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清在桌前的椅中坐下,把相谈的经过说了说,叹道:“江安义文武全才,实乃国士无双,可惜不能为王爷所用,实在是可惜。”
石重杰笑道:“孤亦有先生和黄师傅等人,何憾之有。泰极否来,江安义声誉过高,妒恨之人就越多,将来暗中阻其成事的人也越多。皇兄身边的那些人,恐怕不愿意这样一位国士重回他的身边,只要江安义不帮着太子,孤又何惧他为国效力。”
“王爷料事明晰,心胸宽广,太子远不如王爷。今日观风楼洛怀王得天子赏赐,天子称其‘忠孝机敏、体识明允’,王爷不妨多加交好。”沈文清捻着黑须道:“清田之事极可能是洛怀王崛起之机,王爷当慎之。”
石重杰笑道:“父皇重新恩宠刘贵妃,因乌及屋,觉得这些年对三弟有所亏欠,所以有所补偿。三弟是聪明人,绝不会掺和到我和皇兄的较力之中,若论亲疏,三弟跟我之间更为亲近。”
…………
第二日,康千峰带着十个门人敲锣打鼓地到江府致歉,诚恳地邀江安义赴宴,赔礼认错。江安义去了清田司当差,欣菲出面请康千峰进宅,谢过他的好意,将此事揭过。
康千峰及其门人四处宣扬江安义武功高强,他输得心服口服,认为江安义是天下第一高手,没有人比得过他。民间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之说,但整个武林谁敢自称天下第一,明眼人都知道康千峰这是将江安义树成靶子,让天下武林人都与之为敌。
这招很有效果,江府门前每天都有人前来讨教比试,找不到江安义,便找欣菲和何希桂,弄得一家人不胜其烦。白天找不到人,晚上宅中不得安宁,夜行人像耗子般在宅中穿行,惹得江安义发怒,抓住了几个送去了京兆尹衙门,李府尹趁机发作,问了个“夜入民宅”之罪,打了二十大板,枷在衙门前示众。
结果适得其反,激怒了江湖人,那些押赔了银子的江湖人更是大骂江家仗势欺人,实是武林中的败类,一伙伙江湖人从早到晚在江宅附近徘徊出没,像苍蝇般惹厌。欣菲没办法,通过师傅请了彩蝶门的师兄妹帮着护卫宅院,思风更是以龙卫的身份警告江湖人不可逾矩,否则严惩不贷。还是龙卫的招牌管用,江府总算消停了些。
武风下去文风又起,官场之上不知从何涌出一种说法,江安义文武全才、国士无双,可比兴周的尚子牙和
扶汉重兴的周亮公,眼下的官位实是屈才。李世成上窜下跳,在泽昌同党中鼓动众人上书天子,替江安义谋取更高的官位。
正如石重杰所料,钦佩之人是少数,妒忌的人却是多数,谁不想登堂拜相,按资排辈哪轮得到江安义。各种风言风语、无中生有的谣言四起,有说江安义的诗作是得自一本古籍,并非其所做;有传江安义在化州时任人唯亲、搜刮民脂民膏;有道江安义贪色好赌,表面上是正人君子,其实是个衣冠禽兽……
东宫奉承宫,太子与东宫臣属议事。谈到这几日京中之事,石重伟道:“江师斗胜风雷门,惹来一堆麻烦,朝中风议不断,我听说御史台的御史们准备弹劾江师行事放荡,招惹是非。”
熊执安道:“殿下,此是有人在施捧杀之计,有意把江大人推向风口浪尖。殿下应该向万岁奏请,及早将江湖人派往北漠查探军情,再让龙卫暗卫查探这股邪风从何而起,保全江大人。”
程明道这几日过得很不爽,江安义出风头已经让他腹中泛酸,而有次如厕时无意中听到属僚们拿他与江安义相比较,说他除了会耍威风行事远不如江安义。程明道气得手足发软,想当场发作又恐被人笑话,回到官廨越想越怕,江安义任少詹事不过数月就如此得众人之心,如果他回归东宫,自己铁定要被他压得死死的。
听熊执仁出主意让太子保全江安义,程明道赶紧开口道:“熊公此言差矣。圣明莫过天子,万岁早有定计,殿下如果冒然提出遣走江湖人,说不定打乱了万岁的部署,程某以为宜静不宜动。”
石重伟点头道:“明道说的在理,京城情形冯忠每日会奏报给父皇,父皇既然没有开口,便是有他的打算。”
程明道得了太子的赞许,越发振奋地道:“江大人文武全才,这点小风浪自然不放在眼中。程某听说江大人每天按时到清田司当差,并没有把这些小事放在心上。成大事者有静气,程某十分佩服。听说洛怀王对江大人赞赏有加,比武那天万岁与洛怀王在一起观斗,还赏赐了洛怀王银两和宫人。”
石重伟一皱眉,熊执安也把注意力转移到洛怀王身上。熊执安道:“殿下,近来洛怀王很得万岁赏识,殿下当引为臂助。”
“明日派人把三弟请来东宫,孤要与他叙谈兄弟之情。”
这股邪风江府诸人亦有所耳闻,晚饭后,刘逸兴、李来高和李东鸿等人联袂来到江安义的书房。刘逸兴把这几日听到的风言风语简单地说了说,提醒道:“安义,风潮来势汹汹,不可等闲视之,要及早应变。”
