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明合伙人 (加勒比海贼王)


  这也容易理解,因为随着建虏大军的战败,他们的物资和马匹几乎全部遗失了,在开阔的平原上迟早会被追上剿灭。
  何况海州、辽阳已经被己方占领,再北上无疑是羊入虎口。
  若继续往东,就可以进入分水岭,这里有连绵不绝的大山小山和茂密的树林,地域广阔,道路崎岖,人烟稀少,很适合以渔猎出身的满洲人行动,甩开明军也相对容易很多。
  至于向南,目的也是一样,最终肯定也会北上进入分水岭。
  为了尽可能的保存实力,泅渡过河的建虏没有收拢兵力,而是以散兵和小股部队分散行动,这就逼得明军也不得不分散兵力去追击。
  于是,三岔河西岸的战斗刚告一段落,东岸又迅速的热闹了起来。
  身染风寒的多尔衮被亲兵背进一片树林中,冒险生起火给他取暖,并抓来一条大蛇给他炖了点蛇羹。
  衣服被烘干,并喝下一碗滚烫蛇羹的多尔衮顿时感觉好了很多。
  趁着这个时间,几个亲兵又去砍了树枝和藤蔓赶做了一个简易的单架,准备稍后赶路的时候用这个抬着多尔衮。
  还未歇息多长时间,一个负责在外面打探消息的亲兵飞奔而至的报告道:“有明军向这个方向来了。”
  生火容易暴露,这也在意料之中,所以一行人虽然有些紧张,但并没有失去方寸,因为他们早就有所安排。
  亲兵甲喇章京第一时间让多尔衮躺在刚制作好的单架上,让亲兵抬着赶快离开这里。
  随即留下五人尽可能的清除一些可能暴露己方人数和离开方向的痕迹,然后努力将明军引向另一个方向。
  躺在单架上的多尔衮没有多久就睡着了,他实在是太累了。
  或许这一刻他也想开了很多,能做的都已经做了,至于能不能逃出生天,只能听天由命了。


