这下他举例的南北双方,直接不是势均力敌的政权,而是“叛国”了,张宗顿时学到了。
“以上种种,是非曲直,难以论说……”
第五伦总结群臣之言:“但史家无不注意到,正是在这个古战场,决定了多少王朝霸主的盛衰兴亡、此兴彼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