李东鸿也担心地道:“这捧杀之计有人在暗中操纵,此计凶险狠辣、用心歹毒,安义不可不防。”
江安义把目光看向把玩折扇的李来高,李来高笑道:“这等小伎量何足道哉,江兄只需向天子讨个主意便是。”
------------
第七百一十五章 公卿论战
朝庭有制,五品以上京官有奏可以直接面奏。江安义到清田司将近几日各州的呈报清田的情况整理成册,然后带着册子到紫辰殿面圣。他特意选了巳末时分,这个时候天子应该议完了朝政,有些话私下更好说。江安义料得不错,天子已经移驾御书房,通禀进去后,天子赐见。
四月将过,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御书房东西两侧的棂窗被推开,阳光洒落在石方真的锦袍上,袍上的团花惟妙惟肖,随着衣服的拂动花枝摇曳,仿佛要从衣服上绽放开来。
江安义将奏册呈上,口中将各地奏报的官田情况陈报了一番。石方真随意地翻看着,道:“朕这段时日忙于北伐之事,对清田有所疏突,江卿能够毫不懈怠,朕甚感欣慰。”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臣的本份,不敢当万岁的夸奖。”江安义恭声道。
石方真看着江安义,感慨地道:“本份二字说来轻飘,要做到却不易,满朝文武能谨守本份的有几人。江卿是丰乐九年的状元,一晃十四年了,岁月催人老,朕当初还年富力强,如今华发已生,常感时不待我。”
江安义没有出言安慰,略思片刻,正容道:“万岁英姿盖世、立业宏达,致治之美比肩高祖,正是统率臣等武定四方、布德天下、成就千秋伟业之时,何以语出颓唐,感怀岁月,自失雄心。”
石方真先是一愣,随即笑道:“好你个江安义,朕一时失言让你抓个正着,你就不怕朕治你个犯君之罪。”
“国有诤臣不亡其国”,江安义从容答道:“臣受圣恩深重,此生愿为谏诤之臣。”
石方真感叹道:“江卿愿为诤臣,朕愿做明君,愿你我君臣共创大郑盛世。”
感慨几句,江安义躬身道:“万岁,近日京中针对微臣的谣言四起,臣不胜惶恐,特意写下条陈表明心迹,请万岁明察。”
说着江安义把事先准备好的条陈双手奉起,石方真纵声大笑,道:“江卿可是天下第一高手,更兼文武全才、国士无双,不少人盼着江卿入阁拜相,怎么让区区流言吓坏了。”
有龙卫、暗卫为耳目,京中的风吹草动石方真一清二楚,针对江安义的褒贬甚嚣尘上,石方真怎么可能不知,他甚至知道天下第一高手的赞誉出自风雷门少掌门康千峰之口,江安义的大舅子李世成在四处宣传江安义国士无双,而那些贬低江安义的人也是各怀居心。在石方真看来,无论褒贬,来说是非者皆是是非人,当整个风潮的中心隐隐指向楚安王府时,石方真感到些许不安。
刘维国接过江安义的条陈,石方真看了看,江安义在条陈中讲述了争端的起由,表示无意在江湖上争强好胜,只想平静地为国效忠,与家人相守,至于入阁拜相的妄言不值一辩等等。
这些东西石方真其实心中有数,放下条陈安慰江安义道:“江卿的难处朕已然知道,朕会想办法平息谣言,江卿且放宽心,多
等几日。”
第二天,紫辰殿商议完朝政,石方真把江安义的事提了出来,让大伙议议该如何平息京中这股邪风。
御史大夫黄平率先道:“万岁,臣早有意弹劾江安义,他身为国家大臣,不顾体统与江湖人物争雄,惹出这些是非来,臣以为当责罚江安义平息风潮。”
太子石重伟反驳道:“父皇,儿臣问过江师事情原委,此事因风雷门孙桐踩踏江师家眷进京的马车所引发,期间又有江湖人对江师之妻欣菲口出轻薄,惹得欣菲施以薄惩。风雷门倚仗父皇诏江湖人时京为国效力的旨意,居然纠结江湖人前往江府堵门要胁,江师不得以才与江湖人约定三战论理。从整件事情来看,江师只是被动应战,以黄大人的之意是要江师忍气吞声、自承失败才好?江家战胜风雷门,有人别有用心诋毁江师,望父皇明察,黄大人提议责罚江师的提议是是非不分的无稽之谈,还望父皇明察。”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唐之寒门赘婿 (幸福的爬爬虫) 番茄小说网vip2021-02-10完结30万字 ·3498人在读叶晨穿越大唐,成为李靖家的上门女婿,娶了大唐贞观年间...
-
汉鼎余烟 完结+番外 (蟹的心) 起点VIP2021-12-31完结29.92万总推荐伟大的汉王朝渐渐走向了末路。数十年间,人间沦为鬼域,白骨遮蔽平野,天下龙...