彤儿与南洋做过生意,知道要挣钱就得做独门生意,像江郎的香水,郭怀理的冰糖,这些东西独一无二,价钱自然昂贵。彤儿带着李云霞和家中派来的管事到边市上看过,也到大街小巷的铺面看过,趁着郭怀理来吃饭的时候两人探讨过生意经,彤儿心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等过完年便开始行动。年前这段时间,彤儿只想享受新婚的快乐。
彤儿不急,李家却有些发急,家主李明德看着帐房报来的账目捻断了好几根胡须。李家在朝堂势微,家族独揽的一些生意有人把手伸了进来,南洋通商已经停了下来,二弟李明性因为彤儿的事有些心灰意冷,不再出面操持家族的生意,小一辈的人倒是争得头破血流,一个个信心十足,真正操持起来不是顾着中饱私囊就是眼高手低,眼看着再过一个半月就要过年,账上的银两入不敷出,有些门面都快撑不下去了。
李明德长吁短叹,李家家大业大,顺风顺水的时候众人齐心,一旦年底分不出银子给各房,恐怕就要有人闹着分家了,如果真的分家,那就意味着李家真的要败了,再难有起色。
账房也是李家的族人,老头李师水算起来不是李明德的叔辈,他最清楚族长的苦楚,想了想道:“彤丫头嫁到了会州,陪嫁的东西算起来有四五万两,族里知道了肯定要说闲话。明德,你看是不是让明性掏点钱出来帮衬帮衬,他以前管着家族的生意,手头上应该还有些钱。”
刚刚李明德给他看了李云霞从会野府寄来的信,报告彤儿成亲的花费,购宅、买铺面、雇佣人手又花了近万两银子,这笔钱要走族中的公账。要在几年前,万把两银子不放在李家的眼中,可是眼下还真有点捉襟见肘。
李明德摇摇头,叹道:“族里亏欠彤丫头的,那点银子比起她从南洋挣回来的算什么,当初老六老八、小三小四小五他们这伙人闹着要从彤丫头手里接管生意,结果到了他们手中成了赔钱的买卖,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彤丫头嫁给江安义,是娘娘赐的婚,表面上是娘娘对李家的恩宠,其实是看在人家江安义的面子上,彤丫头去了化州并不是正妻,江安义的正妻可是龙卫的督监,族里总要替她撑撑门面,让她在江安义面前也能说上话,西域的生意还指望江安义帮忙呢。”
李师水叹了口气,对于后辈们的无能无可奈何,或许这就是世家的末路,后续无人,彤丫头是有本事的,可惜是个女儿身,远嫁去了化州,成了外姓人,家族准备靠她打通西域商路,但愿明年能从西域路有些进账,缓解缓解家族的危机。
远水解不了近渴,李明德皱着眉头盘算着能否从仓库中搜出些值钱的东西先让人去抵当,等过完年有了钱再赎回来,只是这件事要绝对保密,消息走漏的话李家的颜面无存。
正无计可施的时候,李东祥来了。李东祥是李明德的次子,管着家里的三座瓷窑,李明德见他愁眉苦脸地向自己行礼,心中升起不祥的感觉,问道:“什么事?”
果然,李东祥期期艾艾地告诉父亲几家老主顾通知他,明年开始不从李家的瓷窑进货了。瓷窑生意每年能给族中带来五六万两的收益,而且还给不少边枝的族人提供了活计,这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怎么回事?”李明德急火上涌,喝问道。
“我打听过了,聚和轩他们打算从东南边拿货,那边给的价比我家的低二成。”李东祥应道。
“东南边,你是说晃州的那些瓷窑”,李明德冷笑起来,“他们出产的货怎么能跟我们比,就算低二成价也比不过我们。”
李东祥不敢做声,自家的窑厂被挖去了两名工匠,现在晃州出产的瓷器不在自家之下。
李明德看到儿子低着头不敢看自己,心中起疑,喝问道:“畜生,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我,还不快说。”
李东祥抵赖不过,只得把实情讲了出来,李明德又气又恼,重重地倒在圈椅上。不当家不知油盐贵,李明德从父亲手中接下李家成为族长,正是李家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虽然竭尽心力支撑,仍然听到不少风言风语,说他无能,李家在他手中一天不如一天,还不如让贤。
接连而来的打击,李明德终于倒下了,卧病在床,大夫吩咐要静养。族中不可一日无主,李师成和李明性被推出来暂时主事,李师成是前任族长李师友的弟弟,是李明德的二叔,算得上辈高言重,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李明性和李家人都得听他的。
听完李师水禀报账房没钱、过年艰难的消息后,李师成当即决定,派人送批货去化州,变卖后筹钱过年。这摆明是要去打秋风,李明性苦着脸道:“二叔,彤儿刚嫁到化州,人生地不熟的,哪有那么大的能耐一下子就卖光货物。而且我听二叔你开的价,比往常的价还高出一分,这不是为难彤儿吗?”