第四百一十七章 精神寄托
  此时的多铎又向下游漂了七八里远,他是有很多次机会上岸的,但是他不敢。
  因为他觉得此时上岸离明军还不够远,万一登岸之后遇到明军就前功尽弃了,所以他想继续漂远一些。
  一直到下午的时候,他实在是又冷又饿,才不得不在东岸一处浅滩小心的上到岸上来。
  他脸色惨白如纸,身形都有些僵硬、佝偻,仿佛一个活死人。
  但是,他脑子还是清醒的,谨慎的选了一个方向,如行尸走肉般迅速离去。
  由于河面上的浮桥被毁,明军不得不选择从新在上游搭建浮桥过河,所以沈浪的主力暂时便在西岸耽搁了一天。
  直到翌日中午,那些俘虏先后搭建好了两座浮桥,沈浪的主力这才陆续过河。
  他已经命令后方带一些工匠,并运一些水泥、钢筋过来,准备在三岔河上建上两座钢筋混凝土桥梁,因为这里以后必然会很繁忙。
  当然,这些是后话。
  大军全部渡过三岔河之后,沈浪抽出近两万兵力交由刘大虎,命其率军南下,去占领沿海一线的盖州、复州、金州等地。
  这些都是相对富庶,并且战略位置很重要的城驿。
  然后又划拨一万五千左右的兵力给赵老四,让其麾下的兵力达到两万四千人左右。
  赵老四的任务是尽可能的攻占太子河南岸的一些城驿、铺堡,因为建虏残余迂回北上之后,很可能会收拢这些地方的力量进行休整和补充。
  若能先一步吞食这些据点,也必然能够进一步肃清建虏的残余势力。
  而沈浪自己,则率领剩下主力沿海州卫、鞍山驿、辽阳一线北上,过太子河、浑河之后,直逼沈阳。
  一晃又几天时间过去,沈阳城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
  也许是凭借坚城据守,也许是还抱着多尔衮大军能够回来救援的心思,抑或是不想看到大清在自己手中灭亡,城中守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是抵抗依然非常顽强。
  明军在李天龙的率领下,已经不再只攻一门,而是同时猛攻外攘门、天佑门和抚近门。
  这三门分别位于沈阳城的西面、南面和东面,就是为了让建虏疲于奔命,无法将主要力量集中于一门防守。
  其实,李天龙恨不得一起进攻五门、六门甚至是八门,但无奈他手上的兵力不多,刚抵达沈阳城下时只有不到一万。
  后来赵老四陆续支援了一些归顺的汉军过来,总兵力也没有超过一万五千。
  这些时日的进攻,虽然给建虏造成了大量的伤亡,但自己的损失也不小。
  明军的伤亡超过两千人,投降汉军的伤亡应该也有两千多,此刻能战的兵力也就一万左右,而且不少士兵已经很是疲惫,同时进攻三门已是极限。
  不过即便如此,也给阿济格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因为这些时日的拼死抵御,城中守军和百姓伤亡都非常大,现在要同时守卫三门,压力一下子大了很多。
  于是,他不得不继续扩大征召城中百姓,甚至连女人都用上了。
  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依然全力支持,除了每天不停的祈祷,甚至将宫中的侍卫都抽出大部分去支援阿济格。
  按她的说法,若是连盛京城都守不住了,皇宫守卫力量再强,又有何用?
  随即,在她的倡导下,代善的鼎力支持下,城中的贵族大臣纷纷捐出家中壮丁、家奴以及财物、粮食全力助战。
  在这一点上,他们比之大明的藩王要强太多了。
  有那么多上层人物带头行动,城中的凝聚力又增强了一分,士气也高涨了一些。
  可能正因为如此,意识到难以在短时间内破城,明军第一次一整天都没有发起进攻,连大孔明灯的轰炸也停止了。
  阿济格欣喜的同时,却不敢有丝毫懈怠,抓住这难得的喘息之机,一边紧急训练招募的百姓,一边继续组织城中力量加强构建防御。
  此刻城中的地下,几条主干道都已经全部贯通,而且还有一条直通天佑门下方,支援的援军从地下便可以直接向天佑门输送。
  正是这样,之前最危机的天佑门,在明军的轮番进攻下,还是成功的守住了。
  明军迟迟无法攻破,所以才不得不分兵转攻其他两门。
  见这招有效,所以阿济格想将地道也修到外攘门、抚近门附近,甚至尽可能的将各门都贯通。
  这样既可以互相支援,安全性大增,也能够很好的隐藏兵力的调动。
  可是他不知,李天龙暂停进攻,固然与他的这些手段有关系,但关系并不是很大。
  因为李天龙已经知道多尔衮的主力被沈督师的大军给歼灭了大部,剩下兵力也被打散,正在向分水岭方向奔逃。
  而沈浪在得知沈阳城的防守很顽强,己方的损失也不小之后,便下令李天龙暂停进攻,改为围困,等待自己大军抵达。
  之所以下达这样的命令,并非沈浪想抢李天龙的功劳,沈浪也没必要去抢谁的功劳。
  而是他担心万一逼急了,城中的建虏也会学多尔衮这一招,突然就选择了突围。
  李天龙麾下的兵力不多,万一城中所有建虏选择从四面八方一起突围,还真的很难全部阻拦。
  城中的居民逃一些还不要紧,要是顺治和那些贵族大臣逃了出去,这次行动的成果就会大打折扣,也会留下不小的隐患。
  反正沈阳城也跑不了,不用急于这一时,待自己的大军抵达,就很稳妥了。
  李天龙不需要将沈阳城围得水泄不通,只需要分兵监视住各门的出口即可。
  以防城中建虏也选择泅渡,或者用其他载具过河,派出探子日夜在护城河周围巡视即可。
  这样也可以防止从三岔河方向赶来的建虏,将多尔衮大败的情报提前带入城内。
  如此布置下,只要城中建虏暂时没有意识到巨大生死危机,想必也不会急于全城突围。
  果然,明军一连三天都没有发起进攻,只用火炮进行袭扰,并没有让阿济格过多联想。
  毕竟城外明军的兵力也并不多,这段时日的凶猛进攻,兵力和物资的消耗也不小。
  现在连大孔明灯每次都只是起飞两只,也很少进行轰炸,很可能是物资储备所剩不多,后勤补给很困难,所以李天龙不敢过渡消耗,才不得不暂停进攻。
  至于多尔衮的大军,是盛京城,乃至整个大清的希望,谁都不会想到他会这么快败于沈浪之手,也不敢去想。
  毕竟人在巨大的困境中,都需要一点精神寄托,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愿意去打破。


第四百一十八章 隐姓埋名
  多铎小心谨慎,又漫无目的的走了三天,因为他都不知道自己现在身处哪里。
  三天时间听起来很短,但对他来说,是如此的漫长。
  可以说这三天将他几十年来的苦都吃完了,他没想到自己身为渔猎民族出身的满洲人,自己独自在野外的生存能力这么差。
  下河不会捕鱼,没有弓箭也不会打猎,只能找些野果、野菜充饥。
  昨天早上吃了一些采摘的蘑菇,到现在都拉了十多次肚子,空空的肚子更空了,半条命都快没了,走路都有些虚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