李师水“嘎嘎”地笑道:“彤儿这丫头是有本事的,这些小事难不住她,再说她相公江安义是化州刺史,在化州还不是一手遮天,随便找个胡商也能把货物卖出去。”
见李明性还要开口,李师水一瞪眼,道:“彤儿嫁去化州,我可是赞成的。族里为了让她嫁的好,前前后后可没少花银子,我刚才听师水说至少也有五六万两银子吧。她虽然嫁出去了,但总是咱老李家的人,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她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其他族人听说过年分不出银子来,早就红了眼,凭什么你家闺女出嫁花了那么多银子,我们就得饿肚皮,纷纷出言赞成李师成的决定。李师成感觉做族长原来这么简单,平日看明德精打细算、兢兢业业的样子,哪有自己大刀阔斧地来得爽快。
派去化州的正是李东祥和李东海,李东祥是要卖光积压的瓷器,至于李东海是彤儿的亲哥哥,李师成让他来好说话,当然顺道也卖些丝绸,李师成打算从化州最少捞回来十万两以上的银子,风风光光地让族人过个好年,让大伙看看自己这个代族长可比族长强多了。
------------
第五百零四章 当机立断
听完李东祥的来意,彤儿气得浑身发抖,眼中含泪,这哪是做生意,这分明是上门讨债,只是自己并不亏欠李家什么东西。
李东海见自家妹子气成这样,心中有些不忍,讪讪地道:“妹子,族里也是没办法,眼看要过年了,族里拿不出钱来。大伯急得病了,二叔爷和咱爹被大伙推出来暂时主事,二叔爷说你在化州与胡人做生意方便,让我和四哥押了些瓷器和丝绸来换些银子过年。”
彤儿眼泪扑籁籁地落下,心灰意冷地问道:“是爹让你来的吗?我一时间之间到哪里将这些货物卖掉,还要卖到你们要的十二万两银子,你们干脆将我卖掉算了。”
李东海张口结舌,老爹当然不肯让自己前来,只是二大爷私下许了三千两好处费,李东海看在钱的份上才到化州来。当然,李东海认为这是件很容易的事,江安义是化州刺史,只要他开句口,那些胡商还不争着来买东西,妹子怎么就不体谅家里的难处呢,她跟江安义吹吹风,再多的货物也卖得掉,至于急得掉眼泪吗。
江安义一直默不作声地听着,见彤儿神伤泪落,伸出手轻轻地握住她的小手,一股柔和的真气渡入到彤儿体内,口中轻声劝慰道:“不要伤心,免得伤了身体。”
要知道一年多前彤儿差点气血枯竭而死,好不容易将养回来,要是再有个闪失,江安义岂不要痛心至极。明玉真气在彤儿体内滋润着她的经脉,江安义感觉到彤儿体内蓬勃的生机,此许的郁塞被真气轻松地化解,这才松了一口气。彤儿感觉体内暖洋洋地舒适,缓缓地闭上眼睛,心神放松下来,放心地让丈夫去处理这桩烦心事。
李云霞带着仆女送上茶,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李东祥的身后,她自觉是李家族人,还是彤儿等人的长辈,有资格听一听。屋内气氛尴尬,李云霞“哟”的一声开口道:“彤丫头,家里谁不知道你是二爷的心肝宝贝,哪肯让你受一点委屈。你这次嫁到化州家,族里可没少花钱,不说嫁妆,你看这房子,这些东西都是族里添置的……”
江安义听得刺耳,打断她的话道:“李管家,这宅子李家不妨收回去,我可以让彤儿搬去府衙后宅住,要不然再买栋宅院也可。”
“那哪行”,李云霞尖声叫起来,“彤丫头可是皇后娘娘赐的婚,关系我们李家的脸面,彤丫头不能住出去。”李云霞说得理直气壮,是她真以为皇后赐婚是看在李家的面子上。在普通的李家人看来,江安义虽然是刺史,但出身寒门,无法跟十大世家之一李家相比,李家五品以上的官员有近十个,李明行更是九卿之一,娘娘是怜惜彤儿的遭遇,看在李家的面子上才赐婚给江安义。所以李云霞动不动就用娘娘的懿旨来挤兑欣菲,而欣菲懒得与她计较在她看来是不敢得罪娘娘,在她眼中这里才是江安义的正宅,府衙后宅应该主动服低,听从她的安排才是。
李东祥和李东海是嫡枝所出,李明行曾写信给族中说明这桩婚事来龙去脉和重要性,这两人多少知道娘娘赐婚不是看李家的面子,而是为了拉拢江安义,听着李云霞大言不惭地搬起娘娘说事,两人的脸上有些发烧。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寒门赘婿 (幸福的爬爬虫)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10完结30万字 ·3498人在读叶晨穿越大唐,成为李靖家的上门女婿,娶了大唐贞观年间...
-
汉鼎余烟 完结+番外 (蟹的心) 起点VIP2021-12-31完结29.92万总推荐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